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282|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于種雞均勻度的控制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10-12 17:28: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關于種雞均勻度的控制
      均勻度是指體重分布在平均體重10%范圍內的雞數占總稱測雞數的百分比。均勻度的測定應抽樣重,抽樣時稱重雞數應占全群雞數的3%~5%。而種雞均勻度控制的關鍵時期是育雛和育成期,特別是育成雞的均勻度將直接影響到種雞以后產蛋量上升快慢,高峰持續時間的長短,全期產蛋率的高低,蛋重的一致性及產蛋期死淘率大小。因此,如何調控好育成雞的均勻度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 育雛期  
      要使育成雞有一個良好的均勻度,必須從雛雞(0~6周)入手,有一個良好的基礎,那么在育雛期應該注意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雞苗選擇要選擇出殼體重相對一致,出殼時間相對一致的健康雞苗。  
      1.2 正確斷喙斷喙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啄癖和飼料的浪費,斷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雞只的采食情況,因此要有專門的熟練操作人員來完成。  
      1.3 及時分群飼養雛雞由于各種原因,如出雛時間的早晚、公母鑒別等而存在體質差異。必須通過眼觀、手摸等將病、弱、小雞隔離飼養。這些雞要給予特殊照顧,將其放在溫度稍高、光線較好的上層籠內有利于采食飲水,促使其快速恢復。同時要降低它們的飼養密度,飲食中多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并可以輔以抗生素預防疾病。  
      1.4 適時降低飼養密度,使雞只有充分的活動空間一般籠養第1周40~50只/ /m2,第2周30~40只/m2。合理的飼養密度是保證雞群健康,生長發育良好的必要條件,若密度大,舍內空氣混濁,氨氣味大,濕度差,衛生差。  
      1.5 定期稱重,監控體重大雞必須適度限飼,小雞多給料,使雞群總體上有一個良好的均勻度。  
      1.6 做好防疫工作嚴格執行免疫程序,按程序接種疫苗,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預防性投藥驅蟲,育雛期特別要重視球蟲病,雞群患寄生蟲病時,雞群的均勻度會明顯降低。在育雛轉育成時,必須達到或超過標準體重10%,均勻度必須在70%以上。  
      2 育成期  
      育成期(7~l6周)雞對環境應激等的抵抗力進一步加強,骨骼、肌肉迅速發育,特別是快大型雞,吃得快,長得快其均勻度在此間能通過限飼得到既快又好的控制效果。要想提高其在這一段時間內的均勻度,應切實注意如下幾方面。  
      2.1 準確掌握雞只的數量存欄雞數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投料量的準確與否。實際工作中會導致數量變化的因素有死亡、淘汰分群調整時數量不清,因此,飼養員必須高度認真。如果數量變化而料量未變化,過一段時間其均勻度肯定是會受到影響的。  
      2.2 加料快速、均勻、準確加料慢,開始吃的雞再吃追加上的料,導致其采食量變多。至于準確方面采取稱量飼喂的方法,將一定的料量加入一定的料槽中,不可撒漏,使其吃不到規定的料量,達不到理想的體重,同時加完料后應及時勻料一次,然后應該多勻料幾次,使飼料盡量分配均勻。  
      2.3 及時調整雞群 因為多種不可控和可控因素的影響,經過一段時間后,體重肯定會出現增重不一樣的情況,此時,須定期監控,一般是一星期一次,算平均體重和均勻度后,分出大、中、小三種雞群,給予相應的料量,通過控制料量來控制其體重的增加幅度,經過一段時間后,使其達到滿意的均勻度,一般只要控制在80%左右即可,不要求過高。在此,必須指出的是,稱量的器具應準確,不易變形,最好是電子稱  
      2.4 充足的采料位對籠養雞,會出現飼養密度方面的問題。一個籠內不應放置過多,否則在采食時出現擁擠現象。必須有適宜的空間。  
      2.5 限飼方案對于6~7周的雞,由于處于轉群等應激之下,不應該采取過嚴的限飼方案,只要保證能達到標準體重即可。而8~11周的雞,其生長發育速度較快,可以采取五二限飼,12~16周的雞必須采取嚴格的限飼方案,體重控制在低于目標體重5%之內,不要超過標準體重。為保證各類雞群有一個良好的均勻度,必須處理好大、中、小雞的限制飼養,如小雞在13周后其料量就不可比其他雞多,在12周之前的料量可作為補償性生長需要。而大雞在16周以后就不可采取嚴格的限飼方案,此時的投料必須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了。  
      2.6 加強飼養管理,杜絕雞群發病這是保證均勻度的一個有力措施。此間,雞主要面臨的是呼吸道和腸道疾病,應該用藥加以預防  
      綜上所述,均勻度要從小抓起,加強育雛育成期管理,保障每周有適當的增重,體重每周應呈圓滑曲線上升,確定給料量要綜合考慮,不能連續幾周不加料,更不能減少,體重只能上升不能下降,體重均勻度要在預產期(17周)之前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時要保證飼料營養全面。另外,要加強衛生消毒工作,做好疾病藥物預防和免疫接種,減少應激。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好的統一均勻度,發揮好的經濟效益,得到好的回報。  來源:養禽與禽病防治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7-12-4 15:58:2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有個問題問下,均勻度是怎么影響產蛋高峰和產蛋量的?
    板凳
    發表于 2007-12-4 16:08:3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有個問題問下,均勻度是怎么影響產蛋高峰和產蛋量的?
    (本文來自:中國畜牧人論壇,http://www.www12347.com ) 痛感啊
    地毯
    發表于 2007-12-4 19:46:29 | 只看該作者
    寫的很好 控制好進雛育雛溫度 大多擔心溫度底所以偏高 事實造成雛雞死亡率"每天"0.2%及發育不好不齊; 如過是自動機械投料 應每天開燈前投料;如平養且公母混養要經常檢查料線: 準確掌握公雞料線高度(不讓母雞夠著) 檢查母雞限料網有無缺損或寬窄不均(公雞頭大伸不進去); 如果發現體重超標應維持上周投料 切不可按大上周標準投喂量 既不要過激 反之體重不達標亦同理;去除雞吃不飽的擔心而多加飼喂量;要嚴格發現并控制腿病(13周左右) 可造成"每天"死亡綠0.8%及均勻度差;舍內溫度,通風,光照要良好并均衡 總之感覺象伺候小孩一樣要細心加耐心加愛心
    5
    發表于 2009-2-6 15:56:50 | 只看該作者
    專家學者,我見識了!!
    6
    發表于 2009-2-6 20:38:41 | 只看該作者
    通過采食量導致性成熟不一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0: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白河县| 迁西县| 镶黄旗| 遂昌县| 隆子县| 澄江县| 社旗县| 岚皋县| 自贡市| 建阳市| 宁乡县| 曲松县| 五常市| 宁津县| 麟游县| 清流县| 浑源县| 稻城县| 桓台县| 石阡县| 涪陵区| 临洮县| 平乡县| 怀化市| 溧阳市| 孝义市| 红安县| 漯河市| 枣强县| 五台县| 专栏| 渝中区| 泉州市| 若尔盖县| 宁国市| 南投市| 施甸县| 昔阳县| 黑山县|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