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農大量殺牛 奶牛行業會不會重蹈生豬覆轍?
[ 錄入者:soloman | 時間:2007-09-28 22:49:49 | 作者: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瀏覽:63次 ]
我國一些地區的奶牛產業,經過了前幾年高速發展之后,眼下處于艱難的調整轉型期。日前,記者在陜西、江西一些奶牛養殖基地了解到,近兩年奶牛價格大幅回落已使許多養牛戶血本無歸,乳品加工企業的惡性競爭又使原奶收購價格維持在不正常的極低水平,致使許多奶牛養殖戶幾乎無利可圖,出現了大量宰殺、淘汰奶牛的現象。
2005年至2006年,生豬全行業虧損嚴重,導致大量母豬被屠宰,產能下降。這直接導致了今年5月以來生豬價格持續上漲,產生劇烈的市場波動,社會影響巨大。面對嚴重的行業虧損,不少行業人士擔心,生豬行業劇烈的市場波動將在奶牛行業重演。
“現在每頭奶牛價格也就5000元左右,我們被套在了‘牛市’。”
西安市臨潼區是陜西奶牛養殖重點基地,根據政府部門上報的數據,全區奶牛存欄量超過了五萬頭。記者近日在這里見到的奶牛養殖戶,無不因為奶牛效益太低而滿腹委屈。
張行是臨潼區任留鄉三王村奶牛養殖小區最大的養殖戶,養奶牛已經七年,現有85頭。他說:“2005年以前奶牛養殖‘發熱’的時候,一頭奶牛的價格高到了1.8萬元左右,后來奶牛價格迅速回歸到正常價位,現在每頭價格也就5000元左右,我們被套在了‘牛市’。”
據張行介紹,2004年以來,臨潼區奶農可以拿到的奶價長期維持在每公斤1.7元,2005年還曾跌到1.65元。直到去年底,經過全區30多個奶牛小區的集體爭取,奶價才提高到了1.75元,上調了2.9%。然而,奶牛精料、玉米、飼草、人工費用的價格都已上漲,養牛成本提高了10%以上。
張行算了一筆賬:一頭奶牛一個產奶周期的一年內,平均產奶5000公斤,按每公斤1.75元的價格計算,可得8750元。而每天飼料、飼草成本大約要20元,一年就是7300元,再加上人工費、醫療費得75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還有1250元的利潤,但如果把占一半以上、不產奶的后備牛飼養成本算上,根本就收不回成本。他說:“我現在養85頭牛,每個月要賠本一萬元。”
在江西主要的奶牛養殖基地新建縣蛟橋冠山奶牛養殖小區,眾多奶牛養殖戶也陷入了嚴重虧損。奶農應美華給記者算一筆賬:自家30頭奶牛每個月產鮮奶6000公斤,當地乳品公司鮮奶收購價是1.8元/公斤,而每月各種飼料價格和人工成本支出就要12860元。因此她每個月至少要虧損2000元,另外應美華每個月因奶牛生病就要倒掉1000多元鮮奶。如今應美華在外已背負債款兩萬多元。她告訴記者:“前年開始我一年比一年虧得多,現在實在虧不起了。年底準備將奶牛全部處理掉。”
由于牛價下跌、奶價偏低等原因,殺牛之風難遏止,許多地方奶牛存欄量明顯減少。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