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提出增加豬肉有效供給 農業部6月1日發出通知,要求各級畜牧部門盡快采取有效措施,調動農民養豬積極性,提高生豬生產水平,增加豬肉有效供給。
通知中說,要下大力氣抓好母豬生產,保護母豬生產能力,避免市場波動的沖擊。結合各地實際,拿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組織落實國家對母豬生產的扶持政策。指導良種豬場挖掘生產潛力,增加優良種豬和商品仔豬的市場供應。加強對飼養母豬農戶的技術指導,提高母豬飼養管理水平。加強對種豬質量的監管,切實保護養豬農民的利益。
通知指出,要充分利用當前生豬產品價格處于上升期的時機,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鼓勵和扶持養殖小區、養豬合作社和養豬大戶等各種形式的規模養殖場發展,加大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推進力度,確保生豬產品穩定供應。同時,對小規模散養戶要加強引導,千方百計提高其標準化飼養水平。
通知還要求加大疫病防控力度,降低生豬飼養風險。做好豬藍耳病等疫病免疫工作,加快疫苗生產和供給,加強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的檢查,保證免疫效果,降低疫病風險,幫助養豬戶克服對疫病的畏懼心理。加強產地檢疫,強化對牲畜調運、交易和屠宰等環節的執法監督,嚴防病死豬流入市場。
[相關報道]養豬戶:收益很有限
記者近日在淮北平原采訪時,遇到安徽省五河縣養豬戶張祖秘,他家近日有七八頭豬要出欄,正趕上肉價飆升,毛豬收剛購價從最低時的四塊多漲到了六塊,應該是大賺了一筆。不想他一再搖頭說:“賺得有限,有限得很吶”。
說著,張祖秘和記者算起了養豬成本價:養豬成本中飼料占大頭,大約是70%。這兩天豬的收購價算是漲瘋了,20多天漲了30%,但仔細算上來,豬飼料上漲的幅度更大,從六七毛錢漲到了一塊多。就是按現在的豬價和飼料價格算,養豬戶的收益也很有限。[詳情]
[相關報道]養豬村:經歷“冰火兩重天”
日前,記者走進了一個養豬專業村,感受到了市場的無情波動給他們帶來的“冰火兩重天”。
馬莊橋村是河南中牟縣官渡鎮的一個普通村莊,有386戶約1500口人。在馬莊橋,處處都能感受到這是一個養豬專業村:成排成排的豬舍、農戶家堆到房頂的飼料、彌漫在空氣中的豬糞豬腥味……記者甚至在一家農戶的門上看到了這樣一副對聯:“養肥豬滿圈生輝,銷售時四海九州。”據村民介紹,馬莊橋村的養豬規模在2004年前后達到了歷史最高峰,當時“隨便從村里撈出五個人來就有一個養豬的”。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