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連創新高,養豬場(戶)獲利豐厚。然而,如果據此推斷出,作為生豬產業鏈上游的飼料行業應是銷售火爆,經營形勢一片大好,那就錯了。
六和集團是我國飼料工業的巨頭之一,也是我省飼料市場上占據份額最大的一個企業集團。5月27日,記者到六和飼料肥城有限公司采訪,問及生產情況,生產部經理靳順強說,公司最近的飼料產量、銷量和效益,與往年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
他進一步解釋,從整個行業來看,飼料產品的價格確實是在逐步上升,以該公司為例,豬濃縮飼料價格現在為每噸3450元,小育肥豬的全價料價格為每噸2065元,大育肥豬的全價料價格為每噸1890元,這一價格比2個月前每噸上漲了20~30元。但是,飼料價格的上漲是被玉米、豆粕等原料的價格上升拉動的,比如,玉米價格由2個月前的每公斤1.4元上漲到現在的每公斤1.6元,飼料生產企業屬于被動調價,自身的經濟效益并沒有增加,屬于微利經營。
最近,由于競爭激烈,許多飼料企業先后推出了一些讓利于養殖場(戶)的措施,以便擴大市場占有份額。比如,六和飼料肥城有限公司在玉米等原料漲價之后的頭一個月,堅持飼料產品不漲價,到了后來才不得不漲價。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在肥城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方圓2平方公里的地盤上,就聚集了3家飼料生產企業,它們的產品主要有豬的全價料、濃縮料,雞、鴨的全價料、濃縮料,以及魚飼料,類別有些雷同,銷售區域也集中在肥城市以及周邊縣區,誰都想爭取更多的客戶,誰也不想拱手讓出自己的地盤,競爭自然十分激烈。
還有一些以豬飼料為主要產品的企業反映,由于生豬存欄數量比正常年份減少,飼料需求總量下降,盡管飼料價格上升,飼料企業的銷售數量下降,效益明顯降低,甚至已經陷入困境,處于瀕臨倒閉的邊緣。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