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蛋、奶是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須品,肉蛋奶的保質保量、穩定供應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 我國現代畜牧業發展歷程短,生產分散,標準化程度低,疫病防控難度大,飼料資源緊缺,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畜禽產品的安全存在隱患等,這些已嚴重制約畜牧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近年來,豬、禽生產中重大疫病頻發,豬、雞死亡率高,給畜牧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畜產品價格大起大落,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嚴峻現實和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縱觀我國畜牧業生產發展的歷史和當前生產中面臨的重大問題,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態論理學理念反思我國畜牧業生產和發展的技術路線,構建健康養殖技術新體系。
健康養殖的基本要素是“畜禽健康,產品優質安全,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生產過程標準化”。畜禽健康是養出來的,養、防結合,養重于防,要從傳統的過分依賴疫苗、獸藥的誤區中走出來;動物產品優質安全靠的是畜禽健康,只有畜禽健康,少發病、不發病,才會少用藥、不用藥,才會有鮮美、安全的產品;環境友好,不僅要關注畜禽生產對周圍土壤、水體、空氣的污染,還要關注畜禽舍環境對動物的舒適、健康影響;資源節約是畜牧業生產降低成本、增強企業生存和競爭能力的根本,也是在我國人均飼料糧不及美國、加拿大1/10資源背景下保障肉、蛋、奶有效供應的根本出路;標準化是手段,是載體,通過標準化,集成各種先進、適用技術,把先進、適用的技術傻瓜化,是推廣、普及畜禽養殖技術的重要手段。
構建畜禽健康養殖技術體系要以生態論理理論為指導,要從生物界動物、植物、微生物共生共存、平衡發展的理念出發善待動物、善待微生物甚至“病源”。我們對待病源一味采取“斬盡殺絕”的辦法并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很多情況下還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就如美國式的反恐,越反越不安全。
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畜禽健康養殖與新型工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中“畜禽健康養殖過程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課題是整個項目設置的核心,攻關目標是以我國畜禽養殖業國情為出發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構建基于生態論理理念的畜禽健康養殖標準化技術體系。為此我們組織全國來自12個研究院所、大學、企業的攻關團隊,以養殖業生產第一線為基地開展研究和示范生產,取得一手數據,研制出符合我國畜禽養殖業生產實際,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畜禽健康養殖成套標準。不僅要為我國豬、雞、牛、羊、水禽健康養殖提供標準化技術模式和生產方法,也要在畜禽健康養殖國際化標準體系中體現中國的話語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