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銅是豬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在豬體中銅的含量雖然很少,但它廣泛參與機體的代謝過程。豬吸收的銅一般不超過攝入量的5%~l0%,銅可促進鐵的吸收利用,并促進紅細胞的生成,缺銅則可引起豬貧血。銅對骨骼的生長起重要作用,豬缺銅時骨生成會發生障礙,如骨骼彎曲、骨端腫大、關節腫脹、肋骨聯合腫大、骨質疏松等。豬可表現跛行、高蹺樣步態。銅可維持豬中樞神經的結構和功能,如幼豬缺銅時脊髓脫髓鞘出現后軀麻痹。
豬對銅的需要量很少,l~5 千克體重的豬6.5毫克,5~l0千克體重的豬6.3毫克,10-30千克體重的豬4.9毫克,30~60千克體重的豬4.36毫克,60~90干克體重的豬3.75毫克。如在飼料中加入超過需要量的銅,則過量的銅首先在肝內蓄積。
據資料介紹,55千克的豬每千克飼料加l88毫克銅,95干克的豬每下克飼料加60毫克銅,
一定時間后銅便在肝內大量積蓄,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可損傷肝細胞,使肝細胞發生變性和壞死,如過程較長則可發生肝硬化。當肝中銅釋入血液使血銅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則抑制谷胱甘肽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并損傷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膜,使紅細胞易于破壞而發生溶血,嚴重時可因肝、腎的損傷及大量的溶血而導致豬的死亡。豬在受到應激,如長時間的運輸、饑餓、飼料品質不良、疫苗注射等因素的作用下,可暴發豬的慢性銅中毒,豬慢性銅中毒的臨床表現為減食或不食,排黃色或紅色尿液(血紅蛋白尿),糞干硬,有的體溫升高,皮膚及耳朵發紫,有的嘔吐,還伴有皮膚角化不全、皮膚濕疹樣變或丘疹,最后衰竭死亡。癥狀較輕的豬經治療呵以恢復,剖檢病變為皮膚黃染,血液稀薄呈巧克力色,皮下輕度水腫,胃食管區黏膜潰瘍、出血,大腸黏膜出血。脾外觀呈藍紫色,切面呈深棕色至黑色,有的脾臟可見粟粒狀突出于脾表面的結節。腎瘀血、腫大,表面可見出血點,有的腎表面有灰黑色大小不等的區域。膀胱有黃色或透明紅色尿液,全身淋巴結水腫。心外膜出血,心包積液,心肌、骨骼肌色淺。另外,孕豬發生銅中毒,愈后產出數量不一的死胎或木乃胎。發生銅中毒的病豬血清銅、肝銅可明顯升高,可作為化驗診斷的依據。據資料介紹豬血清銅正常為:150~270微克/百毫升,肝銅為30毫克/千克干物質、,豬銅中毒以慢性居多,如發現豬生長不良、體溫升高、黃疽、貧血、排黃尿或血紅蛋白尿、皮膚充血或角化不全、濕疹、丘疹,應考慮豬的慢性銅中毒,并進行血銅測定。
如果出現豬慢性銅中毒,應停喂高銅飼料,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鉬酸鈉或四硫鉬酸鈉,使用Vc和葡萄糖等保護肝臟,并根據臨床表現做對癥治療。
摘自:河南畜牧獸醫
遼寧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供稿
|
|
|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