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4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石斑魚營養與飼料研究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10-26 09:48: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石斑魚種類較多,全世界約100多種,屬暖水性中下層的肉食性魚類,棲息于潮流緩慢、透明度不大的巖礁和珊瑚叢海區,為海水網箱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國內石斑魚的養殖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福建、浙江和海南五省區的沿海。
       目前,石斑魚營養需求的研究較多,但配合飼料的開發利用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我國養殖石斑魚主要是投喂冰鮮小雜魚,也有個別飼料廠在嘗試石斑魚飼料的生產和推廣,但基本上并不能在整個養殖過程全部使用配合飼料,這與養殖觀念有關,更重要的是配合飼料本身存在著營養的全面性、誘食性、促生長及抗病防病能力等問題。本文綜述了現有石斑魚營養與飼料的研究資料,希望能為解決目前海水養殖石斑魚人工配合飼料問題,減少飼料資源的浪費及其對海水養殖區域環境污染,促進海水養殖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1石斑魚肌肉氨基酸組成分析        
       肌肉必需氨基酸組成模式的研究在魚類營養學和人工配合飼料設計上有著重要意義。張本等分析了花點石斑魚?E.maculatus?、青石斑魚(E.awoara)、鮭點石斑魚?E.fario?、蜂巢石斑魚?E.merra?、黑邊石斑魚?E.fasciatus?和巨石斑魚?E.tauvina?的肌肉中氨基酸組成。石斑魚氨基酸總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鮮味氨基酸含量均較高。氨基酸組成與種間和分布海域間的差異不大,但存在月際及隨體長的增長而變化的現象。天然與養殖石斑魚氨基酸組成也有一定差異。石斑魚必需氨基酸含量間的比值相對穩定,綜合得出了石斑魚的必需氨基酸的組成模式,并將此組成模式作為石斑魚配合飼料氨基酸平衡的依據,應用于其所配制的配合飼料,進行E.maculatus的喂養實驗,初步顯示了一定的效果。陳學豪等報道了養殖的赤點石斑魚肌肉中氨基酸總量為733.5mg/g,必需氨基酸總量為404.1mg/g,鮮味氨基酸含量為326.4mg/g,均低于野生魚。
       2 蛋白質和氨基酸需求
       莊建隆和劉擎華報道了投喂以白魚粉為主要蛋白源制成的6組不同蛋白質的飼料,體重1.5g的E. salmonides以蛋白質含量最高(54.06%)組飼料的生長速度及飼料效率最好。雖然各組飼料間的生長率差異并不明顯,但蛋白質含量過低或投喂量不足時,會引起互相殘殺,從而導致存活率下降。網箱養殖的E. salmonides,其蛋白質最適需求量為40%~50%。
       陳學豪等探討了投喂不同蛋白質含量的配合飼料對赤點石斑魚生長的影響,得出配合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為49.52%時增重率、體長增長、蛋白質效率和飼料轉化率等均最佳,實驗魚的肌肉營養成分接近野生魚。經回歸方程分析,赤點石斑魚人工配合飼料中蛋白質最適含量為48.37%~49.24%。Chen & Tsai的研究結果表明,點帶石斑魚最適生長的飼料蛋白質水平為47.8%,飼料效率和蛋白質效率均隨飼料蛋白質水平升高而下降?魚的成活率不受飼料蛋白質含量的影響?投喂含42%蛋白質飼料的魚體含脂量最低。
       胡家財等的研究結果表明,蛋白質含量52.55%時青石斑魚的相對增重率、蛋白質效率和飼料系數均為最佳,青石斑魚人工配合飼料中蛋白質最適含量為50.91%~54.78%。Shiau & Lan 等進行了E. malabaricus稚魚的最適蛋白研究,結果發現,蛋白質含量從0~48%,魚體增重量隨著飼料蛋白質水平提高而增大,飼料效率隨著蛋白質水平增加而提高,投喂56%蛋白質飼料的魚體蛋白質和脂肪含量最高,水分最低。Luo et al.根據體重折線估計模型,得出石斑魚最適生長的蛋白質水平為50.2%。以魚粉和酪蛋白為蛋白源,在浮式海水網箱的實驗,飼料中的適宜蛋白含量為48%。
       Chen提出,石斑魚對蛋氨酸的適宜需求量為9.7g/kg飼料(25.6g/kg蛋白質),石斑魚血漿中蛋氨酸含量隨著飼料中蛋氨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當蛋氨酸含量達到10.6g/kg飼料后呈下降趨勢。
       能滿足魚類氨基酸需求并獲得最佳生長的最少蛋白質含量即為蛋白質需要量。不同魚類的蛋白質需要量有所不同,對同一種魚類,由于環境條件、魚體大小、養殖方法、飼料配方、實驗原料等的差異,不同研究者所得出結果也略有差異。一般肉食性魚類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比雜食性和草食性魚類高。根據上述的研究,基本可以得出結論,石斑魚配合飼料的適宜蛋白含量為45%-50%。氨基酸的研究資料較少,目前,只得出蛋氨酸的需求量為9.0g/kg飼料。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7:4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彭山县| 会同县| 上饶市| 寻乌县| 和政县| 温宿县| 阿尔山市| 九寨沟县| 张家界市| 福贡县| 阳西县| 嘉鱼县| 林州市| 和田县| 西充县| 赤城县| 永春县| 当阳市| 徐水县| 灵丘县| 崇左市| 怀化市| 江门市| 莲花县| 江陵县| 永安市| 兴宁市| 洛宁县| 永宁县| 蓝山县| 屯门区| 蕲春县| 徐水县| 九龙坡区| 米泉市| 无极县| 焉耆| 太仓市| 柘荣县| 博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