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下旬以來,生豬和豬肉價格停止一路飚生的勢頭,并開始向下松動。近兩周,北京、河南、武漢等監測部門顯示:近兩周肉價出現程度不等的回落。其中河南已經連續一個星期生豬收購價出現回落,下跌幅度在1元/公斤左右。哈爾濱市漲價勢頭也已得到遏制,生豬價格回落。那么從5月份以來,一路上漲的豬價,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博亞和訊根據多方面調查和分析,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1 國家的政策性調控。此次肉價上漲,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為穩定豬市,平抑肉價,采取了一些列調控措施。例如,生豬補貼和8月15日正式啟動的能繁母豬保險,各地方政府也對能繁母豬給予了相應的補貼。另外各地政府也紛紛對生豬到百姓餐桌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各種費用的減免。交通部還為生豬運輸開了“綠色通道”。一些地方還向市場投放了儲備肉,這對提高豬肉的供應量,穩定肉價的效應是直接的。總之,可以說政府的調控對此次肉價的下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生豬供應量的增加。5月份以來,生豬價格的上漲,刺激了部分養殖戶的補欄。現在新一輪養殖的生豬開始出欄,陸續向市場供應,市場上的生豬供應量開始增加。據了解,一些地區豬源緊張的現象已經大大得到了緩解。 3 季節性因素的影響。8月份,正是全國最炎熱的季節,人們的飲食比較清淡,也進入了畜禽肉類市場的淡季,需求量較小。另一方面,魚類、禽類、冷凍品等產品旺銷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盡管市場上的生豬供應量開始增加,而對豬肉的需求量卻沒有明顯上漲。因此在供求關系的規律下,必然會帶動生豬價格的下調。 4市場價格下跌進一步誘發了出欄速度。也推動了豬價突然下跌。受豬價攀高及“賣賤不賣貴”心態影響,農戶漲價時囤豬惜售,價格回落時急于出欄,零星地區豬價的下跌引起了養殖戶的恐慌心理,養殖戶紛紛出欄。據了解,一些不到出欄體重的毛豬也紛紛出欄,市場上70kg左右的生豬也比較常見。另外,前期豬價上漲,養殖戶比較惜售,現在看到價格下跌也開始出欄。因此導致豬價的全面下跌。但這種現象勢必會對生豬的總體存欄量造成負面影響。 5 受豬肉進口的影響。根據USDA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向中國輸出的豬肉總量為1.64億磅,而今年僅前五個月,中國自美國進口的豬肉總量就達9635.5萬磅,同比增45%。那么在5月份以來,國內生豬價格大漲,豬源緊張的局面下,進口量有多少呢,盡管還沒有得到確切的數據,但和前五個月相比,肯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進口豬肉增加了市場上豬肉供應,進而影響了國內生豬的價格。另外,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產商和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公司日前宣布,已和中國一大型貿易公司達成協議,將向該公司出售6000萬磅(約2721萬公斤)不含飼料添加劑的瘦豬肉,定于年底前交貨。盡管交貨日期還比較遠,但也勢必對國內肉類企業和養殖戶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 6養殖戶開始出售生豬為子女籌集學費也是原因之一。多年的生豬養殖,近年來豬市的連續振蕩,并沒有使多數養殖戶開啟致富之門,尤其是一些小養殖戶。據了解,去年的豬價大跌,使很多養殖戶破產,許多養殖戶望著今年的大好行情,也只能是觀望而無錢補欄。可以見得很多養殖戶的經濟狀況。眼下正是學生開學之際,很多養殖戶開始出售生豬為子女籌集學費,這種情況下,也造成部分收購商進一步壓低豬價。
豬價下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以上原因外,國內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已得到控制,1億多頭生豬得到了免疫注射,肉價過高、抑制消費等因素也是導致豬價下跌的原因。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