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發中獸藥的意義和必要性
1.是保障我國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舉措。安全食品是當前國內外最為關注的事情,因為它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政局穩定,經濟發展,人們的健康、安全、衛生和環保等問題。那么,對食品安全造成影響的究竟有哪些因素呢.像病源微生物污染、農藥、獸藥殘留的污染,還有新源性食品的污染?營養劑、添加劑、轉基因等?,以及假冒偽劣商品的危害所致。 其中,病源和殘留污染是關鍵,假冒偽劣商品可通過加大執法力度強化依法管理解決。但,就我國現狀來看,對動物疫病主要是用大量的西藥來控制;農業上使用化學農藥控制農作物的病蟲害,然而,農藥、獸藥的大量使用,污染了生產環境和動物養殖,造成動植物源性食品的殘留超標,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和損害。我們所使用的大量農藥、西藥的研發生產主要依賴西方發達國家,靠進口、合資生產或仿造。這類西藥、農藥多為合成的化學藥物,副作用大,更新換代快,我國需花費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用于購買和引進新品種的農藥、獸藥及其日益更新檢測設備和試劑。這樣發展下去永久性地不能擺脫對國外的依賴,受他們的制約。只有開發應用祖國的中醫藥寶庫,加大扶植建立綠色中藥種植和加工中獸藥和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開發與應用力度,既有利于加速農業產業化調整,推動飼料、醫藥工業發展,又能建立我國獨特的食品安全體系。
2.是擴大國際市場上動物源性食品出口的根本措施。我國是世界上畜產品生產大國之一。據統計2003年我國肉類出口僅占總產量的0.37%~2.09%。
然而,加拿大、荷蘭等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出口占全國總產量的50%,其他發達國家平均也在25%以上,而我國主要肉類產品出口量都低于2%。這個比例太懸殊了。近幾年來,美國、日本、韓國等以食品安全為名,建立了嚴格的法規、標準和檢測措施,不斷以停止進口、加大取樣比例、加嚴檢測和提高退貨率等措施限制我國產品的出口。我國暴發禽流感、SARS非典后,先后有40多個國家宣布停止進口我國禽類產品。鑒于此,我們為什么不應用傳統的中獸醫藥學和綠色無公害種植的中藥加工制成的飼料預混劑、飼料添加劑和治療用藥物,中西結合,群防群治,既能預防、控制疫病,又能有效解決殘留超標問題,實現農產品、食品的擴大出口,破解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
二、研發中獸藥的可行性
1.繼承挖掘和發揚中醫、中獸醫藥學的偉大寶庫。我國有幾千年中醫和中獸醫藥理論及豐富的應用經驗,有待于我們去發揚光大。目前獸醫應用中藥日趨廣泛,如用于哺乳動物、禽類、魚蝦類、蟲類?蜂、蠶、蟹?等不同種類動物的中藥制劑;有用于促生產性能,像提高奶、肉、皮、毛、蛋的產量,改善產品的品質,以及用于防病治病保健等多方面的制劑;另外還有不同的劑型,不同給藥方法和途徑的中獸藥制劑。如散劑、膠劑、片劑、錠劑、顆粒劑?沖劑?、軟膏劑、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酊劑、和劑?口服液?、灌注劑、注射劑等多種。
2.我國在中獸藥、飼料預混劑和飼料添加劑方面已基本具備開發的基礎條件。首先有法定技術依據——《中國獸藥典》及各省市自治區制定的地方規范。這就是我國獸藥標準,是國家對獸藥質量管理的技術法規,是獸藥生產、經營、使用、檢驗和監督管理部門共同遵循的技術依據。因此,中獸藥生產得到了蓬勃發展。截止到2004年,我國獸藥廠家有2400多個,其中有2000多個藥廠都生產中獸藥,制劑達4000多品種?不過大多為同一品種重復申報,像“禽菌靈”?,在市場上整個獸藥份額中中獸藥約占25%。
其次,我國可供使用的中藥資源非常廣泛。有野生的,也有人工種養的,達2000多種。企業可選用符合GAP標準的綠色中藥基地種植中藥材,研制成多種畜禽系列飼料添加劑及治療藥。
最后,中獸醫藥人才教育機構也在不斷地完善。河北農業大學建立了中獸醫學院,培養本專科生及碩士研究生,西南農業大學榮昌校區設有中獸醫專業,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長春解放軍獸醫大學等校還培養中獸醫博士,為全國輸送不同層次的專業人才。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中獸醫研究所、江西中獸醫研究所等研究部門專門從事中獸醫藥學方面的研究。
以上這些就是中獸藥產、學、研的基本情況,為我國中獸藥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對不同畜禽種類的中獸藥控制疾病的研究與應用有相當的基礎。在防治畜禽疾病中采用“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相結合的原則,收到了顯著效果。如,破傷風為常見傳染病,基層常用治法為抗破傷風血清加祛風解表的中藥,在祛風藥中多用蜈蚣、全蝎、烏蛇、天麻等貴重藥材,費用很高。而河北省河間市的金大增先生為了降低昂貴的藥價,在用藥上敢于創新,發明了用大劑量甘草為主藥的破傷風散。通過實驗室試驗,甘草中的甘草甜香素確能解毒,可中和破傷風外毒素之毒。
另外,針對傳染性法氏囊炎病,將眾多方劑,濃縮成了3味藥,其效亦佳。并被載入獸藥典。綜上說明,用中藥可以防治傳染病。
不同層次的中獸醫科教人員隊伍已初見端倪。更可喜的是在全國已經有一批中青年的中獸醫專家、教授、博導為事業的發展注入了很大活力,攻關和開發隊伍逐漸形成。
三、研發中獸藥有廣闊的前景
研發中獸藥的空間領域非常大,在現有的中藥促生長、促增重、促繁殖、促產蛋性能以及風味改良劑和畜禽疫病防治用藥研究基礎上,可以把它具體化、系列化。
L.飼料添加劑類。針對禽業、養豬生產、草食家畜養殖生產過程中各個不同階段和生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中藥飼料預混劑、飼料添加劑。主要包括促生長、促增重系列、促進生產性能?產蛋性能、促產乳性能?系列、促進發情、配種、產仔等繁殖性能的中藥系列,促進產品的風味改良、產品品質改善的系列。
2.在有關畜禽行業預防和治療應用的中獸藥已有一定基礎。在現有的中藥調節機體免疫力、保證機體健康和一些治療用藥基礎上,應開發新的中獸藥品種滿足畜牧生產和不同動物養殖的客觀需要,在“治未病”的中獸醫預防為主的理論指導下,從疫病預防、抗應激著手,調整畜禽的生理機能,保持健康狀態,在養禽業、養豬生產和草食家畜、乳品生產中全程添加中藥。建立一個新的中西結合獸醫防疫技術模式?中藥結合疫苗和環境控制?,使畜禽各種應用的中獸藥系列化。逐步建立、健全養禽、養豬、草食家畜全行業無藥殘安全畜產品生產的系列配套預防治療藥。重點建立以涵蓋畜禽保健、促生長、防治為目的的完整的綠色中獸藥及生物防治疫苗為主的全行業動物獸醫防疫技術體系。
可以想見,中獸藥發展空間非常可觀。
四、存在問題與建議
1.國家主要部門對中獸醫藥的作用、發展必要性認識不夠,上下缺乏溝通和共識,故而支持和投入力度不夠。如目前中獸藥的質量標準體系不完善,質量檢測方法及控制技術比較落后;中獸藥生產工藝及制劑水平低;中獸藥研究開發技術欠缺乏,創新能力較弱;中獸藥企業管理水平普遍都低,市場競爭力不強,更談不上國際競爭力。為加強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推進中獸藥現代化,建議農業部設立相關部門,專門負責我國獨具民族特色的中獸醫學發展。并制訂政策,發展規劃。如“中獸醫現代化發展綱要”,可以參照國家技委、國家經貿委、衛生部藥品監管局、知識產權局、中醫藥局、中科院等相關單位制定的國家《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2002—2010年?》。農業部再與科技部等國家職能部門溝通,支持中獸醫藥的立項事宜等。
2.人員分散,形不成團隊,故而攻關能力薄弱。建議科研院所、院校與企業實質性地結合起來,也就是過去所說的產、學、研三結合問題。構筑國家現代中獸藥創新體系,在政府的宏觀指導下,集中高校、科研機構、制藥企業等多方面力量,通過整體布局、資源重組、機制創新,構筑研究開發體系完整、技術裝備先進、人才結構合理、創新能力較強、管理科學規范的現代中獸藥創新體系。
3.中藥資源可能處于緊張狀態。全國獸藥企業齊上陣都大量生產中獸藥,資源可能出現短缺現象。為此必須堅持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產業可持續發展原則。在充分利用資源同時,保護資源和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開展中藥資源普查,特別要注意對瀕危和緊缺中藥材資源的修復和再生。防止流失退化和滅絕,加強中藥材野生變家種家養研究。加強中藥材栽培技術研究,實現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和產業化生產。加強植保技術方面的研究,發展綠色藥材。
4.缺乏完善的現代中獸藥標準和規范。從中藥種植?養殖?、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的標準和規范,到保證中獸藥?中藥產品的安全有效、質量可控,這些問題,一直沒能得到徹底解決,嚴重地制約著中獸藥的發展及走向世界。為此,建議加強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和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研究,建立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質量標準及有害物質限量。
加強符合中獸藥特點的科學、量化的中藥質量控制技術研究,提高中獸藥、中獸藥新藥等的質量控制水平。以中獸藥注射劑為突破點,逐步擴大指紋圖譜等多種方法在中獸藥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