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報道】昨天上午,在南京城里開婚紗影樓的蔣文章雇了一輛面包車,來到六合區馬鞍鎮平山村村民王琴的家中,將他和三名同事年初出錢雇王琴代養的豬就地宰殺,然后將豬肉和豬下水帶回單位分給同事。雇農民養豬,這在南京城里還是件新鮮事。農民說賺了,城里人說便宜,吃起來還香。這件事看上去兩全其美,挺好。但有關專家表示,這種做法有可能會成為一種時尚,然而對于農民來說,風險很大,對于城里人來說,由于沒有生豬的檢驗檢疫,也有可能吃出問題。
定做豬肉: 農民市民皆大歡喜
在王琴家的院子里,她指著一頭200多斤重的黑豬說,這頭豬就是年初替城里蔣文章和他的幾個同事代為飼養的。當初獵崽也是王琴替蔣文章從苗豬市場買來的。“城里人共同出錢,一起給了我2000元的飼料錢,另外給我500元的一年飼養費。”
替城里人養豬還是有利可圖的。王琴說,一頭肥豬從小到大,糞肥數量可觀,可以節省化肥款800多元。而且平常農家自己也要養一兩頭苗豬,加養一頭也不算費事。此外,通過城里養豬人的關系,許多新鮮農貿產品也可以銷售出去。
王琴說,目前村里像她這樣的還有一兩戶,主要是熟人介紹,一般生人不會這樣做。因為養豬畢竟有風險,如果中途豬生病而死,損失就不好說了。
一直忙著宰豬分肉的蔣文章說,之所以舍近求遠跑到農村來,主要是覺得城里的豬肉好多是飼養場出來的,而農家豬散養比較多,青飼料喂得比較多,吃起來自然比農貿市場賣的豬肉香。而且從價格上來說,由于現在市場上豬肉貴,大家分下來的豬肉價格,總體比市場上還要便宜些。
新型模式: 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
據馬鞍鎮政府的工作人員介紹,近兩年到農村來合伙養豬的城里人越來越多。業內人士表示,由于農民代養的豬大都屬于“有機”豬肉,好吃,放心,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城里人加入。而對于農民來說,大多數人都是先養豬,到了出欄的時候才開始找市場,如果市場供過于求,只好賤賣。而六合農民這種方式是一個比較科學的生豬交易運作模式,養殖戶根據市場信息決定飼養數量和飼養周期,甚至能“先賣后養”規避風險。市民張先生表示,如果城里人的這種需求比較大的話,完全可以幫農民投資建豬場,擴大養殖規模。他算了一筆賬:按現在河南生豬產地的收購價7.8元/斤計算,200斤的豬就是1560元,養100頭就是156000元。如果批發出去,按現在的最低價11.1元/斤計算,100頭就是222000元,中間的差價高達66000元,利潤可觀。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農民少量的散養生豬還是有可能的,能夠游刃有余。但是如果大規模散養,必然要增加人手,每個人的經驗不同,能力上也會有差異。而且,大規模養殖必然要購買飼料,這樣喂出來的生豬,肯定沒有少量養殖的品質好,口感也會變差。再說,城里人的這種需求只是在逢年過節時產生,平時不太可能。
把豬交給農民代養,獲得美味放心的豬肉,應該說是一種豬肉定制服務。現在,如果你在商場定制一件西服或婚紗,價格要大大高于成品服裝和婚紗。照理說,定制的豬肉價格也應該高于農貿市場的銷售價。也有業內人士提出,生豬代養應該是一種貼身管家式的服務,農民要花時間和精力科學飼養、放養,城里人要肥,農民就幫你養得肥一點,要瘦,就幫你養得瘦一點。所以,能吃上這么好的放心肉,就是按12元/斤的價格收購都不算高,目前市場上號稱最好吃的也是價格最高的黑豬肉,就是最好的證明。據了解,目前黑豬肉的精瘦肉價格已經漲到19元/斤,照樣有人買,甚至還賣脫銷了呢。
存在風險: 未經檢疫怎能吃得放心
這幾年,一部分農民不愿意養豬,原因之一就是養豬有時候不賺錢,甚至還會賠本。還有,養豬的風險太大,一旦生豬有個頭疼腦熱的,甚至死亡,損失慘重。所以,這種代養的方法其實風險也很大,在代養過程中,如果生豬死亡了,損失究竟算農民的還是算市民的呢?另外對于市民來說,由于這種運作模式是在年底時由農民宰殺,直接交給市民消費者,中間省卻了很多環節。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逃過了生豬的檢驗檢疫,這是不合法的。豬肉的質量沒法保證,吃起來并不能讓人放心。南京市農林局分管畜牧獸醫工作的副局長方中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城里人請鄉下人代養生豬是可行的,但是宰殺時應該到南京市的定點屠宰廠進行宰殺,在取得檢驗檢疫證明之后才能進行交易。在談到生豬因病死亡怎么辦時,業內人士表示,農民和市民在飼養前,雙方最好簽訂飼養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