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28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物牛黃中間體抗病毒作用及對家兔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11-2 12:55: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付本懂1,張繼東2,鐘秀會1,李淑芳2,楊淑亞3,苑方重1
    (1. 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河北保定 071001;2. 湛江海洋大學,動物科學系,廣東. 湛江.524005;3.河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本文運用比較藥理學方法將生物牛黃中間體與天然牛黃、人工牛黃在抗病毒及血液流變學方面進行了藥效學比較研究。結果顯示,生物牛黃中間體25、50、100mg/kg體重及人工牛黃50mg/kg體重灌胃給藥的大鼠含藥血清,經滅活,在10倍稀釋的情況下,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上使新城疫Ⅰ系疫苗毒的TCID50升高1個滴度;生理鹽水組、天然牛黃50mg/kg體重劑量組10倍稀釋大鼠含藥血清,滅活后,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上使新城疫Ⅰ系疫苗毒的TCID50降低1.5個滴度。生物牛黃中間體25、50、100mg/kg體重劑量灌胃給藥,可以明顯地降低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家兔的血沉值、血沉方程K值和紅細胞聚集指數;天然牛黃50mg/kg體重劑量組對血沉值和血沉方程K值具有顯著降低作用;人工牛黃50mg/kg體重劑量組對血沉值具有顯著降低作用。
    關鍵詞:生物牛黃中間體;天然牛黃;人工牛黃;抗病毒作用;血液流變學

    牛黃是一種常用的名貴中藥,味苦、甘,性涼。歸心、肝經。具有清心解毒、涼肝息風、豁痰開竅等功效。因天然牛黃藥源緊缺,人們一直進行著牛黃代用品的研究,如人工牛黃、培植牛黃等。但這些代用品與天然牛黃相比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本試驗運用比較藥理學方法對生物牛黃中間體與天然牛黃、人工牛黃在抗病毒及血液流變學方面進行了藥效學比較研究,旨在為生物牛黃中間體進一步應用于臨床實踐,提供藥效學基礎數據和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試驗動物
    SD大鼠:清潔級,200~250g,雌雄兼用,購自河北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大耳白兔:健康,1.5kg左右,雌雄兼用,購自保定市某養兔場;
    9日齡雞胚:新城疫病毒、法氏囊病毒、馬立克病毒檢查陰性,由瑞普(保定)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惠贈。
    1.1.2?病毒
    新城疫Ⅰ系疫苗毒株,由瑞普(保定)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惠贈。
    1.1.3?主要試劑
    生物牛黃中間體:河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動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制備,紅黃色粉末,味苦;
    天然牛黃:購自河北省安國市藥材市場;
    人工牛黃:購自河北省安國市藥材市場;
    胰蛋白酶(1:250):Difco公司生產,0152-17 ;
    RPMI Medium 1640:GIBCO公司生產,Lot NO.1120708;
    胎牛血清(無支原體):三利生物制品廠生產,20021002 。
    1.1.4 主要器材
    VISCOMETER R80 autowash STEELLEX:北京中勤世帝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Sysmex CA-500 SERIES:北京威士達醫療有限公司;
    96孔細胞培養板:美國 Costar公司生產。
    1.2 試驗方法
    1.2.1 生物牛黃中間體的抗病毒作用
    1.2.1.1 大鼠含藥血清的制備
    選擇日齡相同,體重接近的SD大鼠,雌雄兼用,隨機分為6組,每組5只,即生理鹽水組(1ml/kg體重),天然牛黃組(50mg/kg體重),人工牛黃組(50mg/kg體重),生物牛黃Ⅰ組(25mg/kg體重),生物牛黃Ⅱ組(50mg/kg體重),生物牛黃Ⅲ組(100mg/kg)。每天灌胃2次,連續給藥3d,最后一次給藥后1~2h內,無菌采血,采血后置4℃冰箱內過夜。3000rpm,離心15min,取血清,加入雙抗,置4℃冰箱內保存。加入96孔培養板前大鼠含藥血清在56℃,30min條件下,進行滅活。
    1.2.1.2 半數細胞培養物感染試驗(TCID50)
    參照殷震(1997)[1]試驗方法,將新城疫Ⅰ系疫苗毒用Hanks液10倍遞增稀釋成10-4~10-12,取96孔細胞培養板上培養24h的單層雞胚成纖維細胞,每個稀釋度接種8孔,每孔20μl。同時設空白對照孔。37℃吸附1h,加入用維持液稀釋10倍的大鼠含藥血清200μl,于37℃,5%CO2環境中培養,逐日觀察細胞病變(CPE)情況至第7d,記錄接種病毒后細胞病變情況,按Reed-Muench二氏法求病毒對雞胚成纖維細胞的TCID50。
    1.2.2 生物牛黃中間體對家兔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1.2.2.1 試驗組的設定
    健康大耳白兔,體重1.5kg左右,雌雄兼用,隨機分為7組,每組5只,即空白對照組、生理鹽水組(5ml/kg體重)、天然牛黃組(50mg/kg體重)、人工牛黃組(50mg/kg體重)、生物牛黃Ⅰ組(25mg/kg體重)、生物牛黃Ⅱ組(50mg/kg體重)、生物牛黃Ⅲ組(100mg/kg體重)。
    除空白對照組外,其它各組每天灌胃給藥1次,連續給藥3d,于給藥的第2d和第3d同時應用高分子右旋糖酐(10%高分子右旋糖酐,5ml/kg體重,參照文獻[2]實驗方法制備)耳靜脈注射造模,每天耳靜脈注射2次,于最后一次注射15min后,采血,注入含有抗凝劑的試管中,測定血液流變學指標。
    1.2.2.2 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測定
    (1)血液粘度的測定:按VISCOMETER R80血液粘度儀操作手冊測定。
    (2)紅細胞沉降率的測定:應用Westergren's 法。
    (3)紅細胞比容的測定:應用Wintrobe法。
    (4)纖維蛋白原的測定:應用Clauss法,按Sysmex CA-500測定儀操作手冊測定。
    1.2.3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軟件系統進行分析處理。
    2結果
    2.1 生物牛黃中間體抗病毒作用
    病毒接種細胞后,于37℃,5% CO2環境中培養,逐日觀察至第7d,記錄細胞病變情況。各組測定的TCID50分別為:空白對照組,10.66/0.1ml;生理鹽水組,9.15/0.1m;天然牛黃組,9.11/0.1m;人工牛黃組,11.45/0.1m;生物牛黃Ⅰ組,11.56/0.1m;生物牛黃Ⅱ組,11.42/0.1m;生物牛黃Ⅲ組,11.47/0.1m。
    2.2 生物牛黃中間體對家兔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生物牛黃中間體對家兔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見表1。試驗結果表明,生物牛黃25、50、100mg/kg體重劑量灌胃給藥,可以明顯地降低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家兔的血沉值、血沉方程K值和紅細胞聚集指數。天然牛黃50mg/kg體重劑量組對血沉值和血沉方程K值具有顯著降低作用。人工牛黃50mg/kg體重劑量組對血沉值具有顯著降低作用。與天然牛黃組、人工牛黃組比較,生物牛黃Ⅰ、Ⅱ、Ⅲ組對“血瘀”家兔的血沉值和血沉方程K值的抑制作用更加顯著(P<0.01)。結果見表1。

    表1 生物牛黃中間體對家兔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測定指標
    組別
    空白對照組
    生理鹽水組
    天然牛黃組
    人工牛黃組
    生物牛黃Ⅰ組
    生物牛黃Ⅱ組
    生物牛黃Ⅲ組
    全血粘度值(mPa?s)
    (切變率200 s-1)
    2.62±
    0.266
    3.95±
    0.474**
    4.52±
    0.304a
    4.43±
    0.409a
    4.69±
    0.338A
    4.39±
    0.208
    4.07±
    0.345
    全血粘度值(mPa?s)
    (切變率30 s-1)
    3.55±
    0.339
    5.02±
    0.521**
    5.73±
    0.446a
    5.59±
    0.474a
    5.78±
    0.445A
    5.49±
    0.240
    5.13±
    0.378b
    全血粘度值(mPa?s)
    (切變率 5 s-1)
    6.30±
    0.585
    8.05±
    0.764**
    9.16±
    0.874a
    8.89±
    0.644
    8.84±
    0.759
    8.56±
    0.369
    8.15±
    0.574b
    全血粘度值(mPa?s)
    (切變率 1 s-1)
    14.57±
    1.454
    16.68±
    1.865
    13.94±
    6.763
    18.21±
    1.138
    17.32±
    1.705
    17.18±
    0.877
    16.72±
    1.520
    血漿粘度值(mPa?s)
    (切變率 100 s-1)
    1.40±
    0.134
    2.68±
    0.217**
    2.90±
    0.185
    2.83±
    0.239
    2.86±
    0.144
    3.13±
    0.527a
    2.79±
    0.215
    血沉(mm/h)
    1.83±
    0.408
    152.5±
    1.768**
    133.5±
    2.475a
    136.0±
    2.828a
    49.75±
    22.7ABC
    106.33±
    16.3ABC
    75.00±
    10.607ABC
    紅細胞壓積(L/L)
    0.34±
    0.041
    0.25±
    0.033**
    0.30±
    0.008A
    0.28±
    0.019
    0.29±
    0.013a
    0.27±
    0.022
    0.29±
    0.041a
    纖維蛋白原(g/L)
    2.64±
    0.527
    2.74±
    1.912
    1.91±
    0.781
    1.50±
    0.488
    2.98±
    0.603c
    2.45±
    1.478
    2.16±
    0.719
    紅細胞聚集指數
    5.57±
    0.477
    4.26±
    0.530**
    4.18±
    0.231
    4.12±
    0.196
    3.69±
    0.138abc
    3.91±
    0.190
    4.13±
    0.437
    血沉方程K值
    3.83±
    0.983
    207.5±
    2.475**
    270.5±
    0.354A
    245.0±
    3.536
    90.75±
    40.9ABC
    192.33±
    43.848Bc
    174.0±
    43.134BC
    注:(1)*,表示生理鹽水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表示生理鹽水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極顯著(P<0.01);
    (2)a,表示試驗組與生理鹽水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A,表示試驗組與生理鹽水組比較,差異極顯著(P<0.01);
    (3)b,表示生物牛黃組與天然牛黃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B,表示生物牛黃組與天然牛黃組比較,差異極顯著(P<0.01);
    (4)c,表示生物牛黃組與人工牛黃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C,表示生物牛黃組與人工牛黃組比較,差異極顯著(P<0.01)。

    3討論
    3.1 生物牛黃中間體的抗病毒作用
    據報道對于中草藥的抗病毒作用,前人運用了多種方法進行研究,如運用中藥提取液或提取成分,在雞胚以及體外培養細胞上[3-6] 進行抗病毒試驗。但是直接運用中藥提取液或提取成分進行抗病毒試驗不能很好地體現中藥體內和體外效果的一致性。所以,近年來開始應用動物中藥含藥血清[7,8]進行中藥藥理學研究。為了探討生物牛黃中間體的抗病毒作用,本試驗采用大鼠的含藥血清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上對新城疫Ⅰ系疫苗毒株的作用進行試驗。結果表明,天然牛黃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TCID50降低1.5個滴度左右,顯示天然牛黃組大鼠10倍稀釋血清,滅活后,對新城疫Ⅰ系疫苗毒株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這種抑制作用可能與天然牛黃在體內的某種代謝成分與病毒進行互相作用有關。
    本試驗發現,生物牛黃Ⅰ、Ⅱ、Ⅲ組和人工牛黃組與生理鹽水組比較,加大了新城疫Ⅰ系疫苗毒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上的TCID50,說明生物牛黃Ⅰ組、Ⅱ組、Ⅲ組和人工牛黃組的10倍稀釋大鼠含藥血清,滅活后,加大了新城疫Ⅰ系疫苗毒對雞胚成纖維細胞的毒性。這是否與生物牛黃中間體和人工牛黃在大鼠體內某一具體代謝途徑和代謝產物有關,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3.2 生物牛黃中間體對家兔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血液流變學是研究血液固有的流動與變形特性的一門交叉學科,已經發現,血液流變學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顯著相關[9]。鑒于牛黃具有清心解毒、豁痰開竅等功效,其有可能通過影響機體的血液流變學指標來發揮藥效。所以對生物牛黃中間體、天然牛黃和人工牛黃進行了血液流變學方面的研究。
    紅細胞聚集是紅細胞之間的可逆性粘附。紅細胞聚集性增強是體內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之一,它可引起血流阻力增加,微循環淤滯,血流速度減慢,而血流速度減慢又有利于紅細胞的聚集,從而構成惡性循環。右旋糖酐是常用的研究紅細胞聚集的橋連物質。一般認為,高分子右旋糖酐是一種中性多糖類高分子化合物,它的一端附著在一個紅細胞的表面,另一端附著在相鄰的另一個紅細胞表面,于是形成橋連,使紅細胞相互疊連起來[10]。本試驗中, 生物牛黃Ⅰ、Ⅱ、Ⅲ組可以明顯地降低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家兔的血沉值、血沉方程K值和紅細胞聚集指數。天然牛黃組對血沉值和血沉方程K值具有顯著降低作用。人工牛黃組對血沉值也具有顯著降低作用。說明生物牛黃中間體、天然牛黃和人工牛黃可以抑制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紅細胞的聚集。與天然牛黃、人工牛黃相比,生物牛黃中間體作用更加顯著。其機制一方面可能是它們作為一個大分子占據紅細胞表面大分子結合位點,與橋連大分子競爭結合,或者是通過作為一種空間障礙而阻礙了大分子橋聯來實現的,另一方面也可能與它們能夠保護紅細胞膜本身有關。故通過影響機體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有可能是牛黃發揮藥效的途徑之一。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50 收起 理由
    魁罡 + 5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3:5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通| 武清区| 鹤山市| 策勒县| 合阳县| 白河县| 松滋市| 长沙县| 泾源县| 灵台县| 吉首市| 琼中| 临江市| 曲松县| 三台县| 安顺市| 苏尼特右旗| 沁源县| 广饶县| 城固县| 任丘市| 涞水县| 扬州市| 江都市| 汨罗市| 新竹市| 斗六市| 安康市| 绵竹市| 肇东市| 云浮市| 山阴县| 镇雄县| 延吉市| 广东省| 伊春市| 安化县| 洱源县| 常宁市| 竹北市|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