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760|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0種可供借鑒的外企企業管理模式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11-6 20:27: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olor=red]10種可供借鑒的外企企業管理模式
    [/color]

         向他們能學什么,又不能學什么?
        著名外企基本上都在本國經營卓越,擁有優質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并享有世界知名品牌和完善的產品服務體系。他們在中國具有良好社會形象,對中國本土人才成長,技術創新有良好支持。
        10家公司,10種模板。歐美公司以品牌和行銷著稱,在高科技行業和人才培育方面見長;日韓企業帶來先進的制造業管理方法與理念,在自動化、生產效率、品質管控方面都有非常獨到的成就。這些外企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可供借鑒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已經或正在為中國企業所學習和模仿。

    [color=blue]   No.1 通用電氣[/color]
        韋爾奇經典:多元化戰略與六西格瑪
        “20世紀最偉大經理人”韋爾奇的經典理論不勝枚舉:“數一數二”;多元化進程中自我控制;群策群力,反官僚主義;長投短貸、資本和實業互補;六西格瑪提升制造型企業競爭力……GE以財務穩健為前提致力發展前瞻式多元化業務。
        經驗要點:
        1.做巨無霸同時保持小型企業的靈活性,多元化必須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相結合做資本運作。
        2.嚴謹而不乏活力的實施理念,群策群力與員工360度測評(4E1P)。
        學習局限:
        1.朗咸平曾指出,簡單模仿產融結合、多元化并購策略,人力資源又難以匹配,中國企業已經付出了沉重代價。
        2.GE財務透明度一向很低,盲目照搬容易被投資者們列入黑名單。
        國內實踐:
        德隆、托普、巨人、一些家電企業的過度多元化,實際上增加了企業管理的復雜性和風險性,導致企業內耗負擔加重。

       [color=blue] No.2 IBM[/color]
        轉型:切割非核心,向服務邁進
        IBM10年間兩次轉型的真正原因是,時代正在對高技術的IT產品及服務業作新的定義。基于對未來戰略的需求進行有效的業務調整,賣出非核心業務是上策。全球網絡、網絡設備、PC業務的賣出,都是IBM進行核心業務互換的成功模式。
        經驗要點:
        1.戰略突圍的關鍵在于方向的清晰性、執行的堅決性和適當的靈活性。
        2.IBM轉型模式:戰略管理、市場導向、領導決策與商務標準、專注領域、營運跟技術配合、市場與產品創新、人才專業化、策略聯盟與環境體系。
        學習局限:
        1.“全民奔服務”因缺乏服務價值認知和更專業的解決方案而半途而廢,許多中國PC企業只能“回歸”。
        2.由于產品定價、計算回報、標準化和創新能力等原因,目前中國IT服務市場發展仍存障礙。
        國內實踐:
        TCL剝離國際電工、聯想集團置換亞信股權,都是切割非核心或盈利單位集中謀求其他發展。

      [color=blue]  No.3 微軟[/color]
        人才:期權激勵高人,精簡組織結構
        微軟是第一家用股票期權來獎勵普通員工的企業,采取高標準用人政策,以公司前途作賭注。堅持雇用頂尖的人員做事,摒棄陳規,鼓勵員工正視失敗,不以成功自足,不斷接受更多挑戰。為鼓勵暢所欲言,還專門開發了員工滿意度調查軟件。
        經驗要點:
        1.選用最好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組織氣候,把公司信念和價值觀融入細微管理之中。
        2.不雇用冗員,減少會議,去除組織上的官僚體系,精簡人事,維持“創業維艱”心態。
        學習局限:
        1.承諾期權無法兌現會招來員工與媒介非議。
        2.靈活的組織管理稍有不慎會流于散漫,既懂技術又善經營的一流職員對實力不強的中國企業來說很難駕馭。
        國內實踐:
        百度、伊利、金蝶等都采用期權模式激勵員工,但百度裁員門也帶來期權顧慮。

        [color=blue]No.4 沃爾瑪[/color]
        連鎖:快速擴張,供應鏈管理
        沃爾瑪神話般的成功根源是天天平價與供應鏈管理方式。其在華飛速擴張,通過后勤管理、壓縮成本來保持競爭力的循環。這樣嚴格控制了供應鏈每一環節的成本,從而可以以最低價格出售商品,爭取到更多消費者。
        經驗要點:
        1.連鎖企業采取集權式管理與本地化,成為一名承包商、進口商和批發商。
        2.規模節約采購成本,通過增加供應鏈運轉速度削減庫存。
        學習局限:
        1.樹大招風,易遭地方連鎖、消費者習慣阻力,擴張提速面臨人才瓶頸。
        2.中國供應鏈環節成本較高,容易提高商品損耗。
        國內實踐:
        聯華、百佳等超市,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加速擴張,搶占市場,但供應鏈的持續更新能力有所欠缺。

    [color=blue]    No.5 寶潔[/color]
        多品牌:不同,就是力量來源
        寶潔多品牌戰略奠定了行業巨頭寶座,以功能、價格、檔次為區分并擔保品牌,符合產業發展逐步細分和攻守兼備的要求。多品牌細分市場、廣告成功方程式、品牌管理嚴格、品牌經理責任制、備忘錄訓練是寶潔奉行的五大法寶。
        經驗要點:
        1.多品牌重點在于對邊界進行嚴格管理,品牌之間可以形成共享,充分利用規模效應。
        2.產品所標榜的品位及價格是品牌區隔的主要準繩,針對不同的目標市場,經營具有相對獨立性。
        學習局限:
        1.多品牌戰略是“富人的游戲”,缺乏宏觀調控與規劃來運作眾多品牌,會分散市場開發資金,導致捉襟見肘。
        2.多品牌需要建立各品牌獨立運作與渠道銷售的隊伍,否則會沖淡特色,單純靠成本領先的國內企業難以做到。
        國內實踐:
        海信集團、養生堂多品牌取得成功,小護士卻遭受失敗,僅僅依靠渠道優勢而不進行品牌競爭綜合管理是不夠的。

    [color=blue]    No.6 豐田[/color]
        生產:講求精密,追求極致
        豐田“精密”管理主要來自實時的豐田生產方式(TPS)與全面品質改善系統(TQM)兩大龐雜的管理系統。精益生產的核心是消滅一切“浪費”,通過系統結構、人員組織、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
        經驗要點:
       1.精益生產三原則:適時生產管理法、質量問題人人有責、“價值流”。
        2.把生產方式創新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品質量,用精算刪除浪費和多余庫存。
        學習局限:
        1.日本資源匱乏土壤中產生的TPS與其他國家的文化有沖突,中國自主品牌制造商未必見容于精益生產方式。
        2.單一模仿生產方式,沒有持續改善的沖動,不能就事論事地批評,會造成學習的走樣。
        國內實踐:
        格蘭仕、貝爾—阿爾卡特、上海通用學習精密生產取得了不小成績。

       [color=blue] No.7 三星[/color]
        研發:血本研發,后起之秀
        三星以速度、創新和領導數碼電子時代而著稱于世,從簡單的組裝技術開始,再到產品設計技術,再到產品核心技術。李健熙強調其技術后盾,研發要“孤注一擲,設計為王”,數據顯示其研發投入占每年銷售額的比例已達到8%。
        經驗要點:
        1.“戰略鐵三角”:研發上巨額而持續的投入、高端的品牌定位和以消費者為導向的高效運籌水平。
        2.研發費用集中投入三大重點領域;韓國人的嚴謹使三星可以靜下心來去研究每一部件,最后實現整體突破。
        學習局限:
        1.以資歷、以民族為基礎的用人制度,本土化等方面較落后于歐美等國家。
        2.韓國式集體主義精神,會使權責利的關系搞不清楚;講究服從和忠誠,不利于發揮員工創造性。
        國內實踐:
        聯想、TCL、創維、長虹等投入巨資加強自主研發能力。

       [color=blue] No.8 戴爾[/color]
        直銷:降低成本,流程管理
        直銷模式被戴爾發揮到了極致,也是其核心能力所在。依靠這種模式,輔以高效率的生產流程和科學化成本控制管理,戴爾在個人電腦市場取得了空前成功。
        力求精簡,簡化流程,拋開傳統商業銷售鏈的中間商和零售商環節,節省了成本,降低了產品價格。
        經驗要點:
        1.生產、銷售堅持按單生產、直接與顧客建立聯系、高效流程降低成本、產品技術標準化。
        2.通常在市場開始成熟、行業標準已經形成和配件供應比較充分的情況下介入某一市場,并以低價格迅速搶占地盤。
        學習局限:
        1.直銷系統關鍵是要建立覆蓋面較大、反應迅速、低成本的物流網絡,否則就會物流成本過高、交貨期過長。
        2.獨特的業務流程在嚴格執行與控制流程中,使員工缺乏發揮的空間。
        3.采取物質激勵為主,對員工心理訴求、本土化的力量有所忽視,導致企業文化缺乏人氣。
        國內實踐:
        聯想、長城、神舟電腦、迪比特手機學習電話等直銷方式。

       [color=blue] No.9 甲骨文
    [/color]    并購:吃掉對手,壯大自我
        自從2004年9月,甲骨文對亞太區業務進行根本性重組之后,就給了應用業務前所未有的關注,收購仁科后變為全球第一大企業級軟件提供商,消滅競爭對手、擴大市場份額一舉兩得。中國區現掌舵人李翰璋奉行的信條就是“比對手領先一步”。
        經驗要點:
        1.并購戰略兩大條件:外界有優秀產品,可以不費時間做具體研發;可以彌補行業經驗。
        2.并購后承諾支持仁科產品10年,消除客戶對產品支持的擔心。
        學習局限:
        1.并購準備不足會面臨整合難題:財務制度、盈利模式、員工薪水結構和不一樣的產品和服務等。頻繁走馬換將也會令代理商們如履薄冰。
        2.組織架構“一國三公”,出現業務分割爭執時沒有仲裁者。多頭并進,銷售任務嚴苛會造成基層員工無所適從。
        國內實踐:
        國美并購永樂出現高層清洗,其實人力資源流失會給融合調整產生很大障礙。

        [color=blue]No.10 諾基亞[/color]
        領導力:領導變革,以人為本
        諾基亞是“領導力應由下而上,持續有效溝通”的最佳實踐者。首先體現在鼓勵平民化的敞開溝通政策,強調開放的溝通、互相尊重;也高度重視培養員工的工作能力與團隊精神。“以人為本”,兼具理性與感性,嚴謹的態度和寬容的文化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經驗要點:
        1.諾基亞企業文化四要點:客戶第一、尊重個人、成就感、不斷學習。
        2.注重將全球戰略與中國特色相結合,推崇巴雷特法則(80-20法則)。
        3.在關心員工、市場營銷、客戶服務等方面考慮到文化差異,提倡本地化的管理能力。
        學習局限:
        1.重視經驗高過智慧,可能會錯過一些優秀“快手”。
        2.薪酬參數保持行內競爭力,遠高于業內平均水平,就會使企業的運營成本高于同業,這是不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
        國內實踐:
        海爾、TCL人才戰略,明基、波導的設計研發都在向諾基亞取經。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7-11-7 15:08:44 | 只看該作者
    真是太厲害了!:hihi:
    板凳
    發表于 2007-11-7 21:28:29 | 只看該作者
    我也來取點真經,來度我貧瘠的智慧
    地毯
    發表于 2007-11-15 00:11:35 | 只看該作者
    我喜歡太陽黑子的文章,太好了,感謝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8:4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香港 | 通化县| 桓台县| 柏乡县| 米脂县| 康马县| 潼关县| 扶沟县| 铁岭市| 贵溪市| 义乌市| 文成县| 将乐县| 常山县| 东光县| 武胜县| 南郑县| 祁东县| 乌什县| 石狮市| 凌云县| 永康市| 上栗县| 万宁市| 黄陵县| 喜德县| 石林| 麟游县| 平塘县| 攀枝花市| 通山县| 林西县| 南丹县| 武川县| 武穴市| 余姚市| 峡江县| 青海省| 湟源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