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對豬場的現場技術服務或通過800電話服務時,感到許多地區正流行豬瘟與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的情況,客戶服務中心經過緊急討論總結后將有關的技術資料整理出來并傳真到各辦事處,請各辦事處及時將此資料復印或傳達給客戶,盡快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以減少經濟損失。
目前流行的豬病主要有以下四種,請對癥采取措施。 一、豬瘟和豬繁殖與呼吸系統綜合癥(藍耳病)的混合感染
1.癥狀:發病仔豬和青年豬被毛粗亂,精神沉郁,高熱41~42℃,呼吸困難,皮膚充血,發紺,呈藍紫色,以耳尖、耳邊、腹部、尾根發紺壞死嚴重,并出現大部分豬排黃色黏稠的油狀稀糞,病豬站立不穩,嗜臥,有的高熱厭食,全身發紫。母豬流產率100%,死胎率30%。內臟器官脾臟出現出血性梗死,腸道出現大量的出血病變。
2.判斷要點:
(1)母豬100%流產。
(2)出現大量的死胎。
(3)排黃色油狀黏稠稀糞。
(4)部分病豬出現耳、尾發紫、發藍現象。
(5)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
3.治療:
(1)對無明顯癥狀的豬,緊急免疫豬瘟疫苗10~15頭份/只,有條件的可同時免疫藍耳病疫苗。
(2)應用抗菌藥物治療并發感染,如青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并對呼吸困難的豬只使用止咳平喘藥物,如麻黃堿、氨茶堿、腎上腺素等,對高熱豬只使用退燒藥物,如安痛定、氨基比林等。
(3)本病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只能用其控制或治療并發感染,可配合使用豬白細胞干擾素、白細胞介導素、免疫球蛋白、高免血清等廣譜抗病毒的生物制劑進行治療,并使用黃芪多糖、甘草合劑等增強免疫力的藥物進行輔助治療。
二、豬瘟與弓形體病混合感染
1.癥狀:病豬全身皮膚發紅,有的有出血點,耳皮、腹下、四肢、胸膜處有充血、出血,及紫色的淤血斑。出現高溫稽留熱現象,病豬站立不穩,并出現癱瘓現象,糞便前期干結,后期腹瀉,有水痢、膿痢出現,并具有惡臭味。病豬犬坐呼吸口吐白沫,呼吸困難,母豬流產,病的后期會出現四肢癱瘓。
2.判斷要點:母豬大部分出現流產現象,可懷疑本病。本病與藍耳病、附紅細胞體病病狀相似,但使用血蟲凈、抗生素及藍耳病疫苗免疫無效。
3.防治:
(1)豬瘟緊急免疫10~15頭份/只。
(2)可使用卡那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可以應用磺胺類藥物如磺胺—6--甲氧嘧啶或者磺胺--2--甲氧嘧啶對弓形體病進行治療。
三、豬附紅細胞體與鏈球菌合并感染
1.癥狀:病初豬體溫可達41.5-42.5℃,呈高度稽留熱,呼吸急促,流漿性,粘性鼻液,上下眼瞼色暗,外觀呈黑眼圈狀。全身皮膚發紅,耳,頸,腹下,兩大腿后側及四肢下端等處皮膚常呈彌漫性出血,有紫紅色斑塊,指壓不退色。后期呼吸困難,皮膚貧血,黃疸。多數病豬大便干燥,有便秘和腹瀉同時發生的現象。患病豬有關節腫脹,疼痛現象。仔豬有腦炎出現。懷孕母豬大量流產。
2.判斷要點:本病與豬瘟的區別在于豬瘟病豬患病后精神極度委靡,眼睛昏暗無神;而本病病豬眼亮。豬瘟病豬使用抗生素無效,本病使用抗生素,抗附紅細胞體藥物有效。
3.防治:
(1)選用砷制劑,長效土霉素,強力霉素,四環素等藥物治療附紅細胞體病。
(2)選用先鋒,恩諾沙星,氟苯尼考,磺胺類藥物治療鏈球菌病。
(3)病豬貧血時補鐵,并使用VB1+VB12+VC進行輔助治療。
四、豬瘟和豬副嗜血桿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1.癥狀:多發于60-90日齡,免疫不好的多發,無年齡,季節限制。病豬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或不食,糞便干燥呈球狀或排灰白色糞便。病程長的病豬貧血消瘦,體溫41.2-42.2℃,站立不穩,顫抖,急性型會突然死亡。呼吸困難,喘息嚴重的病豬可以從鼻腔流出血沫來。病程長可出現全身皮膚出血的癥狀,以腹下,耳尖嚴重。呈犬坐樣呼吸,嚴重病豬臉部和嘴巴憋成紫色。眼結膜炎,并有膿樣的分泌物,眼瞼有腫脹現象。
2.判斷要點:
(1)病豬外表及內臟器官有嚴重的出血。
(2)高燒不退,呼吸困難憋氣口鼻有血沫流出。
(3)單獨按照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治療無效。
3防治:
(1)無癥狀豬全群用豬瘟疫苗免疫,10-15頭份/只。
(2)使用豬白細胞干擾素、黃芪多糖等抗病毒、增進免疫的藥物進行治療。
(3)選用敏感藥物對癥做抗菌治療,如:氟苯尼考、青霉素、鏈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并使用止咳平喘、退熱的藥物進行治療。
重要提示:為了能夠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請注意改善飼養環境,加強環境的控制,主要包括免疫與消毒工作的合理和有效的實施和舍內環境的控制。對于中大豬來說,首先是保證良好的通風和糞便及時的清理。其次是合理的飼養密度。第三是降低豬舍的溫度。第四加強營養的供應是保證豬只快速恢復體力的重要保證。
以上是客服中心針對目前豬病情況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