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資料,與大家共同學習!!! | 用藥常見的誤區
不注意預防用藥 雞群平安就不用藥,忽視了“防重于治”的原則,一旦發病難以治愈。
濫用藥物 有病沒病先用一些藥物,起不到防病作用,造成抗藥性的產生(特別是抗生素)。
用藥不及時 發病后等待觀望,能拖就拖,想不治而愈,耽誤了治療時機。
有病亂求醫 同時到幾處診斷,或今天到這家,明天去那家,造成無所適從,胡亂用藥。
重復用藥 相同成分、相同性質或相同功用的藥物重復使用,浪費投資同時使藥物相互影響,甚至使雞群發生中毒。
單一用藥 不注意聯合用藥或藥物的配伍,只用一種藥物,使并發癥難以治愈。
自作主張 憑經驗自己拿藥,用藥錯誤從而造成病情的延誤,應仔細診斷病情后再對癥下藥。
隨意停藥 病情一有好轉即停藥,造成治療不徹底引起復發或二重感染,更難治愈。
中途換藥 藥物達到一定量,有效成份在血液或機體中達到一定濃度時方顯效果,且需一定的時間,因心急而中途換藥從而造成疾病的難以控制。
盲目加量或隨意配伍(導致中毒、減效)
集中用藥的誤解(全天用藥一次是全天的用量而不是一頓的用量)。
心存僥幸,先輕后重(應先重后輕,如磺胺類藥物)。
圖省事,用藥方法失誤 ①注射的藥物飲水用,造成吸收效果不好,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②不溶于水的藥物飲水,如痢特靈;③拌料時攪拌不勻,如原粉類。
正確的用藥方法
對因 即針對病根,如新城疫和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以治療新城疫為主。
對癥 即緩解外表癥狀,如緩解呼吸道、拉稀、高燒等癥狀。
對時 即把握時機,適時用藥。
對史 即了解用藥史,以便確定或調整治療方案。
對量 用量一定要準,劑量過小效果不好,量過大不但增加費用還可造成中毒。
對法 不同給藥途徑,效果不一樣。①一般來說,對于全身感染,注射給藥好于口服給藥;飲水給藥好于拌料給藥。②感染部位不同,用藥途徑不一樣。腸道感染口服用藥好,呼吸道病飲水用藥好。
根據不同日齡的生理、生長發育特點及發病規律科學用藥 如產蛋雞慎用磺胺類、抗球蟲藥等影響產蛋和免疫的藥物。
用藥時一定要夠療程,不能隨意更換。
集中用藥 首次用量可適當增加,隨后的幾天用維持量。
考慮藥物的副作用 做到心中有數(是否有毒,是否影響機體的免疫力,是否影響產蛋,是否傷害腎臟等)。
注射用藥時應注意 病情嚴重時注射因應激可能出現的大量死亡;不能連續注射(特別是肉雞);做好注射器械的消毒工作,防止橫向感染。
|
|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