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940|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07年中國原料藥價格沉浮的背后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8-1-2 15:44: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于中國原料藥行業來說,2007年走勢跌宕起伏,充滿了不確定因素。可以感受到的是,來自國內外醫藥市場的種種壓力紛至沓來,最終促使中國原料藥市場的潛在矛盾浮出水面,讓人隱隱嗅出變革的氣息。
           成本優勢,這曾經是醫藥出口引以為傲的資本,但如今,這項優勢隨著全球能源的日漸匱乏也在慢慢褪色;而在國內,《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猶如達摩克利斯劍懸在眾多原料藥企業的頭頂,企業必須承擔起環保責任,這意味著企業必須對“成本”一詞重新認識。否則,醫藥貿易摩擦不斷的局面恐怕還將延續至2008年。
           還有大宗原料藥是不得不說的。作為醫藥商品出口創匯的支柱,大宗原料藥2007年碩果累累。不過,有長遠目光的業內人士并不會感到萬分欣喜,因為我們大部分原料藥只能作為中間體出口,而最核心的技術還在別人口袋里藏著掖著。
           頭孢曲松鈉、阿莫西林等大宗原料藥都經歷了一番漲落,構成了2007年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些產品的變化顯示,中國制藥企業將利潤增長點移向下游產品,這與其它中間體發展歷史過程相比有進步的表現。相較之下,盡快向下游產品延伸是企業避免風險、提升產品價值的重要出路,也是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下游產業將有更多的挖掘空間。
           頭孢曲松鈉是頭孢類市場份額最大的一個品種,無論是原料藥還是制劑,一直處于激烈競爭狀態,因此,最容易受到各方的影響。2007年,頭孢曲松原料藥價格變化頻繁,說明了頭孢曲松作為一個大品種受到來自各方的影響因素較多,上、下游對它的夾擊作用十分明顯。
           國內:一年內起落反轉
           今年頭孢曲松鈉的價格變化主要發生在下半年,上半年則較平穩。5月份南京原料藥會前后稍微回落,報價在810~830元/公斤。但從8月份開始,價格急速上漲曾一度達到1250元/公斤。然而好景不長,深圳原料藥會之后的11月底又回落到1100元/公斤。半年之內出現的價格起落是其行情很不穩定的表現。
           分析8月后出現的價格快速上漲的情況,直接原因是上游的7-ACA中間體斷貨,造成生產頭孢曲松無米下鍋,從而引發供需關系的轉變。而下半年價格回落,直接原因則是下游制劑銷售無法延伸原料藥價格上漲所產生的聯動效應,于是很快出現庫存,抑制了對原料藥的需求。
           由此可見,作為一個成熟品種,又是個大品種,價格快速變化對下游制劑生產和市場穩定都是不利的。要使頭孢曲松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穩定,能讓上、下游產業鏈共同生存,條件是調整到一個可接受的價格契合點。從這個意義上講,2007年出現的價格調整也是必要的過程。
           出口:接受印度的挑戰
           頭孢曲松鈉(含粗粉)是出口型的原料藥,出口量約占到國內產量的40%。1~10月份統計的出口總量是517噸。頭孢曲松的出口區域分布到全球近50個國家和地區,印度成為中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國。今年1~10月,中國出口印度的頭孢曲松(含粗粉)占總量的39%。可見中國與印度的貿易互補性,以及爭端發生的不可避免性。
          11月12日,印度商工部對中國頭孢曲松鈉反傾銷初裁已通過,不同的企業納稅額分別在74.59~89.96美元/公斤。這個制裁額是很高的,而且沒有最低限量。可見,印度方面的目的就是要完全堵住中國的頭孢曲松鈉進入印度。如此一來,迫使中國供應方要么暫時放棄印度市場,要么把出口頭孢曲松變為出口7-ACA。這個初裁會執行到2008年的5月底,如果在此期間有足夠證據證明中國出口的頭孢曲松不屬于傾銷,就可以取消這個初裁。這要取決于中國出口方投入多大的精力。
           與青霉素工業鹽不同,中國有頭孢曲松鈉上游原料即7-ACA出口印度,也就意味著買了中國7-ACA的印度廠家不愿看到來自中國的頭孢曲松鈉與他們分爭市場份額。這也是為什么頭孢曲松鈉沒能躲過印度的反傾銷制裁的原因。
           2007年第四季度頭孢曲松鈉出口價格已經上漲到145美元/公斤,在這個水平上,中國企業要與印度采購方需要達成共識分攤制裁成本,才有望繼續占領印度市場。
           阿莫西林是青霉素類產品中的一個典型品種,既受到上游工業鹽價格變化的影響,也被下游制劑直接控制著。因此,阿莫西林受各方面的影響而變化較明顯,而且市場混亂,短時間內價格變化非常快。2007年阿莫西林原料藥價格變化難測,上漲很快,在高價位持續近4個月時間,直到11月份才開始快速下滑,年底價格仍堅挺在280~300元/公斤。
           國內長期貨緊價揚
           2007年,阿莫西林原料藥價格長期保持較高水平,幾乎擁有大半年時間,自3月份開始一直到9月份,價格在300~500元/公斤間遞增。9月份有所回落,價格仍保持在350~400元/公斤,11月底深圳原料藥會報出的價格為300元/公斤,而當前的價格仍比去年220元/公斤的平均價格高出很多,同比價格漲幅較大。
           由于青霉素工業鹽在今年初緊俏,導致阿莫西林等下游產品全部漲價。分析漲價的主要原因:一是青霉素工業鹽產量下降,生產企業因環保壓力限產而長期供應不足,價格更是居高不下;二是阿莫西林本身作為抗感染藥領域重量級產品,需求量非常大,但國家又限制了其最高零售價格,因此,長期高價位運行必然導致產業鏈的不協調,給制劑生產企業帶來采購壓力,從而轉移產品方向。第四季度阿莫西林原料藥價格下跌也正是受此影響。
           作為青霉素類一個成熟的品種,阿莫西林處在一個兩面受壓的位置。受到供求關系、上下游關系的影響,2007年的阿莫西林原料藥市場表現非凡。
           國際市場價格終見分曉
           2007年,阿莫西林原料藥出口價格變化發生在第二、三季度,包括其它一些大宗原料價變化也主要在這個階段。至此,延續了半年時間的阿莫西林價格上升已至頂峰,最終在第四季度下滑,拐點就此開始。
           健康網跟蹤統計數據顯示,阿莫西林出口價格自4月份開始上漲,一路走高,到9月份平均價格近56美元/公斤,持續時間要比上游的青霉素工業鹽要長。10月份出現了快速下降,11月底出口報價為35美元/公斤,且價格還在回落。而隨著價格走高,出口量有下降趨勢,尤其是在8、9月份價格最高時,正是出口量最少的時候。其主要原因:一是上游原料藥的供需變化直接影響著阿莫西林的價格趨勢;二是長期的高價格使得采購方壓力較大,因此,10月份開始,交易情況并不樂觀,賣方采取調整價格措施;三是漲價后的市場供需調整,阿莫西林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早于青霉素工業鹽價格轉向下滑。
           2007年阿莫西林市場近半年時間都維持較高的價格,然而價格的轉變也正預示著新一輪的行情,明年理想的價格是維持現有水平,最終要達到競爭雙方共同發展。
           據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國內阿莫西林原料藥產能已經達到15000噸左右,同比增長了25%左右;其中,石藥、華藥和聯邦制藥三大企業年產能均已超過3000噸,有的甚至已經超過4000噸。
         近幾年,發酵、合成類抗生素迅速擴張,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也水漲船高,2004年從“新寵”變作2006年的“火熱”態勢,進入2007年又逐漸經歷降溫過程,下半年的出口量和價格變化比較大。
           硫氰酸紅霉素出口轉向國內
           硫氰酸紅霉素經歷了由分散到集中的產業發展過程。寧夏啟元藥業、宜都東陽光生化制藥、四川山山制藥、河南新鄉華星藥廠和西安利君制藥已成為國內主要生產商。這5家的市場份額占到國內的90%以上。其中,寧夏啟元藥業堪稱老大,2006年達到3000噸的水平;另外,產量超過千噸的是四川山山藥業(2600噸)和宜都東陽光生化制藥(2000噸)。
           在2006年之前,硫氰酸紅霉素的增量主要被出口消化,2006年硫氰酸紅霉素出口突破了千噸(1172噸),同比增長36%。但是,在2007年之后市場出現了變化,即國內對硫氰酸紅霉素的消化能力提高,出現了由出口為主轉為內銷為主的局面。
          今年1~10月,硫氰酸紅霉素出口量僅有982785公斤,同比2006年1~10月減少了28%。而且出口企業集中度更高了。今年國內市場價格也有所變化,主要是受到一些環保問題,企業減產,導致短時間貨源緊張,價格在6月份開始上漲,幾個月后又回落到320元/公斤并穩定了一段時間,目前仍有漲價趨勢,主要原因是上游原材料漲價給企業造成很大壓力。
           阿奇霉素價格大跌
           近些年來阿奇霉素成了國際抗感染藥物市場上一只炙手可熱的產品。2006年,中國阿奇霉素的產量估計能達到650噸,出口占一半左右。主要生產企業有新昌國邦藥業、石家莊制藥集團華盛制藥、上海現代制藥、浙江耐司康藥業等。由于近年來阿奇霉素國際市場出口行情看好,而且在工藝、成本上也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國內生產企業較多,競爭激烈,目前仍有10多家企業生產且出口,所以,今年的價格也是大幅度下降。
           2006年阿奇霉素的出口量達到258噸,2007年1~10月出口287噸,同比去年增長40%。自2006年以來出口量增長較快,但從出口形勢上看,今年下半年有下降趨勢。目前國內出口第一大戶仍是新昌國邦藥業,占出口份額的近40%。
           國內市場需求量也非常大,尤其是石藥歐意藥業,產量排行老大,在國內市場占的份額較大。據健康網了解,目前近一半的產量用于國內制劑生產。
           2007年阿奇霉素的價格起伏不斷,變化主要發生在下半年,由于受到硫氰酸紅霉素的影響,7月份價格開始上漲,一直持續到11月份,自12月份以來,價格下降比較快,目前保持在780元/公斤的水平。
           克拉霉素出口量翻倍增長
           2007年,克拉霉素最大的特點就是出口增長突出,隨著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快速發展,克拉霉素的需求量發生很大變化。主要生產企業有江西立信藥業、新昌國邦藥業、浙江華義藥業等,幾大企業的產量也正是在這幾年中不斷擴大,市場份額逐漸變大。2006年的產量只有不到200噸,2007年的產量超過300噸,尤其是浙江耐司康藥業投資的江西立信藥業出口量占全國第一,兩家公司占出口量的40%以上。
           2007年1~10月,克拉霉素出口量達到146噸,同比增長了224%,出口價格同比下降13%,今年克拉霉素出口可謂“紅火”,出口量直線上升,除了第一季度,其他月份出口量均較高,主要也是近年來紅霉素產品向高端延伸,紅霉素和琥乙紅霉素的量逐漸被克拉霉素取代。
          不過,這種爆發式的增長未必能長久。預計阿奇霉素明年可能降溫,價格有所回落。克拉霉素國內用量相對較小,價格變化范圍較小,全年走勢將基本保持在1100~1300元/公斤,EP標準的價格較高,銷售額逐年提高,市場有待挖掘。


    轉自《醫藥經濟報》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博客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8-1-7 16:56:03 | 只看該作者
    怎么沒有人來關注啊!自己頂一下。:huahua:
    板凳
    發表于 2008-1-8 12:31:11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我國醫藥原料藥行業市場前景預測

    2007年,我國醫藥原料藥市場在曲折的道路上,即將走過了不尋常的一年。在逝去的一年時間里,在保護環境和節能解排,建立與環境和諧共存的我國黨和政府制定的大政方針的指引下,我國醫藥原料藥行業在樣的條件下,因不少品種的生產對環境嚴重污染和破壞,受到相關執法部門的嚴厲處罰,不少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在2007年的時間里,長期處于限產、停產的狀態,就連向華北制藥這樣的企業也沒有“幸免于難”。隨著2008年的腳步的日趨臨近,2007年4月份,由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將于2008年01月01日開始正式強制實施。由此不難看出,2008年,我國醫藥原料藥的市場行情,仍然圍繞《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這一主線的變化而變動。所以,我們可以由此對2008年我國的醫藥原料藥行業的市場行情,進行準確的預測,供大家共同分享。



    1.我國醫藥原料藥生產行業,又將面臨又一次新的整合和洗牌
    近些年來,我國醫藥原料藥生產的快速發展,從生產品種到生產能力和產量,都居身于世界前列,成為世界醫藥原料藥市場中舉足輕重的主要力量,據統計,,我國醫藥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共有1016家,其中,大型企業24家、中型企業149家、小型企業843家。并且,我國醫藥原料藥生產行業,已經有過去的零散型向規模化發展的方向轉化,在1016家企業中,24家大型企業、149家中型企業和843家小型企業的工業產值分別占35.14%、33.13%、31.73%,在國際市場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是,隨著2008年的臨近,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于2008年01月01日開始正式實施,所有數企業都面臨著這一新的問題,必須達到《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才能夠獲準正常生產。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國醫藥原料藥工業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高污染和高排放,對環境破壞或以環境代價大幅度透支而獲取的,如果不進行有效的治理,必將產生嚴重的后果,貽害我們的子孫后代。但是,我國醫藥原料藥行業的處境也是非常艱難的。我國醫藥原料藥工業企業都經歷了GMP的全面改造和認證,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一些企業因GMP的改造和認證,幾乎耗盡了自身的“元氣”,才過了那么短短的幾年時間,有的醫藥原料藥工業企業滿懷喜悅的心情通過GMP認證,但是,從拿到GMP證書以來,因資金的困難的尷尬,還沒有進行生產,獲得利益,馬上又面臨新的問題,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全面的改造,達到《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才能進行生產。由此看來,對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于2008年01月0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大限已到,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不可避免地面臨又一次新的整合和洗牌,有的企業也將在這次洗排中被洗牌“洗掉”和被“整合掉”。這是我國醫藥原料藥行業面臨的又一個無法回避的嚴峻現實。

    2.醫藥原料藥行情將維持供不應求的態勢
    為了達到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維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隨之而來的是,企業馬上就著手進行改造,將會大量占用生產企業的時空資源,從資金和生產場地兩個層面上來看,都會嚴重影響醫藥原料藥的正常生產。2007年,國家對于污染嚴重的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和品種實行了停產限產的強制措施,使得部分品種的生產和市場供求關系出現了“小牛拉大車”的狀況,醫藥原料藥的總體行情基本是維持在供應緊張的大環境條件下。2008年,醫藥原料藥供不應求的矛盾還會加突出。并且,一些企業(主要是小企業和經濟勢力差的企業)因無力再投資進行污染物排放的改造,只好停產,所以,2008年的醫藥原料藥市場,還會出現部分小品種或小企業的產品斷銷或脫銷的狀況。

    3.醫藥原料藥的市場價格全面看漲
    從2007年的醫藥原料藥行情來看,基本上所有的產品價格都往上走,2008年的基本情況仍然不會改變,并且,還會有比上年的上漲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這一個問題。
    3.1.醫藥原料藥市場價格非理性的上揚
    我們所說的醫藥原料藥價格的非理性上漲,指的是非正常的或者突發性的價格變化,比如,2007年的維生素B2,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價格上升的5倍之多,也使得生產這一產品的企業的效益翻番,股票也一路走高。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不是每個產品的價格上揚,都會給其生產企業帶來很好的效益,比如,同樣是2007年的抗生素類醫藥原料藥類的許多品種,雖然價格上揚,但是,因為生產這類產品的同時也產生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產量受到國家嚴格的限制甚至停產整頓,再高的價格,產量出不來,效益也就出不來了。2008年,以上類似的兩種情況也都會同時出現,但總的來說,還是后情況比較多見,原因很簡單,2008年的到來,《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全面實行,國家將加大執法力度,對污染嚴重的醫藥原料藥品種和生產企業將采取關停措施,企業也要抽出大量資金來投入,進行相關的排污改造,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之下,為醫藥原料藥的非理性上漲打造了良好的溫床。當然,在2008年里,非理性上漲的醫藥原料藥品種不會很多,漲價持續的時間也不是每個品種都會很長,但是,這一現象還是會貫穿整個市場的始終,成為大家談論市場行情的熱門話題。同樣會使個別企業在非理性價格上揚中受益非凡,甚至爆富。
    3.2.醫藥原料藥生產成本的上漲
    對于數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來說,2008年,大家都面臨著因環保的要求,需要投資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排污改造后才能夠許可生產,關乎到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的一年。為了達到節能減排和《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一方面,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還得投資大量的資金進行排污改造;另一方面,企業生產過程中因排污處理,也增加了生產費用。總起來講,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因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要求,生產成本會因此而上升,對于處于微利生產的醫藥原料藥來說,必然會由此而推動價格的上揚,對于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污染嚴重,市場銷量大的普藥原料藥或老藥來說,因為需要投入的排污凈化改造的資金更多,對生產過程產生的費用更高,漲價幅度更為明顯。
    3.3.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無法控制的漲價因素
    近些年來,我國部分產品的價格結構性的變化非常明顯,首先,2007年農副產品的價格和屬于礦產資源及其產品的價格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很多醫藥原料藥的上游原料都屬于這類產品。首先,由于生產這部分醫藥原料藥的上游原料的價格上揚,不可避免地拉動醫藥原料藥生產成本的上升;其次,隨著新《勞動法》的生效和貫徹實施,勞動力或工資支出的增加,也會增加醫藥原料藥的生產成本;再次,其他生產應運費用的增加,如運輸費、雜費、銷售費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同樣會增大醫藥原料藥生產成本的費用,并且,這些費用是生產企業無法控制的,也是我們目前都可以明顯感覺到,而且還在每天為之支付的費用。這些費用的逐步上升,也會拉動醫藥原料藥市場價格的上升。

    4.醫藥原料藥的市場容量增大,需求旺盛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國家推行多項惠民政策,全面推行全民醫療保險,在農村逐步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我國醫療市場對藥品的需求總量大幅度增加,特別是療效好、價格低、用量大的藥品。這樣,就自然增加了生產這部分制劑藥品原料藥的需求,從2007年的情況來看,醫療市場對于這類醫藥原料藥的需求總量和上年同比增加20%以上。據業內相關專家保守的估算,2008年醫藥市場對醫藥原料藥的需要量的增長幅度,與2007年和上年同比增加的幅度只會有增而無減。由此看來,在2008年里,一方面,由于醫藥原料藥因生產企業需要進行排污凈化改造,或國家采取強硬的措施,對于排污不達標的企業實行停產關閉,勢必影響醫藥原料藥的產量,另一方面,整個市場對醫藥原料藥的需求量又有大幅度的增長。這樣,一減一增,也就拉大了供求的缺口,很多品種還會保持長時間的供不應求,這是近些年以來難以見到的喜人市場行情。

    5.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的效益全面下降
    2008年,雖然醫藥原料藥行情看好,價格上漲,但是,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的效益卻不會全面看好,相反,生產企業的效益還會呈現全面下降的趨勢。很多看好醫藥原料藥行業股票的證卷公司和股民,都認為明年是醫藥原料藥行業上市公司的黃金時期,其股市的業績將大幅度高升。但是,實際情況將會出現相反的結果,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的效益全面下降,這一行業的業績在2008年也不會有大的有所好轉,當然,從長遠的觀點來看,醫藥原料藥行業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不過,還要需要一定的發展過程,主要原因,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找到準確的答案。
    5.1.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的產量不足
    2008年,雖然醫藥原料藥的市場行情全面看好,但是,由于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于2008年01月01日開始正式實施,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為了達到《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才能夠正常生產,需要大量的投入,污染物的排放凈化的改造,在這一時期內,醫藥原料藥的產量將會因生產企業的排污或凈化改造而大幅度減少,眼看有錢掙也無能為力,無貨可賣,效益何來;
    5.2.生產費用的增加,消耗了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的應得的利潤
    由于在新的條件下,醫藥原料藥的生產成本上升,也是耗費生產企業利潤的又一個主要原因;
    5.3.醫藥原料藥價格的上漲同樣會受到有效的抑制
    5.3.1.國家對通貨膨脹的打壓,會有效地抑制醫藥原料藥的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企業也不可能為了達到自身的利益隨心所欲地漲價;
    5.3.2.我國醫藥原料藥市場已經不是完全孤立的“小天地”,其實,我國市場早已和世界醫藥原料藥市場緊密聯系在一起,必將受國際市場低價醫藥原料貿易的影響,特別是來自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印度低價醫藥原料藥的影響,我國醫藥原料藥市場價格也不會毫無顧忌的上升,有的品種還會出現好賣而價低的狀況,就象今年一樣,“好賣不掙錢”,同樣也影響生產企業的效益。

    6.綠色營銷,是今后醫藥原料藥市場的主題
    “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已經成為當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行為準則,也是醫藥原料藥生產企業必須達到的社會道德底線,也就是達不到《制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就沒有資格生產醫藥原料藥。“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相關標準也將從國家的強制管制措施變為企業自覺自愿的行為,“綠色營銷”也就會自然而然地逐步深入醫藥原料藥行業的各個層面,成為這一行業的主要營銷手段。
    地毯
    發表于 2008-1-9 21:34:36 | 只看該作者
    很好。:huahua: :huahua: :huahua:
    5
    發表于 2014-7-29 13:25:27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1: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连州市| 汽车| 尉犁县| 罗田县| 旌德县| 谷城县| 蕲春县| 武强县| 类乌齐县| 亚东县| 苗栗县| 齐河县| 利津县| 汾阳市| 白水县| 浏阳市| 建德市| 凌海市| 潢川县| 赣榆县| 宁化县| 重庆市| 化隆| 景谷| 陕西省| 阳朔县| 仁化县| 宜春市| 深水埗区| 余江县| 甘泉县| 涡阳县| 奇台县| 宝清县| 宁乡县| 册亨县| 泸西县| 威远县| 区。|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