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獸醫學奠基人、著名中國獸醫史專家于船教授生平業績
于船教授,原名孫裕川,1924年11月生,陜西三原縣人。1946年畢業于陸軍獸醫學校,隨后任種馬場一等技佐;1948年到華北大學農學院任教,并提任獸醫專修科主任和畜牧獸醫教育工作站主任;1950年轉入北京農業大學(即今中國農業大學),歷任教研室主任、獸醫系主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曾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兼任中國獸藥典副主任及中藥組組長、《中國獸醫雜志》主編,是世界獸醫學會會員、中國農業歷史學會顧問。2005年11月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醫三院去世。
于船教授是中國現代中獸醫學奠基人。從20世紀40年代起,他便擎起恢復和振興中獸醫事業的大旗,團結和薦舉民間中獸醫人員,收集和總結中獸醫診療經驗。1956年倡議并成立了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獸醫學組,主編《中獸醫專題資料及研究報告》和《中國古農書叢刊·畜牧獸醫之部》,兼任河北定縣中獸醫學校(今河北農業大學中獸醫學院)中獸醫教學指導,1958年又在北京農業大學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中獸醫本科專業,1974年倡議建立了全國中西獸醫結合協作組及六個協作片區,并首次主持各高等農林院校內部聯合鉛印了全國高等農林院校《中獸醫學》教材,1979年倡建了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西獸醫結合研究會并擔任副會長兼秘書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中獸醫學碩士點并擔任導師,1979年和1985年先后兩次主持修訂高等農業院校《中獸醫學》統編教材即“第一版”和“第二版”,1991年主編了全國高等農業院校中獸醫專業本科統編教材并承擔了《中獸醫基礎理論及診斷學》編寫工作。于船教授也是激光獸醫學奠基人,他從70年代起就把激光技術應用到獸醫針灸領域中,他和他的14個研究生(其中1人是60年代培養的病理生理研究生)一起對動物經絡與穴位的生物物理特性進行了長期的深入的研究,其成果至今仍居世界前列。
于船教授是中國現代中獸醫學奠基人,不僅只指他是利用現代科學研究中獸醫學的權威,而且也還指他是中獸醫醫史(中國獸醫史)文獻研究的權威。在整理和發掘中獸醫古籍方面,于船教授在查閱大量歷史文獻和多方尋找的基礎上,終于覓得明版《元亨療馬集》,據此整理出版了《元亨療馬集校注》,使該書的原貌重現于世。在他的努力下,散落民間的《牛經切要》、《療馬集》、《串雅獸醫》等書得以整理刊行。他還組織整理、審定、推薦出版了《司牧安驥集》、《痊驥通玄論》、《新編集成馬醫方牛醫方》、《世濟牛馬經》、《豬經大全》等中獸醫古籍。于船教授對中國獸醫史進行了系統研究。他在50年代就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家畜閹割術在中國商代(前1600--前1046)就已出現并得到了應用,而非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前384--前322)首先提出;針灸起源于中國,而非印度;直腸檢查術早在漢代就有記載是中國人的發明,而非有些人認為的是近代歐美人發明傳入中國的。80年代后,他除繼續撰寫中國獸醫史料外,還與人合作編著了《中獸醫史略》、《中獸醫學簡史》等書,首次比較系統完整地論述了中國獸醫學的起源和發展。在2003年于船教授80壽辰之際,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獸醫學分會、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中獸醫教研室聯合編輯的《于船文集》(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共收錄于船教授的各種論文、報告等133篇92萬字,具體分為獸醫史料(38篇)、專題論著、學術活動3類,書末附有“于船教授主編、參編及審校的圖書目錄”、“于船教授指導的研究生名錄”、“于船教授年表”。該書基本總結了于船教授一生的學術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