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 春 季 常 發 病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12-8 10:44: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冬春之交話豬病:豬傳染病有不少在冬春季節發生,最長見的有豬瘟、仔豬副傷寒、喘氣病、豬流感、傳染性胃腸炎、仔豬黃白痢等。豬瘟、喘氣病、豬流感、傳染性胃腸炎等由病毒所致,只能用疫苗預防。副傷寒和黃白痢由細菌所致病,可用疫苗預防,也可藥物治療。   在上述豬病中,豬瘟、豬副傷寒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豬黃白痢。豬流感、喘氣病、傳染性胃腸炎死亡率較低,但一旦侵害了豬群,豬生長發育遲緩,有的還成為僵豬,遲遲不能出欄,使養豬效益下降。   豬病貴在預防。目前除流感和傳染性胃腸炎外,其余各病都有預防用疫苗。豬瘟疫苗預防期限為一年,副傷寒疫苗為6個月,喘氣病為8個月;預防仔豬黃白痢的雙價苗效果也不錯。仔豬副傷寒侵害2-4月齡的仔豬,一個月齡以內5個月齡以上的豬很少發病。   春季前后將進入豬瘟發病高峰期,養豬戶要盡快到當地獸醫注射豬瘟疫苗。為預防仔豬黃白痢,母豬在產前20天左右要注射大腸桿菌雙價苗。除按時注射各種疫苗預防豬病外,另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搞好圈舍衛生,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豬的抗病能力。豬圈內勤換勤墊,圈舍周圍常用草木灰水、石灰水、火堿水等消毒。飼料要多樣化,常喂些胡蘿卜、白蘿卜等青綠多汁飼料。平常做好豬舍保暖,有條件的還可罩上塑料暖棚等。   二、豬春瀉病的鑒別與防治:豬春瀉病是春季多發病、常見病,主要癥狀表現為拉稀,系多種病因引起,只有正確鑒別才能對癥下藥,提高療效。   1、傳染性胃腸炎:系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其特點是,病豬出現水樣腹瀉、嘔吐和脫水,一旦有豬發病,會在豬群中迅速傳染。該病的治療原則主要是補充體液,防止脫水和繼發感染,常用安維糖靜脈注射或補液鹽內服,同時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等抗菌素對癥治療。   2、輪狀病毒病:由豬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冬春多發,且只發生于2月齡以內的仔豬。病狀為仔豬厭食、嘔吐、下痢,發病后應立即停止哺乳,內服葡萄糖鹽水、復方葡萄糖溶液,有較好療效。   3、仔豬黃痢:又稱早發性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初生仔豬急性致死性傳染病。以排黃色稀糞為特征,多發于7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少有嘔吐。病程較急,發病后一般都來不及治療就死亡。若發現有1只仔豬感染,應立即對全群進行預防性治療,一般內服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磺胺脒等抗菌素或調痢生、乳康生、乳酶生等微生物活菌制劑,可迅速控制傳染,效果較好。   4、仔豬白痢:又稱遲發性大腸桿菌病,多發于10-30日齡的仔豬,呈地方性流行。此病以排白色糊狀稀糞為特征,發病季節不明顯,病死率也不高,但不及時治療易成僵豬。用磺胺脒、土霉素、強力霉素、氟呱酸、痢特靈、白痢散等藥物治療,有良效。   5、仔豬紅痢又稱豬梭菌性腸炎: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是3日齡內新生仔豬的一種腸道傳染病(一周以上的豬很少發病),偶有嘔吐,排紅色粘糞。一般來不及治療即死亡。預防是控制該病發生的關鍵措施,一方面要加強飼養管理,保持圈舍衛生,減少感染機會;另一方面,可在仔豬初生3日齡內按每公斤體重每次內服青霉素或鏈霉素8萬單位,每天2次,有良好預防效果。   6、仔豬副傷寒 由沙門氏桿菌引起的仔豬傳染病,主要侵害2-4日齡豬,無明顯季節性。急性型初期便秘,后下痢,拉惡臭血便,腹下、耳下、四肢末端、嘴尖、尾尖等身體遠端皮膚呈紅色,后期變為青紫色,體溫升高。慢性者便秘與下痢交替進行,糞便呈灰色、淡黃或暗綠色,皮膚上有濕疹。青霉素、鏈霉素、紅霉素、土霉素等對該病無效,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有一定治療效果。   7、豬痢疾 由豬痢疾螺旋體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多發于架子豬,仔豬和成年豬發病少,傳播緩慢,流行期長,發病率高,死亡率低,可長期危害豬群。病豬排出混有多量粘液及血液的糞便,常呈膠凍狀。本病藥物治療效果良好,但停藥后易復發,較難根治。可選用痢菌凈、黃連素、痢特靈、桿菌肽、喹乙醇、四環素等藥物治療,若發現療效欠佳時應盡快調換藥物。   三、冬春豬霉形體肺炎的防治:冬春季節,是豬霉形體肺炎的多發病季節。而豬霉形體肺炎,是豬的  一種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癥狀為:潛伏期一般為11-16天左右,最長的可達一月以上。此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型以仔豬、懷孕和哺乳母豬多見。突然發病時可出現頭下垂、精神不振,呼吸每分鐘60-100次,張口喘氣,并發出哮喘聲,咳嗽少而低沉,粘膜發紫,體溫變化不大,死亡率較高,病程7-10天。   慢性型都是由急性轉為慢性、發病初期為短而少的干咳,久之可變為連續痙攣性咳嗽,尤其以早晚和運動以及進食后或氣溫驟變時最為常見。病程可拖至2-3個月甚至半年,雖然死亡率不高,但其生長發育緩慢。此外,還有隱性型,即全身無明顯變化。防治時可肌肉注射豬喘平,每日2-4萬單位/公斤,連續5天為一療程。鹽酸土霉素11.5,一次肌注,7天為一療程。氫富馬酸鹽肌注,每日一次,劑量為11毫克/公斤,連用5天,1枝原凈粉劑溶于4.5公斤飲水中,讓豬自由采食,一般連服7天,有較好的療效。   四、早春須防豬流感 豬流感多發生于冬春兩季,春季多在早春,呈地方性流行。該病發病率高,潛伏期2-7天,病程一周左右。如果在發病期管理不當,則易發生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增加豬的病死率,故應重視對此病的防治。 癥狀:豬突然發熱,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不食,常橫臥在一起,不愿活動,呼吸困難,激烈咳嗽,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21:0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松县| 团风县| 广平县| 油尖旺区| 五常市| 彰武县| 随州市| 济宁市| 河东区| 万源市| 安乡县| 禹城市| 樟树市| 拉萨市| 垦利县| 枣阳市| 吴旗县| 南京市| 蒙城县| 梧州市| 平昌县| 海晏县| 铁岭市| 鲜城| 崇文区| 乌鲁木齐市| 会同县| 定边县| 綦江县| 吴川市| 丹棱县| 闻喜县| 礼泉县| 阿拉善盟| 两当县| 黄骅市| 永顺县| 中方县| 靖西县| 靖安县|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