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46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六種中草藥對幾種常見細菌的體外抑菌試驗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11-2 12:54: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六種中草藥對幾種常見細菌的體外抑菌試驗
    葉襯弟指導教師:張繼東
    (湛江海洋大學動物科學系廣東湛江 524088)

    摘要:本試驗用瓊脂擴散法和試管稀釋法測定了大飛揚草(Euphorbia hirta L.)、雞骨草(Abrus fruticulosus Wall.)、雞屎藤(Paederia scandens Merr.) 、鬼針草(Bidens bipinnata L.)、醡漿草(Oxalis corniculata L.)和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等六種中草藥對沙門氏菌、大腸桿菌K88、大腸桿菌26、大腸桿菌40四種病原菌的體外抑菌作用。試驗表明,四種病原菌對醡漿草均呈高度敏感,MIC為10U/ml;四種細菌對黃連均呈中度敏感,其中沙門氏菌的MIC為2.5U/ml,其余三種細菌的MIC均為5U/ml。沙門氏菌對雞骨草呈中度敏感,而其MIC大于10U/ml.其余三種中草藥未見抑菌作用。

    關鍵詞:中草藥體外抑菌試驗最小抑菌濃度

    畜禽疾病的治療是備受關注的問題,廣大獸醫工作者經過多年的研究實踐,已取得了一些令人可喜的成果,但由于抗生素等藥物的濫用,致使病原的抗藥性增強,造成高藥物殘留等問題,這一直是困擾獸醫工作者的難題。而中草藥為天然藥物,毒性低,副作用小,可以避免像使用西藥一樣帶來的某些不足【1】。篩選對病原微生物敏感,抑菌強度大,特異性高,對環境穩定的中草藥來防治畜禽疾病,是發展養殖業的一個重要課題。本試驗旨在篩選出當地對常見病原菌敏感的中草藥,為臨床防治畜禽疾病,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提供資料。

    1.試驗材料
    1.1 藥物
    大飛揚草、雞骨草、雞屎藤、鬼針草、醡漿草5種新鮮草藥各500克,黃連(買自某中藥店)10克。
    1.2 菌種
    沙門氏菌、大腸桿菌1、大腸桿菌2、大腸桿菌K88(由微生物實驗室提供)。
    1.3 培養基
    (1) 營養瓊脂按常規方法制備營養瓊脂平板(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鈉5g、瓊脂20g、蒸餾水1000ml)。
    (2) 營養肉湯按常規方法制備(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鈉5g、蒸餾水1000ml)。
    1.4 試驗設備
    (1)主要儀器
    人工臺式離心機、高壓蒸汽滅菌器、冰箱、培養箱、無菌工作臺。
    (2) 其他設備
    研缽、天平、電爐、平皿、試管、三角燒瓶、燒杯、酒精燈、移液管、膠頭滴管、接種環、游標卡尺。

    2.試驗方法

    2.1 菌種的培養
    將菌種接種于營養肉湯中,37℃培養18h,備用。
    2.2 藥液的制備
    取待試新鮮草藥各適量,分別用研缽研磨成糊狀,離心沉淀,各取上清液5ml,滅菌備用。黃連10克置于燒杯中,加5~7倍量的水浸泡1小時,煮沸30min,過濾,濃縮至每毫升含1g生藥,滅菌備用。
    2.3 藥物敏感性測定
    本試驗采用瓊脂擴散法和試管稀釋法用相同的中草藥對相同的菌種進行抑菌試驗,比較各種中草藥的抑菌效果。
    (1) 瓊脂擴散法
    用滅菌棉簽蘸取供試菌液,均勻涂布于營養瓊脂平板上,然后用直徑6mm的瓊脂打孔器均勻打孔,每板6孔,去除孔內瓊脂并適當封閉孔底。將供試藥液加于孔中,以滿而不溢為宜并作好標記。置4℃冰箱中作用1小時后取出并置于37℃恒溫箱中培養24小時,觀察結果。判定標準:抑菌圈直徑小于10mm為耐藥,10~15mm為中度敏感,大于15mm為高度敏感。
    (2) 試管稀釋法
    取無菌試管10支,第1管加入1.8ml營養肉湯,2~10管加入1ml營養肉湯。以無菌操作吸取已制備好的供試藥液0.2ml加入第一管中,混勻后吸取1ml加入第2管中,依次倍比稀釋至第9管棄去1ml,第10管不加藥液為對照管(詳見表1)。

    表1試管稀釋法操作方法
    試管號12345678910
    培養基(ml)1.81.01.01.01.01.01.01.01.01.0
    藥液(ml)0.21.01.01.01.01.01.01.01.01.0
    (棄去)
    試驗菌液(ml)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藥液濃度(U/ml)10 52.51.250.630.310.160.080.040
    37℃培養18~20h后觀察結果,能夠完全抑制細菌生長的最小藥物濃度為最小抑菌濃度(MIC)。

    3.試驗結果
    (1)由瓊脂擴散法實驗結果可知,四種病原菌對醡漿草均呈高度敏感,對黃連均呈中度敏感,沙門氏菌對雞骨草呈中度敏感,其余三種中草藥未見抑菌作用(詳見表2)。
    表2中草藥對細菌的抑菌情況

    沙門氏菌
    大腸桿菌1
    大腸桿菌2
    大腸桿菌K88
    大飛揚草
    8
    0
    0
    0
    雞骨草
    10
    0
    8
    8
    雞屎藤
    8
    0
    0
    0
    鬼針草
    8
    0
    0
    0
    醡漿草
    17
    15
    15
    16
    黃連
    13
    12
    12
    12


    (2)在試管稀釋實驗中測得醡漿草對幾種細菌的MIC均為10U/ml; 黃連對沙門氏菌的MIC為2.5U/ml,對其余三種細菌的MIC均為5U/ml。雞骨草對沙門氏菌的抗菌作用不明顯,MIC大于10U/ml(詳見表3)。
    表3中草藥的最小抑菌濃度

    沙門氏菌
    大腸桿菌26
    大腸桿菌40
    大腸桿菌K88
    大飛揚草
    雞骨草
    >10
    雞屎藤
    鬼針草
    醡漿草
    10
    10
    10
    10
    黃連
    2.5
    5
    5
    5

    4.討論與小結
    4.1本試驗用瓊脂擴散法對所試中草藥的抑菌作用作了定性檢定,然后用試管稀釋法對其藥理活性進行定量分析,六種中草藥用瓊脂擴散法和試管稀釋法得到的結果相符。以醡漿草抑菌作用最強,黃連次之,其他四味中草藥效果較差或未見抑菌作用。為臨床防治所試敏感病原菌感染提供了一定的試驗依據。
    4.2由試驗結果可知,醡漿草對四種細菌的抑菌效果均較明顯,但有報道,醡漿草對金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對大腸桿菌則無效,與本試驗結果不相不同。
    4.3本試驗瓊脂擴散法中沙門氏菌對雞骨草為中度敏感,在試管稀釋法中測得的最小抑菌濃度大于10u/ml,表明其對沙門氏菌的抑菌效果較差。據報道,雞骨草能降低葡萄球菌毒素引起的炎癥反應,但對其他細菌無抗菌作用;鬼針草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細菌由抑菌作用,但它對沙門氏菌也不表現抑菌效果。本試驗結果證明,雞屎藤、大飛揚草、鬼針草三種中草藥對所試4種細菌均無明顯抑菌作用,并從一個側面驗證了有人報道,鬼針草單味無明顯作用,與海州常山混合使用才有作用的結果。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2:3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盈江县| 正镶白旗| 上饶市| 江北区| 仁化县| 调兵山市| 泸定县| 永和县| 洮南市| 荆门市| 太白县| 九龙坡区| 桓台县| 固阳县| 丹寨县| 余庆县| 青岛市| 罗江县| 莎车县| 大港区| 鞍山市| 合川市| 儋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山东省| 锡林浩特市| 富源县| 合山市| 彝良县| 竹山县| 鞍山市| 新宾| 江油市| 亳州市| 张掖市| 平原县| 平乡县| 浦江县| 大田县| 荆门市|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