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151|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要為肉價上漲說幾句“風涼話”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6-5 09:54: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自《農村信息報》6月2日

    這一陣子股市熱,生豬市場也熱。前者熱,熱在投機炒股者;后者熱,熱在媒體的順勢加溫。農產品,包括豬肉,是多不得也少不得。多了跌價少了漲價,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偏偏多了跌價了,媒體反應不靈,少了價高了卻大呼小叫,很有點為市民憂患的情結。大家不會忘記,就在一年前,生豬價格持續走低,養殖戶傷心欲絕,不少養殖戶提前淘汰或宰殺母豬,甚至棄養改行時,媒體并沒有如此熱情和關注。對此,媒體有媒體的說法。但政府、市場、生產者和消費者應該有一個清醒而客觀的認識。業內人士稱,導致目前肉價高漲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供求關系變動帶來的豬價周期性波動。因此,面對當前市場肉價上漲態勢,大家都應當理性認識,正確應對,積極引導。
    理性認識:生豬高價是一種市場補償行為
      5月31日,我省生豬平均收購價為每公斤12.5元,這一價位已屬歷史高位,但相對于飼料成本、防疫治病、生產周期、抵御風險等諸多因素而言,養豬業仍屬于薄利行業。
      杭州市蕭山區養豬協會原會長高志峰給我們算了一筆成本賬:一是飼料價格急劇上漲,玉米價格比去年上漲了15~25%,魚粉價格翻了一番;二是疫苗費用大幅度增加,據測算,每頭生豬防疫費用需35-40元;三是水電等費用支出不斷提高,10萬頭豬場,每月上交的水電費在15萬元左右。再加上居高不下的環保支出,據估計,按照目前蕭山的養豬水平和成本價格,每公斤生豬成本已從過去的8.2-8.5元上升到9元甚至更高。
      高志峰說,目前的高價位是對前年9月至去年6月持續低價的補償,屬于以豐補歉性質,對重新樹立養豬業者的信心、確保生豬產業的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屬于市場供求關系變動下正常的價格上揚。高會長的話,雖是一家之言,但也不無道理。
    理性思考:建立生豬產銷的預警體系
      豬價尤如糧價,是生產者與消費者感知物價的“晴雨表”。谷賤傷農,肉賤傷牧。如果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能及時預知這一變化,及時向農民傳遞產銷信號,向社會發布信息,應該會更有利于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民以食為天。生豬及其產品是人民生活消費的必需品,和糧食一樣事關國計民生,關乎社會穩定,更關系到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國務院和省政府對豬肉供應問題非常重視。前不久,溫家寶總理專門視察養殖場,看望養殖戶;茅臨生副省長也作出過“過多過少都加以預警”的明確指示。
      據悉,省畜牧獸醫局正在著手建立符合我省特色和具有產業特征的生豬產銷預警體系。建立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出欄信息卡,生豬調入信息卡,豬肉及其產品的消費信息卡,定時定期進行匯總和分析、發布;在產銷出現重大問題或價格劇烈波動時,還將組織媒體通氣或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
    理性應對:確定我省生豬養殖合理規模
      目前,全省生豬飼養量基本穩定在3000萬頭。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禁養區的全面禁養,養殖用地的制約及環保壓力的加大,飼養量有下滑的趨勢。
      據杭州市外來動物報驗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6年,杭州市鮮豬肉調入量比上年同期增加47.7%,占杭城鮮豬肉消費總量的25%左右。全省生豬的凈調入量也從前些年的200萬頭左右擴大到了440萬頭,占總飼養量的15%左右。生豬調入量的增大,一方面加劇了輸入性動物疫情的嚴峻態勢,另一方面,也使我省生豬價格更依賴外省生豬價格的變動。
      畜牧專家認為,生豬凈調入量保持10%左右較合理,即我省生豬凈調入量應控制在300萬頭以內。要實現這一目標,全省還需要飼養生豬150萬頭左右。為此,畜牧專家建議,一是要突破畜牧用地制約,在廣大丘陵山地、林地、工礦企業廢棄地等,按農牧結合的方式,配套建設部分適度規模豬場,對這些用地,就視作農業用地;二是加快推進畜牧業“西進東擴”戰略,杭嘉湖等城鄉經濟發達地區的生豬退養趨勢不可逆轉,要按照生豬產業梯度轉移原則,推動浙西南畜牧業的增量提質,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三是加快養殖方式轉變,積極推進農牧結合的健康養殖模式,在繼續提高適度規模養殖場和畜牧小區比重的基礎上,引導廣大農戶改進生豬飼養管理模式,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飼養水平。
    理性引導:建立生豬風險保障機制
      生豬產業是一個高風險的弱質產業,不僅受動物自身生長規律的影響,還受自然風險、疫病風險和市場風險的多重制約。因此,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全面推進現代畜牧業建設的基礎上,必須研究和建立健全生豬風險保障機制。
      省畜牧獸醫局畜牧處副處長任錦芳建議,應在有條件的生豬重點縣扶持推廣省養豬業協會的生豬互保經驗,擴大互助保險范圍和區域,增加保險內容。要在重點規模生豬養殖企業,按存欄量每頭提取一定的生豬穩定基金或風險基金,重點用于企業風險發生時的應急補償。各級財政資金也應專門切出一塊作為生豬風險基金,扶持生豬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理性生產:養殖戶不要跟風養豬
      據調查,一些養豬戶在去年上半年豬價大跌后,經不起折騰抗不住壓,不少已轉產轉業。據了解,寧波鄞州區養豬戶比前幾年減少了2/3,嘉興南湖區的空欄率近50%。而隨著本次生豬價格的大幅上漲,農民看到了養豬獲利的機會和空間,可以預見,不僅一些已轉產轉業的會回過頭來,在養的也會擴大規模。這樣,完全有可能加速進入下一輪的跌價期。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是市場規律,但就一個具體的養殖場、戶來說,人生又有幾回搏。省畜牧獸醫局專家提醒養殖戶,生豬的市場價格波動呈明顯的周期性,市場風險和養殖風險始終存在,母豬懷胎要4個月,從苗豬到商品豬出欄要4-6個月,這么長時間后的市場價格是否還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很難預料,所以,養殖戶應理性看待生豬價格上漲,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切忌跟風養殖、盲目發展。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68 收起 理由
    山中的漫游者 + 68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7-9-22 15:47:08 | 只看該作者
    說得太好了,支持,強烈支持
    板凳
    發表于 2007-10-8 07:39:09 | 只看該作者
    理性思考。

    回頭看其分析,很有意義。對江浙市場還是很關心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8:2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元阳县| 江油市| 贡嘎县| 亚东县| 金山区| 唐海县| 灌云县| 汕尾市| 韶山市| 焉耆| 盐津县| 通道| 沽源县| 桓台县| 莱西市| 汽车| 梅河口市| 宁德市| 武宁县| 靖边县| 桐梓县| 兴隆县| 乐至县| 天津市| 平原县| 济源市| 大安市| 桃江县| 犍为县| 佛坪县| 探索| 晋中市| 斗六市| 个旧市| 平原县| 唐山市| 兴仁县| 土默特左旗| 松原市|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