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628|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如何了解進口豬肉成本?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8-4 20:4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7月份,海外發布中國計劃進口10萬噸豬肉信息,引發美國肉食品股票大漲. 俺在網上百度一下,發現有關肉食品進口成本的信息很少,如何去了解呢?請指點! 以下文摘: 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13日宣布,在來自美國的凍家禽及其他肉類產品中發現沙門氏菌污染和瘦肉精成分,因此暫停進口。BOABC認為由于在畜產品方面美國對中國是凈出口并且數量較大,因此質檢總局的決定對美國影響更大,對我國影響較小,但雙方引起貿易沖突的可能不大,因為: 1)整體上我國畜產品貿易是凈出口的,占我國畜產品產量的比例在3%以下。2006年我國生產和消費各種肉類近8000萬噸,但肉產品的貿易量只有180萬噸,僅占全國總產量和消費量的3%左右,進口所占比例更小。 2)我國家禽產品貿易量占國內產量(4000萬噸)的6%左右;并且家禽產品的貿易是凈進口的,主要是從美國進口。但目前我國家禽產品供應較為充足,暫停進口對國內市場影響不大。 3)目前國內供給較為緊張的豬肉產品的貿易是進出口的,且進出口量僅占國內產量和消費量的1%左右;并且在國內供應緊張的時候,因此暫停國外產品進口對國內市場影響極小。 4)我國與美國的畜產品貿易關系主要發生在家禽產品和豬肉進口方面,對美國的出口很少。2006年我國從美國進口各種凍家禽肉及雜碎40萬噸,近3億美元,(平均750美元.噸)占我國家禽總進口量和總進口額的70%左右;2006年我國從美國進口豬肉2100噸,合142萬美元,(平均676美元/噸?)占總進口量和總進口額的9%和7%。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7-8-4 20:43:42 | 只看該作者
    據廣東拱北海關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5月份廣東口岸出、進口豬肉價格均明顯上漲。   2007年前5個月,廣東口岸進口豬肉8135噸,價值721.8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8倍和3.5倍;進口平均價格為887.3美元/噸,上漲20.4%。出口豬肉3.4萬噸,主銷港澳地區,與去年同期減少7.6%,價值6.3億美元,增長8.8%。出口平均價格為1851美元/噸,上漲17.8%。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7-8-4 20:56:30 | 只看該作者
    鮮\冷\凍豬肉的進口稅: 關稅: 普通進口關稅率為70%, 依類別不同優惠關稅率20%/12%; 增值稅:13% 消費稅:0%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07-8-5 13:21:20 | 只看該作者

    2006年豬肉市場形勢分析

    日期:2007-03-09 來源:農業部 內容摘要:2006年我國生豬存欄略增,出欄擴大,產量增加,養豬效益開始好轉。豬產品呈現貿易順差,成為肉類貿易順差的主要組成部分。年內生豬產品價格經歷了大跌大漲,下半年生豬產品價格走出低谷,12月份生豬和豬肉價格達到年度最高。豬糧比價創2005年5月份以來最高值。   一、國內豬肉生產形勢分析   (一)生豬存欄恢復,豬肉產量增加。盡管今年上半年生豬生產發展滯緩,生豬存欄量同比下降1.91%,是近10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但是由于下半年高價位的拉動,生豬生產快速恢復。與上年相比,2006年生豬出欄和存欄均有一定程度增加,豬肉產量增加。   (二)生豬產品價格前降后升,養殖效益好轉   2006年上半年平均豬糧比價為5.06∶1,出欄一頭育肥豬虧損80元左右。進入三季度以來,由于畜產品價格迅速上揚,豬糧比價也快速回升,9月份以后豬糧比價超過5.5:1的盈虧點,12月達到6.2:1。   二、國內豬肉進出口形勢分析   2006年,我國生豬產品(包括鮮冷凍豬肉、加工豬肉、豬雜碎和活豬)出口額為9.83億美元,同比增加了3.84%。其中,鮮冷凍豬肉出口額占生豬產品出口的40.79%,加工豬肉占36.20%,活豬占22.91%。   我國生豬產品出口大于進口,呈現貿易順差。生豬產品進口額為1.60億美元,同比減少10.46%。其中,豬雜碎進口額占生豬產品進口的83.86%,鮮冷凍豬肉占13.29%。   (一)鮮冷凍豬肉出口額、進口額均減少   2006年,我國鮮冷凍豬肉出口量為26.89萬噸,同比增加7.37%;出口額為4.01億美元,同比減少1.26%。鮮冷凍豬肉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有:我國香港地區、朝鮮和越南,出口量合計為20.50萬噸,占豬肉出口總量的76.23%。   鮮冷凍豬肉進口量為2.38萬噸,進口額為2129.76萬美元,同比分別減少23.20%和26.02%。加拿大和法國是我國豬肉進口主要來源國,進口量合計為2.0萬噸,占進口總量的84.09%。   (二)加工豬肉出口、進口均增加   2006年,我國加工豬肉出口量為14.99萬噸,出口額為3.5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10.53%和13.94%。加工豬肉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有:日本、我國香港地區和菲律賓,出口量分別為7.91萬噸、2.96萬噸和1.21萬噸,合計占加工豬肉出口總量的80.61%。   加工豬肉進口量為67.41噸,同比增加1.01倍;進口額為31.09萬美元,同比增加47.79%。我國加工豬肉主要來源于法國和日本。   (三)豬雜碎出口量、進口量均增加   2006年,我國出口豬雜碎573.83噸,出口額為50.4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加60.65%和70.17%。主要出口地是泰國。   豬雜碎進口量為19.49萬噸,同比增加15.55%;進口額為1.34億美元,同比減少7.75%。法國、美國和加拿大是我國豬雜碎的主要進口來源國,占我國豬雜碎進口總量的90.36%。   (四)活豬出口減少   2006年,我國活豬出口量為171.96萬頭,出口額為2.25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2.40%和0.73%。活豬主要出口到我國香港和澳門地區,出口額分別為2.08億美元和1740.97萬美元。   三、國內豬肉市場價格分析   (一)生豬價格波動較大,最低與最高價格都創近年來歷史記錄;產區跌漲幅度大于銷區   根據農業部畜牧業司定點調查月報資料分析,2006年我國生豬的平均價格為7.20元/千克,同比下降9.02%。其中,1-5月份我國生豬價格連續下降,在5月份跌至近期歷史最低點(5.96元/千克),比1月份價格下跌19.46%。6月份生豬開始價格上揚,12月份達到年內最高點,也是2004年10月以來的最高點,為9.18元/千克,同比提高32.09%。第四季度生豬的平均價格為8.48元/千克,同比上漲23.02%,環比上漲18.44%。   資料來源:農業部畜牧業司。   從主產區(包括湖南、四川、河南、山東和河北)來看,2006年生豬平均價格為7.01元/千克。其中,1-5月份生豬價格連續下降,從1月份的7.39元/千克降至5月份的5.64元/千克,是2004年以來生豬價格最低點。6月份后生豬價格持續上漲,12月份時價格已達到9.29元/千克,同比上漲幅度高達42.70%。   從主銷區來(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和廣東)來看,2006年生豬平均價格為7.83元/千克,同比下降了10.83%。其中,1-5月份生豬價格連續下降,5月份是谷底價格,為6.49元/千克。之后價格上漲,到12月份價格達到9.96元/千克,同比提高31.75%。   總的看來,主產區與主銷區生豬價格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在跌入低谷之后,從6月份開始價格均迅速回升,且上升幅度較大。   (二)豬肉價格比生豬價格波動滯后一個月,跌漲幅度均低于生豬價格   2006年我國豬肉平均價格為12.11元/千克,同比下降7.77%。其中,在6月份豬肉價格跌至最低點,為10.58元/千克,比1月份下跌14.88%。7月份開始價格恢復性上漲,12月份達到14.40元/千克,同比提高20.50%。第四季度我國豬肉平均零售價格為13.58元/千克,同比上漲12.70%,環比上漲13.55%。豬肉價格與生豬價格走勢一致,但是跌幅和漲幅均低于年內生豬價格的跌漲幅度。   主產區平均價格為11.96元/千克,同比下降8.14%;主銷區平均價格為12.67元/千克,同比下降10.84%。主產區與主銷區變動趨勢一致,產區價格回升速度大于銷區。   資料來源:農業部畜牧業司。   近期我國生豬產品價格上漲到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一是前期我國生豬和豬肉價格的連續下跌,導致效益下降,養豬企業和農戶調整生產,降低母豬存欄數量,上市的豬肉產品數量增長幅度小于同期消費的增長幅度,導致豬肉產品價格上漲;二是玉米價格上升,使豬飼料價格提高,養豬成本增加,推動生豬產品價格上漲;三是傳統節日使得生豬等畜產品的消費需求增加,拉動價格上升。   四、國內城鎮居民豬肉消費狀況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豬肉人均購買量為每月1.646千克,同比提高了2.61%,占肉禽類消費比重的55.69%。   從各省市來看,廣西城鎮居民每月人均豬肉購買量達到2.70千克,居全國之首;其次是廣東省,為2.45千克。全國共有18個省市城鎮居民人均豬肉消費數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新疆、寧夏、西藏、青海、內蒙古等五省的每月人均消費量還不到1千克。   表1我國豬肉消費數量和消費比重較低的省市單位:千克 地區 新疆區 寧夏區 西藏區 青海省 內蒙古區 北京市   每月人均消費量 0.513 0.666 0.88 0.979 0.942 1.433   占肉禽消費比重(%) 20.34 31.35 27.98 35.12 43.06 46.1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肉類消費結構來看,江西城鎮居民豬肉消費比重最大,占肉禽類消費的67.40%,貴州、湖北、云南、四川、湖南和福建等省豬肉消費比重超過6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新疆、寧夏、西藏和青海等地區豬肉消費比重低于45%,特別是新疆、寧夏和西藏等西部地區由于受飲食習慣、生產結構和宗教等因素的影響,牛羊肉消費比重較大,而豬肉消費比重較小。   表2我國豬肉消費數量和消費比重較高的省市單位:千克 地區 貴州省 江西省 湖北省 云南省 福建省 四川省 湖南省 每月人均消費量 2.11 2.01 1.67 1.89 2.29 2.24 2.02 占肉禽消費比重(%) 67.19 67.44 65.61 64 61.78 61.9 62.73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五、國際豬肉市場分析   (一)價格分析   美國2006年豬肉切塊的批發價格同比下降3.19%,腰肉(14~19磅)批發價格下降7.69%,腹肉(帶皮,12~14磅)批發價格上漲0.73%,腿肉(20~23磅)批發價格上漲0.55%,豬肉碎屑(72%新鮮)批發價格下降12.23%。   美國2006年第四季度豬肉切塊的批發價格同比下降0.10%,腰肉(14~19磅)批發價格下降3.02%,腹肉(帶皮,12~14磅)批發價格下降2.55%,腿肉(20~23磅)批發價格上漲7.71%,豬肉碎屑(72%新鮮)批發價格上漲3.85%。 表3美國豬肉批發價格單位:美元/英擔,% 豬肉切塊 腰肉 14-19 磅 腹肉,帶皮12-14 磅 腿肉 20-23 磅 豬肉修剪碎屑,72%新鮮 06/01 61.5 95 75 55.41 49.67 06/02 60.27 96.21 71.83 51.67 42.41 06/03 63.15 101.31 78.67 57.29 47.93 06/04 60.65 107.25 78.83 51.91 44.71 06/05 69.12 112.77 87 58.03 53.29 06/06 77.74 124.61 101.25 70.71 66.16 06/07 74.43 114.95 94.29 68.64 62.95 06/08 74.86 109.35 90.67 76.97 61.48 06/09 71.41 99.58 82.56 76.58 58.91 06/10 67.61 99.27 75.44 70.68 56.16 06/11 66.10 94.25 78.38 70.44 49.12 06/12 65.00 99.00 78.00 65.00 49.00 2006年平均 67.65 104.46 82.66 64.44 53.48 比上年同期 -3.19 -7.69 0.73 0.55 -12.23 四季度平均 66.24 97.51 77.27 68.71 51.43 比上年同期 -0.10 -3.02 -2.55 7.71 3.85   資料來源: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   2006年加拿大豬肉產量預計為188.5萬噸,同比下降1.5%。主要原因是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發生豬疫,以及美國豬肉產量的增加。預計2007年加拿大豬肉產量仍將小幅下降。   2006年上半年加拿大豬肉價格同比下降19%。主要是作為加拿大主要豬肉出口國的美國豬肉產量預計不斷增加,這對加拿大豬肉市場價格造成一定的壓力。1-6月份安大略省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0.48%;馬尼托巴省豬肉價格同比下降18.33%。   (二)生產與貿易分析   2006年全球豬肉產量預計將達到1.08億噸,同比增長3.85%。由于近幾年谷物價格較低,許多國家調整養豬產業,使豬肉產量大幅增加。巴西、墨西哥、越南等國家豬肉產量增長,使發展中國家豬肉產量占全球份額提高至63%,增長1個百分點。在發達國家中,美國豬肉產量穩定增長;由于加元升值,以出口為主的加拿大(豬肉產量每年50%以上出口)豬肉產量將受到影響,出現小幅下降;歐盟豬肉產量增長緩慢。   2006年豬肉貿易量預計達到480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加拿大豬肉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下降,與上年相比,豬肉出口量僅增長1%。而匯率的變化對美國豬肉出口產生了積極地影響,1-9月份美國豬肉出口量同比增長12%。   六、2007年國際市場展望   受匯率走勢的有利影響,美國豬肉出口量會進一步增長,國內產量將會進一步增加;但是匯率對歐盟和加拿大的影響不利,可能會降低豬肉貿易量和產量的增長幅度。亞洲非傳統市場和俄羅斯市場對豬肉需求旺盛,再加上玉米等飼料價格的上漲,會推動國際市場豬肉價格略有上漲。
    5
     樓主| 發表于 2007-8-5 13:27:56 | 只看該作者

    國際肉類市場綜述

    2007年5月11日,商務部肉類市場形勢分析及中央儲備肉計劃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和代儲單位、基地場近3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徐息和助理巡視員、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霍建國會長、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胡鑫副總經理、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趙箭副主任等領導到會并講話。會議總結了2006年5-8月、9-12月和2007年1-4月中央活畜儲備的計劃執行情況。同時,高度評價了2007年3月和5月的兩次國家活畜儲備緊急動用工作。食品土畜商會霍建國會長主要介紹了國際肉類生產、貿易情況及大宗商品的國際市場供求形勢。 一、國際肉類生產和貿易概況 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的統計,2005年,世界肉類總產量達到2.65億噸(帶骨)。在世界肉類的生產結構中,豬肉產量最高,達10323萬噸;雞肉次之,為7091萬噸;牛肉(包括肉牛和水牛)占第三位,為6290萬噸。 世界各國的人均肉類消費量差別很大,最多的是美國、歐盟、阿根廷、烏拉圭、巴西、加拿大和俄羅斯,從60公斤至130公斤不等。年人均消費量最低的是印度。 肉類總量的5%進入國際貿易,肉類國際貿易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出口國和凈進口國,美國在全球肉類貿易中處于首位,年出口額約80億美元,許多亞洲國家在國際肉類貿易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日本是最大的肉類產品凈進口國,年進口額約90億美元,然而因其嚴格的衛生標準,只有有限的幾個國家可進入這個市場。俄羅斯也是肉類主要進口國,年進口額約22億美元,但其購買力的不穩定使對俄貿易存在較大風險。 二、大宗商品的國際市場供求形勢 (一)豬肉 1、2006年市場回顧 豬肉在1990-2000年十年間,世界產量增加了2000萬噸,且至今依然保持增長。全球需求的增長促進豬肉生產和貿易的增長,目前,豬肉仍然是人們肉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收入的增長,尤其是在中國,促進了豬肉需求的增長。2006年,中國、歐盟、加拿大、美國及巴西的豬肉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80%,中國豬肉產量5226萬噸,居第二、三位的是歐盟和美國,產量分別為2140萬噸和955萬噸。中國豬肉消費量5180萬噸,歐盟和美國的消費量分別為2001萬噸和864萬噸。 2006年世界豬肉出口量532萬噸,比2005年增長2%,出口量居世界前三位的是歐盟、美國和加拿大,它們的豬肉出口量分別達141萬噸、135萬噸和108萬噸。 美國豬肉貿易量占其產量的11%左右,預計今明兩年國際市場對美國豬肉的需求仍然強勁,特別是瘋牛病和禽流感不斷影響著牛肉和禽肉的貿易,美元的相對疲軟將進一步增加了美國豬肉的出口競爭力。 豬肉進口量居前三位的是日本、俄羅斯和美國。日本仍保持世界最大豬肉進口國的地位,年進口量110萬噸以上。 2、2007年市場預測 預計2007年世界主要國家豬肉產量增長4%,達到1.04億噸,但是增長的77%來自于中國的貢獻,中國的豬肉產量達到世界產量的一半以上。 2007年,中國豬肉產量與消費量預計增長5%,分別達到5580萬噸和5530萬噸。2006年、2007年豬肉生產增長相對前些年緩慢,但豬肉的消費仍然受到中國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水平增加的促進。 2007年豬肉出口增長,但僅限于幾個主要的貿易國。出口量預計將增長3%,達到530萬噸的水平。世界豬肉出口增長主要國家是美國和巴西。 2007年,巴西豬肉產量將增長5%,達到290萬噸。2005年,俄羅斯是巴西豬肉出口的主要市場,但2006年1-7月巴西對其出口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44%。同期,巴西對非常規市場,譬如香港、新加坡和烏克蘭的出口在增加。巴西豬肉2006年出口預計下降29%,對非常規市場出口的增加彌補了對主要市場出口的減少,巴西豬肉出口預計增長6%,達到57萬噸的水平。 美國豬肉出口量預計達到歷史最高點,將超過140萬噸,2005年美國出口豬肉占產量的12.8%,預測2007年將達到14.3%。 美國豬肉對俄出口增長主要是因為巴西發生的口蹄疫使其不能保持其在俄的豬肉市場份額。 (二)、牛肉 1、2006年市場回顧 2006年,世界牛肉產量約5383萬噸。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牛肉生產國,2006年牛肉產量1198萬噸。牛肉產量居二、三位的是歐盟和巴西,分別為902萬噸和793萬噸。世界牛肉產業中長期走勢仍呈增長態勢。 2006年世界牛肉出口量約727萬噸,美國由于受瘋牛病的影響,牛肉出口遭受打擊, 2003年12月23日發生的一例瘋牛病,導致了70%的進口市場對美國關閉,出口量由2003年的114萬噸降至06年的50萬噸。巴西超過澳大利亞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國,出口量達到210萬噸。 2、2007年市場預測 盡管疫情導致的貿易限制仍然繼續,但2007年世界牛肉貿易會穩定增長。受瘋牛病、口蹄疫等問題影響,世界牛肉供應形勢依然緊張。2007年世界牛肉出口預計總體增長6%,隨著世界各國對美國開放牛肉市場,預計美國牛肉出口量將增長30%,恢復到正常出口量的一半以上。 2007年日本牛肉進口量將增長10%。2006年,日本市場牛肉價格昂貴,限制了牛肉的消費量。恢復進口美國牛肉后,市場價格回落,將促進消費增長。 (三)雞肉 1、2006年市場回顧 2006年世界雞肉產量6523萬噸,美國是最大的雞肉生產國,2006年雞肉 產量1604萬噸,雞肉產量居二、三位的是中國和巴西。分別是1035萬噸、935萬噸。 巴西在2004年和2005年逐漸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雞肉出口國,2006年出口250萬噸。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爆發,嚴重擾亂了亞洲、荷蘭、加拿大和美國的生產和出口。加之匯率、能源價格和飼料成本,對雞肉生產也產生很大影響。近年,禽肉熟制品的產量顯著增加,主要進口國,如日本和歐盟轉而進口熟雞肉,中國和泰國都將很大一部分生禽肉制品加工熟禽肉制品,以減少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爆發導致的出口損失。 2、2007年市場預測 全球雞肉出口量將增長4%,達到670萬噸。預計美國出口將占總量的37%,巴西占38%,歐盟仍然保持10%。 1999-2005年,巴西雞肉出口連續增長, 2006年受巴西雷亞爾匯率升值和主要進口市場因禽流感轉移消費其他肉類的影響,巴西雞肉出口下降。隨著不斷開發俄羅斯等市場,巴西雞肉出口預計增長2%,達到260萬噸。 2006年,歐盟雞肉進口增加了15%,預計2007年進口量將進一步增加8%,達到64.5萬噸。2007年,世界最大的雞肉進口國俄羅斯進口量將下降7%,達到120萬噸。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俄羅斯近年國內雞肉產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且2007年產量預測將進一步增加。俄羅斯60%的進口來自于美國,其他的大部分被巴西占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2:3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聂荣县| 凤庆县| 观塘区| 若羌县| 灵川县| 长岭县| 北流市| 融水| 清涧县| 昌黎县| 扎兰屯市| 高青县| 漳州市| 石门县| 太仆寺旗| 宁阳县| 博野县| 汤原县| 青铜峡市| 信丰县| 丰台区| 泉州市| 陆河县| 安乡县| 镇沅| 大邑县| 天水市| 旺苍县| 普兰县| 胶南市| 依兰县| 宕昌县| 平潭县| 澎湖县| 平遥县| 江安县| 察雅县| 曲沃县| 宿迁市|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