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是指在合理飼喂條件下能對動物提供營養物質、調控生理機能、改善動物產品品質,且不發生有毒、有害作用的物質。飼料是動物生產的物質基礎,為了科學地利用飼料,有必要建立現代飼料分類體系,以適應現代動物生產發展需要。目前世界各國飼料分類(Classification of feeds)方法尚未完全統一。美國學者L.E.Harris(1956)的飼料分類原則和編碼體系,迄今已為多數學者所認同,并逐步發展成為當今飼料分類編碼體系的基本模式被稱為國際飼料分類法。我國80年代在張子儀研究員主持下,依據國際飼料分類原則與我國傳統分類體系相結合,提出了我國的飼料分類法和編碼系統。
第一節
國際飼料分類法
L.E.Harris根據飼料的營養特性將飼料分為粗飼料、青綠飼料、青貯飼料、能量飼料、蛋白質補充料、礦物質飼料、維生素飼料、飼料添加劑8大類,并對每類飼料冠以6位數的國際飼料編碼(international feeds number,IFN),首位數代表飼料歸屬的類別,后5位數則按飼料的重要屬性給定編碼。編碼分3節,表示為△—△△—△△△。
一、粗飼料
粗飼料(forage roughage)是指飼料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風干物為飼喂形式的飼料,如干草類、農作物秸稈等。IFN形式為1—00—000。
二、青綠飼料
青綠飼料(pasture range plants and fed as green)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青綠牧草、飼用作物、樹葉類及非淀粉質的根莖、瓜果類。IFN形式為2—00—000。
三、青貯飼料
青貯飼料(silage)是指以天然新鮮青綠植物性飼料為原料,在厭氧條件下,經過以乳酸菌為主的微生物發酵后條制成的飼料,具有青綠多汁的特點,如玉米青貯。IFN形式為3—00—000。
四、能量飼料
飼料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小于18%、同時粗蛋白質含量小于20%的飼料稱為能量飼料(energy feeds),如谷實類、麩皮、淀粉質的根莖、瓜果類。IFN形式為4—00—000。
五、蛋白質補充料
飼料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小于18%、而粗蛋白質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飼料稱為蛋白質補充料(protein supplements),如魚粉、豆餅(粕)等。IFN形式為5—00—000。
六、礦物質飼料
礦物質飼料(minerals)是指以可供飼用的天然礦物質、化工合成無機鹽類和有機配位體與金屬離子的螯合物。IFN形式為6—00—000。
七、維生素飼料
由工業合成或提取的單一種或復合維生素稱為維生素飼料(Vitamins),但不包括富含維生素的天然青綠飼料在內。IFN形式為7—00—000。
八、飼料添加劑
為了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改善飼料品質,促進動物生長和繁殖,保障動物健康而摻入飼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質稱為飼料添加劑(feeds additive),但不包括礦物質元素、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添加劑 IFN形式為8—00—000。
草籽樹實類飼料(seed of grass and trees)有3種類型: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大于或等于18%者屬于粗飼料,如灰菜籽等,CFN形式為1—12—0000;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在18%以下,而粗蛋白質含量小于20%者,屬能量飼料,如干沙棗等, CFN形式為:4—12—0000;干物質中粗纖維含量在18%以下而粗蛋白質含量大于等于20%者,屬蛋白質飼料,但較罕見,CFN形式為:5—12—0000。
十三、動物性飼料
動物性飼料(feed of animal source)有3種類型:均來源于漁業、畜牧業的動物性產品及其加工副產品。其干物質中粗蛋白質含量大于等于20%者屬蛋白質飼料,如:魚粉、動物血、蠶蛹等,CFN形式為5—13—0000;干物質中粗蛋白質含量小于20%,粗灰分含量也較低的動物油脂屬能量飼料,如牛脂等,CFN形式為4—13—0000;干物質中粗蛋白質含量小于20%,粗脂肪含量也較低,以補充鈣磷為目的者屬礦物質飼料,如骨粉、貝殼粉等,CFN形式為6—13—0000。
十四、礦物質飼料
礦物質飼料(minerals for feeds)指可供飼用的天然礦物質,如石灰石粉等;化工合成無機鹽類,如硫酸銅等及有機配位體與金屬離子的螯合物,如蛋氨酸性鋅等。CFN形式為6—14—0000。來源于動物性飼料的礦物質也屬此類,如骨粉、貝殼粉等,CFN形式為6—13一0000。
十五、維生素飼料
維生素飼料(vitamins for feeds)是指由工業合成或提取的單一種或復合維生素制劑,如硫胺素、核黃素、膽堿、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但不包括富含維生素的天然青綠多汁飼料。CFN形式為7一15一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