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便秘多因喂給干硬不易消化和含粗纖維過多的飼料, 或喂精料過多, 飼料不清潔,飲水和運動不足等引起。某些熱性病如豬肺疫、豬丹毒等也可繼發便秘現象。治療時, 可采用中西獸醫結合方法。
1 病初用藥
可選用硫酸鈉、硫酸鎂或人工鹽50~150g, 加溫水適量灌服, 每日1 次。另用溫肥皂水或石蠟油灌腸, 灌腸時要注意適當壓力,以防壓力過大, 腸管不易承受而引起破裂。
2 內服中草藥
方1: 大黃10g, 芒硝20g, 玄參18g, 麥冬20g, 生地20g, 煎服, 每日1 劑。
方2: 大黃10g, 檳榔15g, 枳實15g, 火麻仁15g, 生石膏20g, 煎服, 每日1 劑。
方3: 大黃15g, 枳實、厚樸、檳榔各10g,水煎加芒硝30g, 每日1 劑。
方4: 通便靈: 大黃4 份, 檳榔0. 5 份, 川木香0. 5 份, 青木香1 份, 碳酸氫鈉4 份, 研為細末, 50kg 以下患豬每次20g; 50~ 100kg豬每次30g, 用水或植物油沖服。
方5: 生香蕉200g, 生旱蓮草30g, 搗汁內服, 每日3 次。
3 后期補液
如病程拖延較長, 后期應給予補液, 可用5% 葡萄糖250m l 加蒸餾水或生理鹽水250m l, 混合腹腔注射, 每日2 次。
4 原發病治療
如為豬肺疫、豬丹毒等熱性病所繼發的便秘, 應同時治療原發病。治療過程中還應加強對病豬的護理。尚有食欲的, 應禁食。大便通腸后, 在恢復期間應趕豬適當運動, 限量喂給多汁易消化的青綠飼料, 并供給充足飲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