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543|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豬 “無名高熱”的防治措施匯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8-26 18:5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一段時間,養豬界討論最多、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豬“高熱病”。關于豬“高熱病”是什么病?是新病?還是舊病復發?雖然還沒有定論,但多數專家的普遍看法是由多種病并發或繼發感染引起的。無論如何,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就是如何防治?需要我們根據成功的臨床經驗暫時拿出一些措施方案。為此,本站現將本人及有關專家所提出的有關該病的防治措施綜合整理歸納如下,供養豬生產者參考。

    一、 預防措施

    1.1加強飼養管理:堅持全進全出,自繁自養,降低應激因素,加強環境衛生,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不使用霉變和劣質飼料,保證充足的營養,增強豬群抗病能力,積極推進規范化、標準化飼養方式,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1.2加強防疫工作:嚴格對出入人員、車輛的隔離、消毒管理。

    1.3加強滅蚊、蠅、鼠工作。

    1.4加強消毒:定期對豬場環境、圈舍及豬群進行消毒。消毒時應選擇新型、刺激性較小的消毒劑,如衛康、消毒威、復合醛類消毒劑等。

    1.5加強免疫:免疫預防應根據當地的疫情情況,加強對口蹄疫、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偽狂犬病、豬附紅細胞體病、豬弓形體病、豬肺疫、豬丹毒、大腸桿菌病、仔豬副傷寒等病的免疫接種,免疫程序要合理。結合本場實際情況,該用的疫苗一定要用,不該用的堅決不用。發病豬和懷疑已感染疾病的豬群不要接種任何疫苗,否則死亡率會更高。

    1.6定期監測口蹄疫、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偽狂犬病等幾大病的抗體水平。

    1.7加強藥物保健:在一些重要生產階段如產前產后、斷奶前后、轉群前后都要適當在飼料或飲水里添加些藥物。

    1.8加強驅蟲工作:所有豬群體內驅蟲每間隔三個月搞一次,體外驅蟲每間隔一個月搞一次。

    1.9病豬隔離:發現可疑病豬,立即隔離。

    1.10禁止收購和銷售發病豬及其產品。

    二、治療措施

    2.1已發病場凈化方案:豬舍凈化--轉空欄舍一周,沖洗后衛康1:100消毒兩次;體外凈化--帶豬豬舍\環境衛康1:100連續消毒一周,以后每周衛康1:1000消毒一次;體內凈化--豬群衛康飲水1:1300連用5天;同時控制好細菌性呼吸道疾病--產前產后、斷奶前后、轉群前后飼料添加連用一周:氟苯尼考+土霉素或支原凈+金霉素;同時抗應激及免疫增效藥物飲水3-5天;種豬群凈化:野毒陽性豬淘汰。

    2.2以細菌類感染為主的,應通過藥敏試驗,選擇敏感的抗菌類藥物進行治療

    2.3以病毒感染為主的,選用抗菌類藥物進行輔助治療,以控制細菌性繼發感染。

    2.4在采取上述針對性治療方法的同時,對發病豬還須分別采用解熱鎮痛、補葡萄糖、補電解質和多種維生素等對癥治療措施。

    2.5當發生疫情時,應及早在飲水及飼料中同時添加藥物,結合注射抗生素或生物制品對病豬進行治療,以減少細菌二次感染引起的死亡。

    2.6一頭有病,同欄的要進行預防治療;一欄有病,同棟的要進行預防加藥。發病豬場應全群(包括健康豬)投藥預防和控制。

    2.7對于一些因病不能移動的豬只,在沒有采取嚴格的消毒措施和隔離手段的情況下千萬不能移動,否則會加速其死亡并大量散毒傳染其它的豬只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2.8已發病豬只一般治療效果不佳,應精心護理,并試使用氟甲砜霉素、頭孢類、替米考星、復方強力霉素、青霉素、長效磺胺類的其中一種針劑配合黃芪多糖或復方柴胡注射液、復方黃芩等注射液進行注射治療,磺胺類針劑如10%長效磺胺-6-甲氧嘧啶,按每千克體重0.5毫升,每日1~2次,連用3天,首次加倍使用;20%氟甲砜霉素針劑,按每千克體重0.1~0.2毫升,1天2次,連用3~5天,黃芪多糖按每千克體重豬0.2~0.3毫升,一日1~2次,連用3-5天;同時在飲水中添加藥物進行治療;也可試用轉移因子、排疫肽、干擾素等針劑配合進行控制,有些地方有一定效果。注射治療時應嚴格做到每注射1頭豬更換1個針頭,并同時在飲水中添加多種維生素和抗菌素,減輕因注射產生的應激,不然會導致疫病傳播更快,發病和死亡率更高。患病母豬可使用魚腥草50毫升、阿莫西林320~480萬單位、溶入5%葡萄糖生理鹽水,耳靜脈滴注,每頭母豬每天注射1500~2000毫升。

    2.9病豬混合感染豬瘟等病毒性疾病一般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使用痊愈或耐過豬血清、以及本場未發病的健康老母豬血清或抗豬瘟病毒血清進行控制。在仔豬斷奶前3~5天,肌內或皮下注射2~3毫升,對預防保育舍仔豬發病有一定效果;對尚未出現臨床癥狀的生長豬群可注射痊愈或耐過豬血清3~5毫升/頭。

    2.10對病情特別嚴重和治療效果不佳的病豬,應及時、果斷淘汰,并做無害化處理,以防止疫病傳播。病豬污染的場地、用具必須徹底消毒,病死豬必須在指定地點進行剖檢,尸體和廢棄物須按規定作燒毀、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嚴禁運出食用或作其他用途,糞便及污物應進行發酵無害化處理,污水經嚴格消毒處理后才能排出,避免病原向外擴散。

    2.11可在每噸飼料中添加"加康"400克+磺胺間甲氧嘧啶300克/噸;由于患病豬群采食飼料減少,不能攝取足夠治療量的藥物,應同時在飲水中加藥(如衛康飲水1︰1000),使用對細菌和病毒均有效的抗生素和中藥提取物復合制劑,讓豬群自由飲用5~7天。對已發病的豬只應隔離飼養,精心護理,并使用黃芪多糖和長效磺胺類針劑進行注射治療,1天2次,連用3~5天,同時在飲水中添加藥物進行治療。如果病豬混合感染豬瘟等病毒性疾病,則治療效果不佳。對病情特別嚴重和治療效果不佳的病豬,應及時、果斷淘汰,防止疫病傳播。

    2.12生長育成期:
      在12~13周齡和17~18周齡使用有效藥品進行預防,可在每噸飼料中添加氟甲砜霉素+強力霉素250克,也可在飲水中添加可溶性抗生素(如頭孢類、替米考星類),采用脈沖給藥的方式,連用1周,停藥1周后,再用藥1周。

    2.13在炎熱高溫的天氣或豬群轉欄、注射疫苗時,應在飲水中添加多維電解質等抗應激藥物,盡量降低因應激導致豬群抵抗力下降而發病的機會。

    2.14哺乳母豬:
      可在母豬分娩前后各1周的母豬料中添加抗菌素,每噸飼料中添加"加康"400克+2.5%洛美沙星1000克進行預防;或用80%支原凈125克/噸+金霉素300克/噸+阿莫西林150克/噸添加;或用頭孢類、替米考星類。減少母豬排出病菌污染分娩舍,切斷疾病從母豬到仔豬的水平傳播。

    2.15斷奶仔豬:
      仔豬斷奶前1周至斷奶后4周的仔豬料中添加抗菌素,在飼料中添加頭孢類或替米考星類;或添加"加康"400克+強力霉素200克/噸;或用80%支原凈125克/噸+金霉素300克/噸+阿莫西林200克/噸,切斷仔豬與仔豬間疾病的水平傳播。
    2.16有人說:使用常規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以及退燒藥物時,癥狀緩解。但也有專家說:目前已經有實例證明,使用抗生素治療此病,不但不能緩解病情,而且可以加速豬的死亡。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7-8-29 16:10:17 | 只看該作者
    仔細看了文中的措施,基本上思路很好,但是對于豬的降溫,有一點,應該是西藥降溫藥效果不是很好,用黃芪多糖效果就不錯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8:0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江口县| 舞阳县| 乌什县| 霍城县| 天柱县| 勃利县| 伊川县| 巴林左旗| 新兴县| 辽阳市| 凌云县| 梅州市| 乐业县| 应城市| 琼中| 广宁县| 运城市| 正镶白旗| 西充县| 炎陵县| 平山县| 望城县| 简阳市| 乐亭县| 台安县| 衡东县| 蚌埠市| 汕头市| 泸溪县| 鄂州市| 阳新县| 岳阳市| 惠来县| 绍兴县| 丽江市| 龙游县| 巴中市| 内江市| 吴江市|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