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縣委、縣政府始終把畜牧業置于農村經濟第一主導產業地位,按照發展龍型經濟的思路,堅持抓龍頭與壯基地并舉,依靠項目建設牽動,強力推動畜牧業做大做強,使全縣畜牧業進入了提質擴容的發展階段。
一是規模持續擴張,第一主導產業地位不斷穩固。今年1—7月份全縣畜牧業產值達到了794億元,在全市排名第一位,畜牧業已經成為全縣農村經濟的新亮點。 二是項目建設持續突破,拉動農民增收能力日益增強。今年上半年全縣新上畜牧項目66個,占各種新上項目總數的16.8%。新建和改造畜牧小區60個,占畜牧項目總數為39%。畜牧項目的蓬勃發展,使農民增收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畜牧業收入幾乎占據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半邊天,畜牧業成為全縣農民致富的重要推動力量。 三是產業鏈條持續加長,龍型經濟格局率先實現突破。各鄉鎮(場)都確立了各自重點發展的畜禽品種,如長在、臺子、北四家子、黑牛、六家子養豬,古山子、根德、羊山、七道嶺、尚志養雞,二十家子、七道嶺、木頭城子、烏蘭河碩養牛,勝利、木頭城子、西五家子、大廟、古山子養羊等。特別是今年畜牧小區、專業村屯建設步伐加快,全縣28個鄉鎮(場)中,有19個鄉鎮(場)落實了畜牧小區,共落實畜牧小區32個、飼養棚695棟。同時,畜牧業大場大戶建設勢頭強勁,新建大場大戶近200個。隨著基地建設加速推進,該縣畜牧業龍頭企業建設在農業三大主導產業中率先實現整體突破,分享禽業、圣運公司和鑫波牧業三大龍頭企業規模、產能強大,具有強勁的牽動和輻射能力,朝陽興源、恒星、龍泉、東鑫養牛業,利民禽業,東鑫、韓義羊業,縣種畜場、和泰養豬等新興龍頭企業也不斷涌現,迅速發展。四是產業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發展速度、質量、效益協調推進。傳統養殖產業如養雞、豬、牛、羊等目前已經形成了龐大的飼養量,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批養殖大戶、大場和專業村屯。新品種不斷涌現,較之傳統養殖品種經濟效益明顯提升。該縣還不斷推廣新技術,使畜產品質量得到提高,增加了養殖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