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41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獸醫舌診的現代研究進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6-11 21:4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獸醫舌診的現代研究進展

    嚴作廷、謝家聲 楊國林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甘肅蘭州,730070

        察口色是中獸醫診斷家畜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起源甚早。在《內經》中就有很多關于舌診的記載,在獸醫方面,后漢賈思勰《齊民要術》中指出:“口中色欲得紅白如火光為善材。”唐朝李石的《司牧安驥輯》中記載:“欲要看口色,春季忌于青;夏病不食草,口中赤色深。”北宋王愈《蕃牧篡驗方》、元朝卞管勾著的《痊驥通玄論》中均收集不少色診資料。明代喻氏兄弟編著的《元亨療馬集》中就有“脈色論”、“察色賦”兩篇專論,其中“察色賦”提出了37種病理口色?!懊}色論”有:“察病者,非脈色何能知之”、“臥蠶者口色也”、“口色,驗疾之所也”、“欲知馬騾諸般病,舌下先需看臥蠶”、“脈色者,醫之準繩也,疾之龜鑒也,診察精微,如通神圣,得之于心神,應之于二目,凡諸疾病,如日月星光所照,無所不明也?!钡扔涊d。由此可見,口色在中獸醫診斷學中具有非常重視的地位。古往今來,有不少中獸醫繼承和發揚了“脈色論”和“察色賦”的寶貴經驗,尤其是近30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家畜舌診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F將主要進展報道如下。

    1.開展了健康動物舌色、舌苔的觀察
        河南省新鄉市西王村獸醫站報導了“豬的舌診”,觀察健康豬100頭(次),病豬774頭(次),將舌的色質分5種:桃紅、淡白、紅色、紅絳(多見于豬瘟、丹毒、肺疫)、青紫(多見于豬的破傷風))。舌苔分4種:白苔、黃苔、灰苔(淺黑色苔常見于豬的副傷寒)、黑苔(豬瘟后期、中毒病)。枉云峰對外感溫病的12頭豬進行詳細觀察,指出體重為7.5-20公斤小豬的正常舌象,是舌質淡紅或微紅,舌面濕潤,無苔,舌體較充盈。病理舌色有5種,即紅舌、絳紫舌、紅絨刺舌、紅舌紅點、淡薄瘦舌。對12頭試驗豬進行了人工發病試驗,按中獸醫辨證,均屬外感溫熱病,但在病程中,舌尖部和中部均未觀察到舌苔的明顯存在。作者認為,觀察豬的口色以舌診更為準確。史美和對健康耕牛、水牛和奶牛口色、舌苔進行了詳細觀察,認為健康耕牛舌苔明顯可見,顏色主要以灰色中帶黃綠色為主,并有深淺的區別,大致可以分為灰白、灰褐、灰黃褐3種顏色,否定了耕牛無舌苔之說。健康水牛的正常口色為粉紅、淡紅夾黃、粉紅夾黃等4種,與一般記載基本相符。正常舌筋多見紫紅夾青和明顯或不明顯紅絳兩種,前者多見于7歲以上的母牛,后者多見于7歲以下的公牛(包括閹牛)。健康水牛的舌苔顏色為灰褐苔、黃褐苔、灰白苔,(奶牛白黃苔),在128例中未觀察到薄白苔,這與一般資料記載是不同的。解天興對健康綿羊的口色進行了觀察,指出健康綿羊四季口色均為鮮明光潤的桃紅色,僅有少數羊只舌質稍帶青色,舌苔則90%以上為薄白苔,10%以下為薄黃苔。這與一般獸醫將薄黃苔歸為病色是不相符的。母羊的口色均稍現青色,產后10~15天內的哺乳母羊,口色呈桃紅色,但舌底稍青;10日內初生羔羊的口色比成年羊稍偏紅,舌邊尖鮮紅。王天益對273例口色、脈象的臨證普查表明:①家畜種類不同,臥蠶形態也不同。馬屬動物臥蠶如小豆,耕牛臥蠶如鞋底形,山羊臥蠶如小鋸齒狀,豬的臥蠶為倒八字。②以舌筋粗細辨耕牛寒熱虛實較為可靠。牛舌筋冬天細小,夏天粗大。實熱證舌筋粗如細麻繩且分叉多;虛寒之證,細如絲線或隱沒不顯露;③牛舌面粗糙,多為實熱。相反,舌面細膩,絲狀乳頭減少、萎縮,多為寒證。④馬騾舌面起皺似與人舌面的裂紋相同,可見于舌前部和舌邊一側或全舌面,有的僅為裂溝,有的為皺紋。淺裂為舌粘膜萎縮,深裂為舌萎縮,多見于營養不良。在中獸醫古籍中關于豬、羊的舌診資料非常少,這些研究結果豐富了中獸醫舌診的內容。

    2.開展了家畜舌診的實驗研究
        開展家畜舌診的實驗研究,有助于了解舌診的形成機制,并能夠指導臨床。因此,我國一些學者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對家畜舌診進行了研究,目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工作。

    2.1 舌苔與舌面電阻值的關系
        史美和(1985)指出,健康水牛、奶牛舌的不同部位電阻值的變化很有規律,即舌腹>舌尖>舌中。馬慶化(1986) 測定了馬屬動物白膩苔、灰黑苔和黃燥苔電阻值,白膩苔由于舌面含水量較多,其舌面電阻值小,而灰黑苔和黃燥苔的舌面電阻值無大的差異。白膩苔、薄白苔、黃燥苔的舌面電阻值由舌根、舌中、舌尖的順序而逐漸增大,但黃燥苔多由于舌面水分減少,致使舌體三部分的電阻值無明顯差異。認為,舌面電阻值升高者,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疾病;若舌面電阻值是降低者,可引起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疾病。作者認為,舌面電阻值的大小可以作為判斷舌苔潤燥的指標,也可作為了解體內水液代謝情況的一個很有價值的參考依據。這一指標為判斷舌苔的潤燥提供了幫助。

    2.2 舌苔與舌面pH值的關系
        馬慶華(1986)指出:在正常情況下,舌面pH一般稍偏堿性,這利于唾液淀粉酶的消化,偏高偏低均非正常。一般來說,白膩苔的pH值較正常為低,而黃燥苔和灰黑苔的pH也較正常為低,舌面pH值升高或降低均表示體內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疾患。史福勝(1989)指出,健康家畜舌面pH值為8.4±0.32,為堿性。黃苔、灰黑苔的舌面pH值均高于白苔和健康對照組的黃白苔。黃苔和灰黑苔一般出現在發熱或病程長、病勢嚴重的情況下。若口腔的機械自潔作用和化學自潔作用減弱,舌面絲狀乳頭角化分枝空隙中的食糜以及脫落的上皮細胞、滲出細胞、唾液等雜質不能及時清除,再加上由于體溫升高,使舌面上殘質腐化產酸,可能導致舌面的pH值下降。另外畜體在患病時,體內物質代謝紊亂,致使酸度增高,也可能導致舌面pH值下降。

    2.3 舌色與血液學和血液生化指標的關系
        鄒康南等( 1963)對虛勞證的口色與脈象進行了分析,指出虛勞證的口色特點是由淡紅逐漸轉為蒼白,垂死時的口色則青紫、晦暗。其血液變化特征是,隨著癥狀由輕癥向重癥發展,血紅素含量逐步降低,紅血球總數減少。血沉在輕、重、絕癥之間無明顯區別,但與健康家畜相比則顯著加速。白血球、堿貯含量、黃疽指數及膽紅質定性均無變化。說明口色與紅細胞壓積容量、C02結合力、血紅蛋白有密切關系,從而開創了家畜舌診現代研究的先河。張克家等研究了舌色與C02結合力、紅細胞壓積容量和白細胞總數之間的關系。舌為紫色時,C02結合力明顯降低,有統計學意義;舌色愈趨向絳紫,則血液C02結合力越低。而淡紅色、紅色、絳色雖較正常時有所降低,但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舌色愈絳紫,則紅細胞壓積容量越大;但舌色比正常淡時,其紅細胞壓積容量卻反而略小。經統計學處理,舌色與白細胞總數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馬慶化研究了馬騾的血清黃膽指數、血沉、血紅蛋白含量和C02結合力與舌色的關系。認為馬屬家畜血沉前15分鐘在13~-48之間,牛的血紅蛋白含量在6.7~7.2克之間,此范圍內的口色均呈淡紅色(粉紅色)。在病理情況下,血漿C02結合力大小與對應口色的變化是:淡紅<鮮紅>黃白>青紫>紅黃>紅絳。而血沉的變化則是鮮紅、紅絳、青紫依次不同程度地減慢,唯有黃白口色的血沉明顯加快。血清黃膽指數由高到低的變化與口色關系是淡紅、鮮紅、紅黃、青紫、紅絳、黃白。徐立等(1982)對正常、危、重、絕家(病)畜口色與血液學變化的關系,認為C02結合力在正??谏珪r為50m1,而在絕癥時為73m1。這說明C02結合力在病情越重時,結合力越大,當上升到每100m1血液結合C0216m1以上時,病畜就很難搶救了,此時口色表現為青紫色或黑紫色。史美和指出牛的血紅蛋白含量高低順序與口色的紅淡成正相關關系。戴龍(1989)將臥蠶的顏色分為6種,并對臥蠶顏色與血液C02結合力、紅細胞壓積以及血沉等進行了對比試驗,發現健康馬與健康騾相比,C02結合力較高,紅細胞壓積略高,血沉較慢。C02結合力的變化與臥蠶表現為:淡紅色>淡白色>紅色>紅絳色>紫色,說明C02結合力隨著臥蠶色的變深而變小。紅細胞壓積容量大小變化為:淡白色<淡紅色<紅絳色<紅色<紫色。血沉的變化表現為依臥蠶色淡白、淡紅色、紅色、紅絳色、紫色不同程度地減慢。王天益發現臥蠶的色澤變化與血紅蛋白和臥蠶局部溫度有關。水牛血紅蛋白6克以下者,臥蠶偏淡白,9克左右者臥蠶多偏紅色。水牛臥蠶的溫度,在冬春季節臥蠶淡紅者,為35-36 ℃;臥蠶淡白者為31-32℃,臥蠶偏紅者為37~38℃夏秋略高1~2℃。
        張玉基(1984)對馬口色進行了部分生化測定,發現隨著口色的變化,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正??谏?15mg%發展到絕癥口色的416mg,說明當疾病發展到絕癥和危癥時,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成倍升高。馬的正常口色的pH值為7.2,而危、絕癥口色的pH值為6.9。作者通過實驗認為,當病馬血糖達到416mg%以上,氯化物達到70%以上,球蛋白下降到2.8%以下時,病馬就進入了垂死期。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家畜舌色與血液的成分、血液中的一些生化指標具有密切的關系。也說明通過觀察舌色可以了解家畜的血液變化,從而指導臨床治療和判定預后。

    2.4 舌苔與舌苔脫落細胞及滲出細胞的關系
        馬慶化( 1986)對正常家畜的薄白苔及病理情況下出現的白膩、黃燥、灰黑苔的脫落細胞進行了觀察,發現以灰黑苔的脫落細胞為最多,其次是黃燥、白膩苔,表明病情越重,滲出細胞越多。史福勝(1989)指出,31例病畜中白苔、黃苔、灰黑苔的上皮細胞和嗜中性白細胞同健康薄白苔比較,差異極顯著(P<0.01)。在病理情況下,白苔的上皮細胞同黃苔和灰黑苔的差異極顯著。高熱黃苔和常溫黃苔比較,嗜中性白細胞的滲出差異顯著(0.0 1 <P<0.05)淋巴細胞的滲出不顯著(P>0.05 ) 。

    2.5 舌色與血液流變學、血液動力學
        血液動力流變學是生物力學與生理學、醫學等相互滲透發展起來的新興的邊緣學科。血液動力學主要研究血液在循環系統中流動的力學問題,而血液流變學是在宏觀、微觀、亞微觀水平上,研究血液的細胞成分和血漿成分流動和變形的特性,以及與血液直接接觸的血管結構的流變特性。由于舌的血液循環功能與舌色關系極為密切。嚴作廷等用血液流變學方法測定了健康成年騾和不同舌色病騾的全血粘度、還原全血粘度以及血細胞壓積、紅細胞電泳時間。結果:隨著舌色由淡紅、紅、赤紅、青紫的轉變,7種切變率下的全血粘度、還原全血粘度以及血細胞壓積、紅細胞電泳時間逐漸增加。其中全血粘度、還原全血粘度、血細胞壓積差異顯著或極顯著(P<0.05或P<0.01)。淡紅、紅、赤紅、青紫四種舌色的全血粘度和還原全血粘度均隨著切變率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因此,血液流變學主要指標與家畜舌色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嚴作廷等對35匹健康成年驢和89匹腸阻塞驢的舌色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隨著舌色由正?!t→紅舌→暗紅的變化,心率PR、微循環半更新時間MRT、微循環平均滯流時間MST和血液粘度η、總外周阻力TPR則逐漸升高,而每搏輸出量SV、心搏指數SI、左心搏功指數LVWI、每分心輸出量CO、左心有效泵力VPE、心臟指數CI、脈壓差PP、血管彈性指數FEK、微循環半更新率MHR逐漸下降。說明家畜的舌色與血液動力流變學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

    3.臨床應用:
        舌診作為中獸醫的重要診斷方法,已經被廣大獸醫工作者所認可。但是作為疾病的特異性診斷方面還缺乏資料。因此,開展一些疾病時舌診的研究,找出與疾病的特異性關系,將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診斷。李曉新研究了馬騾便秘時馬舌下血管的變化與阻塞部位的關系,指出小結腸便秘,舌下血管充血發紅,粗如頭發絲狀,胃狀膨大部阻塞時,舌邊尖靜脈瘀血、怒漲,呈暗藍色。并進行了直腸檢查與舌下血管檢查,其小結腸便秘符合率為82%,胃狀膨大部便秘符合率為87%;其它部位大結腸便秘符合率為93%。張永忠指出,舌下兩臥蠶間或稍下方微血管的出現與馬類勞傷心臟病有一定的關系。在105例中,臥蠶血管變化明顯者101例,不明顯者4例。黃強指出,?;煎F蟲病時,可見舌質變軟,舌苔薄白,有硬幣樣大小不等、數量不一、邊緣不規則但界限明顯的灰白色斑塊,結合對患牛體況、四肢關節、耳及尾尖的變化等各方面進行考察,在初期,其它臨床癥狀不明顯時,可見舌根部有少量斑塊特征性變化的24例,經間接血凝反應試驗,全部呈陽性反應,與舌診吻合率為100%。由此說明,舌診在某些疾病的診斷上具有特異性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

    4.展望
        中獸醫學現代化首先是診斷技術的現代化、客觀化。舌診作為中獸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之一,經歷了幾千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并且總結出了“先看走,后看口”的診療經驗。因此,加強家畜舌診的現代化、客觀化研究是中獸醫客觀化的必然要求。家畜舌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紀80年代,到了90年代又處于停滯不前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時中獸醫基礎理論的研究經費太少,且主要經費來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使得大部分人將研究重點轉移到了其它領域。但畢竟每年支持的項目較少,僅2-3項,與其它學科相比還是太少。因此,(1)建議國家對中獸醫基礎理論的研究加大投入,增加經費渠道,尤其是增加中獸醫基礎性研究專項經費,以促進中獸醫學的現代化、客觀化研究速度。(2)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研究手段,將病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等學科引入家畜舌診的研究領域,開拓思維,提出新的研究課題;(3)加強家畜舌診的臨床研究,尤其在小動物疾病的診斷方面,以填補這方面的空白。
    參考文獻
    (1)鄒康南、李詩伯、瞿自明等 馬騾虛老癥的口色與脈象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1963年年會論文選編(獸醫部分)[M] 農業出版社 1965年 第一版 ,北京, 238-246
    (2)王恒恭:家畜舌體色澤變化及其與疾病的關系 中獸醫醫藥雜志,[J] 1987 ,(4):59-62
    王恒恭:家畜舌體色澤變化及其與疾病的關系 中獸醫醫藥雜志,[J] 1987 ,(5):54-58
    (3)王恒恭:家畜舌苔的臨床診察  中獸醫醫藥雜志,[J]1986, (1):59-61
    (4)王恒恭:家畜舌苔的臨床診察  中獸醫醫藥雜志,[J]1986, (2):55-57
    (5)王天益 家畜口色、脈象臨證普查279例  [J]中獸醫學雜志 1981,(3):5-20.
    (6)史美和,袁昌明,鄭婕  健康水牛、奶??谏膶嶒炗^察 中獸醫醫藥雜志,[J]1985 ,(1):8 -11
    (7)解天興:對1531例健康綿羊司機口色的觀察 中獸醫醫藥雜志,1988, (3):42-43
    (8)馬慶化:馬屬動物舌苔變化的觀察與舌面滲出細胞等的測定  中獸醫醫藥雜志,1986,(5):2—5
    (9)張克家、胡廣濟  馬騾舌色和血液有關指標的相關性  [J]中獸醫醫藥雜志 1986,(5):5-7
    (10)馬慶華 口色與血液學變化關系的初探 [J]中獸醫醫藥雜志 1987,(1):1-3
    (11)枉云峰:
    家畜的青黃赤白黑病理口色質疑 獸醫科技雜志,(5):64, 1979
    (12)嚴作廷、鞏忠福、楊銳樂等 腸阻塞騾暗紅舌色和青紫舌色的血液動力流變學的研究 中獸醫醫藥雜志 [J] 2002,(5):9-11
    (13)嚴作廷、鐘偉熊、周學輝 驢舌色與血液粘度和微循環關系的探討 中國獸醫學報[J]1997,17(2):194-195
    (14)嚴作廷 , 鞏忠福
    騾不同舌色血液動力流變學的特征  中國農業科學 2005,(2):410-414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50 收起 理由
    冰川 + 5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7:0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劝| 南汇区| 阜宁县| 南召县| 大冶市| 津南区| 波密县| 延庆县| 阳泉市| 民勤县| 中江县| 嘉兴市| 南乐县| 张家界市| 阿克| 福安市| 于都县| 华池县| 阿图什市| 凌源市| 奎屯市| 邹城市| 措勤县| 莱芜市| 双江| 油尖旺区| 承德市| 阳西县| 自贡市| 共和县| 巩义市| 萨迦县| 红原县| 壤塘县| 伽师县| 丽江市| 南岸区| 黄浦区| 乌兰察布市| 扶绥县|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