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578|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行情低迷,共享《剩者為王》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08:4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table][tr][td=1,1,660][b]第一章 從勝者為王,到剩者為王[/b][/td][/tr][tr][td][b]前言 [/b][/td][/tr][tr][td=1,1,660][b]作者 : 叢培生 [/b][/td][/tr][tr][td]

      本來,生老病死,乃天理常規;優勝劣汰,均屬正常現象。企業在成長過程中,總是要面臨著被市場淘汰的危險,沒有必要值得我們這樣關注。但是,現在的情形卻有所不同:近來一些企業的失敗和遭淘汰,不再是以相對分散的形式出現,而是表現得比較集中,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形式上,都好像滔天的巨浪一樣,滾滾而來,讓人心驚膽戰。

      聯想過去中國企業已經經歷的兩輪淘汰,讓我們由衷地感到一種擔憂和恐懼。1993年、1994年,經濟“軟著陸”淘汰了一批暴富企業;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也使得一些企業被淘汰。面對這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我們是否能夠逃過這生死一劫?

      隨著當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不可分,本來是不同的社會制度、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都一樣不可避免地被納入到全球經濟體系之中。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國際分工的大發展、世界經濟結構的大調整及產業的大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大流動,提高了經濟增長的效率,實現了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和發展空間的最大化;但也導致國際競爭空前激烈,同時對產業安全、金融安全等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因此,有人說,經濟全球化更是一把懸在頭上的劍,稍有不慎,就會頭破血流。

      跨國公司就像“總包工頭”一樣,在全球范圍內分配資源。中國市場也必然成為跨國公司、巨頭的必爭之地。在這場競爭中,一方面是經驗豐富、老奸巨滑并以幾十億元資產為計算單位的跨國公司,他們歷經多次經濟危機,非常熟悉游戲規則和生存的技巧;一方面是本來就不夠強大的中國企業,即使自認為“成熟”的企業在他們面前卻也顯得那么渺小。但是,不進則退,適者生存的道理適合于任何領域。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被拉到前臺同外資博弈,所面臨的生存危機,可想而知。正如專家們的比喻一樣,“中國企業猶如正在暗室更衣,突然外人闖入,將燈打開,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你想有多尷尬……”如果那樣的話,按照優勝劣汰的生存邏輯,淘汰誰?肯定是中國企業!

      本來我們國內的企業就有“命短”的宿疾,很多企業和品牌都只是“各領風騷三五年”,很快就“城頭變換大王旗”。加之自古就有創業難,守業更難,江山好打,想做穩了,可不容易的說法,面對如此“內憂外患”,是否能夠“挺”得過來?

      更何況,現在擺在國內企業面前的不是是否愿意走出去的問題,而是必須要出去;不是是否愿意與跨國公司競爭的問題,而是你必須接招,否則就只有死路一條。外資如潮水般涌進,因此,對多數國內企業來說,首先要想到不應該是勝者為王,而是剩者為王。只有保證自己在這場博弈中成為“剩者”,才是日后稱王的必要條件。

      盡管目前國內的一些企業,如聯想和華為等都成功完成了海外擴張,但是他們接下來也會遇到如何管好跨國公司的問題,更何況國內仍有不計其數的企業還正在對著全球化的經濟浪潮發呆。怎樣挑戰全球化經濟浪潮的沖擊?怎樣實現剩者為王?應該是現階段國內諸多企業夢寐以求的“必殺技”。剩下來,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加美好,是所有企業和企業領導者的期盼。

      為此,我們編著了《剩者為王——新經濟時代企業的游戲規則》一書,在著重闡述剩者為王這一理論的同時,我們更加注重本書的可讀性和實用性,在書中詳細列舉和分析了近幾年來、尤其是一、二年來國外、國內發生的典型經濟、企業事件的前因后果,讀者看后一定有一種身臨其境和豁然開朗的感覺,相信本書的出版能夠提高我國企業應對全球化經濟的挑戰能力和促進我國企業的發展。

      我們的理念是:與狼共舞,還要像狼一樣,想辦法剩下來,成為王者,而不是被吃掉! [/td][/tr][/table]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7-7-8 08:40:54 | 只看該作者
    第一章 從勝者為王,到剩者為王
    企業淘汰賽愈戰愈酣  
    作者 : 叢培生  


      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話,叫做勝者為王,敗者為賊。演繹到今天的企業界,僅僅是勝者為王還不足論兮,君不見多少曾經稱王稱霸的勝者型企業,最終都沒有禁得住時間的考驗,或長或短都黯然謝幕。難怪有人說,在當今各類淘汰頻頻上演的時代,一個優秀企業家或領導者要做的第一大事就是想辦法使企業保存下來,盡量延長企業的壽命,剩下來才是最后稱王的基礎。

      的確,在我們的周圍,幾乎每天都可以聽見開業慶典的鞭炮聲,但同時每天也都在上演著倒閉破產的悲劇。生易存難,成了當今大多企業的宿命。全世界有七百萬到一千萬家企業,中國有將近八十萬家企業,那么多企業當中誰能剩下? 剩者為王,大浪淘沙,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來的就是王者。

      1.企業淘汰賽愈戰愈酣

      縱觀現今的各行各業,大多表面上很熱鬧,一片欣欣向榮、萬紫千紅,其實對大多數企業來講只是一場游戲一場夢。社會應該感謝這些企業,它們實現了一定程度上財富的重新分配,千金散盡,再也不會回來。

      管理專家認為,市場經濟最明顯的特征之一,就是企業無時不刻都在經受著淘汰。

      最近,美國商業部公布了一組數字:美國的企業中,有68%在第一個5年內淘汰,19%可生存6至10年,只有13%壽命超過10年。美國現在每年平均要新產生50萬家企業,但是,一年內倒閉的占40%,5年內倒閉的占80%,10年內倒閉的占96%,只有4%能活過10年。在德國1996年平均每個月倒閉2200家。在日本1998年企業倒閉數創歷史最高記錄,僅上半年倒閉了13000多家。進入新世紀之后,企業的淘汰率更是不斷加大……

      兩位麥肯錫的顧問撰寫的頗有影響力的暢銷書《追求卓越》,曾向讀者介紹過一批“卓越企業”,人們原以為這些企業都會長久生存下去,但沒過幾年,這些以前業績優秀的企業,有三分之一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危機,最終沒有擺脫被淘汰的命運。

      同樣,這樣的劇目也正在今天中國的各行各業中上演,而且,無數的淘汰賽正愈戰愈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多少年來,曾經有一批又一批如雷貫耳的中國企業,他們曾經頻繁地出現在各新聞媒體的顯著位置,并獲得極多榮譽,一時頗為引人注目,列入這個名單的企業多得不勝枚舉:秦池、愛多、飛龍……時光流逝,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已風光不再。

      就是在2004年,我們發現我們的企業和企業家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災多難。全國500強企業最明顯的特點是除了入圍門檻大幅度提高外,有101家“新面孔”榮登排行榜,這也意味著有101家企業退出了排行榜。僅僅一年時間就有20%的換位率,可見中國企業地位動蕩之劇烈。有多少人能保證自己的企業明年還在500強名單之內?可見我們中國企業領導者肩上的擔子不輕。在這一年里,關于失敗企業和企業家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不絕于耳。從三九集團原董事長趙新先到創維集團原董事局主席黃宏生,從健力寶的張海到伊利原董事長鄭俊懷,從德隆系原總裁唐萬新到中航油原總裁陳久霖……我們可以羅列出一個很長的名單。

      有國內專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及世界經濟整體震蕩的情況下,新一輪的淘汰又將上演。據預測,將會有20%的企業死于這次淘汰。

      那么,究竟是什么導致企業會走到這一步?是優勝劣汰的結果。那些效益低劣的企業,籌集資金困難,難以周轉經營,于是,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優勝劣汰結果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弱肉強食……

      這些淘汰賽,有如剝洋蔥一般,一層一層,一圈一圈……政府保護、技術模仿、資金不足、管理不善……各圈有各圈的特質,各圈有各圈的緣由。有的企業,在其中的一層受挫,就被淘汰出局了……在過去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中國企業經歷了兩次大的淘汰:1993年至1994年,隨著國家經濟政策的“軟著陸”淘汰了一批暴富企業。后來在爆發亞洲金融危機的1997、1998年,一些企業也相繼破產。那些企業那些故事,仿佛就發生在昨天,秦池不再輝煌,愛多不再歌唱,多少人曾經對他們寄于無限厚望,期冀著他們成為我們民族經濟振興的頭雁。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脆弱和易折,痛心之余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冷靜的思考,如何解釋中國企業的短命現象?為什么我們不能夠出現像IBM、HP、微軟、索尼那樣的大企業?做企業最重要的是什么?比起奇技淫巧和賭性,我們的企業更需要什么樣的生存智慧?我們的企業如何才能夠永續基業、長青不老?國家之間的競爭在于企業,我們希望中國企業長盛不衰,就不能不思考這些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2:2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宣威市| 湄潭县| 聂荣县| 循化| 巴里| 上思县| 南郑县| 广水市| 长武县| 壤塘县| 从江县| 伊通| 南阳市| 柳州市| 马山县| 大石桥市| 九寨沟县| 巴塘县| 禹州市| 麻栗坡县| 南京市| 静安区| 竹山县| 曲松县| 隆化县| 黔西| 金昌市| 北辰区| 博爱县| 远安县| 芷江| 涟源市| 方正县| 法库县| 织金县| 晴隆县| 广州市| 乐山市| 古蔺县|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