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5422|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流行鴨病的防與治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9-10 10:04: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鴨瘟。春、夏、秋三季多發,發病率、死亡率均高。預防:在1015日齡注射鴨瘟疫苗。治療:每100只成鴨用川芎、黨參各15克,滑石、肉桂、甘草各20克,雙花10克,郁金12克,花椒8克,煎水取汁,加入50度白酒200克調勻,給鴨飲服。不能自飲的灌服,每只45毫升。連用2劑可治愈。 2.雛鴨肝炎病。13周齡鴨易感,5周齡以內多發,發病急、傳播快。預防:給種母鴨每年免疫2次。治療:每100只鴨用茵陳100克,香薷、大黃、龍膽草、梔子、黃芩、黃柏、板藍根各40克,煎水取汁加白糖500克給鴨飲水或拌料,每天1劑,連用3天。同時每50公斤飼料加禽用多維素50克、酵母片100片(搗碎)拌勻。 3.鴨傳染性漿膜炎。預防:平時在飲水中加入2%~4%新諾明。治療:每公斤鴨體重用慶大霉素7500國際單位,加入飲水中,連用23天,并在飼料里添加適量禽用多維素,提高療效。 4.鴨巴氏桿菌病。最急性型的病鴨往往無任何癥狀,突然拍動幾下翅膀,倒地死亡。病程12天,病鴨體溫上升到43以上,尾翅下垂,飲水增多,口、鼻流泡沫樣液體,常甩頭。對于常常發生此病的鴨場可每10天用喹乙醇拌飼料喂3天,按每公斤飼料25毫克使用,或每周用穿心蓮粉拌料飼喂23天,或用土霉素堿按每公斤體重50毫克拌料飼喂2天,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對病鴨用青、鏈霉素按每公斤體重各5萬單位肌肉注射,12次,連用2天,見效較快。磺胺類藥,如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等,按0.05%~0.1%拌料飼喂,連喂35天。 5.鴨大腸桿菌病。病鴨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飲欲增強,嚴重的出現呼吸困難。產蛋母鴨患此病時,糞便中常含有蛋清,凝固蛋白、蛋黃,公鴨陰莖腫大,部分外露。鴨舍及用具等,平時每2周消毒1次,發現病情則每周消毒2次。氯霉素按0.1%的濃度拌料,連用34天。慶大霉素按公斤體重1萬單位肌肉注射,11次,連用3天,或按每公斤體重2萬單位加入飼水中服用,連用3天。氟哌酸預混劑按藥品使用說明用藥,連用3天。中藥禽菌靈、復方穿心蓮對本病有較好的療效。 番鴨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杭州大江飼料有限公司(311225)張旭 董志壯 由于番鴨生長快速,飼料報酬高,又能旱地圈養,近年來,深受各地養殖戶歡迎,飼養量增長很快。但一些常見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細小病毒病、小鵝瘟時有發生。由于傳染性強、發病率高,嚴重地威脅著養鴨戶的飼養效益。我們在跟蹤服務中,常常碰到一些養鴨戶未能及時確診,濫用了許多抗菌藥物,既貽誤了病情,又造成了不必要的醫藥費支出。所以廣大養殖戶必須有所警惕,認真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 番鴨病毒性肝炎、細小病毒病、小鵝瘟等,就臨床癥狀來說,由于病毒性肝炎死亡雛鴨常見角弓反張姿勢,因而容易診斷,而其他兩病在臨床癥狀上極為相似,主要癥狀為厭食、腹瀉、氣喘、軟腳和迅速消瘦。但細小病毒病僅感染雛番鴨,而小鵝瘟還可感染3周齡以內的雛鵝發病。養殖戶應了解本地鴨病流行情況,并盡可能摸清種番鴨飼養戶的免疫接種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落實免疫接種計劃。 1.種番鴨飼養戶要在產蛋前2周做好病毒性肝炎、細小病毒病和小鵝瘟等3種疫苗的接種工作,以足夠的母源抗體保護番鴨苗,飼養商品番鴨的專業戶,最好從這些種鴨飼養戶進苗。 2.如果種鴨未經有關疫苗的兔疫,苗鴨應在出殼第1天接種疫苗。病毒性肝炎弱毒苗可滴鼻或蹼膜刺種,細小病毒和小鵝瘟的二聯苗可供皮下注射。 3.對進雛前育雛室要進行徹底的清掃和消毒。常用藥物可用2%燒堿水噴灑,半天后用清水沖洗或稀釋300倍的消毒王等噴灑場地,飼養用具可用稀釋1000倍的百毒殺液浸泡消毒。 4.做好育雛室的隔離防疫,謝絕外來人員進入或將不潔用具帶入育雛室。 51421日齡雛鴨應再接種一次鴨瘟疫苗。 6.如免疫失敗,已出現癥狀的病鴨應立即隔離飼養,并用相應的血清或免疫蛋黃液進行治療。 鴨傳染性漿膜炎的發生與防治曹國文 鴨傳染性漿膜炎由鴨疫默里氏桿菌引起,曾被稱為新鴨病鴨敗血癥鴨傳染性漿膜炎鴨疫莫拉克氏菌病鴨疫巴氏桿菌病。本病已在世界許多集約化養鴨的國家發生,給養鴨業造成了很大損失。   一、病原   病原為革蘭氏陰性的鴨疫默里氏桿菌,其血清型有12個,但在我國的分離株屬血清型。   二、流行情況   本病主要感染幼鴨,以2周~3周齡的小鴨最易感染。本病主要經呼吸道和皮膚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低溫陰雨、潮濕寒冷的冬春季節發病和死亡最為嚴重。一般發病率多在30%以上,有時可高達90%,死亡率在5%~80%不等。據作者觀察,本病易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致使死亡率增高。   三、臨床表現   本病從臨床診斷上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當鴨群剛開始發病時常出現最急性,病鴨突然死亡,看不到明顯的癥狀;急性型病例表現為精神沉郁,不食或少食,不愿下水,閉目嗜睡,行走不穩;明顯表現咳嗽、打噴嚏,眼有漿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眼周圍羽毛粘連,形成眼圈;鼻孔流出漿液或粘液,分泌物干后常堵塞鼻孔,表現出呼吸困難;排出綠色、黃綠色或黃白色稀糞,氣味很臭。死前出現痙孿、搖頭或點頭等神經癥狀。   四、剖解變化   本病最特征的病理變化是漿膜表面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尤以纖維素性心包炎、纖維素性肝周炎和纖維素性氣囊炎最明顯。纖維素性心包炎表現為心包液增多,內混纖維素,呈絮狀,心外膜表面覆有纖維素,使心包膜增厚,表面粗糙。病程較久者,心包膜與心外膜或胸壁發生粘連。纖維素性肝周炎癥狀為肝臟表面覆蓋有一層灰白色或灰黃色纖維素膜,肝呈橙紅色或土黃色,質脆,膽囊腫大。氣囊炎的特征是氣囊膜渾濁或增厚,有纖維素絲或塊狀滲出物。   五、診斷   根據發病特點、臨床癥狀與剖解變化,一般可做出初步診斷。若要確診,必須與當地獸醫防疫部門聯系,進行病原分離與鑒定。   六、預防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因素特別注意育雛環境的衛生條件,保持干燥通風,注意防寒,防止密度過大。地面育雛要勤換墊草,用具、飲水器、料槽等要定期清洗消毒。要注意氣候和環境溫度的變化,防止暴曬、雨淋、寒冷以及飼料中的營養不足等。   2?疫苗接種目前國內已研制成功傳染性漿膜炎鋁膠苗,在7日齡免疫小鴨,可保護4周齡以內鴨群不發病;若在首免后1周~2周進行第二次接種,則能保護肉鴨至上市日齡不發病。   3?藥物預防當鴨群受到應激或有發病勢頭時,可在飲水中加入鴨漿靈可溶性粉(重慶市養豬科學研究院動物藥品研究中心研制),每100(1)對水10公斤~20公斤,給鴨群飲用,每日2次,連用3天~5天,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七、治療方法   1?“鴨漿靈注射液(重慶市養豬科學研究院動物藥品研究中心研制)2周~3周齡小鴨每只0.2毫升~0.5毫升/次,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3天。   2?“鴨漿靈可溶性粉,每包(100)對水10公斤,給鴨群飲用,每日2次,連用3天~5天。   3?青、鏈霉素各3000單位~5000單位/次,混合肌肉注射,每日2次, 連用2天~3天。   4?2%環丙沙星注射液,2周~3周齡小鴨肌肉注射0.3毫升~0.5毫升/次,每日2次,連用3天。   5?氯霉素按0.05%~0.1%拌料喂服,連喂3天~5天。   6?5%硫氰酸紅霉素可溶性粉,混飲,每升水添加2.5克,連用3天~5天。 (402460重慶市養豬科學研究院) 番鴨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杭州大江飼料有限公司(311225)張旭 董志壯 由于番鴨生長快速,飼料報酬高,又能旱地圈養,近年來,深受各地養殖戶歡迎,飼養量增長很快。但一些常見傳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細小病毒病、小鵝瘟時有發生。由于傳染性強、發病率高,嚴重地威脅著養鴨戶的飼養效益。我們在跟蹤服務中,常常碰到一些養鴨戶未能及時確診,濫用了許多抗菌藥物,既貽誤了病情,又造成了不必要的醫藥費支出。所以廣大養殖戶必須有所警惕,認真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 番鴨病毒性肝炎、細小病毒病、小鵝瘟等,就臨床癥狀來說,由于病毒性肝炎死亡雛鴨常見角弓反張姿勢,因而容易診斷,而其他兩病在臨床癥狀上極為相似,主要癥狀為厭食、腹瀉、氣喘、軟腳和迅速消瘦。但細小病毒病僅感染雛番鴨,而小鵝瘟還可感染3周齡以內的雛鵝發病。養殖戶應了解本地鴨病流行情況,并盡可能摸清種番鴨飼養戶的免疫接種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落實免疫接種計劃。 1.種番鴨飼養戶要在產蛋前2周做好病毒性肝炎、細小病毒病和小鵝瘟等3種疫苗的接種工作,以足夠的母源抗體保護番鴨苗,飼養商品番鴨的專業戶,最好從這些種鴨飼養戶進苗。 2.如果種鴨未經有關疫苗的兔疫,苗鴨應在出殼第1天接種疫苗。病毒性肝炎弱毒苗可滴鼻或蹼膜刺種,細小病毒和小鵝瘟的二聯苗可供皮下注射。 3.對進雛前育雛室要進行徹底的清掃和消毒。常用藥物可用2%燒堿水噴灑,半天后用清水沖洗或稀釋300倍的消毒王等噴灑場地,飼養用具可用稀釋1000倍的百毒殺液浸泡消毒。 4.做好育雛室的隔離防疫,謝絕外來人員進入或將不潔用具帶入育雛室。 51421日齡雛鴨應再接種一次鴨瘟疫苗。 6.如免疫失敗,已出現癥狀的病鴨應立即隔離飼養,并用相應的血清或免疫蛋黃液進行治療。 魚鴨混養須得法 近年來,一些水產養殖戶對魚鴨混養有爭議:有的認為魚鴨混養好,可促進魚鴨雙豐收;有的則認為,魚鴨混養會影響魚的產量,得不償失。其實,魚鴨混養好不好,關鍵是得法不得法。 如何進行魚鴨混養才算得法呢? ()放養魚種要適當 在魚鴨混養的池塘里,應以養殖羅非魚為主,其次為濾食性鰱魚、鳙魚和雜食性鯉魚、鯽魚等。而草魚,因喜愛清靜水體,故應不放或少放。 ()搞好魚塘的排灌系統 魚塘中養鴨后,鴨糞易造成水質過肥。這樣,容易使魚感染疾病,或發生泛塘。因此,需向魚塘中定期注沖清水。如排灌系統不好,清水灌不上,肥水排不出,就會影響魚的正常生長。 ()注意魚塘水質的變化 要根據魚塘水質,適當調整魚、鴨的放養密度。當魚塘水質透明度保持1525厘米時,每畝水面可放養各類魚種25002700尾,放養鴨子200300只。如果水質透明度降低,就要及時注沖清水,一般每隔710天一次。 ()經常觀察鴨糞 如發現鴨糞中有未消化的營養物,應暫停投喂餌料,既可節省飼料,又可防止水質過肥。 ()加強魚病和鴨病的預防 在魚塘中,每畝可用漂白粉1公斤或生石灰15公斤,均勻地施放。對鴨子,應定期注射疫苗。要經常進行鴨舍消毒,防止鴨病原傳入水體,使魚發生間接感染。 許多實踐證明,魚鴨混養只要得法,奪取魚鴨雙豐收是完全可能的。江蘇省鹽都縣委 陳春道 (郵編:224001) 肉鴨飼養管理要點 河北省衡水市農業學校 封福鍔 053000 肉鴨生長速度快、飼養周期短,易飼養、疾病少,在我地區飼養量不斷上升。筆者結合門診經驗認為,農戶在飼養管理上需注重以下幾點: (一)品種和雛鴨挑選 優良品種主要為櫻桃谷肉鴨。雛鴨須活潑健康,叫聲有力。 (二)適宜的環境條件 選擇冬暖夏涼、背風向陽、清潔的地方,條件許可還可設陽光充足,略有坡度的運動場、洗浴水池,鴨舍不能*近醫院、磚瓦廠、肉聯廠、化工廠等污染重、水質差、氣溫高、不清潔的地方。如某專業戶把窯洞作鴨舍,夏天中午由于鴨舍通風不良、給水不及時、飼養密度大,導致舍溫過高,造成不到2小時死亡200多只26日齡肉鴨的損失。鴨舍溫度保持在16——24間,濕度不宜高,光線充裕。水槽、料槽充足,且不要緊*,稍許分開。環境條件要相對穩定。 (三)雛鴨的飼養管理 開食前,先飲01%Vc5%葡萄糖水或復合維生素B3——5倍稀釋水。料可選擇雛肉鴨全價顆粒飼料或半熟夾生飯粒(剛開始時用,以后逐漸由雛鴨全價顆粒料代替),喂食時要少給勤添。第一天的育雛溫度3032,以后每隔三天遞減1,逐漸脫溫,使雛鴨均勻分布,溫濕度保持穩定。雛鴨舍加溫,可用地下煙道、燒木屑爐、煤爐、紅外線燈等辦法,但要注意通風良好,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火災。13日齡時可采用晝夜光照,4日齡后只需早晚開燈。設有運動場、水池的雛鴨還應該訓練凋教。 (四)全價的配合飼料 可用全價顆粒飼料或濃縮料(預混料)與玉米、豆餅、鼓皮等按規定比例配合成的自配全價料。要防止蛋白質、能量的失衡;自配全價料要合理適量添加復合維生素、徽量元素、氯化膽堿等,注意鈣磷比例(21)的適當,防止配比不合理,引起蒼毛、走路不穩、拉稀、啄羽等現象的營養代謝病,籠養肉鴨由于得不到運動,陽光曬不到,還需要補充維生素AD3、亞硒酸鈉——維生素E、魚肝油等。另外,飼料配比、種類的改變,要循序漸進。 (五)抓好疾病防治 除做好常見鴨病的防治外,還要常消毒,鴨舍、運動場、水池,夏季三天消毒一次:冬季每周消毒一次;半個月飲水消毒一次。墊料、糞便勤換勤出。水槽、料槽勤洗勤消毒。遇有疫病,天天消毒。 (六)適時上市出售 肉鴨在45日齡左右,體重有253千克時出售最為經濟,因以后料肉比會增加。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7-9-14 13:36:25 | 只看該作者
    把觀點說出來吧,別賣關子了
    板凳
    發表于 2007-9-14 13:50:41 | 只看該作者
    !3: !3: !3:
    地毯
    發表于 2007-9-15 15:50:53 | 只看該作者
    好資料:xuehu: :xuehu:
    5
    發表于 2007-9-15 17:00:40 | 只看該作者
    我說怎么呢,上次遇到一病例好象鴨的小鵝瘟病,當時心里在想,小鵝瘟也感染到鴨?原來如此
    6
    發表于 2007-9-19 07:43:52 | 只看該作者
    好東西,能帶點圖譜就更好了.
    7
    發表于 2009-4-9 22:24:05 | 只看該作者
    肉鴨在45日齡左右,體重有2.5-3千克,是6、7斤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5:0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大丰市| 新源县| 仙居县| 鲜城| 平果县| 广平县| 宁晋县| 抚顺市| 广元市| 垫江县| 钦州市| 仁寿县| 定结县| 镇远县| 新绛县| 陆川县| 彰武县| 秦安县| 江川县| 宕昌县| 庆安县| 巴塘县| 林周县| 榆中县| 湄潭县| 鄂托克前旗| 嘉祥县| 嵊泗县| 景德镇市| 宁阳县| 清苑县| 耒阳市| 衡东县| 洪湖市| 临潭县| 通城县| 通道| 蒙自县| 保定市|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