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56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哺乳仔豬的下痢成因及對策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9-25 15:28: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哺乳仔豬的下痢成因及對策
    摘要 哺乳仔豬生理特點顯示其對外界氣溫適應能力差,對病原抵抗力低下,加上消化功能又不完善。多種原因易造成其下痢。本文從生物因素、環境與管理因素及母豬和仔豬的異常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哺乳仔豬,下痢,因素,對策。 哺乳仔豬被毛稀疏,皮下脂肪不到體重的1%,血糖儲備少,加之仔豬大腦皮質調節體溫的機制發育不全。在20日齡前很難自行調節體溫以適應外界變化的氣溫。它僅能靠吸吮初乳獲得短暫的免疫力,仔豬自身的免疫力很難于哺乳期內充分形成,因而抵抗力低下。新生仔豬消化器官與功能都不完善,胃容積小,消化酶活性低,且胃酸與膽汁等酶液活物分泌不足,故其消化能力差。哺乳仔豬的這些生理特點顯示其對外界氣溫適應能力差,對病原的抵抗力低下。消化功能又不完善。因此哺乳仔豬容易發生各種疾病,特別以下痢為主要癥狀的尤為多見。哺乳仔豬一旦下痢嚴重的造成死亡,較輕的則延期出欄造成料肉比升高,抵抗力下降后易誘發其他疾病,導致獸醫成本上升等等,極大地直接或間接提高了生產成本,大大地降低生產經營者的利益。 1哺乳仔豬下痢的原因 1-1哺乳仔豬下痢的生物因素 1-1-1大腸桿菌。主要引起哺乳仔豬黃、白痢。仔豬黃痢又叫早發性大腸桿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腸桿菌引起的初生仔豬一種急性,致死性傳染病。多在出生后幾小時至7日齡以內仔豬發病,傳播快、死亡率高,病豬主要是拉黃痢,糞大多數呈黃色水樣,內含淡X乳小片,順肛門流下,其周圍多不留糞跡。而孜豬白痢又叫遲發性大腸桿菌病,是1030日齡以內的仔豬常見的腸道傳染病。多發生于2-3周齡仔豬,病豬排白色或粥狀稀糞或黃白色稀糞。 1-1-2C型產氣莢膜桿菌。它主要引起哺乳仔豬紅痢。仔豬紅痢又叫出血性腸炎或壞死性腸炎,由丙型魏氏梭菌產生毒素而致病。主要發生于3日齡以內的哺乳仔豬,以排紅色黏液為特征,發病快,死亡率高。 1-1-3冠狀病毒。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和豬傳染性腹瀉病毒分別引起哺乳仔豬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前者相對溫和死亡率低,后者表現為高度接觸性、高致死率胃腸道傳染病。病豬明顯嘔吐脫水、消瘦、集聚排水樣便,傳染性胃腸炎有特殊的腥臭味。 1-1-4輪狀病毒。 由豬輪狀病毒引起的哺乳仔豬輪狀病毒病。表現為哺乳仔豬病毒性下痢。7日齡前感染嚴重病死率高,10日齡以后感染相對較輕,傳播相對慢,病死率較低,但如飼料管理不當繼發感染其他病菌,同樣表現高死亡率。 1-1-5球蟲。 豬球蟲易引起哺乳仔豬下痢。多發生于5-20日齡的哺乳仔豬。傳播慢,死亡率低、殘次率高。 1-2哺乳仔豬下痢的環境與管理因素 1-2-1寒冷、潮濕、賊風以及氣候突變、通風不良。哺乳仔豬防寒保暖不當易致其下痢。“大豬怕熱,小豬怕冷”,“不怕狂風一片,只怕賊風一線”,“白病從涼起”,抵抗力降低,容易受病菌的侵入。 1-2-2水質污染、消毒不徹底。養豬要求欄干食飽,如果消毒不嚴格,哺乳仔豬抵抗力差易受各種病原攻襲。 1-2-3飼料品質不良如蛋白質過低、霉變等。哺乳仔豬消化道功能不完善。由單一液態乳轉為固體料與液態乳共進,胃腸機能發育不全,飼料品質不良引起下痢較為常見。 1-2-4對過多哺乳仔豬的照顧不夠或寄養不同,使吸食初乳不足,哺乳仔豬從母體獲得的母源抗體不足,對外界病菌抵抗力相對低下。 1-3哺乳仔豬下痢的母豬異常因素 1-3-1哺乳母豬體制差、患病以及乳房炎等,乳汁質量較差。哺乳仔豬哺乳期主要靠母乳供給滿足其生活需要母豬體況差,或產后患病,乳房炎、母性不好不哺乳,乳汁質量差等等,哺乳仔豬無法滿足生長需要。哺乳仔豬抵抗力弱易感下痢, 1-3-2飼養管理不當,乳汁過濃或過稀。產前產后的不當投料對母豬哺乳期的食欲和泌乳能力影響較大,哺乳母豬的飼料營養水平對乳汁的質量控制是關鍵。產前3天逐漸降低飼味量,產后3天逐漸增加,7天后盡量讓其采食量足以供泌乳需要,仍然過高或過低的飼料營養水平導致乳汁過濃或過稀,均會引起哺乳仔豬下痢。 1-3-3母豬陰戶、乳房不潔帶菌,“抓好出生關”減少母仔的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消滅母豬身上導致下痢病的傳染源”是容易忽視的細節。母豬產道和乳房的干凈衛生是減少哺乳仔豬病從口入的有效而直接的途徑。 1-4哺乳仔豬下痢的哺乳仔豬異常因素 1-4-1哺乳仔豬衰弱、瘦小、傷病、天生弱小、畸形(遺傳),護理不當壓垮傷殘,爭吃不到初乳或乳汁易致生理性下痢。 1-4-2缺鐵。哺乳飼料配方不合理,母豬自身缺鐵導致乳汁中缺鐵,引起哺乳仔豬缺鐵性下痢,或者產后補鐵不當或不夠。 1-4-3同窩仔豬過多,母豬泌乳能力有限,帶仔過多未進行寄養或寄養不當。或照顧哺乳小豬不當引起哺乳仔豬下痢。 2防治哺乳仔豬下痢的對策 2-1強化免疫接種。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查清仔豬腹瀉的主要原因,有針對性使用疫苗。產前28天接種傳染性胃腸炎與流行性腹瀉二聯苗或傳染性胃腸炎和輪狀病菌二聯苗。產前21天接種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 2-2加強飼養管理。做好豬舍環境控制工作。注意分娩舍保溫、干燥、通風和清潔衛生,實施全進全出和空欄消毒工作。臨產母豬進產房前認真清潔消毒,特別的乳房和外陰。初生仔豬及早吃初乳,做好剪牙斷尾、斷臍消毒及時補鐵和教槽。 2-3提高母乳質量。 投喂多汁青綠飼料或促進泌乳中草藥,還可連續肌肉注射催乳注射液。改善飼料配方提供優質的哺乳料。 2-4做好藥物防治工作。 2-4-1球蟲被認為是引起仔豬黃、白痢的第二位病原,僅次于致病大腸桿菌。母豬在配種前、仔豬斷奶后一周應該進行驅蟲,并加強對糞便的消毒和無害化處理,杜絕循環感染。 2-4-2母豬分娩前可適量給予硫酸鎂、植物油等緩瀉劑以防便秘。哺乳母豬可在飼料中添加土霉素、紅霉素或磺胺二甲氧嘧啶等藥物,對預防仔豬腹瀉有一定作用。 2-4-3下痢仔豬可選用得米先長效注射液、必好素M豬泵、恩諾沙星、土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磺胺類藥物治療。 2-4-4嚴重脫水的仔豬,可腹腔注射10%葡萄糖生理鹽水10-30毫升,并加適量抗生素(如卡那霉素、鏈霉素等)。或在飲水中加入補液鹽,補液鹽的配制方法: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小蘇打)2.5克、氯化鈉(食鹽)3.5克、葡萄糖20克,加水到1000毫升,同時可加入適量的慶大霉素、氟派酸等,讓其自飲,不能飲者要灌服。 2-4-5弱仔肌肉注射維丁膠性鈣和維生素B12,或口服葡萄糖和復合維生素B族水溶液。 2-3提高母乳質量。投喂多汁青綠飼料或促進泌乳中草藥,還可連續肌肉注射催乳注射液。改善飼料配方提供優質的哺乳料。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0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7-9-30 10:53:09 | 只看該作者
    很實用的對策,:hihi:
    板凳
    發表于 2007-12-3 13:05:29 | 只看該作者
    個人覺得主要還是要護理的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07:1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南阳市| 华阴市| 南乐县| 闵行区| 东乌珠穆沁旗| 泰兴市| 剑河县| 广平县| 贵溪市| 吉木萨尔县| 沈丘县| 辽阳市| 定远县| 中阳县| 易门县| 当阳市| 鹤山市| 丰台区| 德钦县| 江油市| 凤台县| 合山市| 清苑县| 宿迁市| 平江县| 北流市| 龙井市| 弥渡县| 徐州市| 行唐县| 静海县| 册亨县| 信阳市| 宕昌县| 阿巴嘎旗| 禹城市| 曲麻莱县| 南郑县| 全州县| 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