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說他又準備養豬了。聽后我不僅啞然,我知道他之所以準備在養豬是因為最近豬的價格一直在漲,也就是說按現在的行情,養豬是可以賺錢的。
我的這位朋友在2005年底的時候和朋友合伙辦了個養豬場,但是很不幸的是,豬的價格一直下跌,豬場的經營也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對于養殖行業來講,2006年前半年是黑色的。由于受04年05年養殖行情看好,養殖規模大量擴大和受豬鏈球病以及豬傳染病的影響,豬價一直下跌,到了06年的二月份,生豬價格不足2.7元/斤,甚至更低。對于養豬者來講,生豬價格到達不了3元/斤,養殖者是要虧損的。于是農村大量的養殖戶開始停止養殖,許多養殖場也開始減小養殖規模和關停。
06年三月份曾致電給我希望能夠給他一些建議,我告訴他你養殖場機會來了,抓緊擴大規模(一般來講,養豬戶通過飼料養豬,五個月后就可以上市銷售),到時保證你賺個晚上睡不著覺。
但是之后我就沒有和他聯系說他的養殖場的事,直到十月份我們聯系問起了他的養殖場,他說在五月份看還在賠就把豬處理了把養殖場轉讓了。也就是說他沒有聽從我的建議,從而喪失了一次很好的發財機會。
其實有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市場規律是當產品供不應求的時,價格會上漲;當產品供過于求時,價格就會下跌。就拿養豬來說,當豬價格上漲時,就會出現一窩蜂式的養殖戶去養殖,去擴大規模;等豬的數量大于市場需求時,無疑價格就會一路下走,價格一下跌到養殖戶要虧損時,大量的養殖戶就會放棄養殖時,這時就會出現供小于求,價格上漲就在情理之中了。應該說越是豬價跌到最低時,養殖戶的真正機會才會到來。
不過好在令我欣慰的是,我在老家的一個親戚也辦了個養殖場,在豬價下跌虧損受不了時也產生了放棄念頭。但是我卻建議他抓緊擴大規模和養殖量。我的這位親戚是個農村人,沒有念過多少書,更不懂得什么經濟學,也不懂什么市場規律。不過由于我是家里的唯一的大學生,他盡管不懂,但是他還是信任我并接受了我的建議,現在在家里數著鈔票直樂。
反觀我們的許多企業,應該說懂經濟學和市場規律的人很多。但是卻不能拿這些理論或道理去指導企業的經營和產品開發。一旦市場那個行業賺錢,那個企業出的產品賺錢,于是就一窩蜂的上馬和跟風,結果價格戰、促銷戰就開始開打,搞得整個行業和市場烏煙瘴氣,大家都很受傷。
在方便面行業,前幾年國內的企業在五毛錢面上(0.5元/包),大家是一窩蜂的上,結果打的誰也難以賺到錢。一元面(1元/包)市場需求和規模擴大時,同樣是大家一窩蜂的上,結果很快這個產品大家也難以賺到錢。
不過有一家方便面企業,在其它企業在一元面上打的不可開交對五毛錢的面不重視時,卻避開一元面的競爭,在五毛錢面上大做文章,開發出了一系列的零售五毛錢的產品。結果在其它企業為了搶奪一元面市場搞得賺不到錢甚至經營舉步維艱時,他卻靠五毛錢的面實現了盡管產能不斷擴大產品也供不應求的局面,當然利潤也很可觀。
現在什么藍海戰略吵的火熱,“插位營銷”“切割”理論也大行其道。但是一個簡單的養豬故事應該讓大家明白市場的基本規律和在此規律指導下的如何尋找企業的另一片藍海,該如何從另一方面去插位、去切割。
最后對于要再準備養豬的朋友我潑了冷水。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