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已將對食品價格的在意轉向了對安全衛生的關注,因為食品安全關乎個人性命,關乎人類的生存與健康。近年來,隨著不良商販在各個領域制造、販賣假冒偽劣之風的盛行,令食品安全問題遭遇到了從未有過的挑戰。南京“冠生園”事件讓人對月餅望而生畏;三亞的“毒咸魚”使人談“咸魚”色變;廣東的“瘦肉精”豬肉中毒事件,老百姓再一次望“肉”卻步……
雖然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但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還要清醒地認識到,保障食品安全任重而道遠,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政府乃至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今年兩會最引人關注的話題就是食品安全,國家總理在一份報告中也講到我國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提倡生產綠色無公害食品。但是,我國養殖業中普遍存在加大濫用人工合成生長激素和抗生素的嚴重現象,人工生長激素和抗生素進入動物體內,就會對我們人類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有報道說,在北京和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市場規定,凡使用人工合成生長激素和抗生素生產的動物食品禁止進入市場。
甲魚又大又肥,鱔魚又粗又長,這可能并非好事。8月召開的江蘇省飼料及添加劑安全會議傳出的信息,該省家禽家畜飼養中濫用激素和抗生素的現象亟需“根治”。
江蘇省農科院遺傳所副研究員余建明,他無不擔憂地說,這對人體產生的危害是長期和不易覺察的。一只鴨子要飼養半年才能上市,可現在的一些養殖戶在飼料中加催長素,使之40天即上市了。現在的居民普遍反應,甲魚沒味道,鱔魚不好吃,這只是表面現象。如果經常食用以避孕藥、催長素養殖的黃鱔、甲魚等,殘留在動物體內的激素和抗生素就會在人體內積聚,短期造成明顯的抗藥性,長期可能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
那么,到底生態養殖有哪些好處或者優勢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能生產出無公害的綠色食品
大家都喜歡吃土雞,哪怕價格貴許多也愿意掏腰包。這是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提高和健康意識越來越強的緣故。一是要想吃到真正美味可口動物產品,如果你采用了人工合成生長激素來養殖動物,養殖出來的動物絕對沒有自然養殖動物的口味好,這是每個人都公認的事實;二是人們害怕人工合成生長激素對人體的危害。現在我們經常看到打針、吃藥不見效、少兒早熟、女孩子長胡須等等幾乎都和這些動物食品殘留在我們人體的激素有關。
時下,許多養殖戶為了降低養殖成本,采用人工合成生長激素來喂養經濟動物,雖然達到了動物長得快、成本降低的目的,但所養殖出來的經濟動物品質卻大幅度地降低,肉質疏松、粗糙、缺乏原有的甜香味。特別是這種靠人工合成激素養殖出來的經濟動物人類吃了后會殘留在人體里,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現在的人們都不愿吃“飼料雞、飼料鴨”等,也就導致了此類的“飼料雞”類動物市場再次下滑。這就是我們現在經常在市場上看到“飼料雞”和本地土雞的價格相差巨大的根本原因。
那么,怎樣不用或少用人工合成生長激素和抗生素等藥物呢?作者認為,人工發展生產天然活體動物蛋白飼料如蠅蛆和蚯蚓等是切實可行的。眾所周知,蠅蛆和蚯蚓等體內含有極高的蛋白質,還含有極為豐富的動物所需要的各種天然的氨基酸和生長激素。而采用生態技術生產的動物食品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前景將非常廣闊。
在西方許多發達國家,早就運用人工養殖蠅蛆和蚯蚓處理養殖場的糞便和城市垃圾,再以蠅蛆和蚯蚓代替精飼料,利用蠅蛆和蚯蚓天然的生長激素、抗生素等來投喂經濟動物。
2.養殖原料來源豐富
每家每戶人、畜、禽的糞便和一些有機垃圾就是最好最廉價的原料。通過生態養殖,可以不斷地循環利用這些原料,整個過程無廢物生產。
3.能生產出大量供各類養殖利用的優質的活體蛋白
我們都知道,養殖這些動物都離不開像一些動物類的飼料,像魚粉、肉粉等等。魚粉、肉粉等不但富含蛋白質,而且還含有經濟動物必不可缺少的天然生長激素類各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如果把魚粉、肉粉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經濟動物的飼料中,經濟動物的生長就會加快,肉質也好。但有一個矛盾的地方就是魚粉、肉粉等的價格較高,因此養殖的成本也會增加。
那么,有什么辦法能生產一些廉價的東西來代替像魚粉、肉粉呢?答案很簡單,蠅蛆和蚯蚓就能完全代替魚粉和肉粉等,并且比魚粉和肉粉效果更好。我們都知道,蠅蛆和蚯蚓是廉價的動物蛋白飼料。你家里的豬、雞、鴨、牛、馬等的糞便就能生產出大量的蠅蛆和蚯蚓出來。
4.養殖成本大大降低
近年來,我國的養殖業也像工業一樣出現了強烈的競爭,養殖成本居高不下,產品賣價卻不斷下降,養殖業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這是一項全新的無廢物生產的生物鏈式的生態農業養殖模式。這種模式不但投資極少,且沒有任何的風險;不但能為你生產出純綠色的動物食品,且生產成本也大幅降低。而生產的成本要比購買魚粉、肉粉等成本要低得多。
在河南省鄭州市黃河灘區牛莊,建起了一座占地106畝的生態蒼蠅農場,該農場利用豬、雞、鴨、牛、馬等的糞便先用來養殖蠅蛆,蛆渣生產沼氣,用沼氣加溫來四季生產蠅蛆,得到大量的蠅蛆后,再把養過蠅蛆的糞用來生產蚯蚓,生產完蚯蚓后,把變成了蚯蚓糞的糞土再用來種植莊稼、用鮮蛆飼養5000只蟲子雞和三十畝魚等等。這樣就可以把一噸價值幾十元糞便轉變成價值幾百甚至上千元的蠅蛆、蚯蚓、蚯蚓糞,蟲子雞、生態蛋,生態魚等十多個個產品,經濟效益提高十倍以上。
綜上所述,要想有效地降低養殖成本、生產綠色食品,特別是想要達到這一箭雙雕的效果,縱觀所有養殖技術措施,完全可以說,生態養殖是養殖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