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4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未來養豬業將如何發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6-15 17:05: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養豬業進入“提檔升級”的關鍵時期,規模飼養是今后養豬業的必然趨勢。規模飼養是決定養豬業向現代化發展的基礎。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人們對畜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千家萬戶的分散飼養已經難以適應,而規模化養殖既可增加經濟效益,增強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還是實施標準化生產,提高生豬質量的必要基礎。只有生豬養殖達到一定規模,才能實現服務指導、科技應用、疫病防控、產品銷售、質量控制等的系列化、專業化、標準化,從而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保證養殖效益和生豬及其產品的質量。總之,有規模才有效益,有規模才有市場,大力發展生豬產業的規模養殖已是大勢所趨。以2005年下半年以來的這次生豬市場波動為例:育肥豬銷售價格由原來的每公斤7-8元下降到6元左右,有許多養殖場戶陷入困境,部分養豬戶出現虧損。但一些大型養豬基地卻依托規模優勢,實現了“市場雖滑坡,效益仍可觀”。其增效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仔豬實行自繁自育,每頭生豬降低購買仔豬成本50元以上;購進的飼料原料量大、價格低,每頭豬可減少飼養成本50元左右;銷售的生豬質量好、數量多、價格高,與市場價相比每公斤高出 05元以上,一頭豬的銷售差價就是50元。幾項相加,規模化養殖場與普通養殖戶相比,飼養一頭育肥豬的效益多出 150元,扣除規模化養殖場的人工、基建等成本,效益差也在100元左右。養豬業規模化優勢日益明顯。 發展養豬業要注意什么? 發展養豬可操作性強,見效快,是廣大農戶增收致富的一條好路子,但要取得好效益還需把握關鍵環節:? 一是抓住機遇。在市場波動不斷的情況下發展養豬,應當注意抓好四個時期,即:低谷期、發展期、高峰期和下滑期。生豬市場波動中的低谷期是養豬戶進入的最佳時機,此時仔豬、種豬價格低,發展養豬的投入成本較低;生豬市場逐漸走出低谷進入發展期時,養豬戶要加快膨脹規模;生豬市場進入高峰期時,養豬戶應盡快出欄生豬,以取得最好的效益;待到生豬生產進人下滑期時,養豬戶的重點應放到壓縮存欄,提高質量,加強管理等方面,等待時機再圖更大發展。生豬生產發展過程中幾個不同時期的掌控,關鍵要靠經驗的積累和信息的了解,打算從事或正在從事養豬業的農產需要平時多觀察、多了解、多積累養豬業發展情況,從而對養豬業的現狀、趨勢和規律有一個較為準確的把握。? 二是適度規模。大規模養豬涉及資金、技術、土地、環保等諸多問題,需要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農產在發展養豬生產中,仍有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適度規模飼養。這是因為,如果農戶的養豬規模太小,即使在養豬效益好時,養上一兩頭豬也難以取得明顯的效益;在養豬效益不好時,卻首當其沖,受損失最大,弄不好白忙活。在當前農村經濟條件下,農戶養豬規模適宜在30頭左右,投資大約2萬元。這樣在正常年份,按年出欄100頭,每頭豬效益80元計算,可獲利8000元。有條件的農戶,最好搞自繁自育,這樣能夠減少仔豬成本,減少疫病發生,可明顯提高養豬效益。? 三是疫病防控。近年來生豬疫病呈現出非典型癥狀、混合感染、不好診斷的特點,疫病抗藥性明顯增強。疫病防治費用已經成為重要支出之一,甚至在一些時候成為決定養豬效益的關鍵因素。如果農戶養的豬得病,費用少則十幾元,多則幾十元,一旦有病死現象,損失無法估量。因此,養豬戶應改變“重治輕防”的思想,樹立“以防為主”的觀念,從養豬場選址、豬舍設計、程序化防疫、科學飼料配方等基礎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防止疫病的發生。而一旦豬發生疫病,要做到及時隔離,準確診斷,合理用藥,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四是良種良法。優良品種是取得養豬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良種豬出欄時與普通豬相比,每公斤銷售價格差在 05元左右。有了良種還要有良法。粗放的飼養模式,不僅限制了良種豬生產水平發揮,甚至造成較大的損失和浪費。良種豬的飼養講究飼料配方科學,圈舍整潔衛生,同時日常管理也十分重要。比如:良種豬對外界環境刺激敏感,不安靜的飼養環境,突然改變環境、飼料或粗暴對待等不良刺激,都容易使豬出現應激反應,嚴重影響良種豬的生長。因此,農戶在發展良種豬生產的同時,要通過多種途徑學習良種豬飼養技術,使良種與良法配套,力求取得最好的養豬效益。? 五是聯合生產。小規模的養豬場戶可通過建立生豬產銷協會、合作社等方式,加強信息交流,實行統一供種、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從而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聯結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規模生產,收到降低成本、減少疫病、提高售價、增加效益的“多贏”效果。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8:3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衢州市| 高密市| 鱼台县| 五大连池市| 丹凤县| 台东市| 镇远县| 新津县| 宁波市| 长寿区| 淮南市| 普兰县| 宽城| 治县。| 霍邱县| 湖北省| 蒙山县| 克山县| 石屏县| 玛沁县| 闽侯县| 三河市| 平江县| 清丰县| 呈贡县| 镇宁| 赫章县| 江达县| 称多县| 天镇县| 保山市| 壤塘县| 古浪县| 广南县| 元氏县| 大埔区| 阜宁县| 梁山县| 萨迦县| 绥化市|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