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發

樓主 |
發表于 2007-6-10 21:04:24
|
只看該作者
孫元良(1904—2007),原籍紹興楊家垅(今齊賢鎮),出生于成都市。
抗日將領。2007年5月25日在臺灣去世。遺體已在2007年6月9日火化,根據其遺愿,骨灰暫放林口,等待適當時機再安葬南京。
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華陽縣。早年在私塾就學。
1922年,考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與國立東南大學附屬中學(1928年改名中央大學附中、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附中,1952年改為南師附中)。
1924年,考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后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連長、營長,后任第一團團長,參加東征北伐。
1926年,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1期炮兵科。不久輟學回國,任第一師野炮營營長、陸軍第二師七團團長、警衛軍第一師一旅旅長等職。
1932年,任第二五九旅旅長,參加一·二八淞滬戰役,在廟行鎮擊退日軍,此役被當時國際間評為“國軍第一次擊敗日軍的戰役”;以此役獲寶鼎勛章,擢升為第八十八師師長。
1937年8月,參加八·一三淞滬會戰,率兵堅守閘北陣地七十六日,以四行倉庫為據點駐守抗戰。此戰后獲云麾勛章,升任第七十二軍軍長。
1937年12月,參加南京保衛戰,駐守城南雨花臺一帶。此戰后被撤職查辦,投監拘押四十二天。
1939年1月,以民生航運公司職員身份,取道香港游歷考察英、法、德、意等歐洲諸國。回國后重返軍界,任第二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二十九軍軍長。
1944年,率部將日軍趕出距重慶一百余公里的貴州獨山,收復南丹等地,使日軍退出貴州;解陪都之危,獲青天白日勛章。
1946年,先后任首都南京附近常鎮地區警備司令、重慶警備司令。內戰爆發后,任第十六兵團總司令。
1949年,到臺灣。
著有《億萬光年中的一瞬》(回憶錄)、《世界軍事史》。
父親孫廷榮,曾任清廷知縣。叔父孫震,曾任第二十二集團軍司令官、國民軍第五綏靖區司令官等職。子孫仲祥,又名秦漢,臺灣電影明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