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151|回復: 1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第一財經日報》來我們這調查養豬生產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21:45: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了解,2005年豬只價格比較高,導致2006年春季村民都養,政府也出臺各種鼓勵政策,結果養豬數量爆發式增長,價格下來后,養殖戶恐慌,就連小豬崽、種豬、母豬也賣,擾亂了市場。再加上“豬藍耳病”,導致今年大豬、小豬都沒了由于我國豬只飼養多為散養,因此須通過招標方式,引入保險公司,利用利益機制,由保險公司來核實母豬數量,財政部門再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將飼養補貼直接發放到飼養戶手中。目前已安排了保險政策資金6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約38億元。 北京新發地市場豬肉批發價格昨日再創新高,白條豬(瘦)售價比5月份創下的歷史最高價(17元/公斤)還高出了0.5元。 商戶表示,上市量減少只是表象,根本原因還是毛豬短缺。目前,毛豬收購價已漲到7元多1斤,且不易收購。 自去年夏初豬價探底,豬農紛紛降低存欄數量;加之飼料價格上漲,養豬成本高企;新疫情蔓延,多種因素導致今年生豬出欄數大幅走低。 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確保北京市豬肉供應的河北保定、定州等地的調查發現,生豬散養是農戶抗風險能力差,疫情蔓延速度快的根本原因。 力控疫病蔓延 由生豬散養是我國豬農飼養的主要方式,因此要在鄉間有效控制豬藍耳病,成為防疫部門的棘手問題,最后直接導致了疫情蔓延。 對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村民來說,他們有幾十年的養豬傳統。他們一般將宅基地劃出個能存30~50頭豬的小型養豬場。半年后,等一槽豬出欄,通過豬經紀人找到豬販子。 至于價格,翟城村養豬戶老米6月中旬向記者介紹,豬販子上門收購,價格按行市定。“今年養豬賺得多,比去年翻一番”,原因是“去年疫情重,豬死得多,再加上飼料也貴,養豬的少了。” “實際上,疫病年年鬧,尤其豬這種動物比較愛得病。”老米還是村中獸醫,他說。 農業部公開信息表明,去年夏秋我國部分地區發生了原因不明的生豬疫情,主要是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引起,這也是導致今年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6月4日數據顯示,2007年1~5月,我國有22個省份先后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疫情縣次194個、疫點289個,發病豬只4.5萬多頭,死亡1.8萬多頭。 疫情嚴重,也直接影響了生豬出欄量。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日前在中國網介紹,他們對14個生豬主產省份農調戶典型調查顯示,今年5月份,母豬存欄量下降了約10%。 但生豬疫情目前難以被有效發現并控制的原因是,“獸醫不能專職,他們靠本職收入難以養活自己。”老米就介紹說,動物檢疫站則設在東亭鎮,不在本村,只要檢疫沒有什么問題,豬肉檢疫通過就比較容易。 據了解,整個翟城村5000多人,共有3名獸醫,他們沒有固定工資,只有鎮上承諾每個月的90元補助。 既是養豬戶、也是豬經紀人的張建生說,國家打疫苗只是定期打,有時使用針頭是共用的。比如去年,老米上外地進的小豬崽,回來也打了“三聯單”以預防豬高熱病,但最后還是沒有擋住豬死的命運。因此,為了避免傳染,專業養豬戶寧可自己給豬打針。 記者見到獸醫在全村打的疫苗為“豬口蹄疫O型滅活疫苗”,主要預防豬O型口蹄疫,而不是豬藍耳病。 張建生說:“我從2003年開始養豬,感覺去年最難,不管用什么藥,就是不管事。”當時的情形是豬發燒、耳朵發紫,有的身上還結皮,不吃東西。 屠宰戶老袁告訴記者,“豬藍耳病”是一種新病,底下沒有打過這種疫苗。所以關鍵還是要把防疫搞好,讓養殖戶沒有后顧之憂。 “去年小仔豬也是賣3塊多錢(1斤),不賺錢,挫傷了養豬的積極性。”老袁介紹。 據了解,2005年豬只價格比較高,導致2006年春季村民都養,政府也出臺各種鼓勵政策,結果養豬數量爆發式增長。 價格下來后,養殖戶恐慌,就連小豬崽、種豬、母豬也賣,擾亂了市場。再加上“豬藍耳病”,導致今年大豬、小豬都沒了。 農業部獸醫局局長賈幼陵認為,豬肉漲價主要是由于去年生豬價格達到低谷、飼料價格大幅上漲、“豬藍耳病”等三重因素疊加造成。 不過,賈幼陵6月中旬否認了海外媒體所報道的從去年到今年6月,大約有2000萬頭豬因“豬藍耳病”致死的傳言。“上世紀80年代我國豬只死亡率超過10%,現在為6%~8%,實際上對于豬只疫病影響呈下降趨勢。”賈幼陵說。 而如何對“豬藍耳病”進行監測?賈幼陵說,這的確是個問題。目前我國已從上到下初步建立起一套監測體系,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還和全國2600多個縣建立了疫情直報系統。 活豬市場之亂 雖然預防體系在我國諸多地區已經建立,但是效果并沒有預期的理想。是次豬肉短缺就是其失靈的一種表現。 “豬肉短缺的情況,至少一年才可以緩過來。”屠宰戶老袁說。 朱志剛日前也公開介紹,從母豬開始飼養到生產出商品豬,大約需要18個月的周期。 相對于疫病對豬肉價格的影響,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王智才認為,重視生豬生產面臨的管理及市場風險可能更為迫切。 “近年來,畜牧業發展經歷了市場風險、疫病風險、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等多重壓力,致使一些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出現虧損。”王智才6月15日告訴記者。 賈幼陵表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毒力在增強,致死率提高了;同時散養豬易發病,而我國以散養豬為主。 為此王智才提出,要發展規模養殖,引導散養戶向養殖小區集中。不過,河北生豬散養戶卻告訴記者,對沒有大量資金的養殖戶來說,建養殖小區并不現實。 該負責人表示,要想發展生豬數量,國家得下力氣,確保豬不發病。 “我干了40年獸醫,雖然這片沒有發生過豬瘟,但豬容易患的病太多。”上述負責人介紹,“去年這個市場,拉了一車一車的豬,什么樣的都有,今年可就沒豬了。” “我們這個動檢站也是自收自支,雖說屬于公共財政,但沒有人給經費。防疫員檢疫費60%被縣財政拿走了,扣除10%工本費,剩下30%屬于自己。”他說。 盡管如此,“病死豬別想進我們的市場。去年有拉死豬的車,我們出動去截,不讓他們進場,”動檢人員指著不遠處一名豬販子說,“縣里查了他賣的死豬,拘留了半個月,剛放出來,還罰款1.2萬元。不過,實際上他們掙錢并不多,也就掙個交易費。” 該動檢站負責人說,憑他做獸醫多年的經驗,“自打飼料市場混亂后,豬只發病率就高了,”他舉例說,“有兩個豬場用的飼料不一樣,結果完全不同。一個豬場用的一種飼料,結果150頭豬都沒剩。” 而“另一養豬場,中間13頭母豬,用的與上一個養豬場同一種料,他的這些豬只也死了;其他欄的豬吃另外一種飼料,結果沒有問題”。 國家考慮采取保護政策 飼料供應與豬病之間的微妙關系,不僅使得豬病蔓延陷入防不勝防的局面。 雖然對病死豬,國家規定“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我們也知道死豬不能賣,但老百姓沒有補償,賠得太厲害。”養殖戶老米說。 記者在河北采訪得知,河北省整規辦今年曾查處河北新樂市東張村私宰病死豬100多頭,注水肉1500多斤。 6月23日,河北邯鄲商務局介紹,去年他們曾收繳注水肉、病害肉、私屠濫宰肉品16000公斤。 盡管今年養豬行情不錯,但記者發現,人們還是不愿意飼養。老袁分析,去年病死豬不少,人們形成了恐慌心理,怕徹底賠錢。 為此養殖戶向記者提出:“國家能否出臺生豬疫病保險?并能否像小麥、水稻一樣,給予豬只一個最低收購保護價?” 對上述問題,賈幼陵6月中旬向本報表示,財政部正在起草和準備出臺一系列政策,國務院也高度重視,采取種種保護措施和扶持政策,今后會陸續出臺。 賈幼陵表態后不久,為恢復生豬生產,6月22日,財政部出臺了建立母豬保險和飼養補貼相結合的制度。 朱志剛介紹,由于我國豬只飼養多為散養,因此須通過招標方式,引入保險公司,利用利益機制,由保險公司來核實母豬數量。 財政部門再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將飼養補貼直接發放到飼養戶手中。目前已安排了保險政策資金6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約38億元。 而對母豬飼養補貼,國家財政則依據參保母豬數量,原則按每頭每年50元定額標準,對母豬飼養戶給予直接補貼,增強飼養戶抵御成本上漲風險能力。 但是,“保險和補貼一定要落實到個人,不給補貼不會有人再喂豬。”養殖戶老米說。 屠宰戶老袁同時告訴記者,即使出臺了母豬病險政策,市場價格也難以控制。今年毛豬收購價能賣到7元,明年又興許到了2元,后年豬肉價格又可能賣到每斤10.3~10.4元,“價格特別不穩定,如果有一個最低收購保護價養殖戶心里就更踏實了。”他說。 “我記得有一年,生豬價格太低時,財政一頭豬補貼了105元,我們運到北京大紅門肉聯廠,100頭豬光補貼就1萬多塊。國家發到肉聯廠,肉聯廠又發到我們豬販子身上。”老袁回憶說。 賣豬難 雖然大型肉聯廠通過國家補貼等措施,保持了豬肉供應的穩定,并且穩住了部分豬農的利益,但是絕大部分的豬農沒有機會將豬賣到肉聯廠,等待他們的是散落在各個村的“豬經紀”。 想要賣豬?那就找豬經紀人。豬經紀人一般由本村個體戶承包,扣除承包費,其他收入歸自己。 “外地豬販子,只有經過豬經紀人,才能找到我們。販子買豬,給經紀人每頭小豬5元錢,成豬20元錢;如果收的是死豬,那么中間費用更高。”張建生告訴記者,現在活豬收購價格5.7元~5.8元/斤。 張建生馬上出欄的30頭肥豬,光交易費就450元,“私自買賣不成,不認識肉聯廠的人,人家不要貨。” 豬賣時,豬經紀人就在門口等著。“現在城市豬肉10.4元,我們村上10元,東亭鎮11元,豬販子收活豬每斤6元左右,山東有肉聯廠直接過來拉。”說起行情,張建生如數家珍,山東的收購價格與當地價差1毛,一頭豬200斤,就差20元,10頭豬差200元。 的確,記者調研發現,村民之所以不愿養豬,一是賣豬難,再就是價格浮動厲害,有的隔3~5天差0.2~0.3元錢。 雖然這個有5000多人的大村幾乎家家養豬,不過總體說,“豬行市不穩定。”老米說。 “前年8~9月份買的仔豬每斤3.8元,養了半年后有200多斤了,等到賣肥豬時,行情就下跌了,”老米很郁悶,“賣的時候才4塊多。” “因為行情不準,所以不能總是存豬。”老米核算:“一頭豬下來要500~600斤糧食,玉米、麩子要1元多,加上小豬成本,還沒有賣,就要700多元。” “按照今年的行情是猛然漲的,原來肥豬每斤收購要5元,現在漲到6~7元。200斤的豬賣到1000元。”老米介紹。 不過老米也強調,雖然去年養豬賠本,但前幾年還是賺,比種糧食劃算。 “昨天我收了十幾頭豬,外地車帶上就走,”張建生說,外地車來收購,都要開檢疫證。一般收購車帶著檢疫員來,不用拉到動檢站,憑眼觀就知是否有病。 而對于肉攤老板秦改栓來說,收購價格上漲未帶來豬肉熱銷場面,秦改栓告訴記者:“肉價實在高得離譜,沒有人買啊;也許到9月份會有所回落吧。” 秦改栓告訴記者,想要在集市上賣豬,東亭鎮檢疫所收取檢疫費用6元,同時再繳納20元的屠宰費。雜七雜八費用加起來,銷售成本上去了。加之豬價高,十天賣不了一頭豬肉,實際上不合算。 記者在這個鄉村集市肉攤前站了兩個小時,果然生豬肉少有人問津。 憑秦改栓多年經驗,他告訴記者:“豬肉價格6~8元算是正常。”而目前的價格顯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豬價補漲與散養之困 對于屠宰戶老袁來說,今年也是他難熬的日子,“現在屠宰點承包了,一個月要交600元給縣里定點屠宰辦公室,一年交11個月,就是6000多元。”老袁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錢交給屠宰辦之后,剩下的錢合伙人一起分。“今年屠宰賠錢,賺不了什么。從凌晨3點開始屠宰,一天下來也就宰一兩頭,”大中午頭兒,老袁沒精打采地坐在自家涼廊下向記者叨咕,“以前一天能宰到20頭,現在差多了。病死豬我們不宰,因為是在本村賣,所以比較小心。” 憑老袁30多年收購生豬的經驗,他說:“糧豬安天下。”這個豬肉價格,7元多,不超過8元,比較合適,百姓可以接受。 不過,老袁也說,以豬肉為代表的副食價格一直有所波動: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豬肉價格先是分0.695元、0.664元等5個級別;1979年后,漲到1元;1982年為1.02元;改革開放后,豬肉價格放開,直奔3元多;這個價格持續到1991年,之后8元多,呈緩慢增長趨勢;1995~1996年價格最高,毛豬收購4~5元,豬肉8元多;至2005年,活豬在4.5~4.8元上下浮動,豬肉價格8.5元。 老袁分析認為,1996年毛豬收購價4元多,2007年毛豬收購價上半年平均也是4~5元,但為什么豬肉價格1996年8元,2007年飆升到11~12元,差價3~4元?“主要是商販賺了錢。”老袁說。 不過盡管今年豬肉價格高企,甚至有專家預言,有引發通脹的危險,但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看來,還“屬于恢復性增長”。 陳錫文分析說,今年5月與去年5月比,36個大中城市豬肉均價上漲36.9%,今年9.47元/斤,去年7.46元/斤;但2004年10月豬肉價格為9.01元/斤,2007年5月與2004年10月相比只上漲5.9%。 他說,由于1994年我國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指數上漲了21.7%,中央為此出臺了護農措施,當時農產品(行情論壇)價格最高,但1996年以后農產品價格就一直低迷。 “這次漲價是10年來農產品價格低迷的必然結果,2006年5月和1996年5月相比,糧食價格指數下降了1.6%,畜禽產品價格僅增加了1.55%,但飼料卻上漲了16.4%,而城鎮居民收入指數凈增加122%。”陳錫文說。 “去年生豬價格持續下跌,每頭豬虧損不少,今年價格上漲也是對去年的一種補償。”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陳偉生也持這種觀點。 但記者發現,有一點不容忽視的因素,即農民不敢養豬,是由于他們抗風險能力很弱;如果豬價跌落,養豬不賺錢了,規模養豬場還能支撐下去,但散養戶就支撐不了。 總體上說,受疫病、市場信息不對稱等方面影響對養殖戶信心打擊比較大,“應該以生豬主產區和主銷區為重點,加強信息發布和預警分析;還要搞好種畜禽生產經營、動物防疫、畜禽運輸及檢疫等方面監管。”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王智才說。 但實際做起來,并不那么容易。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21:51:37 | 只看該作者
    財經日報的記者采訪了定州翟城的米洪升【獸醫】,張建生【養殖戶】老袁【屠宰戶】 對生豬生產進行了詳盡了解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21:53:50 | 只看該作者
    但生豬疫情目前難以被有效發現并控制的原因是,“獸醫不能專職,他們靠本職收入難以養活自己。”老米就介紹說,動物檢疫站則設在東亭鎮,不在本村,只要檢疫沒有什么問題,豬肉檢疫通過就比較容易。!3: ---實事求是!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21:55:32 | 只看該作者
    “據了解,整個翟城村5000多人,共有3名獸醫,他們沒有固定工資,只有鎮上承諾每個月的90元補助”------到現在07年的獸醫補助款還遲遲未發:@
    5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21:58:27 | 只看該作者
    “記者見到獸醫在全村打的疫苗為“豬口蹄疫O型滅活疫苗”,主要預防豬O型口蹄疫,而不是豬藍耳病” 四月份全市統一免疫“口蹄疫”你說荒唐不荒唐:6f:
    6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22:01:44 | 只看該作者
    “我干了40年獸醫,雖然這片沒有發生過豬瘟,但豬容易患的病太多。”上述負責人介紹,“去年這個市場,拉了一車一車的豬,什么樣的都有,今年可就沒豬了。” 據我所知病死豬全都“消費了”根本沒有深埋一說:L
    7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22:05:24 | 只看該作者
    【我們這個動檢站也是自收自支,雖說屬于公共財政,但沒有人給經費。防疫員檢疫費60%被縣財政拿走了,扣除10%工本費,剩下30%屬于自己。”他說。 盡管如此,“病死豬別想進我們的市場。去年有拉死豬的車,我們出動去截,不讓他們進場,”動檢人員指著不遠處一名豬販子說,“縣里查了他賣的死豬,拘留了半個月,剛放出來,還罰款1.2萬元。不過,實際上他們掙錢并不多,也就掙個交易費。”】 事實上專業加工病死豬的都向畜牧局“納稅”了;P
    8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22:08:01 | 只看該作者
    【外地豬販子,只有經過豬經紀人,才能找到我們。販子買豬,給經紀人每頭小豬5元錢,成豬20元錢;如果收的是死豬,那么中間費用更高。”】 看見了吧,可不是我一個人這么說
    9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22:10:58 | 只看該作者
    【但實際做起來,并不那么容易。】 記者都體會到了
    10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22:15:40 | 只看該作者
    【農業部獸醫局局長賈幼陵認為,豬肉漲價主要是由于去年生豬價格達到低谷、飼料價格大幅上漲、“豬藍耳病”等三重因素疊加造成。 不過,賈幼陵6月中旬否認了海外媒體所報道的從去年到今年6月,大約有2000萬頭豬因“豬藍耳病”致死的傳言。“上世紀80年代我國豬只死亡率超過10%,現在為6%~8%,實際上對于豬只疫病影響呈下降趨勢。”賈幼陵說。】 這種事放在英國,別說獸醫局長,就是農業部長也免不了“炒魷魚”的待遇。而在中國------:L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4:5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彭山县| 炉霍县| 兰考县| 咸阳市| 营口市| 石渠县| 孙吴县| 卢氏县| 绥江县| 高碑店市| 泽州县| 泸水县| 亚东县| 宜都市| 东光县| 揭阳市| 青田县| 柳江县| 健康| 绵竹市| 双流县| 会东县| 霍城县| 伊吾县| 宁津县| 饶平县| 政和县| 泗水县| 香河县| 上高县| 霍山县| 阳城县| 南丹县| 城市| 山东省| 乐业县| 平远县| 连平县| 安义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