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農產品價格再創歷史新高
|
2007-12-28 08:49:12 訪問 294 次 證券時報 |
圣誕長假并不能阻止農產品價格的飆升。在中國市場強勁上漲的鼓舞下,昨日,美國隔夜電子盤大豆、豆粕、玉米價格再創歷史新高。
12月26日晚,美國CBOT公開市場因圣誕休市,但其電子盤依舊交易。海外交易員稱,圣誕節CBOT場內無法公開喊價,投資者主要依據白天中國市場走勢做出判斷。而26日,大連油脂類品種強勁上漲,并創下紀錄新高,鼓舞美國市場迅速做出回應,CBOT大豆暴漲40美分,至每蒲式耳1245.4美分;玉米漲8.2美分至455美分;豆粕漲8.6美元,至每短噸348.7美元,均刷新歷史高點紀錄。
美國出口報告表明,未知目的地11萬噸玉米出口及韓國11萬噸玉米出口皆構成了市場的利多因素。出口檢驗數據亦好于市場此前預期,截至12月17日當周美國的出口檢驗為4688.2萬蒲式耳,預估區間為3900萬至4600萬蒲式耳,前一周出口檢驗為5021.8萬蒲式耳。市場年度至今,美國出口裝運量為7.789億蒲式耳,已完成先前美農業部預估的31.7%,略快于2007/2008年度出口計劃的進度。
近日,美國農業部公布本年度全球玉米產量預測為7.03億噸,高于上一年度6.96億噸的水平,但低于本年度7.20億噸的需求量。USDA預測2006/2007年度庫存量10617萬噸,而2007/2008年度庫存調升至11039萬噸;庫存消費比僅為15.08%,較去年的12.4%略微上升。分析師認為,盡管玉米種植面積增加,但由于玉米需求增長也會加快,后期供需結構仍將偏緊。
此外,商品指數基金在年底重新分配投資權重,加大對部分農產品商品的投資,亦造成目前價格上揚的格局。據AgResource預估,包括DJ-AIG在內的商品指數基金賣出32,000手小麥合約,19,000手大豆合約且買進2萬至2.4萬手玉米合約。重新分配權重引起短期小麥期價回調,玉米價格上漲。但AgResource認為,農產品長期上漲的趨勢并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 |
責任編輯:呂慶海 |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