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豬肉價格全國范圍內大幅度上漲,引起了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據農業部統計,以起點為2006年7月計,豬肉價格上漲了100%以上,由7元/公斤上漲到現在的16元/公斤,同期毛豬收購價也上漲了100%以上,由6元/公斤上漲到了12元/公斤以上,在我國養豬業從2005年底到今年第一季度長達16個月的虧損后,養豬業終于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見到了利潤的笑臉。當然,因為豬肉是我國市民菜籃子里的必備品種,所以豬肉價格過高會對市民的消費產生影響,于是穩定豬價就成了一項重要的工作。 養豬農民從這次漲價中到底收益多大?從政府的層面上講,政府希望這次豬肉價格上漲的利潤能絕大多數留在農民手里。這次豬肉漲價利潤的大頭在不在農民手里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數字,但農民確實從漲價中得到了實惠,目前農民每出欄一頭生豬可獲純利200元。我國養豬農戶至少在4000萬以上,業內把年出欄50頭生豬的農戶稱為規模養殖,筆者以年出欄20頭為例來分析一下養豬農戶收益情況。
據農業部統計,2006年上半年農戶每出欄一頭生豬虧損80元,據此推理,農戶2006年全年一頭生豬出欄保守估計也要虧損50元,如果一個農戶2006年出欄20頭生豬,虧損額將為1000元。如果2007年的豬價全年如現在,該農戶將在2007年全年獲得純利4000元,以目前的養豬一般行情來看,養20頭豬至少死亡一頭,以2006年和2007年兩年的平均價計算,一頭生豬的產值應為1000元,該農戶將因2007年豬肉價格的高價位獲利2800元(19頭×200元- 1000元= 2800元)。如果再綜合考慮2006年的情況,2006年該農戶出欄20頭生豬共虧損1000元(20頭×50元=1000元),當年死亡一頭生豬1000元,這兩項損失相加約為2000元,結果即為:該農戶在填平2006年養豬總虧損2000元之后,2007年養豬實際獲利僅為800元(2800元-2000元=800元)。這個數字離“盆滿缽滿”相距甚遠。更何況,有很多養豬戶在去年的虧損中,已經大幅減少生豬存欄數,或者干脆不養了。就像最近火爆的股市,一些老股民面對飚升的行情,自己卻是“空倉”或“輕倉”。肉價上漲沒有直接給他們帶來利益。
在當前肉價上漲中,筆者還要大聲疾呼,要對生豬產業進行保護,生豬產業一頭連著龐大數量的農戶,一頭連著龐大數量市民的菜籃子,生豬產業抗風險能力又很低,因此既要讓農民養豬能賺錢,又要讓城里人特別是低收入者吃得起肉。這說明,生豬產業是一個攸關國計民生的大產業,是一個需要保護的弱勢產業,同時我國生豬產業經歷了長達16個月的虧損期,生豬補欄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
同時筆者綜合了業內專家的意見,對我國生豬產業發展有如下建議。
一、考慮建立生豬養殖補貼。目前有些省市已經開始建立了母豬養殖補貼。
二、可考慮從地方開始建立城市低收入人群的豬肉補貼。西安市從現在開始對本市低收入群體每月發放10元豬肉補貼,效果很好。
三、在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的同時,開拓眼界,適當增加豬肉飼料原料中玉米替代品的開發和研究,以減輕玉米一漲養殖戶就難受的局面。
四、加大力度,繼續擴大出口比例。以出口的高效益來逐步引領生豬養殖產業的效益,以使我國的生豬養殖進入一個存欄、出欄、價格和效益的穩定期。
中國畜牧獸醫專業網轉貼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