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的一片老文章,共同學習
蛋雞脫肛、啄肛多發生于產蛋初期。剛開產的小母雞由于激素分泌發生變化及輸卵管脫出,產蛋時造成肛門撕裂出血,其他雞追逐啄肛。脫肛往往引發啄肛,形成啄癖。啄肛容易造成受害雞貧血,嚴重時能將內臟啄出,造成死亡。啄癖嚴重時將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雞脫肛、啄肛的發生與飼養環境、營養代謝、管理和飼養方式有關,也與雞自身的遺傳、生理、習性及疾病感染有關。
1 環境
環境因素包括:光照時間過長、光線過強、飼養密度大、雞舍內溫度過高、濕度大、通風不良等。
1.1 光照 開產前光照時間過長,使育成期蛋雞性成熟提前于體成熟而早產。早產蛋雞產蛋時,因身體發育尚未成熟常常使肛門括約肌破裂,或出現脫肛現象,容易引發啄肛。在育成期應將光照控制在10h以內,開產后逐漸延長到16h。
雞舍因光線過強,會使雞的神經系統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心理上表現煩燥不安,易發生啄斗。雞產蛋時,肛門外翻,其他雞看見外翻的血紅肛門,爭相去啄,引發啄癖。啄癖形成后,即使肛門不外翻有時也啄肛。適當遮擋門、窗光線,或把門窗玻璃涂成紅色。能減少啄肛。
1.2 其它環境因素 雞舍高溫、高濕、通風不良、衛生條件差,雞生理常表現煩燥不安,易誘發啄癖。在生產中應加強雞舍通風、降溫,注意衛生、消毒。
2 日糧
日糧中蛋白質水平過高、維生素缺乏、粗纖維含量不足等。
2.1 育成期日糧中蛋白質水平過高,會造成蛋雞開產期蛋重過大而脫肛,引發啄肛。可采用降低日糧蛋白水平,增加日糧能量濃度的辦法。
2.2 蛋雞日糧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E不足,導致輸卵管和泄殖腔粘膜上皮角質化,使抗病性能下降而發生炎癥,造成輸卵管狹窄,引起脫肛、啄肛。根據營養需要供給充足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E。
2.3 日糧中粗纖維缺乏時會導致腸蠕動不充分,影響腸道的消化功能,且容易發生便秘,降低泄殖腔潤滑度,產蛋時發生脫肛,誘發啄肛發生。通常日糧中粗纖維含量以2.5%~5%為宜。
2.4 產蛋高峰期,因雞連續產蛋導致輸卵管內分泌減少,潤滑作用降低。在生產中,保證供給清潔、足夠的飲水,可降低脫肛、啄肛雞的數量。
3 飼養管理
3.1 發育慢,體重不達標 育成母雞生長發育慢,體重不達標,過早開產,產蛋期易發生脫肛、啄肛。雛雞飼養前5周內免疫接種,斷喙等應激較多,建議用肉仔雞料喂到4周齡,促進體重達到標準。至少在5周齡時體重達到標準,非常重要。16周齡轉入蛋雞舍前,體重超標準10%較好,以彌補轉群應激造成的體重損失。嚴格按照蛋雞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配制日糧,保證生長發育正常。每周稱重一次,如體重不達標,及時找出原因采取補救措施。在日糧中加1%~2%的植物油喂1~2周,可促進體重增加。在產蛋雞日糧中添加植物油,可降低脫肛、啄肛數量。
3.2 雞群密度大,整齊度差 大雞采食過多而肥胖,致使肛門周圍組織的彈性降低和腹部的脂肪過多而使產蛋時外翻的輸卵管難以復位而脫肛;小雞因營養不良而瘦弱,體成熟較差,也易引起脫肛、啄肛??刹捎媒档惋曫B密度,大小分群飼養,供給夠食槽、飲水器,根據體重分別喂給不同營養水平的日糧。
3.3 人工授精操作不當 操作不當會損傷泄殖腔和產道而發炎,常常脫肛、輸卵管脫出,引發叼啄。按照正確的操作規程,動作要輕,輸精器具嚴格消毒。
3.4 沒有及時進行斷喙 斷喙是防止啄癖發生的最有效措施。建議6~9日齡正確斷喙,10周齡進行修喙。
4 遺傳與內分泌
研究表明,雞啄癖遺傳率在0.57%。內分泌影響啄癖的發生,主要在性成熟階段。母雞剛開產,不適應產蛋過程,內心恐慌,且敏感性強,產蛋應激常誘發啄癖。日糧中添加VC等抗應激藥物。
5 應激
處于產蛋狀態的雞因意外驚嚇等應激,使外翻的輸卵管不能正常復位。雞因應激產雙黃蛋而引起肛門破裂或因病引起泄殖腔外翻、輸卵管下垂,此時,病雞常常成為眾矢之的,甚至內臟很快被叼出體外,吸引全群,爭相啄食。應盡量減少應激因素,嚴防貓、鼠、鳥等動物進入雞舍。
此外,長期腹瀉或其它原因引起雞體脫水,導致輸卵管粘膜滑度降低,生殖道干澀,雞產蛋時強烈努責脫肛而引起啄肛癖。應及時找出腹瀉的原因,標本兼治,以恢復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