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247|回復: 1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國外吃玉米,中國燒玉米。國家對次叫停!!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7-29 15:47: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說起玉米的用途,我們自然而然會想到“窩窩頭”。16世紀,明朝人引進了這種原產于美洲的高產農作物。自那時起,玉米作為中國人的口糧之一,種植地域不斷延伸,種植面積逐漸擴大。  4個多世紀后的今天,已經告別了大多數國人餐桌的玉米,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比如作為工業原料生產乙醇,成為汽車的新動力。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的乙醇汽油,一時間成為頗受歡迎的新能源。   自從有了能源屬性,小小的玉米身價倍增。近年來,玉米價格更是一路攀升。   然而,當越來越多的汽車需要消耗玉米來驅動時,我們最初的欣喜逐漸被另外一種擔憂所代替:玉米能否承擔起我國能源戰略的重任?當我們將國家的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放在一起考量時,究竟哪個應放在第一位?   最近,國家有關部門接連發出通知,表明了對這一問題的態度。通知指出,“要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發展。各地要停止新建、擴建玉米深加工項目,并對在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通知是對我國發展生物燃料“非糧為主”原則的重申。   民以食為天,人始終是第一位的。盡管我國面臨嚴峻的能源安全形勢,但是糧食安全永遠都比能源安全重要,中國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最為要緊的大事。當車與人爭糧時,我們首先考慮的是人的飯碗。這無疑是通知透露出的最關鍵信息。   國家嚴控玉米深加工項目,糧食燃料遭遇急“剎車”   6月7日,國務院召開關于可再生能源的會議。會議最引人關注的信息是,中國將停止在建的煤化工項目和糧食乙醇燃料項目,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糧食,不得破壞生態環境的原則下,堅持發展非糧燃料乙醇。   國務院可再生能源會議發出的信息,其重心是為燃料乙醇項目緊急“剎車”:我國燃料乙醇項目的原料應堅持以非糧為主,重點支持木薯、甜高粱以及纖維資源等非糧原料產業發展。此舉意味著各地一哄而上的玉米加工燃料乙醇項目將受阻。凡以糧食和農田油料作物為原料的燃料乙醇,都到了應該“降溫”的時候了。   最近一段時期以來,國家要求燃料乙醇項目緊急“剎車”,相關信息接二連三。   5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陜西考察生豬生產時指出,“要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的盲目發展,確保國內市場飼料供應”。   5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就做好豬肉等副食品生產供應保持市場穩定工作發出通知,要求“要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發展。各地要停止新建、擴建玉米深加工項目,并對在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 其實,早在去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就“叫停”了玉米加工乙醇項目,暫停核準和備案玉米加工項目,并將對在建和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   去年12月1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發出通知稱,將對生物燃料酒精項目實行核準制,其建設項目必須經國家投資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核準。凡違規審批和擅自開工建設的,不得享受燃料酒精財政稅收優惠政策,造成的經濟損失將依據相關規定追究有關單位的責任。非定點企業生產和供應燃料酒精的,擅自購買定點外企業乙醇的行為,一律不給予財政補貼,有關職能部門將依據相關規定予以處罰。   去年12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又下發了《關于加強玉米加工項目建設管理的緊急通知》,明確要求立即暫停核準和備案玉米加工項目,并對在建和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4家燃料酒精定點生產企業,未經國家核準不得增加產能。   據了解,國家在“十五”期間批準建設了4個燃料乙醇生產試點項目: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黑龍江華潤酒精有限公司、河南天冠燃料集團和安徽豐原燃料酒精股份有限公司。至2005年底,這4家企業規劃建設的102萬噸燃料乙醇產能全部達產。   肉價上漲背后是飆升的玉米價格   不久前,國內熱炒的話題之一無疑就是豬肉價格的快速上漲了。5月中旬各地曾經出現過一天一個價,幾乎每天都要上漲0.05-0.10元/公斤。據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監測,今年5月中上旬,全國36個大中城市的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14.5 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漲43.1%。另據報道,北京、沈陽、青島、大連等幾個城市豬價均創下歷史新高。   在分析豬肉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時,不少人士將矛頭指向糧食價格特別是玉米價格。他們不約而同認為,引起豬價上漲的一個因素是玉米價格上漲帶動飼料成本的提升。資料顯示,自2006年10月以來,玉米價格出現了明顯的上漲。目前吉林地區玉米價格比去年同期高250元/噸,這造成每頭豬的飼料成本提高了40~50元。截止到5月底,黑龍江省玉米平均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150元/噸;2月中旬收購價格曾最高達1305元/噸,較上年同期提高了240元/噸,   業內也有不同的聲音。有關專家認為,表面上玉米價格的上漲是豬肉價格上漲的導火索,但實際上的主要因素是2005年——— 2006年養豬虧損以及2006年中期以來豬的重大疫情造成生豬存欄數量降幅較大,嚴重影響了生豬供給與居民消費的比例關系,引起了極大的供求失衡。   “但是,糧食價格的上漲,確實給我國畜牧養殖行業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專家承認,如果玉米價格繼續持續上升,有可能加劇農產品市場的動蕩,價格大起大落。他們認為,由于玉米價格的一哄而上的大幅上漲,造成壓力的不僅是養殖業,更多的一些低附加值、產業鏈短的玉米淀粉加工企業也面臨著極大的沖擊能源屬性,讓玉米成為最火爆的農作物   如果說肉價上漲,原因之一是玉米、飼料價格的變化。那么,是什么力量讓玉米這種原本很普通的農作物如此惹眼呢?   6月11日,中國玉米網的總經理馮利臣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道出了答案:“能源化!”   馮利臣認為,玉米這幾年價格迅速上揚,其中一個關鍵性因素就是玉米深加工業的快速發展。   吉林市一位從事玉米貿易十多年的貿易商告訴記者,由于深加工企業資金雄厚、收益巨大,高價收購造成了市場的連動效應,進而使得市場盲目追捧,使得玉米價格一路高漲。   這位貿易商進而告訴記者,在吉林市,眾所周知的深加工企業就是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當地人稱之為“大酒精”。他說:“這幾年‘大酒精’一直在擴建,吉林市及周邊很大一部分玉米都被其消化了,他們生產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就是玉米。”   在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就是玉米。“目前玉米為原料的乙醇加工業比重約在80%。在東北地區幾乎清一色是玉米乙醇。”馮利臣說。   有媒體報道,近年來,在中國的玉米種植地區,紛紛建起大大小小的乙醇廠。它們為了生產,開始跟動物飼料生產商搶奪原材料。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6年12月公布的一份報告說,2005年,工業加工消耗的玉米多達2300萬噸,幾乎占當年中國玉米產量的16.5%,比2001年增加了近一倍。   玉米加工業不斷產生加速度,玉米價格當然水漲船高。   我國是玉米生產大國,2006年玉米產量1.47億噸,居世界第二位。近年來玉米深加工業快速發展,既改變了原來的玉米消費構成,也帶來一些深刻的變化。   大連理工大學環境與生命學院教授白鳳武,曾參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燃料乙醇項目研究課題的研究,也曾為安徽省一家燃料乙醇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他告訴記者,燃料乙醇項目位列我國“十五”十大重點工程,2000年開始啟動。起初,由于燃料乙醇價格高于汽油,因此發展緩慢。從2003年開始,全球石油價格上漲使燃料乙醇利潤空間不斷“放大”。2005年國家指定的4家燃料乙醇生產企業產量猛增,燃料乙醇項目從以前的“包袱”變成了“財富”。   據報道,在中國的玉米主產區吉林省,2005年初,一噸玉米賣1000元沒人問津。可僅僅兩年之后,玉米收購價已經到了1460元。   玉米深加工業的大提速,使玉米的原有屬性正在發生變化,特別是燃料乙醇生產和開發,使玉米成為可再生能源和替代石油的再生工業原料。“玉米工業需求呈剛性增長,收購市場競爭激烈,拉動玉米價格上揚。”馮利臣分析燙手的玉米:期貨市場已經有人買4年后收割的玉米   能源屬性使玉米出現新比價關系,從國際范圍考察,可以從玉米期貨的火爆行情反映出來。   國際上,燃料乙醇實現工業化生產始于巴西。資料顯示,為了有效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減輕能源的對外依賴程度,巴西通過立法,確立用燃料乙醇替代汽油的發展方向。目前,巴西已經成為全球用甘蔗制燃料乙醇的第一大出口國,同時也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燃料乙醇生產國。值得關注的是,巴西是世界上燃料乙醇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燃料乙醇已經具備相當市場競爭力,從2001年開始,巴西政府取消對燃料乙醇的補貼,由市場供求關系直接調節。   世界第一大燃料乙醇生產國美國用玉米來提取乙醇。美國自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之后,便開始以玉米為原料制造和推廣車用乙醇汽油,如今產量達到559萬噸,市場份額占混合燃料車用油市場的12%。2005年,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能源政策法案》,自此拉開了玉米乙醇行業的爆發式增長。據美國農業部估計,現在美國每年用于生產乙醇的玉米占到玉米產量的20%,而這一比例在2000年只有6%。6年前美國有54家乙醇工廠,乙醇年產量約20億加侖,而現在美國有100多家乙醇工廠,乙醇年產量超過50億加侖。美國農業部有關人士表示: “目前,美國有超過70家新乙醇工廠在建,預計將使美國的乙醇年產量達到80億加侖,它們將消耗掉更多玉米。”   大連商品交易所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世界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期貨交易所——— CBO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期貨已經成為目前世界農產品期貨中最大的交易品種。   資料顯示,自2006年9月以來,CBOT玉米價格大幅上漲,漲幅達到了近50%。2007年3月玉米期貨期權的日均成交量是57萬手,比去年3月份提高了58%。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06、2007年CBOT農產品日均成交量增長加快,就是因為美國對于生物燃料的追求,或者說對玉米的需求造成的。   由于對乙醇燃料的需求不斷增加,CBOT玉米遠期合約的持倉量不斷上升,現在就有 2010年交割的玉米期貨合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這對以乙醇為燃料的公司而言,意味著它們要不斷購買燃料,所以買到了4年之后的玉米,這樣就鎖定了4 年之后玉米價格,也就鎖定了4年之后的燃料購買成本。”   由于美國玉米燃料乙醇業的迅猛發展,過去的150年時間內,玉米的價格單純取決于其自身的產量和食物飼料需求關系的局面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食物、飼料和能源用途共同主導玉米需求的新格局“從地里提煉更多乙醇”,成為美國玉米能源化戰略的形象表達。有人說,這樣做的結果是,汽車開始和人類爭奪糧食,生物乙醇工廠和食品供應商開始展開拔河比賽。   玉米能源化,中國不能承受之重   “在我國,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的路子走不通。我們和美國的國情不同,必須以糧食安全為第一位。”6月11日,中期嘉合期貨經紀公司沈陽營業部資深分析師沈恩賢告訴記者。   白鳳武接受采訪時說,我國最初出臺燃料乙醇政策時,是為了為陳化玉米尋找出路。當時,玉米產量過剩,農民手中的糧食賣不出去。在東北地區,許多農民的院落里、房前屋后堆滿了賣不出去的玉米,一提起賣糧難,農民有一肚子的苦水,一肚子的牢騷。   現在,“望著豐收的玉米,農民和各級領導再也不用為賣糧難坐臥不寧了”。   但是,另一個和玉米有關的問題隨著工業消費的高速增長隨之顯現。6月12日,遼寧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資深分析師時巖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業內人士現在開始為各地盲目上項目可能對糧食安全造成影響而擔心”。接受采訪時,他正在和同行們在東北地區玉米產區考察。   時巖告訴記者,這次考察他最大的發現就是目前玉米加工企業利潤大幅度下降,大企業利潤下降,有些小規模的企業已經停產。   玉米深加工企業利潤下滑的苗頭,在去年就已出現。有關部門顯示,2006年頭三季度,吉林玉米深加工企業的利潤水平較上年同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以酒精(乙醇)行業最為突出。另外,酒精產品的增多使其產品的競爭趨向激烈,同時國家扶持酒精產業的力度也在逐步削減,這使得原先這個暴利行業開始走向平利。   業內人士分析,這幾年,以糧食(在東北主要是玉米)為工業原料的加工工業以驚人的速度上馬。據統計,2006年吉林省玉米加工企業已達500多家。而早在2005年,吉林省玉米加工能力已突破800萬噸,加工量達到650萬噸。   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去年他們對東北玉米產區考察時發現,僅在吉林省一個玉米生產大縣的一個鎮,正在開工的兩家玉米加工企業產能就達160萬噸。在這兩家企業周邊,還有幾十家中小型酒廠。而這個縣年產玉米也就180萬噸。   在玉米成為工業原料后,玉米加工業高速擴張。大連商品交易所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聯合研究課題預測:“十一五”期間,我國玉米產需缺口在350萬噸左右,將由玉米的凈出口國轉變為凈進口國。有關糧食專家認為,玉米深加工產業必須及時予以調控,否則可能會對我國的總體糧食安全產生影響。   1995年,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來斯特·R·布朗在他的著作 《誰來養活中國》中預言:在世界糧食產量增長趨緩或停滯的大背景下,中國將進入一個糧食短缺的世紀。盡管這個話題存在諸多爭議,但毋庸置疑的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確成為擺在我國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 據統計,2005年底,中國耕地面積為18.17億畝,比2004年減少2000萬畝,已經降至專家們公認的18億畝耕地面積警戒線。人均耕地1.4畝,僅為世界人均5.5畝的1/4。中國土地資源潛在自然生產力——— 年生物生產量約為52.6億噸干物質,按溫飽標準計算,其理論的最大人口承載能力約為15億~16億人。穩中趨降的種植面積和幾乎使用窮盡的豐收增產技術,決定了未來中國糧食產量不可能有大的增長。   專家普遍認為,中國的現實條件具有如下特點,一是能源需求每年都在快速增長;二是中國人口數量巨大,吃飯是個大問題,這也意味著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極為敏感;三是中國的資源稟賦條件不好,人均可使用的農業用地不多,糧食生產與其他生物能源作物很容易形成爭地爭空間的情況。   “我國人口眾多,糧食問題應放在應該考慮的工作的首位,因此靠糧食轉化解決能源問題更是不現實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誰來代替玉米?   我國的國情是人多地少,糧食安全是第一位的,不與農業爭糧爭地是發展生物能源的原則。如何發展生物能源,減少對石油的過度依賴,同時保障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據了解,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基本取得共識,發展替代能源的戰略已由當初單一的用糧食加工燃料乙醇轉變為生物質能源的綜合開發。   “堅持非糧為主,積極穩妥推動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發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去年12月下發的緊急通知明確表態。   據悉,“十一五”期間,國家將繼續實行生物燃料乙醇“定點生產、定向流通、市場開放、公平競爭”相關政策。生物燃料乙醇項目實行核準制,其建設項目必須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財政部核準。   財政部今年5月底制定施行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將生物乙醇燃料定位為用甘蔗、木薯、甜高粱等制取的燃料乙醇。   誰來替代玉米?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在他的一篇文章中給出了精彩答案:“每年利用全國50%的作物秸稈、40%的畜禽糞便、30%的林業廢棄物,以及約550萬公頃邊際性土地種植能源植物和建設約1000個生物質轉化工廠,其生產能力可相當于5000萬噸石油的年生產能力,相當于一個大慶(年產4800萬噸),或2004年全國石油總產量的29%,凈進口量的35%”。   有關人士分析,從目前我國生物燃料資源、技術、市場和政策條件來看,要實現生物燃料的規模化發展,關鍵要解決好生物燃料的資源落實、產品生產和市場銷售三個環節的問題。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7-7-29 18:10:50 | 只看該作者
    樓主 把字體設置的讓人看的頭暈啊!!看不下去了!:5s: :2d:
    板凳
    發表于 2007-8-7 12:04:55 | 只看該作者
    樓主,說的不錯。敬佩敬佩;1s: ;1s:
    地毯
    發表于 2007-8-8 17:51:22 | 只看該作者
    對于我們這些養豬的來講是個好消息,堅決抵制玉米提煉乙醇。
    5
    發表于 2007-8-8 18:52:53 | 只看該作者

    都吃不飽了,要車干嘛

    老干些荒唐的事:5s:
    6
    發表于 2007-8-10 08:22:15 | 只看該作者
    不要管 管太多了 玉米貴農民俞賺錢 糧食安全就叫那些吃不起糧的窮人不準生小孩 人少了吃糧的就少了
    7
    發表于 2007-8-10 09:24:40 | 只看該作者
    6樓 大 中 小 發表于 2007-8-10 08:22 只看該作者 不要管 管太多了 玉米貴農民俞賺錢 糧食安全就叫那些吃不起糧的窮人不準生小孩 人少了吃糧的就少了 窮人多富人多你個垃圾
    8
    發表于 2007-8-10 13:22:0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牛你哭 于 2007-8-10 09:24 發表 6樓 大 中 小 發表于 2007-8-10 08:22 只看該作者 不要管 管太多了 玉米貴農民俞賺錢 糧食安全就叫那些吃不起糧的窮人不準生小孩 人少了吃糧的就少了 窮人多富人多你個垃圾
    在網上罵人的才是垃圾
    9
    發表于 2007-9-14 10:11:4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對宏觀經濟的數據往往是非常不準確的,出了問題后才開始進行調整。
    10
    發表于 2007-9-14 11:07:18 | 只看該作者
    遲發性,短視性,粗暴性,是調控的特色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0:2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隆安县| 庄浪县| 宣威市| 白银市| 石狮市| 东城区| 宣恩县| 金塔县| 大名县| 武邑县| 怀来县| 新龙县| 九龙县| 陆河县| 通州区| 渝中区| 平山县| 威海市| 仙居县| 邵阳市| 涿州市| 合水县| 葫芦岛市| 乐业县| 岑巩县| 丹阳市| 琼中| 满城县| 观塘区| 资溪县| 炎陵县| 通许县| 遂川县| 常熟市| 鄱阳县| 思南县| 札达县| 读书| 滨州市|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