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0272|回復: 3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力資源為何昂貴?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6-11 17:24: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行到韓國的一個面粉廠參觀,受到強烈的刺激,幾個晚上睡不好覺。劉總裁受刺激的原因是:韓國本土面粉廠和韓國在中國投資的面粉廠工作效率相比,差了十倍,因為效益不好,韓國企業關閉了在中國投資的面粉廠。劉總裁問韓國廠長:同樣的設備、同樣的管理層,為什么效率相差這么大?韓國廠長含蓄地說:中國人做事不到位。  劉總裁琢磨了幾個晚上得出結論:這種人力效率上的差距,絕不是簡單的加和關系,而是乘積關系,一個人的效率是我們的1.2倍,10個人的效率是我們的1.2的10倍,所以他們的10個人就相當于我們的100個人。劉總裁得出一個很驚人的結論:中國的人力資源成本其實是非常之高的。
      劉總裁從人力效率的角度,推翻了中國人力資源成本低廉的說法。為什么我們的員工每個月只能拿一兩千塊錢人民幣,而發達國家就能拿幾千美元?劉總裁認為是因為我們做事情的效率也比人家低,而且就是每個人那么一點點的差距,就造成了企業之間巨大的落差。劉總裁認為我們缺少自覺的補位意識,在管理之外還要有補位意識的自覺性,才能使工作不是做9分,而是做到10分,11分,然后就能拿10倍于現在的工資,就能趕上歐美了。
      劉總裁的驚人的結論和提高效率的想法十分有道理。但是,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試問如何才能讓每一個人都有自覺的補位意識,把每個人的工作都做到11分呢?我想也許劉總裁已經有了解決方法,只是我們沒有看到這方面的信息。
      不過我輩愚鈍,想不明白怎么讓每月只能拿一兩千塊錢人民幣的人,能夠具有自覺補位意識,把工作做到11分,趕上和超過拿幾千美元的人的效率?
      從中人網首頁管理欄目,看到了國務院人力中心林澤炎博士的文章《中國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企業領袖》,從而又知道了青島港集團公司和總裁常德傳。
      青島港達到億噸港用了109年,而從億噸港達到兩億噸港,只用了5年,也就是說青島港用5年走過了109年的歷程!青島港“特殊含義的一大于二”,用一個青島港的能力干出兩個青島港的業績。這豈止是做到了11分!青島港是怎么做的呢?
      青島港有很多做法給目前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提出了新的課題,比如:青島港提出:“不把一名職工推向社會,不讓一名職工下崗”。按照青島港的做法,我們怎樣重新審視優勝劣汰、末位淘汰、人才流動等觀念?
      青島港還提出:“精忠報國、服務社會、造福職工”為企業的三大使命“職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難也要辦好”,等等。
      青島港千方百計提高員工的素質,狠抓了勞動力素質的全面創新,號召全港工人學習金牌工人許振超,“學振超、練絕活、崗位成才”,所有的崗位都開展自己的大練兵,練絕活的活動。這個活動開展起來以后,人人都成了行家里手,人人都成了絕活的專家。
      每個人都做到了11分!
      在11分的背后是什么?
      常德傳說:我們每年評十大行業專家、每年評技術創新的專家、每年評員工的品牌,員工品牌就是哪個員工創造了一個新的生產效率,我們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員工得到品牌以后感到非常自豪,同時也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我們集團將近有600個員工品牌,從技術的行家、專家,一直到我們的裝卸工人,都有自己的員工品牌。比如我們軟件的開發好的、開發多的,成為我們的軟件開發專家。企業管理好的,成為我們管理崗位上的品牌,我們的裝卸工人在裝卸生產平凡崗位上做得好,也給他評上他的品牌。比如我們的一個農民工,他是礦石裝火車很好,這個事情看起來很平凡,但是如果搞不好,車廂平車不好的話,火車運行當中有可能顛覆,還有可能撒漏,我們有一個裝卸工人叫郎鳳午,他在平凡的工作當中總結出一條規律,怎么把車平好,把車掃凈,經過他帶領的班裝卸的火車,各個都是鐵路上信得過的。所以我們把他這個人命名成“鳳午停車”,還有一個計量王琳琳,她是負責稱重汽車的,汽車進港拉貨,要通過她的低磅稱重,她在這個崗位上開啟 “秒”的時代。所以我們給她起個名字叫“林林快鎊”,一個車能夠省三秒鐘,因此我們看到,只要把工人的積極性帶動起來,他就能夠創造更高的生產效率,所以我們感受到在青島港以人為本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青島港由于我們能夠堅持自主創新發展,所以,使我們在生產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創造出一個青島港的能力干出兩個青島港的業績,使我們的港口能夠在五年當中再造一個億噸港,沒有依靠擴大、外沿、再生產,而是通過內涵擴大再生產,把我們的生產效率、生產能力提升上去。
      常德傳還說:近20年來,我們各級領導始終堅持青島港不僅要成為億噸大港口,而且要成為一個大家庭,始終把離退休老同志當作自己的老人孝敬,把職工和農民工當成自己的兄弟姊妹關心,始終做到“職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難也要辦好”。在崗位上不僅轉崗分流上萬人次,而且沒有一人下崗回家;在房子上實現了“八個全部解決”,現在又采取措施,解決新入港職工暫時買不起住房的問題;在工資上十幾年來為職工長工資28次,人均工資提高了21倍。青島港是一個親情融融的大家庭,而我就是要千方百計使"家"里的成員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滿。
      看到這些,我們也許能找到一點做到11分的答案。
      在中人網論壇管理前線欄目看到了壇友“大老鼠”《對企業目前管理現狀的看法》的帖子,非常贊成他的關于“道”與“法”的辯證說法:“許多企業沒有認清這些問題(道、天、地、將、法)的排序。甚至于本末倒置了。國內的民營企業尤其突出。重”法“而輕”道“。千方百計地尋找新的所謂科學的管理方法,天天熱衷于從書本上、從顧問師那里、從大學課堂上找一些各種管理工具拿來作實驗,拿自己的企業作為理論家的”小白鼠“。而不從根本上解決道的問題,如果企業沒有上下同欲,上下同心,再科學的法也無濟于事。道是這五個因素的根本,只有道正確,才可以有效利用天與地,只有道正確,才有優秀的將,只有道正確,法才能發揮作用”。
      大老鼠壇友說的太對了,“道”不對,沒有“上下同欲,上下同心”,這仗怎么能打勝呢?怎么可能有每個人的11分呢?
      壇友“笑書”在《從某顧問公司薪酬報告看深圳工人生存現狀》中講述了深圳工人的生存現狀,在工人的工資、工作時間、住宿、飲食是那樣的情況下,企業的老板能讓每一個工人都做到11分嗎? 癡人說夢吧?
      做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有很多難題,最難的恐怕還是企業所有者、管理者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要使企業人力資源增值以達到人力資本的最大效益,達到 11分,先決條件是“把離退休老同志當作自己的老人孝敬,把職工和農民工當成自己的兄弟姊妹關心,始終做到”職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難也要辦好“(常德傳語),這時的人力資源才有可能成為11分的人力資源。
      要想中國的人力資源不昂貴,要想提高中國人力資源的效率,就得要在人力資源上投入,資金的投入、物質的投入、時間的投入,首先是感情的投入,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是互相的。在使用的時候想到了人力的效率,在投入的時候就忘了人力的效率,如何能得到11分的人力效率?流行說法:天下有免費的午餐,白吃的面包嗎?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20 收起 理由
    qingfeng77121 + 20 【原創帖子】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7-6-11 21:08:21 | 只看該作者
    說得非常精辟呀,人力資源確實太浪費了!;1s: ;1s:
    板凳
    發表于 2007-6-12 17:19:30 | 只看該作者
    :lairen: 希望大家多發新貼!3:
    地毯
    發表于 2007-6-19 21:27:17 | 只看該作者
    “職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難也要辦好”,“要想中國的人力資源不昂貴,要想提高中國人力資源的效率,就得要在人力資源上投入,資金的投入、物質的投入、時間的投入,首先是感情的投入,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精辟、倍受啟發!
    5
    發表于 2007-6-21 16:03:52 | 只看該作者
    ;1s: ;1s: 用真心換誠心。
    6
    發表于 2007-6-21 16:13:57 | 只看該作者
    簡單明了,精辟深刻!
    簡直是對中國人力資源的透徹分析!
    謝謝了!
    7
    發表于 2007-6-21 19:55:35 | 只看該作者
    說的很對 ,可是現在好多的老總們只看中業績,關注成本,我們做中間管理的就難了,一方面要為員工爭取待遇福利,一方面還要應付摳門的老板。
    8
    發表于 2007-6-29 12:58:11 | 只看該作者
    要想中國的人力資源不昂貴,要想提高中國人力資源的效率,就得要在人力資源上投入,資金的投入、物質的投入、時間的投入,首先是感情的投入,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是互相的。在使用的時候想到了人力的效率,在投入的時候就忘了人力的效率,如何能得到11分的人力效率?流行說法:天下有免費的午餐,白吃的面包嗎?                                                                                                                                   說的太好了!要想馬兒跑的快,首先得吃飽嘛!投入投入,產出產出產出,沒有投入,怎樣產出?這樣的投入,只能對應于相應的產出嘛。事物人事總是要講究平衡的三!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小農民 + 10 我很贊同

    查看全部評分

    9
    發表于 2007-6-29 13:27:57 | 只看該作者
    一個有著中國特色的工廠,做的不是工作,是人情是面子.改掉這個太難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過,道路是坎坷的,前途是光明的.
    10
    發表于 2007-6-30 21:07:24 | 只看該作者
    人的素質不一樣,我在韓國學習期間,韓國的養豬飼養員中間休息時從來不座都是蹲在地下吸顆煙不超過5分鐘,就去干活,沒有人監督的,全是靠自覺,沒有人來計較誰多干誰少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5:2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东光县| 江永县| 吉木萨尔县| 台东市| 翁牛特旗| 育儿| 安新县| 长垣县| 霸州市| 贡山| 井陉县| 祁东县| 汤阴县| 邵东县| 德州市| 新乐市| 石河子市| 神池县| 澄城县| 建宁县| 本溪| 卢湾区| 伊宁市| 连城县| 镇巴县| 基隆市| 莱西市| 永丰县| 东乡族自治县| 余江县| 宾川县| 仁布县| 崇礼县| 马尔康县| 启东市| 连南| 杭州市| 大同县| 鄢陵县|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