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辜勝阻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利用市場機制,積極推動生豬期貨的上市,完善生豬市場體系建設,穩定城鄉肉食品供應,推動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遏制肉價暴漲。
辜勝阻指出,我國是生豬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多年來生豬出欄量保持在6億頭以上,市場規模在5000億元以上。生豬的發展既關系到近億個農村養豬戶(場)農民的收入,又影響到城鄉居民的基本生活。上市生豬期貨可以發揮期貨市場“穩定器”和“望遠鏡”的功能。
辜勝阻說,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肉價低迷,而此間生豬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并伴隨著全國范圍內豬藍耳病疫情加劇,2006年6-7月份,豬肉價格降到最低水平,眾多農戶集體放棄養豬為今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埋下了伏筆。有了期貨市場,政府可以根據期貨市場的情況,及時發現現貨市場未來供求關系變化趨勢,從而采取事前調控和微調,使市場調控更為有效。同時,政府還可以利用期貨市場的信息傳導優勢,引導現貨市場有序發展。上市生豬期貨可以有效提高中國生豬產業化程度。生豬期貨推出后,我國可以通過推行“公司+養殖戶”、“期貨+訂單”的新模式,提高生豬產業化程度。近年生豬養殖風險越來越大,農民對養豬既愛又怕,解決生豬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的最好辦法就是開展生豬期貨交易。
辜勝阻說,從國際市場看,生豬期貨在世界農產品期貨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國際上具有開展生豬期貨的成功經驗,能夠為中國開展生豬期貨交易提供重要的借鑒。我國是世界生豬養殖大國,2006年出欄生豬達6.81億頭,世界每10頭生豬中我國便占5頭,豬肉產量達5000多萬噸,位居世界第一。我國是公認的生豬大國,但不是生豬強國。生豬期貨上市后,將有助于形成全國性的生豬價格,并通過高效率的期貨機制迅速傳導到全球各地,增強我國在國際生豬貿易中的“話語權”,實現我國從生豬大國到生豬強國的轉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