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62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職場新人抱怨成"蘑菇":打雜跑腿永無"出頭之日"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12-28 19:5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12月13日 10: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前:

      很多職場新人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被安排在不受重視的部門,干著打雜跑腿的工作,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在“陰暗”的角落里自生自滅,時常還會面臨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

      對于這種狀態(tài),心理學上有形象的概括:職場蘑菇。

    如何高效率地走過這個階段,盡可能從中吸收經驗,樹立起職場上值得信賴的個人形象,這是每一個剛剛走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從滿懷欣喜速降到大失所望

      一想到自己在接到錄用通知書那天,興高采烈地滿學校張羅著請人吃飯,小黎就覺得特不值—不是嗎?正兒八經的大學畢業(yè)生,工作竟然就是天天鉆胡同敲門做入戶調查,還得從頭到尾像汰漬廣告里那個光頭郭冬臨一樣賠著笑臉。郁悶!

      剛進入這家世界級休閑食品公司時,小黎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憧憬:假以時日,他隨便走進一家超市或者小賣店,貨架上都能看見自己設計配方的糖果和小餅干;趕上逢年過節(jié)親友聚會,還可以拿著沒上市的新產品逗小孩,向大家炫耀自己的勞動果實,多有成就感的事情啊!

      可惜,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會被分配到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崗位上。想當初,他可是奔著“產品開發(fā)”投的簡歷,估摸著應該是在實驗室里測測防腐劑和阿巴斯甜是否超標,為全國人民的食品安全負責。可誰知道,做的實際工作竟然是“產品開發(fā)”下的“測試與分析”。說專業(yè)點兒,那叫“消費者測試”。說白了,就是準備一書包的產品小樣,送給別人白吃,然后一個勁兒追著人家問:“好吃嗎?夠脆嗎?再甜一點好不好?”

      有時候,小黎自己都覺得自己煩人。不就是幾塊餅干嗎?竟然能問出整整兩張A4紙那么多的問題!人家的舌頭也不是什么高端儀器,真能感到你混在里面的花生碎直徑差幾個微米?可牢騷歸牢騷,活兒還得好好干。客客氣氣地把人家請來,好茶好水地伺候著,臉上還要始終保持露出六顆牙齒的標準客服式微笑。只為最后得到的數據能做出漂亮的圖表,好讓組長可以向上級匯報。

      看著那些口味挑剔的品嘗者,小黎一直納悶:怎么自己以前就不知道,天下還有這樣的好事?吃吃東西,提點兒意見,臨走還有50塊錢的鈔票拿?早知如此,當初何必辛辛苦苦找工作,直接坐在食品公司的大門口,等著吃不就得了!唉,當初要知道具體工作是這個,還不如去百貨公司做促銷員呢!起碼只管分發(fā),不用追著人家問意見。

      而這個月的任務比以前更磨人,組長竟然臨時答應支援幼兒食品組的工作,派大家聯系入戶調查。還特別要求,要找那些家庭口味比較傳統(tǒng)的老北京家庭的孩子。可憐的小黎只好溜著二環(huán)路里面的胡同找合適的小孩。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長相緣故,小黎遇上的家長都像防人販子一樣提防他。這讓他很不爽:不就是給你家孩子吃兩塊糖嗎,又不是吃寵物食品,犯得上那么擔心嗎?

      整整一天,小黎好話說了一車,口干舌燥,外帶當著孩子爸爸媽媽、姥姥姥爺的面,吞掉大把大把的測試用糖,以示絕對無毒無害,才勉強取得了三位家長的同意。

      做測試的那天,前兩家還算比較順利,按計劃準時收了工。中午,小黎和同事匆匆忙忙在肯德基填飽了肚子,跳上出租車往第三家趕。可沒想到老天不長眼,他們坐的那輛出租車在高速公路上拋了錨。

      小黎他們左等右等不見車有修好的可能,時間卻毫不留情地越來越接近約定的3點,沒辦法,走吧!一路疾走,終于呼哧帶喘地趕到了附近的出口,換上了車。等他們準時趕到孩子家里的時候,孩子的姥姥姥爺倒是很客氣,招呼他先坐下,喝口水,歇歇腳。

      “您別忙了,小朋友呢?我們開始吧。”

      “不著急,不著急。寶寶上午跟他爸爸去動物園了,玩得特別累,這會兒剛睡著,讓他多睡一會兒吧!要不,咱們改天在做行嗎?我們不要那個測試費也行。”

      唉,你們是心疼孩子,當然不在乎那點兒測試費,可我們現在上哪里再找別人啊?于是,小黎只得在那個對下一代充滿關愛的家庭里等了足足兩個多小時,晚上還因為遲到惹女朋友發(fā)火。

      想來想去,心里那個氣啊——什么破工作,老子不干了!

      煩人差事中的意外收獲

      工作整整半個月了,天天做著雜七雜八的小事。十五天了啊,APPLE扳著自己的手指頭,小聲嘟囔一句:“無聊!”她剛剛在夏天通過了國家考試,獲得了心理咨詢師的資格,一心想做一番大事業(yè)。可是一連找了兩個月的工作,都因沒經驗而屢屢被拒。所以這一次她放低了要求,準備先從助理做起。

      沒想到,連個助理的工作都有那么多人競爭。APPLE過五關斬六將,好不容易才被一家咨詢中心錄用。上班第一天,她看到了那些面試沒通過者的名單,總算找到了點兒心理平衡。不管怎么說,自己也算正式跨入這一行了。

      可惜,這種平衡沒過多久就消失了。因為這個“助理”的工作內容,和APPLE原本的設想差距實在大了點兒。她本來以為,助理就是跟著一個資深咨詢師,幫著他整理咨詢筆錄,偶爾還提點建議什么的。而實際上,這份工作確切地說還不如叫“接待員”或者內勤更合適。每天,她就是接聽預約電話,為前來咨詢的人確定咨詢師以及時間和房間,然后在咨詢結束的時候收費、開票,再在下班前支付當天出診的咨詢師相應的報酬。

      讓人心煩的是,助理的工作讓APPLE總要應付各種各樣難纏的人。有人一個星期打六個電話,問來問去也不確定是否真的要來;有的人預約時間確定了又改期,改期了又取消;有人堅持說咨詢師只說了半個小時,所以自己只交一半的錢;還有人趾高氣揚地一定要找指定咨詢師,派個秘書天天來問能不能加號。這些麻煩事統(tǒng)統(tǒng)都要APPLE來搞定,而咨詢師們只需要按時來到APPLE做好衛(wèi)生、擺好紙筆的咨詢室里,開始談話就萬事大吉了。

      至于在咨詢現場旁聽的機會,根本是沒有的。又不是醫(yī)學院的老師帶實習生,中心怎么會犧牲客戶對保護隱私的要求,白白提供給你學習的機會?有幾次APPLE違反紀律,偷著在電話里直接給對方做咨詢,也被主任批評了一頓,提醒她這樣“角色不對”。

      這讓APPLE的心里很不服氣—不就是怕我做了免費咨詢,中心的生意減少一單嗎?想想自己的運氣也實在不好,千辛萬苦找到的工作,還是離真正的心理咨詢差了十萬八千里。難道等自己做了一年半載這樣的接待,再找工作就能說自己“有經驗”了嗎?這樣下去,豈不白白浪費時間?

      所以這幾天她的工作熱情直線下降,接電話也沒有以前那么有耐心了。偏巧這時打進電話的人特別煩人,號稱自己查閱了很多心理學的資料,確定自己的孩子是有點人格障礙,一定要給他安排一個這方面的專家。

      正好中心這方面的咨詢師有時間段,APPLE就直接推薦了這個咨詢師。可對方又沒完沒了地問還有沒有別人,讓APPLE一個又一個地把每個咨詢師的情況作一番介紹。這還不算,接下來他又不依不饒地問到底是不是專家,夠不夠權威?

      一個電話拖了足足20分鐘,這讓APPLE有種想摔東西的沖動。她心里嘀咕:專不專家你問我,我怎么回答?我說是,你信還是不信。可是還沒等APPLE說出口,對方的下一句話更是讓她火冒三丈,竟然說:“我能理解,你們也有商業(yè)上的考慮,但你不要正好誰的時間空著就安排誰,然后糊弄我們是專家,只為了快點有生意。”

      “我的工資跟每天接待幾個咨詢一點關系都沒有,信不信隨你——”APPLE實在懶得搭理這個人了,也不想客不客氣的問題,隨便應付了幾句就掛掉了電話。

      這時正好有位咨詢師剛剛結束咨詢,來到接待的沙發(fā)上休息一下,APPLE就向她抱怨起這個經過。

      “其實他并沒有在懷疑你APPLE本人,他只是在懷疑他致電的這家咨詢中心。如果他來接受咨詢,他也一定會懷疑他選定的咨詢師。其實啊,你大可不必向他解釋你的清白,而是應該想想他在打這個電話之前,為了克服自己的懷疑花了多少的勇氣。”

      “我們與來訪者的咨詢關系,并不是在他和咨詢師進入咨詢室才開始的,而是從他們打通第一個電話時就開始了。APPLE你很想做咨詢,其實你已經在做很關鍵的工作了,就是與來訪者建立信任。而這并不一定要等到你見到他們那一刻才開始。”

      前輩的話對APPLE的觸動很大。她突然記起,上課時老師一直強調:咨詢師不僅要聽對方說話的內容,還要從對方說話的口氣、用詞、聲音中聽出他的心態(tài)、情緒和性格特征。

      怎么如今工作了,反而把這些全都忘了?原來自己離真正開始工作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啊!

    我聽到過不少剛剛走上職場的人抱怨“蘑菇定理”——備受冷落,滿腔抱負沒有施展的機會,參與不到核心工作中。在他們看來,埋頭苦學了十幾年,終于有朝一日可以大展宏圖了,可猛然發(fā)現,自己竟然在做著一些“初中沒畢業(yè)都能做的事情”。于是他們覺得苦悶,覺得懷才不遇,覺得生活對自己太不公平,甚至有一些人,干脆放棄了這份自己當初千挑萬選得來的工作。

      可是我要說,絕大多數的職場新人,都有過當“蘑菇”的悲慘經歷。

    “蘑菇”的表現之一是,被安排的多是打雜跑腿的事情,每天的工作瑣碎重復、沒有建設性。打水、擦地、拿報紙、復印材料、謄寫文件……辦公室里的一個潛規(guī)則就是,這些臟活累活永遠是給新人準備的。或者像小黎那樣,每天找人做“消費者測試”,就像一個推銷員,沒有任何技術含量,還被大家懷疑。

      另一個表現是,沒有任何的鍛煉機會,看不到“出頭之日”。好的機會一定是老員工的,新人永遠不會受到重視。像APPLE,偶爾想抓點兒機會給客戶電話咨詢一下,鍛煉一下自己的咨詢能力,可領導發(fā)現了還會被批評,偷偷的都不行。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企業(yè)難道就是因為他們是新人,剛畢業(yè)的學生好欺負?中國這幾年就業(yè)形勢嚴峻,公司是不是趁機利用廉價勞動力?

      如果你抱著這樣的想法,自然一直會陷在負面情緒里,對工作提不起精神。其實,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企業(yè),“蘑菇定理”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對個人來說,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基礎工作,是很好了解企業(yè)的生產經營,了解客戶的基礎,了解了這些,日后做復雜的工作時才能得心應手。小黎的消費者測試,如果調查的消費者積累到相當的數量,對于他后面工作中開發(fā)新產品,了解消費者心理,準確進行產品定位有非常重要的價值。APPLE咨詢師助理的工作內容,就像后來咨詢師跟她講的,看似不重要,但客戶的咨詢從第一次通電話就開始了,這對于她成為咨詢師是重要的積累和鍛煉。

      對企業(yè)而言,管理者可以從瑣碎小事中發(fā)現人才。剛剛進入公司的大學生專業(yè)水平差別不大,但人格特質卻可能迥然不同,企業(yè)更愿意選擇做事認真、踏實、有韌性、有責任感、更加主動積極并善于動腦的新人作為培養(yǎng)對象。發(fā)現這些特質并不困難,能持之以恒地完成簡單任務、做好“小事”的人,領導才可能會在將來,放心地把“大事”交給你做。

      但換一個角度來說,當躊躇滿志的美好期望與現實產生了巨大落差,肯定會打擊到很多年輕人的信心,使他們喪失熱情,在工作時采取一種應付的態(tài)度,敷衍了事。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走出職業(yè)生涯中最初那段“蘑菇期”,為日后積累工作經驗和人生閱歷,是每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我有幾個建議與正處于“蘑菇期”的年輕朋友分享:

      1.認真對待工作。認真對待你現在所從事的工作,并全力以赴地做好它,這是一切事業(yè)的開始,同時為以后打下堅實的基礎。APPLE已經開始轉變自己的思路了,她認識到點滴小事都是工作的重要部分。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男主角許三多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只要是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他都要認真做好,沒有任何借口。

      2.加速適應社會。當你到了一個并不滿意的公司,或者被分配在某個不理想的崗位,做著無聊的工作時,要學會適應。吳士宏擔任微軟中國總裁期間失敗了,她在離開時的總結中說,失敗的真正原因是自己沒有先融入環(huán)境,而只想去改造。對于新人而言也是一樣,要想改變環(huán)境,前提便是先適應環(huán)境。職場新人能否適應企業(yè)中的行為模式和游戲規(guī)則,往往決定于在最初一段時間的“蘑菇進程”。

      3.避免沾沾自喜。對于初出茅廬者來說,在做完工作、取得成績之后,總是希望上司和同事會注意自己,并得到承認和贊揚。事實上,并不是每一點成績都會被別人看在眼里,因此,避免沾沾自喜的心態(tài),沉下心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4.學會持之以恒。很多人在“蘑菇經歷”時最容易產生的念頭,就是放棄。如果沒有咨詢師的一番話,APPLE有可能很快會放棄自己的工作,這對她將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是非常危險的。真正的成功,屬于堅持不懈的人。只有認準目標,不斷堅持,在“蘑菇經歷”中積累一些可貴的經驗和素質,才能為以后的“厚積薄發(fā)”做好鋪墊。(全球職業(yè)規(guī)劃師GCDF 朱倫)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8-1-17 17:12:40 | 只看該作者

    新人

    “總得做點什么”靜下心來好好想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5:0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东山县| 宜昌市| 浦城县| 平湖市| 梓潼县| 永春县| 双鸭山市| 聂拉木县| 芦山县| 新田县| 泾源县| 蒲江县| 锦州市| 丹棱县| 博罗县| 邯郸市| 当涂县| 彝良县| 定兴县| 南汇区| 洪洞县| 东阿县| 襄城县| 伊春市| 锡林郭勒盟| 丰原市| 邮箱| 宜章县| 襄城县| 长武县| 福清市| 萨迦县| 绍兴市| 嘉义市| 怀远县| 丹棱县| 青海省| 高雄市| 平定县|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