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710|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雛鴨需防慢性呼吸道病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12-17 21:0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雛鴨慢性呼吸道病又名鴨竇炎,是由鴨霉形體引起的一種疾病,多發于2周齡~3周齡的雛鴨,發病率可高達80%。傳染源為病鴨和帶菌鴨,當空氣被污染后,常經呼吸道傳染,也可經污染的種蛋垂直傳染。雛鴨孵出后帶菌,如遇育雛舍溫度過低,空氣混濁,飼養密度過大及應激等,很易導致本病的發生。近年,南方不少地區飼養的雛鴨均發生此病。
      臨床癥狀
      病初可見一側或兩側眶下竇部位腫脹,形成隆起的鼓包,觸之有波動感;隨著病程的發展,腫脹部位變硬,鼻腔發炎,從鼻孔內流出漿液或黏液性分泌物,病鴨常甩頭;有些病鴨眼內積蓄漿液或黏液性分泌物,病程較長者,雙眼失明;病鴨死亡較少,常能自愈,但生長發育緩慢,肉品質量下降,蛋鴨產蛋率下降。剖檢病鴨眶下竇內,常見充滿漿液或黏液性分泌物,竇腔黏膜充血增厚,有的蓄積多量壞死性干酪樣物質;氣囊壁混濁、腫脹、增厚;結膜囊和鼻腔內有黏性分泌物。
      防治措施

    1.加強舍飼期鴨群的飼養管理,做好舍內清潔衛生、防寒保溫及通風換氣工作,防止地面過度潮濕及飼養密度過大等。

    2.鴨場實行全進全出制,空舍后用5%氫氧化鈉或1100的菌毒滅等嚴格消毒。日常嚴格檢疫,及時淘汰病鴨或隔離育肥。

    3.疫區內的新生雛鴨可采用以下藥物防治:泰樂菌素按500mg/L拌水混飲,連用3~5天;恩諾沙星按25mg/L~75mg/L拌水混飲,連用3~5天;復方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按100mg/L~200mg/L拌水混飲,連用3~5天;鹽酸環丙沙星可溶性粉按500mg/L拌水混飲或100g/100kg飼料混飼,連用3~5天;吉他霉素預混劑按10g/100kg~30g/100kg飼料混飼,連用5~7天。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9-7-11 22:43:01 | 只看該作者
    我也光榮中招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09-8-12 20:43:0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病例經常見,尤其是春天和秋天,育雛時空氣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09-9-14 08:21:15 | 只看該作者
    我的有個別中招   問題呢不算嚴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8:0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国县| 成武县| 汾西县| 湖南省| 中方县| 定西市| 建水县| 偃师市| 铜鼓县| 名山县| 香港| 汉川市| 洛隆县| 安康市| 永福县| 碌曲县| 临清市| 彭山县| 北碚区| 徐州市| 深水埗区| 兴业县| 华容县| 新晃| 高密市| 隆安县| 岢岚县| 赤城县| 云和县| 象州县| 阳新县| 通渭县| 黔西县| 台江县| 佳木斯市| 九江县| 道真| 泰来县| 惠来县| 新晃|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