面對養豬行業現在的高利潤,為什么養殖戶積極性不高?“村里共有1千多戶居民,但養豬的現在只剩下我們一家了。”朱家后村村民朱崇清說,而在兩三年前,村里頭有一定規模、存欄量在200頭左右的養豬戶有9家。“現在仔豬的價格這么高,飼料等的價格也在提高,萬一豬肉價格回落,肯定又要賠本,風險太大了。”朱家后村的于大爺說,2006年底,他因為賠錢賠怕了,已經撤出了養豬行業。記者看到,于大爺院里共有3排豬舍,總面積有300多平米,但豬舍里面塞滿了雜物,見不到一頭豬。“我們村里現在只有3家養豬戶,但都談不上什么規模,規模最大的算是我家的養殖場。”小莊村的李正為說,據介紹,他的養殖場里現在有16頭母豬,168頭生豬的存欄量,而村里另外的兩家養殖戶卻只有兩頭母豬,規模很小。由于當地豬的存欄量太少,現在前來養豬場收購生豬的客戶非常多,但受豬的生長周期所限,多數客戶并不能如愿。即墨市畜牧局的劉升波副局長分析說,對未來豬肉價格回落的擔心“絆住”了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的腳步。劉副局長認為,國家出臺的優惠政策對小型養殖戶的刺激不大,短期內很難帶動起養殖戶的積極性,生豬養殖市場要想出現大起色,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青島市畜牧局負責人表示,從新增母豬飼養至肉豬出欄約需1年半時間,再加上政策的周期性,生豬生產及供應量短期內難以完全恢復,豬肉價格一時也難以下降。近期補欄的母豬到2008年下半年將會發揮生產力,供應緊張狀況將有所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