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0730|回復: 1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信息] 2006年黑龍江省奶??萍既霊艄こ坦ぷ骺偨Y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6-5 08:41: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黑龍江省奶??萍既霊艄こ坦ぷ鞲艣r
         李偉1殷元虎1王曾明1 李紅宇1  徐婷婷1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齊齊哈爾市,161005)
    作者簡介:李偉(1981-),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反芻動物營養的研究工作
    摘要:本文是對黑龍江省省級專家組2006年奶??萍既霊艄こ坦ぷ鞯那闆r、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等方面做了總結,并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議,旨在總結經驗,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黑龍江省   奶牛    科技入戶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2006
    LI Wei 1  YinYuanHu1  WangZengMing1 LiHongYu1  XuTingTing1
    (Animal husband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longjiang,Qiqihaer city,161005)
    Abstract:The paper has concluded condition,achivements,and deficiencies in the 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and put forward proposal for w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Heilongjiang,dairy cow,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
    2006年黑龍江省奶??萍既霊艄こ坦ぷ鞲艣r
    李偉1殷元虎1王曾明1 李紅宇1  徐婷婷1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齊齊哈爾市,161005)
    作者簡介:李偉(1981-),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反芻動物營養的研究工作
    摘要:本文是對黑龍江省省級專家組2006年奶牛科技入戶工程工作的情況、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等方面做了總結,并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議,旨在總結經驗,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黑龍江省   奶牛    科技入戶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2006
    LI Wei 1  YinYuanHu1  WangZengMing1 LiHongYu1  XuTingTing1
    (Animal husband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longjiang,Qiqihaer city,161005)
    Abstract:The paper has concluded condition,achivements,and deficiencies in the 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and put forward proposal for w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Heilongjiang,dairy cow,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
    科技入戶工程以技術推廣為核心,以增加奶牛生產科技含量,提高奶牛生產水平和效益為目的,以示范區帶動周邊地區為主要途徑,重點解決我省奶牛業發展中存在品質差;疾病發生率高;飼養管理粗放;青粗飼料品質差;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通過政府組織,專家指導,地方技術指導員“面對面、手把手”實施,多種傳媒共用,培訓與現場指導結合的方式全面提高我省農村奶牛生產水平。
    自項目啟動以來,在省畜牧獸醫局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在國家省專家組的指導下,經過雙城市、安達市畜牧局和技術指導員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本項目的任務和考核目標。
    1、        2006年工作情況
    1.1具體工作
    1.1.1篩選、確定主推技術
    根據黑龍江省奶牛生產的實際情況,結合農村奶牛生產特點,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篩選確定出主要示范推廣實用技術5項,具體主推技術內容如圖1。
    圖1   5項主推技術示意圖
    ①良種繁育技術。以提高奶牛品質和生產潛力為目的,選擇高產奶牛凍精,制定選種選配方案,采用人工授精技術改良本地奶牛。









    ②奶牛疾病綜合防治技術。在常見病防治的基礎上,重點推廣奶牛傳染性疾病,生殖系統疾病,乳腺系統疾病,代謝系統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技術。









    ③優質青粗飼料利用技術。篩選適合本地的品種,推廣科學種植,科學管理,科學加工儲存,科學飼喂技術。











    ④奶牛標準化飼養管理技術。對傳統的飼養管理方式、方法進行改造,推廣應用科學飼養管理技術規程,逐步實行標準化生產。











    ⑤牛糞無害化處理技術。結合國家新農村建設和農業部糞便處理試點項目,推廣應用有機肥生產,沼氣生產等技術,以點帶面,發展健康養牛業。







    1.1.2建立、健全技術支撐體系
    根據我省奶??萍既霊艄こ痰囊?,結合我省人才資源確定和建立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技術支撐網絡。從支撐機構、支撐內容、管理規范等方面,均達到了專業性、系統性和整體性的要求。具體支撐體系情況如圖2。




    圖2 黑龍江省奶??萍既霊艏夹g支撐體系


    國家農業部專家組



         


                                  


    省級專家組         







                     雙城專家組                                   安達專家組
                                           
                                           
                                                                                  

    技術指導員                               技術指導員               
                                           
                                           
                                           
                                           
                                           
                                           
                                           
    1.1.3  落實專項工作、確定中心示范村
    根據黑龍江省奶牛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制約因素,確定2006年專項工作如下圖。

    圖3 2006年黑龍江省奶??萍既霊艄こ虒m椆ぷ?br />        












    經過調研,確定雙城市的東官鎮慶合村、安達市先源鄉友誼村,為奶??萍既霊糁行氖痉洞?。把主要示范推廣的5項實用技術先應用到中心示范村,做到先進帶動落后,發揮中心示范村的示范作用,以點帶面向外輻射發展。技術推廣到中心示范村的情況如圖4。

    圖4 黑龍江省奶??萍既霊艄こ讨行氖痉洞褰ㄔO














    1.1.4技術培訓
    組織專家組成員對技術指導員和各示范鄉(鎮)從事奶牛生產技術人員進行主推技術的相關培訓。實行3級培訓方案,即對市級、指導員、示范戶和養殖大戶逐級培訓。通過培訓使市專家組成員和指導員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主推技術,使示范戶和養殖大戶了解和應用主推技術,并取得良好的收益。具體培訓情況如表1。



    表1省級專家組培訓情況
    培訓內容        講課人        地點及次數
    雙城    安達        人數
    雙城    安達       
    奶牛疫病防治        于萬才        1       1        130      120       
    青貯玉米種植技術        曹立軍        1       1        140      145       
    奶牛繁殖技術        曹德祥趙義和        1       1        140      140       
    糞便處理技術        趙海泉        -       1        110      130       
    奶牛飼養管理技術        殷元虎陳曉華        1       1        150      140       
    2.工作效果總結
    科技入戶工程的實施,有利于提高飼草飼料和奶牛資源利用率,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示范戶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奶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廣大農民積極參與科技入戶工程試點行動,特別是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吸引農民廣泛參與,落實科技示范戶的有關政策措施,充分發揮科技示范戶的示范作用,增強廣大農民學科技、用科技和傳播科技的自覺性。通過授課、技術咨詢等一系列措施使廣大養殖戶對奶牛的科學飼養、優質青粗飼料的利用、奶牛疾病的綜合防治等多方面內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1 雙城市取得的成績
    通過“科技入戶工程”的實施,有利于奶牛綜合技術的推廣和新技術的開發利用,提高養牛業的科技含量,增加了奶業生產經濟效益。該項目實施2兩年來,使雙城市的奶牛業取得了巨大變化。表2和圖5為雙城市科技入戶項目區變化情況。
    表2  雙城市科技入戶項目區變化情況
            單位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養牛戶數        千戶        9.432        12.577        13.239
    奶牛存欄        萬頭        8.4        11.6        12.3
    產奶總量        噸        23.9        31.9        33.6
    青貯飼料應用種植面積        萬畝        8.19416        10.9255        12.1395
    青貯飼料應用戶數        千戶        6.126        8.168        10.210
    圖5 雙城市科技入戶項目區變化情況
    從表2和圖5可以看出,通過奶??萍既霊羰痉豆こ痰膶嵤?,2006年的各項生產指標明顯增加。一是養牛戶數比2004年增加3807戶,增長40.4%;奶牛存欄比2004年增加3.9萬頭,增長46.4%;鮮奶總產量比2004年增加9.7噸,增長40%;青貯飼料種植面積比2004年增加39453.4畝,增長48.1%;應用青貯飼料養牛戶數比2004年增加4084戶,增長66.6% 。
    2006年科技示范戶、帶動戶與雙城市奶牛戶前三年平均經濟效益對比情況如表3和圖6。
    表3  2006年科技示范戶、帶動戶與全市奶牛戶前三年平均經濟效益對比情況
                    2003-2005年度        2006年
    奶牛單產(噸/年)        科技示范戶        4.38        4.88
            帶動戶        4.38        4.66
    經濟收入(元/戶&#8226;頭&#8226;年)        科技示范戶        7884        8784
            帶動戶        7884        8388

    圖6 2006年科技示范戶、帶動戶與全市奶牛戶前三年平均經濟效益對比
    通過科技入戶,實施五項主推技術,提高了奶牛的產奶量。據測產,全市877個奶牛示范戶,現飼養泌乳牛4319頭,三天產奶總量107312kg,平均每天每頭產奶16kg。按此推算,平均每頭產奶牛年產奶可達4.88噸,比全市前三年奶牛平均單產4.38噸提高了0.5噸,增加經濟效益900元。全市示范戶飼養成母牛8752頭,增產奶4376噸,增加經濟效益787.68萬元。輻射帶動戶17763戶,飼養奶牛88963頭,其中成母牛57826頭,經對19082頭泌乳牛的測產,三天產奶總量877.77噸,平均每天每頭產奶15.3kg。按此推算,平均每頭產奶牛年產奶可達4.66噸,比全市前三年奶牛平均單產提高了0.28噸,增收504元。全市輻射戶飼養的成母牛共可增產奶16191.3噸,增收2914.43萬元。示范戶和輻射帶動戶共增收3702.11萬元,平均每戶增收198.61元。
    2.2 安達市取得的成績
    2005-2006年安達市奶牛業發展情況對比情況如表4,綜合經濟效益的提高見表5。
    表4 2005-2006年安達市奶牛業發展情況對比
            2005        2006(截至10月)
    奶牛存欄量(萬頭)        11.76        13.8
    奶牛單產(公斤/天)        17.24        17.90
    畜牧技術人員(人)        677        695
    奶牛業產值 (億元)        7.6        8.8
    奶牛飼養戶 (戶)        32510        33204
    承擔奶業項目(個)        1        3


    表5  2005-2006年 安達市奶牛綜合經濟效益
                                                  2005        2006
                                                  科技示范戶        帶動戶                      
    經濟收入(元/戶&#8226;頭&#8226;年)                 2617        2469
            非項目區養殖戶                       2280        2304
            科技示范戶                成母牛發病率(%)       
    帶動戶        10
            11
            非項目區養殖戶        15        14
            科技示范戶                97
    母犢繁殖成活率(%)        帶動戶                95
            非項目區養殖戶        90        92

    從表4,表5可以看出,通過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把品種改良,疫病防治、科學飼養等技術通過多種形式直接送到示范戶手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且乳房炎檢測技術的應用,為奶牛乳房保健開辟了新的途徑,確保了奶牛生產穩定提高。特別是2006年在友誼村建立軌道式固體糞污處理車間,占地400m2, 可日處理10噸牛糞,解決周邊地區1000頭奶牛的牛糞污染問題,目前已經投入使用,效果良好,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3.存在問題
    雖然項目實施以有一段時間但由于各方面原因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資金不足。科技入戶工程涉及面廣、參與人員多和技術推廣深入到戶,使得推廣的難度隨之加大,而資金到位時間較晚、入戶活動經費和科技入戶管理費較少,不便于項目深入開展;并且養殖業的科技入戶與種植業的科技入戶有所不同,養殖業需要全年開展科技入戶,時間較長,需要資金量較大,因此增加養殖業科技入戶資金,保證科技入戶工作發揮示范作用。二是指導員技術水平還有待于提高,監督、督促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強。指導員是具體實施推廣技術的關鍵,其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科技入戶工程的效果,而指導員無法解決養殖戶的問題,不能深入到每一戶解決問題的現象仍然存在。三是由于交通設備的缺乏,對奶牛不孕病的專項工作沒有全面展開。奶牛不孕病是黑龍江省奶牛常發病,特別是農村。有些農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沒有專用車輛很難與這些養殖戶聯系。四是專家組成員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技術、新理論層出不窮。這就需要我們專家組成員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并把這些知識應用到生產實踐中,為養殖戶謀福利。
    4.        建議
    1、科技入戶工作是對新形勢下如何把技術真正送到養殖戶手中,讓養殖戶掌握并運用于生產中的方法、方式的探討和嘗試,其關鍵環節是技術指導員,所以應加大對入戶指導員的培訓、支持及督辦工作。
    2、科技入戶工作應納入到試點縣(市)全局的工作當中。
    3、示范縣之間應經常性開展交流工作,取長補短,推動科技入戶的深入。
    4、應加強科技入戶的網絡建設,包括技術支撐體系的網絡互動和傳媒網絡的建設。
    5、市級專家組組長納入省級專家組成員,既便于工作的聯系,同時有利于工作的深入開展,值得推廣。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07-6-5 08:42:57 | 只看該作者

    奶牛酮病的防治

    奶牛酮病的防治
    李偉1  苗樹君1  李哲2  陳建華1 姜明明1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大慶市,1633191,天津市津南區畜牧水產局,天津市,3003502)
    作者簡介:李偉(1981- ),黑龍江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修反芻動物營養
    通訊作者:苗樹君,教授,主要從事于反芻動物營養方面的研究工作
    摘要:酮病是奶牛三大營養代謝病之一。目前,大多數奶牛場,奶牛酮病特別是亞臨床型酮病的發病率很高。本文對奶牛酮病的病因、監測方法和防治,這三個方面進行了綜合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奶牛 酮病  防治
    牛酮病(Bovine Ketosis),又叫醋酮血?。ˋcetonaemia Ketosis)最早由Landel 于1894 年提出。它是由于體內碳水化合物及揮發性脂肪酸代謝紊亂,致使血糖濃度下降,酮體生成增多,從而產生酮血癥、酮尿癥或酮乳癥的總稱。奶牛酮病多發生于舍飼期間, 缺乏運動, 且營養良好的4~ 9 歲高產乳牛, 通常在3~ 6 胎, 產后20 d 以內發病, 最遲不超過6 周[ 1-3 ]并且,奶牛酮病的發生還與產奶量、泌乳月及季節有關[4]。該病臨床癥狀為病牛的產奶量下降,不吃精料,迅速的消瘦,呼出的氣體、乳汁以及尿發出酮味,而亞臨床型沒有典型癥狀。當前奶牛場為了提高奶產量,追求經濟效益,在奶牛日糧中,大多供給過量蛋白質(精料),而碳水化合物(粗料)偏少,使得奶牛酮病的發病率成上升趨勢,危害也越來越大[5、6]。筆者根據國內外有關研究報道,將奶牛酮病的病因與防治方面的資料和文獻進行了綜述,旨在為奶牛酮病的早期預防和診治,減少奶牛酮病的發生提供一些參考。
    1 病因
    病因,即引起疾病的原因。因為奶牛酮病的病因復雜,并且易與傳染病、寄生蟲病等群發性疾病相混淆,所以對奶牛酮病做出正確的病因學診斷是制定合理防治措施的關鍵。奶牛血糖主要是由瘤胃中產生丙酸經糖異生途徑轉化為葡萄糖而維持的,凡是引起丙酸生成減少的因素,都可引起奶牛酮病[2]。根據引起丙酸生成減少的因素不同,奶牛酮病的發病原因大致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兩種。
    1.1 原發性奶牛酮病
    奶牛生產后的早期泌乳階段,泌乳高峰出現較快,約在產犢后的40天達最高峰,而食欲的恢復較慢,直至產犢后的70天才達最高峰[7]。因此,在產犢后10周內食欲較差,能量和葡萄糖的來源不能滿足泌乳消耗的需要,而有些數奶牛場在奶牛產犢后因過度追求高的產奶量,飼喂大量高蛋白和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飼料,使泌乳早期營養不平衡。精料過多,為滿足乳糖和機體能量需要,機體的糖元異化作用加強,使生酮的丁酸量增加,造成酮體生成過多,超過肝外組織所能氧化分解的限度,導致酮蓄積,肝糖元減少,甘油三酯降低,形成脂肪肝。肝細胞結構變性,直接使膽紅質升高,氧化脂肪酸的作用減弱,從而發生酮血癥和低血糖,導致奶牛酮病。另外,產犢前過度肥胖,產后未及時補充營養物質,導致泌乳早期營養缺乏,大量動員體儲備,使酮體生成過多,也可產生酮病。所以諸如產前、產后采食量減少,揮發性脂肪酸產生減少,飼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精料過多,粗纖維過多,微量元素(鈷等)不足,膽堿與維生素B12(VB12)缺乏等因素都可引起原發性奶牛酮病的發生。
    1.        2繼發性奶牛酮病
    繼發性奶牛酮病通常是由于其它疾病或中毒而導致消化機能減退引起的。趙明珍[8]指出奶牛“躺臥不起綜合癥”可引起肥胖牛內分泌障礙,對胰島素敏感性表現急性降低,血中胰島素含量也降低,血糖隨之下降,造成脂肪分解代謝增強,而發生酮血病。所以創傷性網胃炎、前胃遲緩、子宮內膜炎[ 9]、真胃變位[10]、胎衣滯留、產后癱瘓及飼料中毒等因素都可引起奶牛酮病。
    2 臨床監測
    為了及時檢出亞臨床酮病患牛,減少臨床發病,因此建立奶牛監測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奶牛酮病的早期診斷應在產后10 d 左右開始。一般,尿酮陽性率高而敏感, 乳酮陽性率低而準確[11]。尿中乙酰乙酸的測試以廣泛應用,如果尿顏色變紫色,說明有乙酰乙酸存在,可確定酮尿病[12、13]。 張洪友[14]指出早期檢測尿中酮體可用試劑法和粉劑法, 臨床上以粉劑法更佳。酮體粉可用于尿酮、乳酮的檢測, 并可作為酮病早期診斷的方法。但存在陽性率增高的缺點,所以在奶牛亞臨床酮病的診斷過程中, 除考慮酮體變化外, 還要考慮到血糖的變化[ 15-18]。據報道,患酮病的奶牛血液中有底膽固醇、蛋白質、葡萄糖、膽固醇值和高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肌酸酐、磷酸激酶的現象[19]。另外在牛酮血病中血漿纖維蛋白連結素要比正常牛底[20],可以用來檢測酮病。
    3.奶牛酮病的防治
    3.1奶牛酮病的預防
       預防原發性奶牛酮病根據奶牛營養需要合理搭配精粗飼料比,使母牛維持一定的體況,既不過肥,也不過瘦,并做好圍產期奶牛護理。根據我國高產奶牛飼養管理規范規定,干奶期,粗纖維含量不少于20%,精粗比為25:75。分娩前兩周的奶牛與泌乳牛分群飼養, 限制精料量, 增加干草喂量, 一般按干物質計算, 精粗比以4∶6 為宜, 混合料每日給予3 kg 左右, 青貯15~ 20 kg, 干草隨意采食。泌乳期高產奶牛日糧中的優質干草不能少于4 kg, 在泌乳盛期增加精料時不能減少干草的喂量。另外,還要保證飼料中有充足的鈷、磷和碘, 日糧精料中補糖、補鈣、添加2% 碳酸氫鈉都可以起到預防的作用。圍產期加強環境衛生消毒,產后5 天、14 天分別用生理鹽水或0. 1 %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子宮,并宮注宮康寧、宮得康等栓劑,可減少繼發性奶牛酮病的發生。
    對于易發生奶牛酮病的牛, 應于產前1 周開始, 每日或隔日1 次補50% 葡萄糖及5% 氯化鈣200mL。對于產后食欲不振或產奶量快速上升的奶牛, 可給上述藥物2~ 3 次[21]。在奶牛酮病的高發期(產后2 周到4周) ,喂服丙酸鈉,每次120g ,每天2 次,連用10天,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通過以上防治措施的執行, 就可以大大降低奶牛酮病的發病率, 起到減少投入、增加經濟效益的作用。
    3.2奶牛酮病的治療
    3.2.1補糖法
       口服砂糖可增加食欲,明顯降低尿酮陽性和尿酮水平,適用于酮病的預防。砂糖比一般抗酮藥如丙酸鈉、丙二醇等來源廣泛,價格便宜,應用方便,現已在有的牛場推廣應用。用50% 葡萄糖靜脈注射500~ 1 000mL , 多數患牛有顯著療效; 或以25% 葡萄糖腹腔注射, 可延長血糖保持在正常濃度的時間; 口服丙酸鈉250~500 g, 分2 次給予, 連用10 d; 用丙二醇治療, 效果亦較滿意, 飼料中拌和丙二醇或甘油, 一天2 次, 每日225 g, 連用2 d, 隨后日用量為110 g, 每天1 次,連用2 d, 口服或拌飼前靜脈注射葡萄糖效果更明顯。丙酸鈉110 g,氯化鈷20mg煙酸0。25g,氫化考的松40mg,
    3.2.2激素療法
    糖皮質激素已廣泛用于治療臨床酮病,效果良好。肌肉注射糖皮質激素可降低泌乳量,明顯降低尿酮陽性及血酮、尿酮水平,但不適用于預防奶牛酮病。用皮質激素或與葡萄糖合用治療乳牛酮病有效[22] 適用于體質較好的病牛??蛇x用醋酸可的松15~ 115 g 肌注或10% 氫化可的松60~ 100 m g, 靜脈注射。
    3.2.3其他療法
    國內,田景秀[23]用復方能量合劑治療奶牛酮病,即由鹽酸普魯卡因和能量合劑組成:20 %鹽酸普魯卡因,每支2ml 含40mg ;輔酶A 50單位、ATP20mg、胰島素4 單位組成能量合劑。何寶祥[24]用自己研制的“圍產康”,向湘春[25]用高錳酸鉀對患酮病的奶牛進行治療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神經型酮病可用水合氯醛內服, 首次劑量為30 g, 以后用7 g, 每日兩次, 可連用3~ 5 d; 補鈣對本型的治療也有益處, 可緩解神經癥狀。但夏成[26] 指出水合氯醛拌料可降低食欲,血酮、尿酮水平下降不明顯,預防奶牛酮病效果不明顯不宜使用。
    4.小結
    現在奶牛業的發展日新月異,隨著奶牛業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奶牛的單產量也越來越高,但奶牛酮病的發病率卻成上升趨勢。特別是有些奶牛酮病病例因沒有典型臨床癥狀,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給奶牛場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據報道,本病的產奶量減少可達10 %~15 %并引起奶質變差及影響后代素質。因為本病可由多種因素造成, 所以要建立酮病監測制度, 及時檢出患病的奶牛,并在生產中采取綜合預防措施才能有效的防治本病。


    Prevention and therapy for Ketosis in dairy cow
    LI Wei, Miao Shu Jun, WU Rui
    (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ei  Long jiang August. 1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Da Qing, Hei long jiang ,163319 )
    Abstract: Ketosis is a common nutritional metabolic disease in dairy cow. At present the incidence of Ketosis especially sub-clinic Ketosis increased in most cattle farm.  Some research viewpoints of ketosis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expatiate the three aspect of ketosis for pathogeny、measure method、Prevention and therapy and want to make people use it as a reference.
    Key words: Ketosis   dairy cow   diagnose   therapy

    參考文獻:
    [1] 熊云龍, 王 哲. 動物營養代謝病[M]. 吉林: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22.
    [2] 王宗原.動物營養代謝病和中毒病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46—48
    [3] 孫 斌 等.動物疾病病理診斷[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429-431
    [4] 劉德義, 姚傳珠.奶牛酮病與胎次、產奶量、泌乳月及季節關系的分析[J ]. 黑龍江畜牧獸醫1998 .No.10:3-4
    [5] 何寶祥, 張生福, 王應安, 等. 西寧地區黑白花奶牛隱性酮病的調查研究[J ]. 青海畜牧獸醫學院學報, 1992, 9 (1) : 57260.
    [6] 何劍斌 等.沈陽市某乳業公司奶牛營養代謝病的檢查[ J ].中國乳業.2003.No11: 29-30
    [7] 司振書. 高產奶牛需防奶牛酮病[ J ]. 農業科技通訊. 2004.No.6 :36
    [8]趙明珍,崔啟斌.奶牛“躺臥不起綜合癥”的診治調查[ J ].中國奶牛.2003.No.3:45-46
    [9] 李緒衛 張彥廣.子宮炎誘發奶牛酮病的診療報告[ J ].當代畜牧. 2003 .No.3:12
    [10]馮學芝 等.奶牛真胃變位研究進展[ J ]. 遼寧畜牧獸醫. 2004.No.1: 43
    [11] 夏成 等.患亞臨床酮病的中國黑白花牛血尿乳部分生化指標的變化規律[ J ].中國獸醫科技.2003.No.33 (7): 59-61 
    [12] 熱比婭 等.奶牛酮病的防治[ J ]. 草食家畜. 2002.Vol.6 No.2: 59-60
    [13] 何劍斌 等. 血中酮體的快速檢測[ J ].中國奶牛.2004.No.2 :48-49
    [14] 張洪友 等.定性檢測荷斯坦奶牛圍產期和泌乳期尿酮、乳酮的變化規律[ J ]. 動物醫學進展.2003.Vol.24 No.4: 89—91
    [15] 夏成 等. 酮粉法檢測泌乳牛尿酮乳酮的應用研究.中國獸醫雜志[ J ].2003.Vol .39. No.12:3-4
    [16] 蔣仁壽, 王子瑜. 血清AL T 酮體粉法測定的評價[J ]. 臨床檢驗雜志, 1994, (2) : 1273.
    [17] Lean I J ,Bruss M L ,Baldwin R L , et al. Bovine Ketosis: A Review [J]. V et Bull, 1991, 61 (12) : 1209-1218.
    [18] M Schafer. Occurrence of Ketosis in our dairy herds [ J ]. VetBull, 1997, 47:A bst 434.
    [19] 劉伯淳.酮病母牛之臨床化學參數[ J ].內蒙古畜牧科學.2000.Vol.21.No.1:34
    [20] 張慶山 等.血漿纖維蛋白連結素測定在牛酮血病中的臨床意義[ J ].獸醫大學學報.1993.Vol.13.No.2:181
    [21]王玉舜 等.奶牛酮病診斷與臨床防治意義[ J ].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 2002.Vol.19.No.7:43-44
    [22]劉伯醇.用皮質激素或葡萄糖合用治療乳牛酮病有效[ J ].編譯自JAVMA.1996.208(10):1702-1704
    [23] 田景秀 等. 復方能量合劑治療奶牛代謝病的試驗報告中國奶牛[ J ].1999.No.5: 17-18
    [24] 何寶祥.奶牛產后血酮血糖含量變化及降糖升酮措施的研究[ J ]. 廣西農業大學學報.1996.Vol.15 No.4:331-336
    [25] 向湘春. 高錳酸鉀對酮體奶牛的療效觀察[J ]. 畜牧獸醫雜志, 1999,
    18 (2) : 51-52.
    [26] 夏 成. 尿酮陽性中國黑白花泌乳牛的防治效果的研究[ J ].甘肅畜牧獸醫.2004.No.1:2-3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07-6-5 08:44:01 | 只看該作者

    不同結構的日糧對犢牛生長發育的影響

    不同結構的日糧對犢牛生長發育的影響
    李 偉1  苗樹君1  李洪宇2  曹剛2 孟祥榮2 王喜文2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大慶市,1633191,黑龍江省大慶市慶新牧業公司,大慶市,1633112)
    作者簡介:李偉(1981-),黑龍江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修反芻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通訊作者:苗樹君(1956-),黑龍江人,本科,教授,主要從事于反芻動物營養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lottost@sohu.com
    摘要:本試驗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實驗設計,把39頭犢牛隨機分為三組即:早期斷奶(EW)組、低奶量(LQM)組和充裕奶量(HQM)組,研究掌握不同結構的日糧對犢牛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表明:三組犢牛7日齡時各項體尺指標均差異不顯著(p>0.05)。30日齡時,LQM組犢牛體斜長、胸圍最大,分別為78.2cm,92.1cm,且與其它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犢牛此階段,LQM組的日糧結構和營養水平適合犢牛的骨骼發育。對犢牛實施早期斷奶雖然對60日齡以前犢牛的生長有一定影響,但61~90日齡通過飼喂相同結構和營養水平日糧后使犢牛得到補償生長,因此在北方寒區應用早期斷奶技術培育犢牛是可行的。
    關鍵詞:日糧,犢牛   
    Effects of Different Forms of Diet on the Growth of Calves
    Li Wei 1,Miao Shu Jun1 ,Li Hong Yu2,Cao Gang2, Meng Xiang Rong2,Wang Xi Wen2
    (HLJ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Colla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Qing 1633191, Qing Xin  Da Qing city in HLJ province )
    Abstract
    Thirty-nine Holstein bull-calf were selected and allocated randomly into three treatments as :early-weaned(EW)group、low quantum of milk(LQM)group and high quantum of milk (HQM)group,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orms of diet on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calves. The Exp. showed: The difference of each body measurement index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 three groups at the age of 7days(P>0.05).At the age of 30 days the diagonal length of the barrel and chest circumference of LQM group was highest in three groups with 78.2cm(P<0.05)and 92.1cm(P<0.05)respectively. It is indicated the form diet of LQM group and nutritional level were suited to skeleton development of calves at the age of 30 days. Though early-weaned had some effect to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lves before the age of 60 days, it was received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lves at the age of 61~90 days to breed the same forms of diet and nutritional level. So it was feasible to practice the early-weaned technology to breed the calves in the north frigid zones.
    Key words: diet,calves
    0前言
    隨著奶牛業的發展,系統地、科學地自行培育出具有高產潛力的核心奶牛群已是奶牛場主要目標。犢牛培育是將來達到高產的基礎,是奶牛業的重要部分。長期以來,對犢牛飼養的研究偏重于飼料營養、飼喂方法、使用添加劑、初乳的利用及犢牛代乳料的開發上[1~3],而忽視了日糧結構方面的研究。目前,國內對不同結構的日糧對犢牛消化道發育及機能的影響機理,特別是對犢牛消化道內容物中酶活性的研究較少,李啟鵬(2001)等[4],姜衛紅(1991)等[5]只對一般飼喂方式下的犢牛消化道內容物中酶活性進行了研究,缺少生產實踐意義。另外,在北方寒區系統地研究不同結構的日糧對犢牛生長及胃發育的影響更少見報道。為了建立一種既能符合犢牛生長發育特點,又能減少牛奶的飼喂量,降低飼養成本的飼養模式,研究不同結構的日糧對犢牛生長及胃發育的影響顯得十分必要。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
    隨機選擇初生重35kg以上的黑白花公犢39頭。對犢牛進行登記編號,分為早期斷奶(EW)組、低奶量(LQM)組和充裕奶量(HQM)組,每組13頭,各組間犢牛出生體重無顯著差異,飼養試驗期為90d。本次實驗選定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慶新牧業進行。根據試驗設計的要求,飼養試驗從2005年2月開始到2005年8月結束。
    1.2試驗方案設計
    試驗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設計,按照早期斷奶(EW)組、低奶量(LQM)組和充裕奶量(HQM)組三種不同的飼養與管理方式培育犢牛。試驗所用犢牛單欄飼喂,使犢牛之間無法搶食,由于每組犢牛體重大小不一,精料喂量根據體重進行調整。三組犢牛的飼喂采用單槽飼喂,喂后自由飲水,0~7日齡犢牛均喂以初乳,0~60日齡犢牛自由采食日糧。三組犢牛的培育方案具體如下:EW組犢牛,3日齡開始采食犢牛料,7日齡采食青干草,到30日齡斷奶。30日齡前固體飼料采用犢牛料與青干草分別飼喂方式;30~60日齡自由采食全價配合飼料,61~90日齡每日飼喂2kg全價配合飼料,全期喂奶118kg。LQM組犢牛8日齡開始采食犢牛料,10日齡采食青干草,60日齡斷奶。30日齡前固體飼料采用犢牛料與青干草分別飼喂方式;30~60日齡自由采食全價配合飼料,61~90日齡每日飼喂2kg全價配合飼料, 全期喂奶213.5kg。HQM組犢牛60日齡之前只喂鮮乳,61日齡開始采食全價配合飼料,全期喂奶370kg。
    1.3試驗日糧組成與營養含量
    試驗用全價配合飼料組成及營養成分見表1,犢牛料(上海愛農飼料有限公司)營養成分見表2。鮮奶的營養含量見表3。
    表1試驗全價配合飼料組成及營養含量(風干基礎%)  
          全價配合飼料組成                營養含量
    全價配合飼料TMR (%)                項目 Item  
    精飼料(%)                干物質 DM (%)        56.40  
    玉米        48        粗蛋白CP (%)          9.49   
    豆粕        19        粗脂肪 EE(%)           9.26
    麥麩        10        粗纖維CF(%)           17.62   
    棉粕        5        Ca (%)                 0.9847  
    飼料用玉米酒精糟粕(DDGS)        5        P (%)                  0.5976  
    玉米胚芽餅        5        產奶凈能 NEL (MJ/kg)   12.90
    魚粉        2       
    磷酸氫鈣        2.5       
    食鹽        1       
    磷鈣        1.5       
    預混料                        1       
    粗飼料                
    干草               22.2       
    玉米青貯                  55.6       
    精飼料                22.2       
    注:全價配合飼料為精料與青貯和羊草合理配比制成,比例為1:2.5:1(鮮樣重)。預混料的主要成分為: Fe, Cu, Mn, Zn, I, Co, Se;多維和抗生素等。
    表2 犢牛料的營養含量(%,MJ/kg)
    項目
            干物質
    (%)        產奶凈能
    (MJ/kg)        粗纖維
    (%)        粗蛋白
    (%)        鈣
    (%)        磷
    (%)       

    犢牛料        96.0        7.82        4.87        9.65        0.228        0.874               

    表3  鮮奶的營養含量(%,MJ/kg)
    項目
            干物質
    (%)        產奶凈能
    (MJ/kg)        可消化粗蛋白
    (g)        鈣           
    (%)                  磷
    (%)
    鮮奶        13.0        11.95        164        0.12        0.09
    1.4測定項目及測試方法
    試驗犢牛在0日齡屠宰3頭;三個試驗組分別在7,30,60,90日齡各屠宰3頭。共屠宰犢牛39頭。宰前稱重,并測量犢牛的體高、胸圍、管圍、體斜長。
    初生重:稱量犢牛剛出生至喂初乳前的體重;宰前體重:犢牛飼喂后一小時稱得的重量(地秤);體高:即鬐甲最高點到地面的垂直距離(測仗);胸圍:肩胛后角處體軀的垂直周徑(卷尺);體斜長:由肩端到坐骨結節最后緣之間的距離(卷尺);管圍:前肢脛部上1/3處的周徑(卷尺);平均日增重:ADG=W2-W1/T2-T1  式中:W1—第一次稱重值; W2—第二次稱重值;T1—第一次稱重日齡;T2—第二次稱重日齡。
    1.5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統計利用SAS8.2軟件包中的平衡實驗設計ANOVA過程進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法進行均值的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不同結構的日糧對犢牛體尺指標的影響
    不同結構的日糧對犢牛體尺指標的影響參見表4。
    表4不同結構的日糧對犢牛體尺指標的影響(cm)
    日齡        處理        體斜長 (cm)        體高(cm)        胸圍(cm)        管圍(cm)
    0                65.0±2.0
    76.3±1.4        80.1±8.0        12.0±2.0
    7        EW        68.1a±8.2        78.0a±2.8        82.1a±5.4        12.5a±5.0
            LQM        68.2a±5.4        80.3a±4.8        84.5a±4.3        13.0a±2.0
            HQM        68.2a±4.9        79.5a±3.7        84.2a±5.3        12.5a±4.0
    30        EW        73.5b±7.5        85.2a±5.9        88.4b±2.6        14.1a±1.4
            LQM        78.2a±7.2        84.3a±3.2        92.1a±2.8        12.5a±1.2
            HQM        74.1b±8.5        86.1a±3.4        86.3b±4.1        13.3a±2.7
    60        EW        74.1b±8.7        86.0a±4.6        96.1b±2.1        13.5a±2.6
            LQM        81.2b±6.3        90.1a±5.9        102.0a±3.5        14.4a±2.2
            HQM        86.2a±2.7        90.0a±5.6        98.1b±2.7        12.2a±1.8
    90
                     EW        87.4b±9.7        98.2a±4.5        106.3a±4.5        13.0a±1.7
            LQM        89.3b±8.6        97.6a±3.7        104.2ab±3.4        14.2a±1.6
            HQM        97.6a±9.4        99.9a±4.1        101.2b±4.5        15.2a±2.3
    注:0日齡為基礎值,不參與比較。同一日齡中,同列字母不同者差異顯著(P<0.05),若字母相同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以下相同。
    從表4中可以看出,三組犢牛7日齡時各項體尺指標均差異不顯著(p>0.05),這是由于三組犢牛7日齡前犢牛日糧以初乳為主所致。30日齡時,LQM組犢牛體斜長、胸圍最大,分別為78.2cm,92.1cm,且與其它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表明犢牛此階段,LQM日糧結構和營養水平適合犢牛的骨骼發育。LQM、HQM組犢牛在第7、30日齡的體重顯著高于EW組(p<0.05),LQM、HQM組犢牛體重相似(p>0.05),表明EW組喂奶量低,影響了犢牛的體重的增長。
    31~60日齡時,HQM組犢牛體尺指標的增長速度要大于LQM組,使得LQM組、HQM組犢牛體斜長、胸圍差異不顯著(p>0.05),但EW組犢牛體尺指標的增長仍然最低。平均日增重也是LQM、HQM組犢牛相似 (p>0.05),都顯著高于EW組(p<0.05),說明HQM培育犢牛,犢牛的骨骼生長要好于其他兩種方式,30日齡斷奶對EW培育的犢牛是一種應激,影響了犢牛的生長。
    61~90日齡,三組體斜長間差異顯著(p<0.05),HQM組>LQM組>EW組,其它生長指標均差異不顯著(p>0.05),這與Hopkins[6] 研究結果相似。說明,對犢牛實施早期斷奶雖然對60日齡以前犢牛的生長有一定影響,但61~90日齡通過飼喂相同結構和營養水平日糧后使犢牛得到補償生長。

    2.2不同結構的日糧對犢牛體重及平均日增重的影響
    從表5可以看出,三組犢牛0~60日齡可消化粗蛋白攝入量分別為,186.74 g 、197.89 g、131.54g,EW組、LQM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且基本滿足營養需要。HQM組要比EW組、LQM組分低55.20g(p<0.05)和66.35g(p<0.05)比營養需要值低53.46g,說明60日齡前對犢牛只飼喂鮮奶,很難滿足營養平衡。
    三組犢牛均符合犢牛日增重培養標準,即0~30日齡日增重500g以上、30~60日齡500g以上、60~90日齡700g以上的要求。這與陸東林(1980)[7]  研究結果有些不同,除60~90日齡日增重滿足飼養標準外,0~30日齡、30~60日齡日增重均低于飼養標準,這可能是由于當時的飼養管理和犢牛料的加工水平低限制了犢牛的體增重。
    表5 不同結構的日糧對犢牛體增重的影響(kg、g/d)
    日齡        組別        體重(kg)        平均日增重(g/d)
    0
            EW        42.49a±4.76        —
            LQM        43.45a±4.13        —
            HQM        42.11a±3.17        —
    7        EW        43.50 b±1.13        144b±80
            LQM        44.95 a±1.23        214a±89
            HQM        43.58 a±2.09        210a±90
    30        EW        58.00 b±3.46        517b±141
            LQM        63.80 a±3.29        678a±127
            HQM        61.52 a±4.22        647a±100
    60        EW        73.75 b±4.68        521b±78
            LQM        79.72 a±5.76        604a±133
            HQM        78.45 a±4.35        605a±127
    90

            EW        105.86 a±4.81        704a±185
            LQM        110.03 a±8.15        739a±138
            HQM        112.58 a±7.53        783a±131
    2.3不同結構日糧培育犢牛成本
    從表6和表7可以看出,EW組犢牛全期吃奶118kg ,成本合計376.66元。LQM組犢牛全期吃奶213.5kg ,成本合計540.88元。HQM組犢牛全期吃奶370kg,成本合計745.2元。EW組犢牛較LQM組和HQM組節約鮮奶15.5kg和170 kg,多進食固體飼料8.14 kg和62.74 kg。EW組犢牛90d的飼料費用較LQM組和HQM組分別低115.42元、368.54元。說明早期斷奶可以有效地降低飼養成本。
    表6全期犢牛的日糧采食量(kg)

    EW組                  LQM組                      HQM組        
            犢牛料 干草  奶  TMR   犢牛料 干草    奶  TMR  犢牛料 干草  奶  TMR
    0-10        0.16        0.35        47        0        0.06        0.15        16.5        0        0        0        50        0
    11-20        3.56        0.98        40        0        2.57        0.98        45        0        0        0        50        0
    21-30        5.96        1.18        31        0        4.79        0.98        35        0        0        0        60        0   
    31-40                                16.25        10.3        2.02        35        0        0        0        60        0
    41-50                                15.5        13.24        2.61        25        0        0        0        70        0
    51-60                                18.8                        25        16.9        0        0        80        0
    61-90                                60                                60                                60
    合計        9.68        2.51        118        110.55        30.96        6.74        213.5        76.9        0        0        370          60


    表7全期飼養成本對照(元/頭)
    組別          鮮奶消耗        固體飼料消耗        鮮奶價        固體飼料價        飼養成本        節省費用
            (kg)        (kg)        (元/kg)        (元/kg)        (元/頭)        (元)                                       
    EW        118        122.74        1.8        1.23        376.66        —
    LQM        213.5        114.6        1.8        1.23        540.88        -115.42     
    HQM        370        60        1.8        1.23        745.2        -368.54     
    3  結論與討論
    3.1  不同結構的日糧,對7日齡后犢牛的體尺指標、體增重均有影響。試驗犢牛生長發育情況表明60日齡前對犢牛只飼喂鮮奶,不能保持營養平衡;在北方寒區以213kg奶量培育犢牛效果最好。
    3.2  雖然在60日齡前早期斷奶組犢牛的生長發育情況不如低奶量組和充裕奶量組,但90日齡時,三組犢牛的生長發育均符合培育標準;并且應用早期斷奶技術可以增加犢牛對固體飼料的攝入量,節約鮮奶的消耗,有效地降低飼養成本。在北方寒區應用早期斷奶技術培育的犢牛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張昆,包振華.用發酵初乳飼喂犢牛的經驗.中國畜牧雜志[J].1981(6):24-26
    [2]鄧偉 等.發酵初乳飼喂犢牛早期斷奶與產奶性能的研究.中國畜牧雜志[J].1986(6): 44-45
    [3]陳貴民等.低奶量人工乳培育犢牛飼養試驗.中國奶牛[J].1986(1): 44-50
    [4] 李啟鵬,莫放等.不同日齡哺乳犢牛瘤胃微生物分泌酶活力的變化規律.2001 國際肉牛生產及科研學術會議論文集[M].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2001 第一版:342-345
    [5]姜衛紅,韓正康.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酶類膜消化(觸壁消化)的研究.畜牧獸醫學報[J].1991,22(2):111-116
    [6] Hopkins B A.Effects of the method of calf starter delivery and effects of weaning age On starter intake and growth of Holstein Calves fed milk once daily[J].J Dairy Sci,1997,6:24-28
    [7] 陸東林.犢牛提早斷奶的試驗和推廣.養牛通訊[J].1980(2):31-33
    地毯
     樓主| 發表于 2007-6-5 08:44:37 | 只看該作者

    用自家血綜合治療犢牛角膜炎

    用自家血綜合治療犢牛角膜炎
    李偉 1    周景明1 徐婷婷1
    (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齊齊哈爾市,1610051)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李偉(1981-),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主修反芻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摘要:2006年春季,慶新牧場有46頭犢?;加薪悄ぱ祝∨=Y膜和瞬膜紅腫、流淚,角膜周圍血管充血,多數病牛角膜增厚,并發生潰瘍,形成灰白色角膜翳的現象。我們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對患病犢牛進行治療,治愈有效率為97.8% 。在基層,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治療犢牛角膜炎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關鍵詞:自家血     犢牛  角膜炎
    前言: 在集約化飼養條件下,奶牛一旦發生角膜炎很容易傳染到其他牛只,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診治,對牛場損失極為嚴重。自家血療法能夠有效地改善患病局部的營養狀態;自家血液注射后,通過刺激炎癥反應等機制被吸收,同時促進角膜混濁的吸收和消散,達到恢復視力的正常功能。作者于2006年春季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對患有角膜炎的犢牛進行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歸納總結如下。
    1.臨床診斷與治療
    1.1臨床診斷
    2006年5月10日,發現本場四舍的犢牛成群發病,犢牛羞明、流淚、疼痛,結膜暗紅、肥厚,眼角附有膿性分泌物,角膜混濁成藍膜或白膜。嚴重者,眼角被毛脫落,走路撞墻。
    1.2治療
    1.2.1  隔離病牛
    患病犢牛單獨放入犢牛五舍,使其與蔣康犢牛隔離以防傳染。全場每天上下午用消毒液噴灑消毒,牛舍運動場用鋪灑漂白粉的方法進行消毒。
    1.2.2 自家血治療
    血液及其生物制劑能提高犢牛非特異性抵抗力和免疫保護力,調動康復機制的積極性,促進生理機能和生化過程的形成,給犢牛補充能量和修補物質。但在廣泛使用血液、血清、球蛋白制劑,來治療和預防犢牛疾病的同時,應嚴格執行有關規程,包括選擇供血牛、抽取血液、制取血液制劑并將此制劑用于犢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臨床上要預先檢查供血奶牛,測定血中血紅素、白血球含量、血清中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濃度(指標應在生理標準范圍內),凡患有結核病、布氏桿菌病、細螺旋體病、白血球增生癥和血液寄生蟲的病牛,決不能抽取其血液以及使用近三周內進行預防注射過的供血奶牛的血液。
    對抽血和制取制劑的用具和器械,應按無菌規則進行消毒。用酒精棉球對病牛眼部消毒,從其頸靜脈抽取血液2~3ml,加入青霉素(80萬)一支和氯化鈉2.5-3.5ml。再用8號長針頭緩慢扎進上、下眼瞼2-3cm處,緩慢注入混合藥液2.5-3ml。隔5天一次,注射2次為一個療程。
    1.2.3消毒眼液治療
    病牛用3%硼酸棉球擦凈眼內分泌物后用3%硼酸溶液混合氫化可的松20ml,徹底沖洗眼部,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連用8~10天。
    2. 療效觀察
    對46頭犢牛進行治療,觀察兩個月?,F把療效效果分為三個等級:1.痊愈: 癥狀完全消失,視力恢復正常。2.好轉: 混濁度減輕, 膿性分泌物減少,視力基本恢復。3.無效: 癥狀不消失,看不清障礙物。治療效果見表1。
    表1 治療效果統計
    等級        牛頭數        占總牛數百分比 (%)
    1        42        91.3
    2        3        6.5
    3        1        2.2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治療兩個月后,病牛治愈有效率為97.8%,只有一頭犢牛因治療時病情嚴重(失去視力),不見好轉。
    3  小結與討論
    3.1  我們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對46頭患病犢牛進行治療,治愈有效率為97.8% 。
    3.2 當發現有角膜炎病牛時,要馬上隔離病牛,并對牛舍進行徹底消毒,以防傳染給其他病牛。春季多雨季節,要做好牛舍、運動場的清掃和消毒工作避免角膜炎的發生。
    3.3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療程短(10天),見效快,可以很好的解決牧場人力不足的問題。特別要注意,向病牛上、下眼瞼注藥時,一定要用手按住眼球以防扎懷眼球。
    3.4 在基層,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治療犢牛角膜炎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其安全可靠,降低了獸藥成本。
    3.5本次自家血液療法治療中有1例無效, 該牛病程較長,體質弱小,治療后一直沒有好轉。如果增加治療次數,每個療程注射3次,效果可能會更好,這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觀察其效果。還有,本治療方法對成年牛應該也有療效,但藥物添加量還要再作探討。

    參考文獻
    [1]發展奶牛生產的幾項重要措施 ,劉穎 ,黑龍江畜牧獸醫[J], 1986、10 , 13~15
    [2]試論畜牧業專業戶適度規模經營  康寶中、王凡 , 黑龍江畜牧獸醫[J], 1991、9,33~34   
    [3]黑龍江省年鑒[M] , 黑龍江年鑒社編, 黑龍江年鑒社出版, 2002年10月, 第一版
    [4] 黑龍江省年鑒[M] ,黑龍江年鑒社編 ,黑龍江年鑒社出版, 2001年10月, 第一版
    [5] 黑龍江省畜牧業綜鑒(1986~1991)[M], 黑龍江省畜牧局史志辦公室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
    [6] 黑龍江省畜牧業綜鑒(1991~1995)[M] ,黑龍江省畜牧局史志辦公室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5
     樓主| 發表于 2007-6-5 08:45:16 | 只看該作者

    飼料性質對犢牛瘤胃發育及其消化機能的影響

    飼料性質對犢牛瘤胃發育及其消化機能的影響
    李 偉  苗樹君 曲永利 李哲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大慶市,163319,天津市津南區畜牧水產局,天津市,300350)
    作者簡介:李偉(1981- ),黑龍江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修反芻動物營養通訊作者:通訊作者:苗樹君,教授,主要從事于反芻動物營養方面的研究工作

    摘要:本文根據犢牛生長發育的特點,闡述了不同性質的飼料對犢牛瘤胃發育及其消化機能的影響。旨在使人們系統的掌握犢牛瘤胃及其消化機能的特點,從而正確培育犢牛,使其更好生長發育,保證遺傳潛力充分發揮。
    關鍵詞:飼料性質;犢牛;瘤胃發育;消化機能
    一般情況下,對6月齡以前的牛叫做犢牛。犢牛正處在迅速的生長發育階段,其生長發育情況關系到育成階段的生長發育和配種,甚至影響成年牛的生產性能發揮。所以犢牛的培育是保證牛群質量及牛群更新和發展的重要環節。影響犢牛生長發育的因素很多,其中飼料性質是重要因素之一。飼料性質可直接影響犢牛瘤胃發育及其消化機能,根據犢牛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合理的使用不同性質的飼料,可以促進犢牛瘤胃發育,建立起比較強大的消化系統,才能達到犢牛培育的預期目標。筆者根據國內外有關研究報道,將飼料性質對犢牛瘤胃發育及其消化機能影響方面的資料和文獻進行了綜述,旨在為正確培育犢牛提供參考。
    1 飼料性質對瘤胃及其消化機能的影響
    目前,在犢牛培育過程中所使用飼料性質變化一般可分為:(1)單一液體飼料階段;(2)液體飼料為主,固體飼料為輔的階段;(3)液體飼料為主過渡到固體飼料為主的階段;(4)單一固體飼料階段。第一階段犢??磕溉榛蛉斯ご槠帆@得營養物質,第二、三階段犢牛以液體飼料和代乳料為主滿足犢牛的營養需要,第四階段靠單一的固體飼料供給犢牛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通過瘤胃的微生物發酵。
    1.1單一液體飼料培育階段
    1.1.1初乳與常乳的飼喂
    一般要求給初生犢牛喂5-7天初乳,初生犢牛對外界不良環境抵抗力較低,因為犢牛在胎兒期不能直接獲得母體免疫抗體得到免疫,只有通過哺初乳才能獲得免疫。初乳中主要含有三種Ig:IgM, IgG, IgA。犢牛出生時,對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可達100%,出生后10h能吸收20%,12h降低到0。另外,初乳比常乳含有更多的營養;酸度較高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大量消化酶,使胃腸機能早期活動。初乳黏度大,可被覆在胃腸壁上,代替腸壁黏膜,防止細菌侵入血液中。7天后開始哺喂常乳[1、2] 。初生犢牛瘤胃容積僅1.1L左右,第1、2胃容積僅為15ml/kg,第1、2胃占體重0.48%。瘤胃的發育特別是粘膜組織重量和粘膜乳頭長度是第1胃發育程度最可靠的形態學指標[3]。瘤胃乳頭是其粘膜上皮的小突起,該突起可增加瘤胃壁吸收揮發性脂肪酸的表面積。這個時期瘤胃乳頭平均高度為0.99mm, 瘤胃乳頭為白色[4]。這一時期犢牛的皺胃及腸壁上無黏膜,前兩胃均發育很慢,瘤胃沒有反芻作用,消化作用主要靠皺胃。
    1.1.2液體飼料對食管溝反射有促進作用
    犢牛出生后,賁門與食物離開瘤胃網瓣胃孔的距離很短,幼齡反芻動物在這兩孔之間存在著食管溝反射。攝入的液體飼料,可刺激食管溝,使液體飼料通過食道時,越過前胃直接進入皺胃,不經過瘤胃的反芻作用,形成與單胃動物類似的消化方式。
    1.2液體飼料為主,固體飼料為輔的階段
    1.2.1 犢牛瘤胃及其消化機能的變化
    犢牛一般在25日齡之前以常乳飼喂為主。犢牛大約出生后第1-2周出現反芻,這時腮腺能分泌唾液,要適量投給優質干草和代乳料以促進瘤胃及消化機能的發育。在第12日齡時喂常乳加固體飼料,前兩胃的胃容積為114.0ml/kg,第1、2胃占體重1.78%,瘤胃乳頭平均高度為2.46mm,瘤胃乳頭為暗褐色[4],這一時期瘤胃的容積及重量都有很大增長,15日齡時第1胃達到第4胃的生長速度,瘤胃乳頭的長度變化很小,但是顏色變化最明顯,由白色變為暗褐色。
    1.2.2 代乳料的應用
    代乳料,即根據營養需要配置的容易吸收的精飼料,它起著促使犢牛由以奶為主的營養轉向完全以植物性飼料為營養的過渡作用,形狀為粉狀或顆粒狀[1]。在國際上,一般在犢牛剛出生后不久就用更經濟實用的代乳料來代替母乳。傳統的代乳料,包括脫脂奶、乳蛋白濃縮物、脫乳糖乳清粉和乳清粉。自然界中,牛乳的營養成分與其它營養物相似使得用代乳品替代牛乳成為可能。我國大多用非乳蛋白(包括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代替乳蛋白。一般認為,動物蛋白比植物蛋白的效果好。豬或牛的血漿蛋白可以用于犢牛代乳料,優點可能在于消化性強,氨基酸平衡,是對腸腔有益的免疫球蛋白的來源[5]。
    大豆因其價廉易得而成為酪蛋白替代物,但其所含的抗營養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醣等影響了它的利用。大豆中的丹寧和其他多酚類化合物也可通過與消化酶結合,使犢牛的生產性能降低。用酸、堿處理,瘤胃液發酵、乙醇浸提、膨化等方法,都能提高大豆粉的消化性,但因成本過高或瘤胃液不易大量獲取,而很難廣泛使用。實驗證明,用高溫處理的大豆粉代乳料替代40%牛乳飼喂13~25日齡犢牛是可行的[6]。據以上理論,王中群,岳永超(1997)[7]用代乳料飼喂犢牛,結果每增重1千克,節約飼料成本19.55元。
    研究表明,哺乳期42d,全期用乳量150kg的培育方式下,犢牛開食料中的蛋白質水平應高于21.0%(DM),若以大豆餅為主體蛋白質飼料,蛋白質水平應達到22.38%,并需要補加0.14%的蛋氨酸。高脂肪日糧可以減少犢牛的冷應激,提高犢牛的存活率(R.E.Dietz,2003[8]),但體脂肪沉積會影響小母牛的乳房發育和以后的產奶量(Sejrsen,1982[9])。犢牛喂以低能量和高蛋白營養日糧時,隨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率增加,其體增重中水和蛋白質含量增加,脂肪含量減少(Donnely,1983[10])。潘軍(1995)[11] 研究結果表明,開食料蛋白質水平和采食量均會影響0-3月齡犢牛的生長發育。
    1.3由液體飼料為主逐漸過渡到固體飼料為主階段
    1.3.1犢牛瘤胃及其消化機能的變化
    犢牛在21-28日齡時一般已過渡到以固體飼料為主的飼喂方式。這時犢牛第1、2胃重/四個胃重為60.2% ;第1胃粘膜層重/瘤胃重為57.3%,第1胃粘膜乳頭長度為2.88mm,瘤胃粘膜乳頭顏色為暗褐色(金曙光,嗄爾迪等,1998[12])。犢牛在26日齡時瘤胃生長速度超過皺胃。犢牛能采食部分犢牛料和優質青粗飼料,正常反芻,已初步建立起反芻動物的消化生理特點和特征。
    1.3.2精料和干草對瘤胃發育的作用
    犢牛生后4~12周,除喂全乳外飼喂不同比例的混合精料和干草。適當多喂精料時犢牛的瘤胃乳頭成長發育較好,而多喂干草則可促進胃容積和組織發育。但是如果只喂精料或只喂粗料都會影響瘤胃容積和瘤胃的乳頭正常生長發育,同時也會降低日增重,所以培育犢牛日糧應精粗飼料合理搭配。據試驗報道,將精料組和干草組犢牛持續飼養,自16周齡后全部更換成僅喂全乳,則使已發育良好的瘤胃容積相對縮小,瘤胃乳頭的高度又退化到1mm以下。固體飼料對刺激瘤胃發育所產生的效果并非單獨是物理的作用,其中還包括精料和干草兩方面共同發生的營養作用。因在瘤胃發酵的產物中,最主要的低級脂肪酸是乙酸、丙酸和丁酸,這些脂肪酸的產生則是刺激瘤胃發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1.3.3 顆粒性精料
    顆粒性精料可提高采食量,其原因可能是:①顆粒性精料不僅表面積大,而且易與胃內的粗飼料分離,便于后送,可在較短時間內減少瘤胃總內容物體積;②顆粒性精料在加工過程中經80~100℃的高溫處理,增強了動物的適口性;③與粉狀精料相比較,顆粒性飼料更符合動物的采食習性.這些因素都可以增強動物的食欲,促進采食,增加采食量 (李敬璽,2003[13])。劉云波(2003)[14] 用粗蛋白20%,鈣0.75%,磷0.52%,食鹽0.30%的顆粒料飼喂犢牛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1.4全部固體飼料階段
    飼喂開食料的早期斷奶犢牛的瘤胃等消化器官發育明顯提前,在92日齡時瘤胃發育的主要形態學指標已接近成年牛水平[15]。早期斷奶即大量節約了鮮奶,降低了犢牛培養成本,又使其成年時由于消化器官組織發育非常充足,更具高產和長壽的潛力。我國目前大多采用2-3月齡斷奶技術,消耗奶量200-300kg。個別的采用犢牛30日齡斷奶技術[16]。早期斷奶的犢牛第一胃內發酵的適應能力約在給予植物性飼料后的第五六周時得到完善,瘤胃生長速度大大超過第4胃。植物性固體飼料的攝取,使犢牛唾液分泌量增加和唾液中的碳酸含量增高,而氯離子含量降低。
    2 營養和非營養性添加物的影響
    2.1營養性添加物(礦物質和維生素)
    犢牛日糧推薦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如表1。
    表-1 犢牛日糧推薦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與飼喂新鮮乳相比,DM基礎,NRC 2001)
    營養物質          代乳料          哺乳期日糧       生長日糧           全乳
    礦物質
    Ca(%)            1.00             0.70             0.60              0.95
    P(%)             0.70             0.45             0.40              0.76
    Mg(%)            0.07             0.10             0.10              0.10
    Na(%)            0.40             0.15             0.14              0.38
    K(%)             0.65             0.65             0.65              1.12
    Cl(%)            0.25             0.20             0.20              0.32
    S(%)             0.29             0.20             0.20             0.32
    Fe(mg/kg)        100              50               50                3.0
    Mn(mg/kg)        40               40               40               0.2-0.4
    Zn(mg/kg)        40               40               40                15-38
    Cu(mg/kg)        10               10               10               0.1-1.1
    I(mg/kg)         0.50             0.25             0.25             0.1-0.2
    Co(mg/kg)        0.11             0.10             0.10            0.004-0.008
    Se(mg/kg)        0.30             0.30             0.30            0.02-0.15
    維生素
    VA(IU/kgDM)     9000            4000           4000           11500
    VD(IU/kgDM)      600            600            600            307
    VE(IU/kgDM)       50             25            25              8

       注:表上數據來自美國NRC 2001。
    VA可以通過降低自由基、單線態氧等反應活性來調節免疫功能[17]。居報道,給應激犢牛補飼正常生長豬10倍的B族維生素和Vc對增重和飼料轉化率無影響,但發病率比對照組低33%,增重增加4.2% 。Zn可使動物胸腺、脾臟等免疫器官重量增加,缺Zn嚴重降低抗體滴度和各種抗體反應。犢牛飼料中添加甘露蜜低聚糖(Mannan Oligosaccharids,MOS)它可在消化道內自由流動,當通過小腸時,與侵入病原菌碳水化合物基團相結合,使病原菌既不能繁殖,又不能附著在犢牛體內,被安全排出體外。而對乳酸菌等有益菌沒有影響[18]。
    2.2非營養性添加物
    如在飼喂全乳之外,飼喂適量鋸末之類的非消化物,前胃容積增大的程度與飼喂80%干草的相似,瘤胃肌層的厚度也有所增加。向飼料中添加酶制劑可使犢牛每日多增重510g,并且可減少有關疾病的發生[19]。益生素(Probiotics)有利于犢牛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建立,起到預防疾病和促進生長的作用[20][21]。在牛飼養中應用高氯酸鹽,可提高牛的增重,降低料重比,且屠宰后體內無殘留,尤其對犢牛培育的效果顯著[22]。適當的添加一些飼料調味劑可增加飼料的適口性和采食量[23]。
    3 小結與展望
    初生犢牛的瘤胃、網胃、瓣胃尚未充分發育,與單胃動物一樣主要靠真胃及腸道執行消化功能,這時要及時喂以初乳。飼喂初乳后應及時訓練采食固體飼料,如果飼喂固體飼料過遲,就會引起瘤胃發育遲緩,甚至引起瘤胃乳頭退化。所以隨著犢牛的生長發育,及時投給代乳料,精粗飼料,顆粒料等不同性質的飼料可以促進瘤胃乳頭和容積的生長發育,盡早建立起瘤胃龐大的微生物群系和消化機能,以保證犢牛的正常生長發育。J.D.Arthington[24]證明早期斷奶的犢牛的受胎率比一般的要高,且產后間歇短,日產奶量差異不大。近幾年來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對奶犢牛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但飼料性質對瘤胃菌群的協調作用、瘤胃發育和消化機能的影響;犢牛階段生長發育的營養調控等方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邱懷主編.現代乳牛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2] 李凱年. 初乳的免疫作用. 吉林畜牧獸醫.1997年第12期 P25-26
    [3].玉手英夫.乳??茖W.農山通村文協,1981,P42~48  
    [4] 韓名堂主編.反芻動物營養與飼養.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5月
    第1版.P534-536
    [5] 孔祥浩摘譯.飼料博覽. 1996第8卷第2期 P38-39

    [6] 鄧代君,黃錫霞.8~25日齡犢牛對牛乳和處理大豆粉消化性的研究報.動物營養學報.12卷1期P18-19
    [7] 王中群 ,岳永超.乳用犢牛代乳料應用效果研究.畜牧獸醫雜志.第16卷
    4期.1997年10月P22-23
    [8] J.N.Tikofsky,M.E.Van Amburgh,and D.A.Ross. Effect of varying carbohydrate and fat content of replacer on body composition of Hoistein bull calves .J.Anim. Sci.2001. Vol 79:2260-2267
    [9]Sejrsen,K,J.T.Huber. Infiuence of nutrition on mammary development in pre-and postpubertal heifers. J.Dairy Sci.1982  65:793-800
    [10]Donnelly P.E.N.Z..Effects of dietary carbohydrate:fat ratio on 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milk-fed calves. J.Agric.Res. 1983  26:71-77

    [11]潘軍.犢牛早期斷奶開食料的研究,黑龍江畜牧獸醫.1995,NO.8 P8-10
    [12] 金曙光,嗄爾迪.早期斷乳犢牛開食料營養價值的研究,中國農學通報1998年第14卷第3期P24-26
    [13] 李敬璽,趙坤.不同形式精料對牛胃腸消化代謝的影響,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3.Vol.37,No.3,Sep P 55-56
    [14] 劉云波,李長勝.奶牛犢牛早期斷奶關鍵技術措施,飼養研究NO3,2003 P41-42
    [15] 大森照一郎等.日畜會報.1972,43(5):231~238
    [16] 楊金住.犢牛30日齡斷奶技術,黑龍江畜牧獸醫,2003年第6期P16
    [17] 李秋鳳 李建國.營養因素對犢牛疾病及免疫機能的影響,飼料工業,2001年第22卷第6期P15-17  
    [18]朱欽龍.犢牛營養性飼料添加劑甘露蜜低聚糖,中國奶牛. 1998年第4期 P32
    [19]關波,丁錫寶.飼料酶對肉用犢牛增膘增重試驗報告.黑龍江畜牧科技.2000年第2期 P16
    [20]何昭陽,張林波.復合產酸菌對犢牛正常菌群定植的影響及抗病效果研究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00,22(2):P80~82
    [21] 周凌云摘譯黃微校.直接飼喂微生物對育肥牛的瘤胃發酵、血液指標及微生物群落的影響.中國畜牧獸醫.2004年第31卷第1期 P47
    [22] 李義海.高氯酸鹽在牛飼養中的應用.糧食與飼料工業.1997年第12期p72
    [23]韋加騰等.影響飼料調味劑的因素,中國飼料.1998年第14期P8-9
    [24]J.D.Arthington,R.S.Kalmbacher. Effect of early wean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year-old,first-calf beef heifers and calves reared in the subtropics J .Anim.Sci.2003.81:1136-1141

    Effects of characteristics of forage on and digest function of calves
    (HLJ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Colla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Qing 163319, Farming and Aquatic Product Office in the south borough   of Tientsi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alves growth,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influence by virtue of the forage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alf’s rumen in detail. Aim at making the people systematically reali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alf’s rumen and digest function, consequently make calves grow better and bring more potential yield.
    Key word:  characteristic of forage、calf、rumen growth、 rumen of
    digesting function
    6
     樓主| 發表于 2007-6-5 08:45:49 | 只看該作者

    用雙氧水綜合治療奶牛纖維素性肺炎

    李偉  
    摘要:患纖維素性肺炎的奶牛, 死亡率很高;同時,患過纖維素性肺炎的奶牛, 以后很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2005年冬、春季,作者在慶新牧場對患纖維素性肺炎的15頭奶牛進行實驗,結果表明用雙氧水綜合治療,其治愈率可達93.4% 。所以, 用雙氧水治療奶牛纖維素性肺炎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關鍵詞: 雙氧水  奶牛  纖維素性肺炎
    前言:
    肺是動物機體進行氣體交換的重要場所,一方面需要通過肺臟不斷的從外界攝取氧,以氧化營養物質,獲得能量;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斷的把動物新陳代謝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一旦肺組織出現問題,機體的健康水平就會受到影響,甚至危急生命。纖維素性肺炎(Fibrinous pneumonia)又稱大葉性肺炎(Lobar pneumonia),是累及整個肺葉的一種急性纖維素性炎癥。在集約化飼養條件下,患纖維素性肺炎的奶牛時有發生。作者查找有關資料結合牧場實際就奶牛纖維素性肺炎的發生、臨床特征、治療進行了歸納總結。
    1病因
    一般認為,可分為傳染性和非傳染性兩種。非傳染性纖維素性肺炎其致病細菌主要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化膿棒狀桿菌、巴氏桿菌和大腸桿菌等。但病的發生要有條件性致病因素的同時作用。
    1.1環境因素
    天氣濕熱、氣溫驟變, 冬季舍內防寒保暖措施差, 褥草未及時更換, 長期被糞尿浸漬,飲用冷水,有賊風侵襲; 春季雨水多, 運動場泥濘潮濕, 廄舍陰暗、潮濕,通風、排氣設備不足; 牛只擁擠,舍內灰塵多等, 都會使機體防御抵抗能力降低。
    1.2 飼養管理因素
    牛只過度運動,并且運動后不控制其飲水量。飼喂不規律,隨意性大。飼養員管理不當,奶?;几忻?、支氣管炎未能及時發現及治療;藥物、水等異物誤入肺中。放牧時,采食再生草,引起過敏。
    1.3  營養因素
     飼料配方不合理,不能滿足奶牛營養需要;一味追求產奶量,致使奶牛體弱、營養缺乏, 抗病力減弱。
    1.4 其他因素
    繼發性如犢牛副傷寒、下痢、結核病、馬氏桿菌病等,均有肺炎癥狀出現,從而引起奶牛纖維素性肺炎。
    2 臨床特征
    多發生在濕熱季節,患病牛精神沉郁,采食量降低; 肺炎病牛多有下痢發生, 牛體消瘦,不愿行走,喜臥于病側,反應遲鈍;混合性呼吸困難,呼吸劇增(100次/min),粘膜發紺,靜脈怒張。體溫迅速上升,呈稽留熱。肺部聽診,有廣泛的啰音和捻發音。 胸部叩診, 病灶區為濁音或半濁音。鼻孔流棕黃色或紅色泡沫樣鼻液,鼻紅。
    3 治 療
      以往多用大劑量磺胺類、抗生素等藥物治療,其療程長,效果多數不理想。根據奶牛纖維素性肺炎的病理特點,作者采用了對患牛進行靜脈注射過氧化氫溶液。使其在血液中迅速分解出氧,通過血液循環把氧運送到各器官組織。這樣就解決了機體缺氧問題。為了緩解肺循環障礙,治療此病的宗旨是:少掛水、多進藥?,F舉兩例病例。
    04118號牛,體溫迅速升高達41-42℃,呈稽留熱,心音強,脈搏強次數正常,呼吸困難達60次/min。肺部聽診,呼吸音增強,有啰音。鼻有粘液為初為白色后為棕黃色。診斷為纖維素性肺炎。
    04035號牛,食欲廢絕,精神憂郁,結膜發紺,拉稀??人猿书g歇性,粗厲。肺部聽診為大面積濕啰音和捻發音,脈搏弱,心音弱。鼻液有一點紅色鼻液。診斷為纖維素性肺炎。
    治療時要根據病癥,具體治療如下:
    A緩解肺循環障礙,減輕肺負擔。做法:靜脈放血,嚴重時一側放血,一側靜脈靜點。
    B緩解機體缺氧。做法:用新的雙氧水(3%)600ml加到1800ml的葡萄糖(25%)中再加維生素C兩支。
    C抗菌消炎??捎们嗝顾?60萬單位4支和鏈霉素600萬單位一支,注射用水30-40毫升,肌肉注射?;前奉愃幬镆埠軐嵱?。
    D制止滲出。葡萄糖酸鈣(10%)500mL,甘露醇(25%)250 mL。
    E促進機體排出液體。速尿200-250 mg,皮下注射。
    F對癥治療。心臟衰弱時,可用安鈉口加或樟腦制劑??人詣×視r可加安茶堿等鎮咳祛痰藥。食欲廢絕,可給與健胃助消化藥。
    G鎮靜病牛??捎冒⑼衅?0-30mg,皮下注射。
    以上治療每日兩次,跟蹤治療3-7天,待病牛好轉后繼續鞏固治療,直到治愈。
    作者對15頭病牛采取上述治療措施,取得明顯效果,其治愈率可達93.4% 。一般在放血、使用雙氧水后20分鐘,呼吸困難迅速緩解,病狀得以好轉。
    4小結與討論
    治療本病,及早發現、治療是起到預期效果的關鍵,可以盡快提高療效。作者在慶新牧場對患纖維素性肺炎的15頭奶牛進行實驗,結果表明用雙氧水綜合治療,其治愈率可達93.4% 。所以, 用雙氧水治療奶牛纖維素性肺炎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總結經驗,凡有滲出(聽診有濕性啰音)性質的肺炎,均可參考此種治療方法。治療本病的宗旨是:少掛水、多進藥。用靜脈注射過氧化氫溶液,方法簡便、經濟廉價,并且實踐證明,無毒副作用,便于在基層推廣應用。另外,治療奶牛纖維素性肺炎報道很多,用中藥方法、和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雙氧水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再加一些中藥制劑可能結果會更好,這有待在以后的生產實際中探討。
    7
     樓主| 發表于 2007-6-5 08:47:56 | 只看該作者

    全混合日糧技術問答 作者 李偉

    目錄
    1.什么全混合日糧?
    2.使用全混合日糧(TMR)的好處都有哪些 ?
    3.奶牛場場址如何選擇?
    4.施行TMR技術要建什么樣的奶牛舍?
    5. 施行TMR技術需要什么樣的飼料原料?
    6.在TMR飼料加工需要注意哪些?
    7. TMR需要哪些儀器設備?
    8.什么是TMR分組飼喂方法?
    9.TMR分組飼喂技巧有哪些?
    10.TMR質量監控需要注意什么?
    11.TMR混合機容量如何確定?
    12.TMR干物質含量如何確定?
    13.TMR各種原料的養分測定方法?
    14.實配TMR飼料營養含量與配方營養含量相差要在什么范圍之間?
    15.飼料原料樣品的采集需要注意哪些?
    16.TMR顆粒多大為宜?
    17.如何對奶牛體膘膘度評分?
    18.什么是荷斯坦奶牛外貌鑒定技術?
    19.什么是空槽綜合癥(Empty Bunk Syndrome)?
    20.如何監測青貯飼料中的干物質含量?
    21.如何制作優質青貯玉米?
    22. TMR營養濃度與混合組是多少?
    23.如何經營管理散欄飼養奶牛場?
    24.散欄飼養奶牛場奶牛肢蹄病如何防治?
    25.散欄飼養條件下食槽中飼料糧應如何控制?
    26.TMR的配方如何配制?
    27.人工TMR飼喂奶牛是否有效?
















    1.什么全混合日糧?
    奶牛全混合日糧(Total Mixed Rations)的概念是指根據不同奶牛生長發育及各泌乳階段奶牛的營養需求和飼養目的,按照營養調控技術和多飼料搭配原則而設計出的奶牛全價營養日糧配方,按此配方把每天飼喂奶牛的各種飼料(粗飼料、青貯飼料、精飼料和各類特殊飼料及飼料添加劑)通過特定的設備和飼料加工工藝而均勻地混合在一起供奶牛采食的飼料加工技術。TMR飼喂技術適用于具有現代化牛舍、飼養管理規范、機械化擠奶廳和TMR混料車等儀器設備的大型養殖場。
    2.使用全混合日糧(TMR)的好處都有哪些 ?
    全混合日糧(TMR)是結合奶牛散方式(自由采食)而配制的日糧。其便于控制奶牛日糧的營養水平,保證各種營養物質相對平衡和精、粗飼料比例適宜,增加干物質的采食量,維持瘤胃正常發酵、消化、吸收及代謝。對提高飼料利用率,發揮奶牛泌乳潛力,維護健康,延長利用年限,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均具有重大意義。具體有如下幾點:
    (1)控制奶牛日糧的營養水平,提高采食量
    TMR技術保證了奶牛所采食的每一口飼料都是營養均衡的。TMR技術能夠保證精、粗飼料混合均勻,改善飼料適口性,避免奶牛挑食與營養失衡現象的發生,并能提高飼料的轉化率,特別是粗飼料,將干草、秸稈、青貯玉米等粗飼料合理切短、破碎揉搓,利于奶牛的采食、消化,有利于采食量的提高。
    (2)維持瘤胃正常發酵、消化、吸收及代謝,提高飼料利用率
    TMR技術將日糧中的堿、酸性飼料均勻混合,加上奶牛大量的堿性唾液,能有效地使瘤胃PH值控制在6.4-6.8,降低瘤胃內酸、堿變化從而提高瘤胃內環境的穩定性,增強瘤胃機能,提高瘤胃內微生物的活性和蛋白質的合成率。
    (3)維護奶牛健康
    TMR技術可提高瘤胃內環境的穩定性使瘤胃PH值控制在6.4-6.8能有效地避免瘤胃酸中毒的發生,進而減少由此產生的前胃弛緩、瘤胃炎、四胃移位、蹄底潰瘍、肝膿腫等疾病。減少醫療保健上的開銷,降底成本,使奶牛場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國內許多奶牛場生產實踐證明,使用數月降低消化道疾病90%以上。
    (4)精、粗飼料比例適宜
    傳統飼養飼料投喂誤差可達20%以上,奶牛全混合(TMR)日糧工藝減少飼養的隨意性,使得飼養管理更精確。飼料投喂精確度可提高5%-10%。
    (5)減少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實現分群管理和機械飼喂,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奶牛場管理成本奶牛全混合(TMR)日糧工藝的應用可使人工效率由過去的10-15頭/人提高到40-50頭/人。
    3.奶牛場場址如何選擇?
    牛場場址的選擇要有周密考慮,統盤安排和比較長遠的規劃。必須與農牧業發展規劃、農田基本建設規劃以及今修建住宅等規劃結合起來,必須適應于現代化養牛業的需要。所選場址,要有發展的余地。
       (1)地勢高燥 肉牛場應建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地下水位較低,具有緩坡的北高南低,總體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處、風口處,以免排水困難,汛期積水及冬季防寒困難。
       (2)土質良好 土質以沙壤土為好。土質松軟,透水性強,雨水、尿液不易積聚,雨后沒有硬結、有利于牛舍及運動場的清潔與衛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3)水源充足 要有充足的合乎衛生要求的水源,保證生產生活及人畜飲水。水質良好,不含毒物,確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草料豐富 肉牛飼養所需的飼料特別是粗飼料需要量大,不宜運輸。肉牛場應距秸稈、青貯和干草飼料資源較近,以保證草料供應,減少運費,降低成本。
     ?。?)交通方便 架子牛和大批飼草飼料的購入,肥育牛和糞肥的銷售,運輸量很大,來往頻繁,有些運輸要求風雨無阻,因此,肉牛場應建在離公路或鐵路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6)衛生防疫 遠離主要交通要道、村鎮工廠5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還要避開對肉牛場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礦企業,特別是化工類企業。符合獸醫衛生和環境衛生的要求,周圍無傳染源。
     ?。?)節約土地 不占或少占耕地
     ?。?)避免地方病 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水質缺乏或過多含有某種元素而引起。地方病對肉牛生長和肉質影響很大,雖可防治,但勢必會增加成本。故應盡可能避免。
      (9)飼料庫 建造地位應選在離每棟牛舍的位置都較適中,而且位置稍高,即干燥通風,又利于成品料向各牛舍運輸。
    ?。?0)干草棚及草庫 盡可能地設在下風向地段,與周圍房舍至少保持50米以遠距離,單獨建造,既防止散草影響牛舍環境美觀,又要達到防火安全。
    ?。?1)青貯窖或青貯池 建造選置原則同飼料庫。位置適中,地勢較高,防止糞尿等污水入浸污染,同時要考慮出嵙時運輸方便,減少勞動強度。
      (12)獸醫室,病牛舍 應設在牛場下風頭,而且相對偏僻一角,便于隔離,減少空氣和水的污染傳播。
       (13)辦公室和職工住舍 設在牛場之外地勢較高的上風頭,以防空氣和水的污染及疫病傳染。養牛場門口應設衛門和消毒室和消毒池。
    牛場場區規劃應本著因地制宜和科學飼養的要求,合理布局,統籌安排。場地建筑物的配置應做到緊湊整齊,提高土地利用率,供水管道節約,有利于整個生產過程和便于防火滅病,并注意防火安全。牛場內務建筑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有利于生產,便于防疫、安全等。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做到整齊、緊湊,土地利用率高和節約投資,經濟實用。
    3.施行TMR技術要建什么樣的奶牛舍?
    (1)為牛創造適宜的環境
        一個適宜的環境可以充分發揮牛的生產潛力,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來說,家畜的生產力20%取決于品種,40%-50%取決于飼料,20%-30%取決于環境。不適宜的環境溫度可以使家畜的生產力下降10-30%。此外,即使喂給全價飼料,如果沒有適宜的環境,飼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畜產品;從而降低了飼料利用率。由此可見,修建畜舍時,必須符合家畜對各種環境條件的要求,包括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氫,為家畜創造適宜的環境。
      (2)要符合生產工藝要求
    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和畜牧獸醫技術措施的實施,奶牛生產工藝包括牛群的組成和周轉方式,運送草料,飼喂,飲水,清糞等,也包括測量、稱重、采精輸精、防治、生產護理等技術措施。修建牛舍必須與本場生產工藝相結合。否則,必將給生產造成不便,甚至使生產無法進行。
       (3)嚴格衛生防疫,防止疫病傳播
    流行性疫病對牛場會形成威脅,造成經濟損失。通過修建規范牛舍,為家畜創造適宜環境,將會防止或減少疫病發生。此外,修建畜舍時還應特別注意衛生要求,以利于獸醫防疫制度的執行。要根據防疫要求合理進行場地規劃和建筑物布局,確定畜舍的朝向和間距,設置消毒設施,合理安置污物處理設施等。
       (4)要做到經濟合理,技術可行
        在滿足以上三項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還應盡量降低工程造價和設備投資,以降低生產成本,加快資金周轉。因此,畜舍修建要盡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條件(如自然通風,自然光照等),盡量就地取材,采用當地建筑施工習慣,適當減少附屬用房面積。畜舍設計方案必須通過施工能夠實現的,否則,方案再好而施工技術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設計。
    (5)建舍要求  
    牛舍建筑,要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和牛場生產,用途等因素來確定.建牛舍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經濟實用,還要符合獸醫衛生要求,做到科學合理.有條件的,可建質量好的、經久耐用的牛舍。
      牛舍內應干燥,冬暖夏涼,地面應保溫,不透水,不打滑,且污水,糞尿易于排出舍外。舍內清潔衛生,空氣新鮮。
      由于冬季春季風向多偏西北,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東南好。牛舍要有一定數量和大小的窗戶,以保證太陽光線充足和空氣流通。房頂有一定厚度,隔熱保溫性能好。舍內各種設施的安置應科學合理,以利于奶牛生長。
    散欄式牛舍建筑的基本要求:寬度在20米以上,長度在60米-120米。標準牛舍以飼養200頭-400頭以上牛為單位。散欄式牛舍是將牛床飼養與擠奶廳相結合的牛場,適合規模化養殖,自動化管理。散欄式牛舍一般長為70米-80米,寬為20米-27米。舍內設牛床,成年牛床長210厘米-220厘米,寬110厘米-120厘米;育成前期牛床長170厘米-190厘米,寬85厘米-90厘米;育成后期牛床長190厘米-200厘米,寬100厘米-110厘米。牛床距地面高度20厘米左右。飼喂道寬4米-4.5米,方便奶牛全混合日糧(TMR)設備的使用。散欄式牛舍可分為房舍式、棚舍式和陽棚式三種。其中塑料暖棚牛舍屬于半開放牛舍的一種,是近年來北方寒冷地區推出的一種較保溫的半開放式牛舍。就是冬季將半開放式奶牛舍,用塑料薄膜封閉敞開部分,利用太陽能和牛體散發的熱量,使舍溫升高,同時塑料薄膜也避免了熱量散失。
       修筑塑膜暖棚牛舍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一是選擇合適的朝向,塑膜暖棚牛舍需坐北朝南;二是選擇合適的塑料薄膜,應選擇對太陽光透過率較高,而對地面長波輻射透過率較低的聚乙烯等塑膜,其厚度經以80—100微米為宜;三是要合理設置通風換氣口,棚舍的進氣口設在棚舍頂部的背風面,上設防風帽、排氣口的面積以20厘米X20厘米為宜,進氣口的面積是排氣口面積的一半,每隔3米遠設置一個排氣口。
         運動場的大小,其長度應以牛舍長度一致對齊為宜,這樣整齊美觀,充分利用地皮。其寬度應參照每頭牛10平方米設計而計算出寬度。牛隨時都要飲水,因此,除舍內飲水外,還必須在運動場邊設飲水槽。槽長3—4米,上寬70厘米,槽底寬40厘米,槽高40—70厘米。每25—40頭應有一個飲水槽,要保證供水充足,新鮮、衛生。運動場周圍要建造圍欄,可以用鋼管建造,也可用水泥樁柱建造,要求結實耐用。
      
    4. 施行TMR技術需要什么樣的飼料原料?
    (1)奶牛全混合日糧需要飼料的種類多
    粗飼料是飼養奶牛的基礎,精料只是飼喂奶牛的一種補充料。粗料質量是影響我國奶牛產奶量最重要的因素。常用的有:
    a.青干草類:如苜蓿干草、蘆葦、羊草、紫云英及各種野干草。奶牛的最優秀粗飼料是奶牛日糧中必須保持一定量的青干草,可維持正常的瘤胃內環境和提高乳脂率。現代奶牛業取得的成就,奶牛產奶量的提高,就是優質青干草的作用,它是現代奶牛業的標志之一。
    塊根、塊莖、瓜果類飼料:如甘薯、胡蘿卜、馬鈴薯、蘿卜、甘藍、西瓜皮、南瓜、甜菜等。營養特點:適口性好;主要作為能量飼料添加,水分含量高。
    b.青綠飼料:如甘薯蔓、花生藤、黑麥草、苜蓿、三葉草、玉米青割、各種青菜等。其營養特點:蛋白質含量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適口性好;體積大,水分含量高。由于青飼料具有上述種種優點,牛喜采食,加之來源廣泛,成本低廉,一些地區的農戶缺乏科學飼養的知識,大量飼喂奶牛。因為青綠飼料水分含量高,牛采食后很快就有飽感,但因其干物質及其養分攝食不足,反而不利于奶牛生產性能的發揮。所以含水分高的飼料在TMR飼料中要嚴格控制用量。
    c.農副產品類:如大麥秸、小麥秸、稻草、玉米秸、花生藤、大豆秸、蕎麥秸等。其營養價值較低,粗纖維含量高,適口性差,消化率低,但來源廣,成本低。奶牛食入可使機體產生飽感。但對于高產奶牛嚴格說沒有飼喂價值。
    d.糟渣類飼料:豆腐渣、粉渣、啤酒糟、醬油渣、白酒糟、甜菜渣等。營養特點:適口性好,可提供蛋白。啤酒糟是由大麥麥芽、谷皮、其他谷物、殘化糖渣干燥而成。其粗蛋白含量高于白酒糟,如氮浸出物約占39%-43%,其脫水干燥后,是優良奶牛飼料資源。
    TMR中粗飼料營養價值順序為優質干草、野生干草、玉米秸、麥草、稻草。在TMR技術中粗飼料應以豆科、禾本科和秸稈類飼料混合使用效果好。青貯飼料作為奶牛日進食量最多的一種飼料,要注意其供給充足,品質優良。
    豆粕、棉粕蛋白質易分解,氮氨酸和胱氨酸低于需求水平,棉粕中賴氨酸含量也較谷物蛋白低,缺乏必需氨基酸,特別是賴氨酸和蛋氨酸。TMR以玉米和青貯玉米為主時,應限制玉米副產品作為過瘤胃蛋白的用量,添加碳酸氫鈉(小蘇打)100克-150克。
    (2)奶牛全混合日糧需要飼料營養含量準確。
       奶牛場對所用飼料原料的營養含量掌握準確無誤是保證TMR營養含量全價、平衡的先決條件,因為當原料成分變化時,正確的配方也可使TMR迅速變得營養不平衡。例如當青貯玉米干物質從35%變為45%時,蛋白質攝入量僅相差0.1磅(45.4g),但卻造成1磅(454)的乳蛋白產量的變異;對于高產牛,粗料干物質減少導致食欲不振、酸中毒等。這就要求奶牛場有一套相應的保障制度,如:建立自己的飼料化驗室,飼料訂購合同指明原料營養含量,飼料保存制度等。
    5.在TMR飼料加工需要注意哪些?
    科學的飼料加工技術包括:飼料的加入順序、顆粒的大小、混合時間和加水量等多方面內容。符合營養標準的TMR飼料不僅需要有準確的飼料原料營養含量和科學的飼料配方還需要科學的飼料加工技術。
    a.同一批次車內的變化
        混合程序、混合時間和飼料裝填次序是控制同一批次內飼料質量變化的關鍵因素。不同型號和大小的TMR混合機具有不同的混合程序要求。對混合程序的具體要求,應參考操作規程,在沒有具體操作規程情況下,可參考下列操作程序:
    裝填飼料時不開機,如果不希望把青貯飼料或干草切得太短,則先裝填精料和其它顆粒小的飼料,尺寸長的粗料最后裝填,混合4-8分鐘,除卸料外混合機應處于關機狀態。
    b.混合時間
        隨著混合時間的延長,TMR混合料的均勻性(一致性)有所提高,但卻有縮小飼料顆粒的潛在可能性,最好與TMR混合機制造商代表和奶牛營養技術人員商量,使得混合的飼料既要均勻又要避免過度混合。
        對大多數TMR混合機來說,混合4-8分鐘時間足夠了,過度混合既浪費時間,又浪費能量(燃料或電力),縮短機器壽命。且由于縮小了飼料顆粒而影響奶牛生產性能。除非制造商提出建議,否則裝料時應關機,然后開機混合,只有必要時才開機卸料。
    混合程序的樣品建議如下:
    單個垂直混合機        卷筒式混合機        由四個攪拌器組成的混合機
    青貯或干草首先裝料
    混合3-4分鐘以切短干草
    裝料時開機
    混合并切割8-12分鐘        首先加入液態飼料
    然后裝量少的飼料
    裝料時混合機緩慢開機
    料裝好后混合3-4分鐘        量少的料既不首先加入也不最后加入
    切短的干草最后加入
    裝料時混合機間斷性開機混合2-8分鐘
    c.飼料裝入次序
    混合機加料次序似乎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理想的加料次序應考慮混合機型號及飼料品種。如果混合機主要用于切割干草,則加料時混合機必須處在開機狀態,且干草往往接近最初時加入,否則大多數混合機都可在加料加到四分之三時才開機。
    如果出現下列情況,應考慮改變加料次序:
    (1)混合機內有死角。仔細觀察混合機底部前后方,如有死角,則一目了然。觀察混合機操作情況以找出潛在的死角。2精料裝在混合機的門旁邊,混合機運轉時把飼料推到門口,因而無法有效地攪拌精料3精料磨得過細。在豎式混合機中,很難把磨得很細的精料從底部提升上來,因而精料應在加入到一半時再加入,因為精料自然而然會到下面去的。4加料時必須處在開機狀態,這會導致飼料粉碎,因而粗料(尤其是干草)應在接近最后時加入,以減少混合時間。
    往混合機加水可減少死角的發生,把水加到混合機疑有死角的地方,至少應加8%的水以改變混合料的含水量在食槽中采集幾個樣品,測試其水分。如果日糧中的含水量變化很大,則對TMR的營養含量影響很大。
    6 .TMR需要哪些儀器設備?
    a.TMR混合攪拌車的選擇
    常見的TMR混合攪拌車有立式、臥式;牽引型攪拌車、座型攪拌車等,大部分都配有計算機智能化控制和操作系統,有的廠家的混合機設計有刀片,可以切斷長的干草。攪拌車的選擇可參考以下幾項因素,因場而宜,因不同的牛場情況而加以選擇:
    (1)所應用的日糧類型,如粗飼料主要是稻草或青貯等;
    (2)奶牛場的建筑結構,主要看喂料道的寬窄、牛舍高度和牛舍入口;
    (3)攪拌車的型號(主要指容積)選擇的決定因素是奶牛場的飼養頭數,一般按每日飼喂1次,每6-7頭牛就應該有1立方米的容積。
    b.現代化擠奶廳
    目前國際上主要使用并列式、魚骨式、轉臺式和中置式四種現代化擠奶廳。一個快速、高效而且可靠的擠奶系統,可滿足不同程度的自動化需求??梢允癸暳吓渲迫藛T第一時間掌握奶牛產奶量情況,并以此制定出相依的牛只調配安排。
    c.其它儀器設備
       TMR飼養下,奶牛場還應具備奶牛管理系統,奶牛自動識別器,糞污處理裝置,奶牛計步器,牛場監視器等儀器設備輔助奶牛場的管理。
    7.什么是TMR分組飼喂方法?
    奶牛分群技術是實現TMR飼喂工藝的核心, 但根據我國現有的奶牛場的規模和發展狀況,我們可以因地制宜的組織安排適合的奶牛分群方案,分群的數目視牛群的大小和現有的設施設備而定。
    第一種方案,分2群,即將泌乳牛和干奶牛分開。 適用于牛場規模300頭以下奶牛生產力比較平均的小型奶牛場。因為牛群中低產牛和高產牛產奶量之間的差別一般不會超過15%。
    第二種方案,分4個組群,即高產群、中產群、低產群和干奶群。適用于500頭左右的中型奶牛場,此類型奶牛場一般設施建設較齊全, 奶牛生產性能層次也較分明。
    第三種方案,分6個組群,即新產牛群,高產成年泌乳牛群,高產頭胎牛群,體況異常牛群,干奶前期和干奶后期牛群。適用于500頭以上的大、中型奶牛場。具體分群如下:
    (1)新產牛群:分娩后1-2周內或分娩后食欲尚未恢復的新產牛及患病牛。該群不能擁擠,飼槽應充足,以減少搶食和應激。
    (2)高產成年泌乳牛群:飼喂高產TMR。
    (3)高產頭胎牛群:該牛群膽子小,少吃多餐,采食持續時間短, 在同一產奶水平下頭胎牛干物采食量比成乳牛低15-20%因此需要單獨的TMR飼料配方。
    (4)體況異常牛群:由瘦牛、胖牛及因繁殖障礙導致泌乳期過長的牛組成。
    (5)干奶前期牛群(干奶期頭30-45天):依體況可飼喂兩種TMR日糧,即干奶體況<3.75(5分制,1分最瘦,5分最胖)只飼喂維持型TMR)體況<3.75則飼喂增重型TMR。
    (6) 干奶后期牛群(分娩前14-21天)可逐步飼喂泌乳型TMR。
    8.TMR分組飼喂技巧有哪些?
    分組飼喂很自然地注重產奶量的高低,但體膘膘度、年齡和懷孕階段也應加以考慮。為頭胎奶牛單獨配制日糧,由于減少了奶牛間的競爭,從而提高了奶牛的干物質采食量(DMI)和產奶量。
    在大型奶牛場,空懷奶牛單獨分組飼喂有利于牧場管理。處在泌乳后期但體膘膘度較差的奶牛仍應關養在高產組以使其能恢復體膘。每一組內的奶牛其產奶量差異不應超過10kg。如果奶牛年單產超過9000公斤,則可考慮配制一種TMR日糧。各小組間的營養濃度差異不應超過15%,以避免奶牛消化不良。預期泌乳后期奶牛轉群時產量下降幅度比泌乳早期要大。當對TMR飼喂小組進行改變時,每次轉群的奶牛越多越好,并且最好在晚上轉群,因為晚上活動較少,晚上轉群能減少應激。
    為了盡可能滿足高產奶牛的營養需要,有必要對組內的產奶量適當加以調整,經過調整以后的產量應該是目標產奶量。這一因素隨著組的數量和每一組內奶牛的分布情況的不同而不同。舉例來說,一組TMR配制時應在實際產奶量加30%,二組TMR配制時應在實際產奶量加20%,三組TMR配制時應在實際產奶量加10%。以這種產量為目標而配制的日糧將能滿足泌乳早期奶牛的營養需要,并能使泌乳后期的奶?;謴腕w膘。
    9.TMR質量監控需要注意什么?
       有關TMR飼料配送的幾個質量控制問題包括:每車(TMR飼料攪拌車)內的飼料均勻性,各車之間飼料均勻性,顆粒大小分布,盡量減少勞動力需求。
    10.TMR混合機容量如何確定?
       當裝得太滿的時候,大多數混合機日糧混合效果不佳,TMR質量控制的第一步工作是決定合理的混合料多少以確?;旌腺|量。有些混合機當飼料裝得過多或過少時混合效果均不理想。應與飼料混合機制造商聯系以確定不同混合機的合理的飼料裝填范圍。
        預測奶牛場的混合容積如下:
    (1)出奶牛DMI(干物質采食量)占體重的百分比預測(NRC1989):
    DMI(干物質采食量)占體重的百分比 = 4.084 – (0.00387 x BW) + (0.0584 x FCM)
        其中:        BW = 奶牛體重(kg)
    FCM = 4%乳脂校正的日產奶量
                              4% FCM = (0.4 x kg 產奶量) + (15 x kg 乳脂)
    (2) 非出奶牛DMI假定為占體重的2.5%
    例如:高產組:75 頭奶牛,日飼喂兩次
    平均體重 = 650 kg
    平均產奶量(4%乳脂校正奶) = 30 kg
    DMI 占體重的 % = 4.084 – (0.00378 * 650 kg) + (0.0584 x 30) = 3.38
    DMI  kg/頭/天 = 3.38% * 650 = 22 kg/頭/天
    22 kg * 75 頭奶牛 / 2 車 = 825 kg DM/batch
    混合容積需求量
    825 kg DM / 60% DM = 825/0.6 = 1375 kg 飼料
    容積計算方法如下:
    典型的TMR密度為17磅/立方英尺
    1375 kg飼料 = 3025 磅
    3025磅 /17 磅/立方英尺 = 3025/17 = 178立方英尺
        為了確保合理的混合效果,混合機飼料裝填不應超過70%,
    因而這一例子中的混合機容積應為254立方英尺 (178 / 0.7)
    用公制計算: 典型的TMR密度為: 258 kg/m3
    1375 kg 飼料 / 258 kg/ m3  = 1375/258 = 5.3 m3
    5.3 m3 / 0.7 = 7.57 m3
    可以用相似的公式確定最小的飼料混合量(如青年母牛TMR)以確保混合機能合理混合少量的飼料。
    11.TMR干物質含量如何確定?
    干物質含量經常需要準確測定以減少各TMR混合車飼料之間的差異并確保日糧的平衡。青貯窖中的青貯飼料(尤其是露天青貯窖中的青貯飼料)干物質含量每天變化很大,這與飼喂當天的環境條件、不同的大田中收割以及同一批次收割時不同部位的干物質含量有關。隨著含水量的上升,干物質含量就下降,因而應經常對牧場內各種飼料原料的干物質含量進行測試。
    水分的測定可通過在牧場內飼料準備室放置一臺微波爐和計量稱來完成。至少每周測試一次粗料的水分,測定的數據可用于日糧中潮濕飼料的配制。
    12.TMR各種原料的養分測定方法?
    有必要經常采集牧場內飼料樣品并對其營養(化學)和物理特性進行分析以保證TMR合理配制,如果對粗料的粗蛋白低估,則增加了飼料成本,因而多余的蛋白質將以氮的形式通過糞尿排出體外。反之,如果粗料的粗蛋白高估,則日糧中粗蛋白就不足,其結果是奶牛的產奶量及牛群經濟效益達不到預期水平。
    具體指標計算有
    a.初水分(%)=欲干燥減重(%)+[100-欲干燥減重(%)]×風干試樣水分(%)
    b. 風干試樣水分(%)=(水分重量/樣本重量)×100
    c.粗蛋白(%)=[(v2-v1) ×C×0.014×6.25]/(mv’/v) ×100 式中:v2-試樣滴定時所需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v1-空白滴定時所需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C-鹽酸標準液的濃度(mol/l);m-試樣質量(g);v-試樣的分解液總體積(ml);v’-試樣的分解液蒸餾用體積(ml)。
    d.粗脂肪(%)=(m1-m2)/m×100 式中:m-風干試樣質量;m1-已恒重的測完水分的鋁盒+濾紙包質量(g);m2-已恒重的抽提完脂肪的濾紙包+鋁盒質量(g)。
    e.粗纖維(%)=(m1-m2)/m×100 式中:m-風干試樣質量(g)m1-古氏坩堝及試樣殘渣質量(g)m2-灼燒后坩堝及試樣殘渣質量(g)。
    f.粗灰分(%)=(m2-m0)/(m1-m0)×100  式中:m0-已恒重空坩堝質量(g)m1-坩堝加試樣質量(g);m2-灰化后坩堝加灰分質量(g)。
    g.無氮浸出物(%)=100%-上述各營養百分含量
    h.鈣(%)=(v-v0) ×C×40/2/m×(v1/v2) ×100/1000  式中: m-試樣質量(g);v-高錳酸鉀標準液滴定用體積(ml);v0-空白樣高錳酸鉀標準液滴定用體積(ml);c- 高錳酸鉀標準液濃度(mol/l);v1-滴定時移取試樣分解液體積(ml);v2-試樣分解液定容體積(ml)。
    i.磷(%)=a/m×v/v’ ×100/1000000 式中:m-風干試樣質量(g);v-比色測定時所移取試樣分解液的體積(ml);a-由標準曲線查得試樣分解含磷量(μg);v’-試樣分解液定容體積(ml)。
    13.實配TMR飼料營養含量與配方營養含量相差要在什么范圍之間?
    應定期對TMR飼料樣品進行完整測試,理想的話,TMR樣品測試數據應接近“紙上”配方。
    養分        “紙上配制”日糧變化范圍
    干物質DM                ± 3 %
    粗蛋白CP                ± 1 %
    酸性洗滌纖維ADF                ± 2%
    14.TMR顆粒多大為宜?
    采集幾個樣品并對顆粒大小分布進行分析,如果5-10%的TMR料由2厘米以上的顆粒組成,則這樣的顆粒分布最有利于刺激奶牛的咀嚼,沒有必要把飼料顆粒打得更小,否則不利于奶牛瘤胃的健康,如果飼料顆粒比建議的要小,則應對裝料程序和混合時間重新加以評估。                  
    15.如何對奶牛體膘膘度評分?
        奶牛體膘膘度評分是指奶牛皮下脂肪的相對沉積。為了測定這部分的皮下脂肪,已開發了5分制評定系統。奶牛體膘膘度評分是提高產奶量和繁殖效率,并同時降低代謝疾病和其它產前產后疾病的重要的管理工具。
        體膘膘度過低(小于3.0)的奶牛很可能缺乏持續力,并導致產奶量低下。偏瘦的奶牛沒有足夠的能量儲備以用于有效的繁殖。
        產犢時過于肥胖(大于4.0)經常導致采食量下降,并易在產犢時出現代謝疾病(如酮病、真胃移位、難產、胞衣不下、子宮內膜炎和卵巢囊腫)。
        為了跟蹤奶牛體膘膘度變化,應對奶牛體膘膘度每月評定一次。理想的話,產后30天內,80%的奶牛的體膘膘度評分的下降幅度不應超過0.5-1.0分.如果在泌乳早期奶牛體膘膘度下降過大(如大于1.0),則不利于奶牛的健康,并導致繁殖效率低下及泌乳高峰產奶量不高。
    當成母牛不再處在能量負平衡(產后50—60天)時,它將每周增重2—2.5公斤,因而要使奶牛體膘完全恢復,大約需6個月時間,頭胎奶牛,由于仍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因而需額外增重14—18公斤。

    1分體膘膘度評分大約=55公斤體重
       
    理想的體膘評分使得奶牛在泌乳早期即使處在能量負平衡狀態,仍能達到較高的高峰產量。體膘良好的奶牛能保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因而減少了代謝疾病的發病率。為了確保奶牛在產犢時處在良好的健康狀況,我們管理的目標為:奶牛在干奶時就達到理想的膘度評分—3.5,這樣的話,干奶期就主要應關注體膘恒定、乳腺系統的收縮、復原及胎兒的良好生長。
    16.荷斯坦奶牛外貌鑒定技術
    我國線性鑒定有兩種評分方法50分制(美國)9分制(加拿大),但不論是哪種,它們都按線性尺度,從一個生物學極端向另一人生物學極端變化的表現程度來鑒定奶牛體型,自94年中加奶牛綜合育種項目在中國執行以來,大家都逐步采用加拿大的9分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99年2月,國際公牛組織第一次采用生產性能和體型來計算MACE(Multi-trait  Across  Country  Evaluation)多性狀全球評估法評定 ,這使的加拿大的評分方式成為國際線性鑒定的先驅者。
    這里注重強調加拿大的評分方式頭胎牛標準,因為頭胎牛被鑒定為好+(83分),那么在以后它成為優秀母牛,并且頭胎牛是評價公牛最有效的牛群。
    一、        體軀結構:(占總分20%)
    1、        體高:(20%)十字部高度,對于25—30月齡母牛
    130cm-1分;140cm-5分;145cm-7分;150cm-9分;
    2、前段:(10%)
       水平-5分;明顯前低后高-1分; 明顯前高后低:9分;
    3、體重:(20%)24月齡408kg-1分;454kg -3分;
                499kg -5分;544kg-7分;590kg-9分;
    1、        胸寬:(20%)極窄-1分;25cm-5分;極寬-9分
    2、        體深:(20%)參考最后一根肋骨處的深度。
       極淺-1分;中等-5分;極深-9分;
        6、腰強度 :(10%)背部與尻部之間的強度。
           極弱-1分;中等-5分;極強-9分;
      二、尻部(占總分10%)一般要求長、平、寬。
      1尻部:(50%)兩坐骨端之間的寬度。  
             15 cm-1分;20 cm-5分;24 cm—9分。
      2、尻角度:(50%)坐骨端與腰角的相對高度或傾斜度。
          水平-3分;  5-5份;10-9分;
    三、肢、蹄(占總分的16%)
    1、        蹄角度:(30%)
         25°-1分;45°-5分;55°-9分;   
    2、        骨質:(40%)極粗-1分;中等-5分;極細致-9分;
    3、        后肢側視(30%):
    直飛-1分;145°-5分;曲飛-9分;一般認為偏直飛節要比偏內飛節持久力高的多。
      四、泌乳系統:(占總分40%)
    1、        乳房深度:乳房底部至飛節距離。
    低于飛節5cm-1分;高于飛節13 cm-5分;高22 cm-9分;
    2、        乳房質地:肉質型-1分;半腺質-5分;腺質-9分;
    3、        懸韌帶:
    中隔深1 cm-1分;中隔深3.5 cm-5分;深8 cm-9分;
      4、前乳房附著:極弱-1分;中等-5分;極強-9分;
      5、前乳頭位置:極外-1分;中央-5分;極內-9分;
    6、前乳頭長度:3 cm-1分;5 cm-5分;9 cm-9分;
      7、后乳房附著高度:乳腺組織上緣至陰門基部距離。
         28 cm-1分;    21 cm-5分;   17.5 cm-9分;
      8、后乳房寬度:乳腺組織上緣寬度
         7 cm-1分 ;      14 cm-5分 ;   24 cm-9分;
    后乳頭位置:極外-1分;中央-5分;極內-9分;
        五、乳用特征:綜合性,一般用肋骨開張,肋間寬(最后兩肋骨間距離,2指半為中等,  3指以上優秀)。
      粗重-1分;中等-5分;極清秀-9分;
        在以上五大類進行評定時,還有相對的缺陷要鑒定并要有準確的產犢時間,出生時間以便計算機分析,最后會得出該牛的等級評分:
    優秀:90+;非常好:85-89分;好+:80-84分   好:75-79分;
    一般:65-74;差<65分.
        通過對整個牛群的評定,我們把數據通過PC9000機或直接輸入計算機,就可以得到每頭牛的分析結果,最后可以對使用過的所有公牛進行分析,找出最佳公牛為以后的平衡作計劃。
    17.什么是空槽綜合癥(Empty Bunk Syndrome)?
    顧名思義空槽綜合癥就是奶牛在限定的時間,料槽中沒有飼料,在長時間后才為給奶牛飼料,從而使奶牛代謝紊亂進而產生疾病。當然飼料也不是喂的越多越好,在現場評估一下牛舍的食槽情況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在散放式牛舍,應檢查所有的飼喂區,在栓系式牛舍,牛頭前面的所有食槽也應全部進行檢查。檢查食槽的最佳時間是下一次飼喂之前1小時,使用的最典型的評分系統如下:
    評分        描述
    0        沒有飼料
    1        只有一點點飼料(少于飼喂的飼料的5%)
    2        簿簿的一層飼料(5—10%的飼料)
    3        5—8cm厚的飼料(約占喂下去的料的25%)
    4        食槽中飼料厚度超過8cm(50%的飼料)
    5        飼料沒有動過
    0-1分表明牛群飼料喂量不足,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飼料攝入量,這一問題必須解決。任何時候如果奶牛連最后5%的飼料都不放過,則說明如果不是所有奶牛,至少有部分奶牛還沒有吃飽(處在饑餓狀態)。
    如果你蹲下來看一下最后的5%的飼料,你經常會發現其中有部分粗料或適口性不佳,或變質或質量不好。奶牛通常會把這部分飼料分開,如果食槽中飼料充足,奶牛往往不會去吃這部分飼料,當奶牛不得不去吃這部分飼料時奶??隙ㄊ丘I了。這部分飼料難以消化,因而本身就影響采食量。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增加飼料喂量5%或更多,直到評分為2分時為止。如果每天的飼料喂量調整幅度超過5%,則應檢查一下粗料干物質及飼喂方案。
    如果在下一次喂料前0.5—1小時檢查時評分為2,則比較理想,評分為3表明飼料喂量太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則應清理干凈食槽,并減少飼料喂量5%,同時也應檢查一下粗料干物質及飼喂方案以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食槽中剩料過多。飼料陳舊、發霉或飼料混合不當往往是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評分4或5表明飼料大大過量,營養配方人員應對飼料配方加以改進。
    18.如何監測青貯飼料中的干物質含量?
    青貯窖不同部位的青貯飼料中干物質含量經常發生變化,范圍一般在5—10%左右。如果各種飼料單獨飼喂,這一變化問題不大,但是如果用全混合日糧(TMR),則應定期測定青貯飼料的干物質含量,并依此適當調整日糧配方。
        青貯飼料干物質含量對TMR混合的影響。
    表 1.  TMR分組飼喂工作單(Spartan日糧評估)

                % DM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
    開花早期苜蓿青貯備    45.00   505   535   565   600   630   660   695   725   755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35.00   650   690   730   770   810   850   890   930   970
    玉米籽實工資          88.00   365   390   410   435   455   480   500   525   545
    (含44%粗蛋白)豆餅  89.00   155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蛋白添加劑            94.00    29    31    33    34    36    38    40    42    43
    Ca 23% : P 18%        97.00   4.7   5.0   5.5   5.5   6.0   6.0   6.5   6.5   7.0
    石灰石                99.00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氧化鎂                98.00  0.56  0.59  0.62  0.66  0.69  0.73  0.76  0.80  0.83
    食鹽                  99.00   3.7   3.9   4.1   4.4   4.6   4.8   5.0   5.5   5.5
    微量元素添加劑        99.00   1.1   1.2   1.2   1.3   1.4   1.4   1.5   1.6   1.6
    維生素ADE添加劑      98.00   1.1   1.2   1.2   1.3   1.4   1.5   1.5   1.6   1.7
    -------------------------------------------------------------------------------
    合計                          1710  1820  1925  2035  2140  2245  2355  2460  2570

    -各種飼料的干物質含量變化 (<= 80% DM)------------------------------------------
    苜蓿青貯(早期花期)  35.00   650   690   730   770   810   850   890   930   970
    苜蓿青貯(早期花期)  40.00   565   600   640   675   710   745   780   815   850
    苜蓿青貯(早期花期)  45.00   505   535   565   600   630   660   695   725   755
    苜蓿青貯(早期花期)  50.00   455   480   510   540   565   595   625   650   680
    苜蓿青貯(早期花期)  55.00   410   440   465   490   515   540   565   595   620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25.00   905   965  1020  1075  1135  1190  1245  1305  1360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30.00   755   805   850   900   945   990  1040  1085  1135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35.00   650   690   730   770   810   850   890   930   970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40.00   565   600   640   675   710   745   780   815   850
    含40%籽實的玉米青貯  45.00   505   535   565   600   630   660   695   725   755

        表1列出了目前普遍使用的Spartan奶牛日糧評估TMR分組飼喂工作單的一部分。工作單的上半部分列出了一定數量的奶牛每一種飼料的數量,舉例來說,為80頭奶牛配制包含45%干物質的苜蓿青貯505kg。
        當干物質含量變化時,工作單的下半部分使你有機會調整日糧中潮濕粗料的比例,舉例來說,如果苜蓿青貯干物質比例上升到50%,你就只需為80頭奶牛配制455kg的苜蓿青貯。它們兩者的干物質含量是一樣的——即干物質比例為45%的505kg苜蓿青貯=干物質比例為50%的455kg苜蓿青貯。如果苜蓿青貯的干物質比例為50%,而你仍然加了505kg,則青貯飼料中的干物質數量就過多,將導致日糧的不平衡。
        為了在青貯飼料中的干物質比例變化時能夠及時調整日糧配方,你需要在牧場內定期測定干物質含量,下面是兩種測定干物質的比較簡便的方法:
        考斯特作物水份測試(KCT)
        KCT由一臺加熱器/風扇、一臺底部有篩空的樣品容器及一臺簡便的彈簧稱組成。測定時,首先加入一定數量的潮濕青貯料,然后烘干至恒定干物質而測定。無須進行計算,因為彈簧稱已根據水份含量和干物質含量自動校正。
    加拿大草原農業機械研究院對KCT 評價很高,認為方法優秀,誤差在3%之內。他們只花了25分鐘就測出了干草的干物質含量,花了35分鐘測出了青貯飼料的干物質含量。
        微波爐測定
        粗料干物質也可用比較便宜的微波爐和一臺電子稱進行測定。機械稱無法精確到干物質測定所需的單位克。
        下面是測定的方法:
    1.        首先稱一下微波爐使用安全的能容納100—200克粗料的容器重量,記錄重量(WC)。
    2.        稱100—200克粗料(WW),放置在容器內,樣品越大,測定越準確。
    3.        在微波爐內,用玻璃杯另放置200毫升水,用于吸收額外的能量以避免樣品著火。
    4.        把微波爐調到最大檔的80—90%,設置5分鐘,再次稱重,并記錄重量。
    5.        重復第四步,直到兩次之間的重量相差在5克以內。
    6.        把微波爐調到最大檔的30—40%,設置1分鐘,再次稱重并記錄重量。
    7.        重復第六步,直到兩次之間的重量相差在1克以內,這是干物質重量(WD)。
    8.        計算干物質
    DM% = [(WD - WC) / (WW - WC)] x 100
    警告:如果飼料樣品不幸著火,應立即關閉微波爐,拔掉電源插頭,但在樣品沒有徹底燒完之前不要打開爐門。
      樣品的代表性
        只有當樣品具有代表性時,以上兩種方法才能準確地測定青貯飼料的干物質含量。取決于天氣情況,暴露在表面的青貯飼料可在幾小時內蒸發大量的水分。
    19.如何制作優質青貯玉米?
    a.成熟的階段的確定
        玉米籽實胚線可用作確定何時收割用于制作青貯的玉米的指示器。一般地說,當玉米籽實胚線處在一半時收割,則制作的青貯玉米質量最佳。
        然而玉米籽實胚線的位置和全株玉米的含水量之間的關系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變化較大的。因而有時侯當玉米籽實胚線處在一半時收割全株玉米,但其含水量并不處在制作優質青貯的最適宜含水量。
        玉米籽實胚線的最大用處在于確定何時測定全株玉米的含水量。一旦大多數玉米籽實凹進,胚線變得清晰,則可收割部分玉米,以測定其含水量。何時收割玉米由全株玉米的實際含水量變決定。
                玉米籽實胚線(成熟度)顯示預期產量

    全株玉米干物質的準確測定對青貯玉米的質量至關重要。當在牧場內測定干物質時,應該認真采樣和測定,并必須達到穩定的干物質重量時才計算樣品中的干物質含量。另外,也可請實驗室測定樣品的干物質含量。
    b.制作青貯玉米的最佳含水量
        全株玉米的含水量在65—70%時制作的青貯玉米質量最佳。這一含水范圍內的玉米制作的青貯也非常適合長期保存。
    如果收割時全株玉米的含水量在70%以上,則由于汁液的流失易造成養分的損失、增加青貯玉米的酸度并進而造成奶牛干物質采食量的下降,同時降低了以干物質計算的玉米單產。
              估計粗料(包括青貯飼料)含水量的手工方法如下:
    用手擠壓粗料(包括青貯飼料)        水分含量 (%)
    水很易擠出,飼料成形        超過 80
    水剛能擠出,飼料成形        75 - 80
    只能少許擠出一點水(或無法擠出),但飼料成形        70 - 75
    無法擠出水,飼料慢慢分開        60 -70
    無法擠出水,飼料很快分開        小于 60

    c.切割長短
        一般建議制作青貯的玉米切成0.94cm左右,根據全株玉米及玉米籽實的含水量、玉米品種等,切割長短可適當變化,范圍為0.63—1.25cm之間。
        用普通切割機切割玉米芯和玉米籽實,為了把纖維切成有效長度,有必要切成更短一些。沒有分解的玉米籽實往往未經消化吸收就排出體外,而較大的玉米芯往往剩在食槽的角落。這意味著長度超過2cm的玉米青貯不應超過總數的5—10%。
        應評估青貯玉米,包括玉米籽實和玉米芯的大小,以確定恰當的切割機的刀片放置。玉米籽實胚線超過1/2及全株玉米含水率小于65%,則切割的玉米理論長度應為0.63cm,如果收割的玉米尚未成熟,含水率較高或玉米品種的籽實結構較軟,則切割的玉米的理論長度可達1.25cm。
    d.切割高度
        切割高度從離地13cm提高到40cm,青貯玉米的干物質產量則減少15%,但飼喂每噸青貯玉米而產生的產奶量有所上升,因為纖維較多而又不易消化的那部分留在了田里,同時因為硝酸鹽一般集中在玉米秸柑的下部,因而切割高度的提高可降低硝酸鹽的影響。
         在恰當的含水率收割青貯玉米,并切割成恰當的大小對青貯玉米的制作非常重要,何時收割玉米主要取決于全株玉米的含水率而不是玉米籽實的胚線。制作青貯時應壓實,上層覆蓋以減少貯存時的養分損失。
    20. TMR營養濃度與混合組是多少?
    為了保證TMR的營養平衡性,配制TMR要以營養濃度為基礎,這就要求各原料組分必須計量準確,充分混合,并且防止精粗飼料組分在混合、運輸或飼喂過程中分離。
    奶牛TMR日糧中營養成分推薦量(干物質基礎上)
    奶牛體重
    (公斤)        體脂肪含量
    (%)        體增重
    (公斤/天)        泌乳奶牛日糧
                            奶產量(公斤/天)        泌乳早期        干乳期
    500
    600
    700        4.5
    4.0
    3.5        0.275
    0.330
    0.385        8
    10
    12        17
    20
    24        25
    30
    36        33
    40
    48        41
    50
    60        0-3周         
    能量
    泌乳凈能,兆卡/公斤
    可消化總養分,占干物質%         
    1.42
    63         
    1.52
    67         
    1.62
    71         
    1.72
    75         
    1.72
    75         
    1.67
    73         
    1.25
    66
    蛋白當量
    粗蛋白,%
    食入非降解蛋白,%
    食入降解蛋白,%         
    12
    4.4
    7.8         
    15
    5.2
    8.7         
    16
    5.7
    9.6         
    17
    5.9
    10.3         
    18               

    21.如何經營管理散欄飼養奶牛場?
    散欄飼養奶牛場的經營管理不同于傳統式的飼養,其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人都必須有現代化意識和對新飼養模式的確信。必須建立一支一專多能,既懂養牛又會掌握機械操作的干部和工人隊伍。通過嚴密的勞動組合和勞動管理,調動全體人員的積極性,達到預期的經營目標。
    22.散欄飼養奶牛場奶牛肢蹄病如何防治?  
      肢蹄病是散欄飼養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奶牛行走機會多,蹄部浸泡糞尿時間長,肢蹄病多。根據上海星火農場經驗,牛通道和牛床的材料應選用軟性和干燥的材料;牛舍內糞尿處理間隔時間應視情況每日1-2次;蹄部定期藥浴,蹄型定期整修,蹄病及時治療。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得到控制??捎媚拘间亯|、或橡皮軟墊或漏縫地板,以防蹄病。
    23.散欄飼養條件牛只發情如何早發現?
    在散欄飼養條件下,牛只晝夜自由活動,沒有固定的床位,對發情檢查帶來一定的困難,除加強配種人員責任心,增加發情觀察次數外,還必須引進新技術新辦法。國外已采用電腦監控跟蹤攝像、或用試情牛、同步發情技術等。
    24.散欄飼養條件下食槽中飼料糧應如何控制?
       記錄每天每槽的采食情況、奶牛食欲、剩料量等,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防患于未然;每次飼喂前應保證有3%-5%的剩料量,還要注意TMR日糧在料槽中的一致性(采食前與采食后)和每天保持飼料新鮮。
    25.飼料原料樣品的采集需要注意哪些?
    飼料是一種十分復雜的混合物。飼料對奶牛生產尤為重要占動物生產總成本的60%~70%。通過降低飼料成本而又保持其質量,或者提高飼料質量而保持其成本不變,來提高飼料效率將直接提高奶牛生產效率,借助線性規劃技術優化最低的成本飼料配方,以便以最低成本生產出含有各種養分的日糧來滿足奶牛營養的需要。實驗室測定是分析飼料價值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系統分析利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手段了解飼料中的各種營養成分,進一步確定飼料中各種營養的利用率。
    從待測飼料或產品中取一定數量、具有代表性的作為樣品的過程稱為采樣。將樣品經過干燥、磨碎和混合處理,以便進行理化分析的過程稱為樣品的制備。飼料樣品的采集和制備極為重要,決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采樣的根本原則是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保證采樣準確的方法有:正確的采樣方法、熟練的技能、嚴格的管理。
    (一)、樣品的采集
         1.采樣的目的
         樣品的采集是飼料分析的第一步,采樣的根本目的是通過對樣品的理化指標的分析,客觀反映受檢飼料原料的品質為飼料配方選擇原料;選擇原料供應商;接受或拒絕某種飼料原料;判斷飼料加工程度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分析保管貯存條件對原料的影響程度。
        2.采樣的要求
    ①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
    ②必須采用正確的采集方法
    ③樣品必須有一定的數量
    ④采樣人員應有高度責任心和熟練的采樣技能
    3.采樣的基本方法
    ①幾何法
    幾何法常用于采集原始樣品和大批量的原料。把整個一堆飼料看成一種具有規則的幾何體,如長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等。取樣時首先把這個幾何體分成若干體積相等部分,這些部分必須在全體中分布均勻。從這些部分取出體積相等的樣品,再把這些體積相的樣品混合即得待測樣品。
    ②四分法
    是指將樣品平鋪在一張平坦而光滑的一張方形紙或塑料布、帆  布、漆布等上(大小視樣品的多少而定),提起一角,使飼料流向對角,隨即提起對角使其流回,如此法,將四角輪流反復提起,使飼料反復移動混合均勻,然后將飼料堆成等厚的正四方形體或圓錐,用藥鏟、刀子或其他適當器具,在飼料樣品方體上劃一“十”字,將樣品分成4等份,任意棄去對角的2份,將剩余的2份混合,繼續按前述方法混合均勻、縮分,直至剩余樣品數量與測定所需要的用量相接近時為止。
    26.TMR的配方如何配制?

               
          飼料配方的設計,先要根據不同畜禽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而帛定的飼養標準(營養需要量),其次要有一個常用飼料的營養成分。飼料標準要求的各項營養素指標都應該在飼料營養成表中表達出來?!?

          一、家畜的飼養標準及飼料成分表
            (一) 飼養標準的概念
             
          飼養標準是根據畜牧業生產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結合物質能量代謝試驗和飼養試驗,科學地規定出不同種類、性別、年齡、生理狀態、生產目的與水平的家畜,每天每頭應給予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的數量,這種為畜禽規定的數量,稱作飼料標準或稱為營養需要量。飼養標準中規定的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是通過畜禽采食各種飼料來體現的。因此在飼養實踐中,必須根據各種飼料的特性、來源、價格及營養物質含量,計算出各種飼料的配合比例,即配制一個平衡全價的日糧,因此飼料標準以表格形式列出畜禽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為使用方便,畜禽的飼養標準附列家畜用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此外,在必要時,也可附上畜禽曲型日糧配方,以供實際應用之參考。
            飼養標準由于是通過科學試驗和總結實踐經提出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是實行科學養畜的重要依據。在畜牧生產實踐中,只有正確應用飼養標準,合理的開發利用飼料資源,制訂科學的飼料配方,生產全價與合飼料,以使畜禽獲得足夠數量的營養物質,做到科學了飼養,才能在保證畜禽健康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其生產性能,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另外,飼養標準還是一個技術準則,是為畜牧場制定飼養定額、飼料生產和供應計劃不可缺少的依據,所以飼養標準在畜禽飼養實踐和配方設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對應用飼養標準的認識
          飼養標準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代表性,但對任何一種飼養標準,都不應把它作為教科看待。這是因為:
            1.
          飼養標準規定的指標,并不是永恒不變的指標,而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的,隨著動物與飼養科學的發展,畜禽品種質量的改良和提高,生產水平的提高,飼養標準也在不斷地進行修訂,充實和完善。
             2.
    飼養村準是生物類型的標準,它具有局限性,地區性。因此,應用時要根據棲單位情況和飼養效果,家畜的反應,適當地調整。以求飼養標準更接近于實際。
            3.
          飼養標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制定的,它所規定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數量,是根據許多試驗研結果的平均數據提出來的,只是一個概括的平均數,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個體群體的需要,因此應用時必須因地制宜,靈活應用。不能不考慮畜群的生態環境,技術水平,飼養條件等情況,脫離實際的生搬硬套。
            總之,既要看到飼養標準的科學性,把它作為科學養畜配制日糧的重要依據,又要看到它的相對合理性,要靈活的應用,并要在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加以修訂,使它日益完善。
            國樣,對飼料成分表和其營養價值也應重視其科學性和應用時的靈活性。因為雖然飼料分表的數字都是通過科學的分析而得出來的是科學地,但飼料成分表尤其是常用飼料成分表中是不能將所有含高營養成分與含低營養成分的飼料都列出來。而只能列出居中的數,如玉米的蛋白質含量在7-9%的范圍內,但大多數在8.2-8.9%之間,而在飼料成分表所列數字為8.6%。以此類推,可見一般。
            4.
          飼養標準應是每日每頭(只)該吃入各種營養素的標準,但多數畜禽都是群體飼養的,加上管理方便起見,就采用一種以每公斤飼糧的%或含量的營養素需要來表示,如每公斤的能量千卡(千焦耳)數。這樣配合飼料的營養素百分數乘上每日采量恰好獲得每日所需要的營養素。由于畜禽對能量的需要有在進食上自行調節的能力(畜禽以能為食),所雙在自由采食的方式下,采食一定范圍能量水平的飼糧都能獲得同樣量的能量和其它營養素。因此在雞的飼糧能量濃度可變化在2.6-2.9兆卡/公斤代謝能,豬可變動在2.9-3.4兆卡/公斤消化能之間。只要不受體積的限制,畜禽都能獲得每日所需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只不過是采食量不同而異。
            二、飼糧配合原則
            (一) 應選用適宜的飼養標準和飼料成分表
            我國已經有的飼養標準,可以參照使用,如地區性有標準則可用地區的標準,如國內沒有標準的畜禽種亦可參考國外的標準,并通過飼養實踐中畜禽生長發育及生產性能等反映酌情修正,靈活使用。
            (二)要求飼料多樣化,注意飼料適口性和有毒物質
            做到多種飼料合理搭配,以發揮各種營養物質的互補作用,提高飼糧的利用率和營養價值。
            (三)控制粗纖維含量,注意飼糧全積
          雞的飼糧纖維應控制2-5%之間,乳仔豬4%,生長肥育豬8%,種豬12%以下。在配合飼料糧時必須含有一定數量的干物質,使畜禽既能吃得下,又能吃得飽,且可滿足其營養需要。
            (四)飼糧要質優價廉,在市場上有竟爭力
            既要考慮用戶心理又要提高產品檔次。要著重宣傳經濟效益,適當強調投入產出,使“維持”需要保持在每日養分進食量的三分之一發下。
            三、飼糧配合步驟
            理想的飼糧是一種以最低的價值獲得最大的生產率的程度來衡量。即以每單位產品的價值是須成最好飼糧的最后決定因素。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使配方的設計達到較為理想的境地。
            為了配合出一種優惠價廉效益高的飼糧應遵循下列步驟:
            (一) 查出并列舉出對所配飼糧家畜的營養需要或營養供給量。
            (二) 確定什么飼料是可以使用,并在飼料成分表中查出其營養成分和營養價值。
            (三) 確定要考慮采用的飼料組成成本。
            (四) 考慮所用飼料的局限性和限量。
            (五) 計算出最經濟的飼料配方。
            四、飼糧配合的方法
            飼糧配合方法有許多種,如:方塊法、聯立方程式法、矩陣法、試差法、電子計算機法(程序法)。盡管有時每種方法計算有所混淆,如果做得正確,最后結果都是接近的,即能經濟地(最低成本)提供一種理想的比例合適的營養物質平衡和滿足需要量的配方來。但是更要重要的,在于獲得最大的純利潤(凈利)。
            五、配方設計
            (一) 設計飼料配方時,先把飼料分為三大類,即:
            . 能量飼料:玉米、麩皮(次粉);
            . 蛋白質飼料:豆餅(粕)、棉仁粕、菜籽粕、魚粉、血骨粉等;
            . 礦維補充料:包括磷、鈣和氨基酸或稱預混料。
            能量飼料在豬禽配方中一般占50-70%,蛋白質飼料一般占20-35%(妊娠豬例外),礦維補充料3-12%。三類飼料的比例隨畜種和不同生長階段而異。最簡單的配方為玉米+豆餅(粕)+礦維預混物(包括保健藥)配方。但價格較高,一般生產者難以采用。如欲降低飼糧成本可采用當地常用的價廉的麩皮、次粉去替玉米或用棉仁粕、菜籽粕等替代豆餅(粕)飼料,但應保持最低限度的能量濃度和粗蛋白含量。如配方中欲加添加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平衡飼糧中的氨基酸,則在配方中降低粗纖維蛋白質二個百分單位,以減少較昂貴的蛋白質飼料如豆餅(粕)、魚粉等的使用量,從而降低成本。
            (二) 無魚粉日糧配方
            魚粉在畜禽日糧中是一種良好的蛋白質飼料,它蛋白水平高,蛋氨酸含量高,適口性好,很受飼養者的歡迎。
            但八十年代以來由于魚粉的價格來斷上漲,進口魚粉奇缺,國產魚粉質量又不穩定,其主要問題為:蛋白質含量高低相差懸殊,偽造摻雜產品難以分辨,有的場子喂了霉變的魚粉導致肌胃糜爛或中毒以及沙門氏菌病,造成不必國的損失。因此,目前國內和一些主要的種畜場都避免使用魚粉。
            無魚粉日糧的配制的主要蛋白質來源是用大豆餅(粕),如用豆餅(粕)取代魚粉應注意的問題是:
            1)、豆餅(粕)中的脲素酶活性要符合飼用標準(<0.5)。
             2)、保持配方中蛋白質的原有水平。
            3)、適量添加蛋氨酸,必須時還應補加賴氨酸,以彌補必要氨基酸的不足。
            4)、全料價格比用魚粉時要低。
            (三) 以用種用(有效)氨基酸配制飼糧
            眾所同知,豬的蛋白質營養,實質上就是氨基酸的營養,因此在配制飼糧要注意氨基酸的平衡性,但經常發現飼糧中以等蛋白質含量用其它餅類如棉仁粕、菜籽粕等替代常用豆餅(粕)飼糧的水平。
            營養學家對于這個問題經過試驗研發現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蛋白質飼料來源的氨基酸在動物體內的利用率很大的差異而造成的。而且亦已測定出畜禽主要飼料的各種氨基酸的利用率。
            因此有些飼料廠已經開始采用可利用氨基酸(主要是賴氨酸和蛋氨酸)來配制飼糧。以等可利用氨基酸來進行飼糧中計算其它餅類與豆餅(粕)的替換值,以確保配合飼料的穩定性及效果的一致性。
          豬飼料粗蛋質中賴氨酸和蛋氨酸的利用率(%)如下表:
                指 標玉米豆粕豆餅棉粕菜粕花生餅葵花餅魚粉肉骨粉血粉
                賴氨酸58 85 75 65 59 82 72 78 53 95
                蛋氨酸75 76 72 70 60 90 84 86 60 92

           
            (四)飼料添加劑和飼料預混物
            1)、飼料添加劑它是一類在畜禽飼糧中添加量很少,用以糾正由于飼糧成分的缺乏而導致的營養缺乏癥或在畜禽的生長中起特作用的物質,廣義上說,飼料添加劑可可分為四類: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生長和/或效益促進劑。
            2)、預混料它是用再體將一種或多種不同的微量原料,如維生素、礦劑、微量元素或藥物混合在一起的組成,它們不含有蛋白質飼料。預混料在飼料中的使用量通常為1%或低于1%。
            3)、預混料精它是由上述預混料加上常量鈣、磷而組成,其用量一般高1%,用量范圍可變動在1-12%之間。
            4)、濃縮料它含有比例平衡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其它添加劑,一般是和谷物以及其它原料一起加入飼料中,其加入量約為10-20%,以滿足平衡全價的飼料的要求。
            5)、全價飼料一定是包含比例平衡的所有營養物,并滿足畜禽各種營養成分需要的飼料。
             預混料的目的是為了能添加量很小的微量原料維生素、礦劑、藥物、抗生素和其它化學物安全而又精確地添加進飼料中。預混和提供預混的基本原因如下:
            . 在最終飼料中使微量原料均勻分布;
            . 克服稱量和混料設備不足的問題;
            . 由于在每噸飼料中預混料的使用量為公斤而不是克,因此普通飼料廠的設備都能進行添加;
            . 由于預混料中已含有所有微量原料,所以就避免了在飼料廠稱重不同微量原料的麻煩;
            . 在一家有特殊設備和訓練有素工人的專門廠家生產預混料,可為所有飼料廠服務;
            . 避免在飼料廠內使用微量原料存貨;
            . 提高微量原料存貨的周轉率;
             在飼料廠工業中所用預混料可分為三種:商品預混料、廠內用預混料和客戶預混料。
            商品預混料通常由藥物或維生素公司生產的單一單微量原料如維生素或藥物和一種載體混合在一起的單一預混料,如復合維生素可直接加入商品飼料攪拌中,使用前也可在飼料內進行一步稀釋。
            廠內預混料它指的是經過稀釋的商品預混料或者由商品預混料加上其它微量原料和稀釋物組成的混合物。廠內用預混料一般都由飼料廠家各自生產,但有時也可由一家廠家供給其它的飼料廠。
            客戶預混料它是指由廠內用預混料變化而來。由商品預混料和其它的微量原料以及一種稀釋物所組成的混合物,能滿足一家飼料廠或它的特殊需求,稱作客戶預混料。
    27.人工TMR飼喂奶牛是否有效?
    人工TMR,就是借鑒國外TMR技術和工藝流程,結合我國大多數牛場的實際生產條件和當地飼草料資源,對奶牛飼料配方進行優化組合,通過人工或簡易的攪拌設備,達到TMR飼喂方式的飼養效果的一種技術。青島市畜牧研究所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探討,結果人工TMR比一般飼喂下,可提高產奶量4.75%,每頭奶牛每天利潤增加1.46元。

    中國奶牛,2006,3期22-23 《人工TMR飼喂奶牛的效果》戈新王建華趙金山 等,
    8
     樓主| 發表于 2007-6-5 08:48:39 | 只看該作者

    在黑龍江省建立奶公犢生產及白牛肉加工基地的幾點思考

    在黑龍江省建立奶公犢生產及白牛肉加工基地的幾點思考
    李偉1  王芳2           
    (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齊齊哈爾市,1610051,黑龍江省農科院嫩江研究所,齊齊哈爾市,1610412)
    作者簡介:李偉(1981-),男,漢族,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反芻動物營養的研究工作
    摘要:在黑龍江省建立奶公犢生產及白牛肉加工基地,符合我省合理利用資源的,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指導方針。在我省乃至全國規?;陌着H馍a基地還很少,如何建立與發展基地還處于摸索階段,本文對小白牛的飼養技術、加工、銷售等方面做一概述。
    關鍵詞:奶公犢  白牛肉    基地
    前言:2006年荷蘭農業貿易促進辦公室在哈爾濱成立,為黑龍江省農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2007年3月15日我省畜牧獸醫局組織有關人員,探討了與荷蘭合作在在黑龍江省建立奶公犢生產及白牛肉加工基地的有關問題。荷蘭是最早生產小白牛肉的國家,其技術成熟、加工銷售網絡健全,與其合作不僅可以合理利用我省奶犢公牛資源,提高農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引進荷蘭先進技術,為我省小白牛肉的規?;a、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
    1、合理利用奶公犢牛的思考
    在我國,除少量公犢牛用作培養種公牛外,淘汰的乳用公犢大多經簡單喂養后宰殺,由于剛出生犢牛的肌肉、脂肪和體軀等有商品價值的部分尚未發育,所產的肉不能作為高檔商品進入市場。從合理利用生物資源的角度而言,也是一個極大的浪費。2006年我國奶牛存欄已達450萬頭以上,按成年牛60%,繁殖率70%,繁殖后代性別比率50%,犢牛成活率95%計算,奶牛飼養業每年生產的公犢牛數目達200萬頭以上。到2006年末黑龍江省奶牛存欄頭數為178萬頭,那么市場上就有40萬頭公犢??晒├?,如能學習國外的科學飼養方法,合理利用奶公犢牛資源,可以延長奶牛生產的產業鏈,近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將奶公犢牛經過育肥,是合理利用這一資源的最佳途徑。在奶業發達的國家,商品牛肉的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乳用牛,因為奶牛出生體重大,并有飼料轉化率高和增重快的特點,在生產小牛肉方面比肉牛品種更有優勢。
    從合理利用飼料資源上看,奶公犢牛出生后,在滿足營養需要的條件下,體重在性成熟前增長很快,到生長發育成熟時則增重速度顯著變慢。即在12個月齡以前的增重速度快,以后則逐漸減慢。用飼喂奶公犢牛的方法生產小白牛肉一般不超過6個月,飼料轉化率非常高。
    從牛肉質量方面考慮,肌肉生長主要由于肌肉纖維體積的增大,使肌肉纖維束相應增大。隨著年齡增長, 肉質的紋理變粗, 因此牛的年齡越小,肉質越嫩。從這方面來說,小白牛肉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2、奶公犢牛育肥肉用的思考與實踐
    我國把生后100~150天內完全用全乳、脫脂乳或人工代用乳飼喂,在飼喂期間不添加任何其它飼料所培養的犢牛所產的肉定義為“小白牛肉”。對應英文為““white veal”。我國很多文獻稱小白牛肉飼養100天左右,體重100公斤左右時宰殺。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做過全乳飼養中國荷斯坦公犢牛的試驗,認為生產小白牛肉的最佳飼養期為120~150 天,體重可達170公斤。
    小白牛肉的肉質軟嫩,味道鮮美,肉呈白色或稍帶淺粉色,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比一般的牛肉高,脂肪卻低于普通牛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維生素齊全,又容易消化吸收,屬于高檔牛肉。黑龍江畜牧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做過《中國荷斯坦犢公牛產肉性能測定報告》,結果證明,其凈肉率指標達到了我國肉牛的特級標準,其化學成分分析表明,小白牛肉可作為牛肉中的珍品。
    我國近幾年也相繼建立了一些大型小牛肉生產基地,其技術和經驗值得借鑒。做的好的如北京錦繡大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海淀區蘇家坨鎮建立了小牛肉生產基地,進行規?;∨H馍a。經過小試、中試已初步形成了飼養環境、飼養、營養防疫、分割等技術和標準,達到生產、技術和管理標準化。正在申請專利和標準。
    3、 建立生產基地的思考
    3.1 加工與銷售
    對滬、蘇、浙84家星級賓館調查,注意到市場上一個新的變化,其中有30家消費的是進口犢牛肉,其中四星、五星級賓館居多。據粗略估計,上海、杭州每年烹調加工歐美風味白牛肉菜肴的原料肉需求量在1萬噸左右,進口價每公斤12~35美元,是肥牛肉價的4~10倍。國內生產的犢牛肉價每公斤80~150元,目前只占上海、杭州市場的百分之幾。 黑龍江省有32家四星及四星級以上的賓館,104家三星級賓館,其中主要集中在哈市周圍,比較集中,對高檔犢牛肉的需求也相對集中,有利于小白牛肉的銷售。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小白牛肉銷售,要聘請專門的人員,做市場營銷的整體策劃,品牌定位,組建銷售渠道等。
    3.2 飼養技術
    乳用犢牛育肥肉用在我國完全有條件采取產業化集中生產的方式,特別是在奶牛飼養集中的地區。這種方式有利于代用乳飼料供應,有進行科學飼養、防疫防病、便于進行質量控制等優勢。應該用科學的論據說服投資者將資金用在這個有良好前景的項目上。但小白牛肉的生產環境、衛生和工藝要求嚴格,標準化程度高,并按安全食品和HACCP的要求進行生產,對飼養技術要求十分嚴格。技術上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早在1994年,就對小白牛肉的生產進行了研究,并做了對比實驗,獲得了大量的實驗數據和寶貴經驗。
    從研究結果中,我們得出以下結論。隨著小公牛日齡的增大,喂奶量和日增重也隨之增加,全期飼養150日齡時日增重最佳,分別比100日齡、120日齡的日增重提高26.00%和16.65%,生產小白牛肉的小公牛飼養到120~150日齡增重效果最佳。
    小公牛飼養到100日齡、120日齡和150日齡時乳的轉化效率分別為1.53,1.64和1.66。以飼養100日齡小公牛乳的轉化效率最高,150日齡與120日齡乳的轉化效率相近。屠宰試驗結果表明,全乳喂養的中國荷斯坦小公牛產肉性能良好,平均屠宰率為61.86%,凈肉率為49.27%,凈肉率指標達到我國肉牛的特級標準。小公牛胴體凈肉優質切塊重占胴體凈肉重的61.58%,證明全乳飼養的中國荷斯坦小公牛確實具有生產高檔牛肉的能力。肉的化學分析結果,肉的水份為72.89% ,蛋白質為18.79%,脂肪為7.79%,還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屬于高蛋白類型的牛肉。
    生產小白牛肉比一般牛肉的經濟效益高達5倍以上。并具有資金投入少,生產周期短、資金周轉快、利潤率高等特點。因此,小白牛肉生產將成為我國畜牧業生產中的一項高產優質高效新興產業。
    3.3具體培育方案
    表1  犢牛培育方案
    天數                                 喂奶量( kg )                        
                                     次數  日量     計               
    0-7                              3      5       35      
    8-20                             3      5       65               
    21-30                            3      6       60            
    31-60                            3     10       300
    61-90                            3     16       480
    91-120                           3     22       660
    121-150                          3     25       750
    合計                                          2350

    表2  鮮奶的營養含量(%,MJ/Kg)
    項目   干物質        產奶凈能         可消化粗蛋白       鈣           磷
    Item    DM (%)       NEL (MJ/Kg)       DCP (%)         Ca (%)        P (%)
    鮮奶    13.0           11.95               164           0.12         0.09
    4、小白牛HACPP管理
    4.1肉牛飼養技術
    1、小牛肉的生產方法(品種、日糧配制及供給及技術指標);2、小白牛肉的生產方法(品種、采食及飲用水處理方法等);3、小白牛生產中微量元素的補充方法;4、小白牛生產中疫病鑒測及防治體系;5、小白牛舍內環境的控制。
    4.2、肉牛評定方法
       1、肉牛等級鑒定及評定; 2、牛肉的等級評定。
    4.3肉牛加工技術
       1、肉牛的分割;2、牛肉的保鮮處理;3、牛肉的包裝; 4、牛肉的熟化處理。
    5、小結  
    2008年奧運會,2009年大冬會,2010世博會都會在我國召開。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日益深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白牛肉的市場需求量在不斷提高。順應市場,與時俱進,研究和探討小白牛的飼養,小白牛肉精深加工方面的新技術;肉牛鑒定方法和評定標準,為以后我省肉牛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提高競爭力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勝利.試論中國奶業的可持續發展[J].飼料廣角,2002,(12):6~9.
    9
     樓主| 發表于 2007-6-5 08:49:17 | 只看該作者

    中央一號文件引領黑龍江省奶牛業發展

    中央一號文件引領黑龍江省奶牛業發展
         李偉1   殷元虎*  王芳2   王曾明1   李紅宇1 徐婷婷1
    (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齊齊哈爾市,1610051,黑龍江省農科院嫩江研究所,齊齊哈爾市,1610052)
    作者簡介:李偉(1981-),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反芻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的研究工作
    通訊作者:殷元虎(1962-),黑龍江人,研究員,從事反芻動物營養的研究工作
    摘要: 從1982年中共中央發出第一個“一號文件”到2006年截止,中央先后出臺了8個關于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這顯現出中共中央對農民生活水平的高度重視,黑龍江省結合“一號文件”也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本文僅從黑龍江省奶牛業出發,論述1985-2005年黑龍江省奶牛業相關政策的實施及對黑龍江省奶牛業的影響。
    關鍵詞:  文件     奶牛
    前言: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第一個“一號文件”,對迅速推開的農村改革進行了總結,并對當年和此后一個時期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之后,連續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關于農村政策的。這五個“一號文件”,在中國農村改革史上成為專用名詞—“五個一號文件”。針對改革不同時期面臨的問題和阻力,順應和指導了農村改革,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改革和農業生產,給我國農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2004年1月,中央下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的第六個一號文件。這是時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農業和農村問題作為中央一號文件下發,此后的兩年中共中央又連續發出了兩個“一號文件”。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意圖,
    黑龍江省是奶牛大省,2005年奶牛存欄164.3萬頭,位居全國第一位。結合中央一號文件,黑龍江省業也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提高農門收入,解決三農問題。
    1.中央一號文件概況
        1982年的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包產到戶、包干到戶或大包干“都是社會主義生產責任制”。這個文件不但肯定了“雙包”(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制,而且說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個體經濟,而是社會主義農業經濟的組成部分”。
        1983年1月,第二個中央一號文件《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正式頒布。這個文件從理論上說明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一九八四年農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個一號文件。文件強調要繼續穩定和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延長土地承包期。為鼓勵農民增加對土地的投資,規定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15年以上,生產周期長的和開發性的項目,承包期應當更長一些。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即第四個一號文件。文件的中心內容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取消30年來農副產品統購派購的制度,對糧、棉等少數重要產品采取國家計劃合同收購的新政策。國家還將農業稅由實物稅改為現金稅。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1986年農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個一號文件。文件肯定了農村改革的方針政策是正確的,必須繼續貫徹執行。針對農業面臨的停滯、徘徊和放松傾向,文件強調進一步擺正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近年來,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增長緩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2004年1月,中央下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的第六個一號文件。這次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專門發一個關于農民增加收入的文件,這是建國55年以來的第一次。
        從1982年至2006年,中央先后出臺了8個關于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及時作出了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大決策,提出了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中心任務和基本目標,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此處挪到本節最后)。

       200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按照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促進農民增收必須有新思路,采取綜合性措施,在發展戰略、經濟體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機制上有一個大的轉變。深化農村改革,必須堅持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是否有利于改變農村面貌和保持農村穩定,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文件將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業和農村工作產生重大的影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即第七個“一號文件”公布。文件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切實抓緊抓好。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這份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顯示,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為促進新農村的建設邁出有力的一步。
    從1982年至2006年,中央先后出臺了8個關于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及時作出了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大決策,提出了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中心任務和基本目標,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2.1985~2005年以來黑龍江省奶牛業的發展
    1985~2005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若干十年計劃,把畜牧業建成我省支柱產業為奮斗目標。黑龍江省的奶牛業在這21年間呈現出全面、持續、穩定發展的好形勢,是黑龍江省奶牛業發展史上最快、最好的時期。黑龍江省的奶牛業發展就存欄量和鮮奶產量而言,存欄量1985年年末奶牛存欄為25.8萬頭,2005年年末奶牛存欄為164.3萬頭,增長了5.36倍,鮮奶產量由45.5萬噸增加到444.2萬噸,增長了9.76倍。黑龍江省奶牛業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2.1  1985~1990年黑龍江省奶牛業的發展
    1985年省委提出:“在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狠抓畜牧業生產”, 1986年是第七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年,積累了1985年產業結構調整的經驗,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堅持改革、搞好調整、加強服務、提高效益。1987年進一步提出:“要逐步使畜牧業成為我省的支柱產業?!?988年在省委全委擴大會議上又提出:“以糧食為主體,以畜牧業與鄉鎮企業為支柱,糧牧企三位一體,帶動其他各業協調發展的戰略,逐步形成農業經濟良性循環?!保休S產業思想的提出,從理論上解決了認識問題,改變了從前“以糧食為綱”的思路,提出糧牧企協調發展。1989年,由于沒認真執行黑政發[1989]125號文件的規定,飼料漲價幅度過高,導致養牛經濟效益明顯下降,長期拖欠鮮奶收購款,挫傷了養牛農戶的積極性,奶奶牛存欄量有所降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89年11月29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解決當前奶牛生產滑坡問題的緊急通知》,調整飼料與鮮奶的價格,扭轉了奶牛生產滑坡的局面。1990年畜牧局《黑龍江省科技興牧實施方案》,同年我省開始實施五項綜合技術以科技為先導,奶牛生產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1985~1990年主要解決的是體制問題,當時黑龍江省畜牧業正處在兩個轉化(商品化、現代化)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以公有制為主導的多種經濟形式并存,實行承包制,在國營種畜場、畜牧場內將生產資料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開,建立雙層經營體制。這一時期的奶牛飼養管理與黑龍江省畜牧志(1993版)介紹的情況類似,飼養方式還是以散放、散養為主。
    2.2        1991~2000年黑龍江省奶牛業的發展
    1991年初省政府下發《關于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決定》。孫魁文副省長在全省畜牧工作會議上的報告1991年5月23日發展適度規模的專業經營。要在繼續發展國營、集體畜牧業的同時,積極發展養畜專業戶 。專業戶已養奶牛3~5 頭。1995年中共中央下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1995年初省委提出了建設畜牧業大省的戰略決策,繼而提出畜牧業是我省的半壁江山。黑龍江省委1995《關于盡快將我省由農業大省建成農業強省的決定》。1997年,黑龍江省長田鳳山《總結經驗,乘勢發展,推動畜牧業經濟產業化進入新階段》農業部“關于秸稈養畜過腹還田1996~2000年發展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01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意見。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關于把畜牧業經濟建成農村經濟“半壁江山”的有關指示精神。1998年黑龍江省畜牧業生產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克服了畜牧產品市場低迷,資金短缺,養畜效益不斷下滑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等諸多不利因素,仍繼續保持了穩定、健康發展的好勢頭。
    1991~2000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轉變農村生產格局,不少有經驗的農戶積極發展家庭飼養業,擴大生產規模,實行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專業戶、家庭牧場、專業村大批涌現出來。奶牛存欄從1990年的54萬頭增加到2000年的69.8萬頭。鮮奶產量由101.7萬噸,增加到154.3萬噸。
    據省畜牧局1994年的統計,全省奶牛專業戶發展到49654戶,養奶牛140596頭,戶均養奶牛3 頭,專業大戶明顯增加,達到 6876戶,養奶牛49906頭,戶均達7.25頭。各行業的企事業辦場達到 229處,養奶牛13792頭,場均養60頭。由于專業戶的迅速發展,呈現出奶牛飼養集中連片發展的趨向。涌現了奶牛專業戶占農戶總數的60%以上的奶牛一條街349條,專業村3325個,奶牛專業鄉鎮339個,并向奶?;厥?、縣的方向發展。1994年奶牛專業戶、專業大戶、企事業辦奶牛場共飼養奶牛203694頭,占當年全省奶牛存欄73.2萬頭的28%?!鞍宋迤陂g”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興省戰略決策,各地普遍地推廣組裝 配套綜合技術,發展適度規模的專業化經營,建設上下貫通的服務體系,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素質四個關鍵環節,啟動科技興牧中長規劃。1995年末,提高奶牛群體單產技術73萬頭,奶牛單產達4噸。   
    2.3  2001~2005黑龍江省奶牛業的發展
    2000~2005年主要推廣標準化,特別是奶牛小區的建設,在專業戶里有五個統一。即:品種統一、飼料統一、飼養方式統一、擠奶統一、鮮奶統一銷售。具有城市化傾向。2000年產業化建設“以公司+ 農戶”模式積極發揮業務部門的參謀作用,為政府和企業出謀劃策。中國加入WTO后,關稅下降,門檻放低,進口奶粉每噸只需1.3~1.5萬元,折合成液態奶每千克價格比收購當地鮮奶的價格還要低,這對黑龍江省的乳業產生了一定影響,但經過全行業努力,2000年,乳品加工業的盈利還是比上一年提高了一大節。隨著奶牛小區的建設和發展,對于提高奶牛生產水平和農村建設,顯示了很多好處。它改變了單戶養奶牛那種游牧式、粗放型的傳統飼養方法,有利于按照科學配套的綜合飼養管理技術,進行集約式經營,提高了奶牛現代化飼養管理的程度;它解決了在分散式、松散型的飼養方式下社會化服務比較困難的問題,做到了技術服務及時到位,所需飼料運到小區,集中擠奶、集中售奶,使生產者、加工者、服務者這三者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它還解決了長期以來人?;炀?,既難擴大發展奶牛的空間,又造成農民生活條件臟、亂、臭,生存環境被污染的狀況,建設奶牛小區,既可擴展養??臻g,又有利于農村的清潔衛生,美化生活環境,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條件。
    3.小結
        二十多年來,黑龍江省奶牛業場面對市場經濟的大潮,以大力發展實施科技興牧、搞活經濟為方針,走出了一條自我規范、自我提高、不斷壯大的發展之路。我們要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探索和研究新的奶牛業發展思路和目標,以江澤民總書記發出的“大力推進科教興農,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和節水農業”號召為指導,積極開展農業科技推廣、新技術轉化工作,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006年是國家“十一五”發展計劃實施的第一年,我們要把握機遇,肯抓實干,繼續推動我省奶牛業的快速發展。
    10
     樓主| 發表于 2007-6-5 08:49:55 | 只看該作者

    建立、健全黑龍江省養牛業服務體系

    建立、健全黑龍江省養牛業服務體系
    李偉1 殷元虎1 董正德1
    ( 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齊齊哈爾市,161005)
    作者簡介:李偉(1981-),黑龍江人,碩士研究生,主修反芻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摘要:由于養牛業受氣候、地理、資金、人力資源等條件的制約,單一的奶牛業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養牛業服務體系的建立就是要由專業性服務機構來解決奶牛業發展落后、技術水平低、資金流通慢、信息資源少等養牛生產中的諸多問題。本文結合黑龍江省自身特點對專業化服務體系和綜合服務體系的建設這兩方面進行了闡述,以便使養牛業更合理、更快速的發展。
    關鍵詞:養牛業    服務    體系
    前言:所謂養牛業服務體系,是指養牛業事務性、服務性職能和具體任務從養牛業生產中剝離出來,由專業性服務機構承擔,為養牛業及其相關產業的創立和發展提供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服務的社會化服務網絡。養牛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從屬性。養牛業服務體系是養牛業的組成部分,它與養牛業生產的業務工作同宗同源,都屬于養牛業范疇。二是服務性。養牛業服務體系的工作內容是從事養牛業事務性、服務性工作,其根本任務就是開發并利用社會資源來為養牛業發展服務。三是系統性。即養牛業服務體系從服務機構、服務內容、服務規范和服務標準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系統性和整體性。
    在此我們結合黑龍江省養牛業自身特點將奶牛業服務體系的建立分為兩部分:(一)專業服務體系的建立,是指依法設立的為養牛業提供各類專業服務的社會中介服務組織。專業服務組織按照市場化運作,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為養牛業提供社會化服務。(二)綜合服務體系的建立,是指在政府政策指導下,致力于為養牛業提供公益性、扶持性等綜合服務的服務中心,以及有關協會等。
    1建立、健全專業服務體系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農業經濟技術的落后,人們的小農意識,家族意識強等因素嚴重束縛了我國農業的發展。養牛業也不例外,特別是黑龍江省雖然是養牛業大省,但多為農戶散養,養牛業的集約化,產業化程度不高。專業服務體系的建立可以解決養牛業產中由于專業水平低所引發的一些問題。
    1.1建立、健全良種體系
    牛的育種工作是提高牛群素質,增加牛奶產、質量的關鍵技術之一,搞好牛的育種工作需要牛場、育種中心與公牛站等組織機構共同的努力。首先,各地牛場要做好牛籍檔案的建立與維護工作,牛籍檔案(牛籍卡)是牛群管理最基礎、最基本的項目。其基本內容包括牛的編號、系譜、出生日期及生長發育記錄、繁殖記錄、DHI生產性能記錄和流動記錄。其次,育種中心要選擇先進和適用的育種技術,安排各種試配計劃,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對各地養牛場(含公牛站)后備牛培育記錄進行收集、匯總與分析。為牛場提供選種選配意見。公牛站要按飼養標準養好各階段公牛,對公牛生長發育做好記錄,按標準采集和儲存凍精,確保試配用凍精的生產和及時送達。對于性能突出的公?;蚰膛#N中心要通過網上發布,制定編印種公牛、高產奶牛手冊等方法介紹給廣大養牛戶。
    1.2建立、健全飼料體系
    1.2.1引導飼料工業合理的發展
    從1978年我國飼料工業創建至今,我國飼料工業有了長足的進展,1978年當時我國飼料生產總量為60萬t,而到2001年增加到7806萬t。但僅從黑龍江省的飼料企業來看,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飼料廠雖然數目繁多,但日產10噸的大型飼料廠寥寥無幾,這使得我省自然資源不能很好的利用;其次,飼料市場混亂,飼料特別是酶制劑缺少統一的監測標準。建立、建全飼料體系的目的就是引導飼料工業合理的發展,為此要大力推廣配合飼料、混合飼料,加速青貯氨化飼料的推廣步伐,開拓飼料市場,給飼料工藝俄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大飼料市場的管理力度,制定有關的規章制度,規范市場避免無序競爭。
    1.2.2加強飼料安全體
    我國開始著手飼料衛生標準制訂工作是在1979年。1980年原農牧漁業部專門設立了《雞飼料BHC&#8226;DDT的衛生標準》的研究課題。1982年通過了《肉雞飼料中BHC和DDT衛生標準》,填補了我國當時飼料衛生標準的空白。1999年5月29日,國務院正式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對飼料生產、使用,飼料監測、進口管理等做出了法律規定。黑龍江省各有關部門經過多年的努力,建立和完善了飼料行業的評價、制標、檢測、監測等安全質量保障體系,為保證飼料產品質量,促進養殖業的健康發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我省還要加大對檢測、監測中心的科技與資金投入,以解決飼料安全檢測技術落后,飼料安全監測的力度不夠大等問題,。
    1.3建立、健全畜產品加工、銷售體系
    養牛業生產的主要產品是牛奶和牛肉。我省是養牛大省,特別是奶牛業發展迅速,國內各大乳業集團都在我省建有奶牛基地。我省對牛奶的收購、加工、銷售等環節都有專門的組織與企業來完成,政府與企業的合作很有成效。但在牛肉的加工銷售方面存在著-加工分散、規模小,加工能力差,包裝工藝落后、衛生條件差等不利條件,這些嚴重影響了牛肉及其它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建立、建全畜產品加工、銷售體系就是要按照市場需求,建立大型的收購站,把散落在各地區的畜產品集中起來;建立大型的深加工基地,創立獨具龍江特色的名牌產品;建立流通組織,使畜產品很快的銷售出去解決養牛戶的后顧之憂。
    1.4建立、健全防疫、醫治體系
    獸醫服務中心日常的工作主要是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牛是發病較多的家畜,特別是成母牛易發生乳房疾病、產科病、消化系統等疾病。對養牛生產威脅比較大的傳染疾病,如結核、布氏桿菌病、口蹄疫等,所以要定期采取預防措施,如發現疫情要及時處理封鎖疫情傳播區域。當地畜牧獸醫部門要提供以上技術服務。   
    2 建立、建全綜合服務體系
    2.1建立、建全信用融資體系
    由于牛的價格較高,對養牛業的投入要高,這嚴重影響了養牛業規模化發展。我省在加大信用貸款的同時,還做了一些可行的嘗試如奶牛小區、廣場,奶牛代養公司等,都很好的解決了資金問題。
    2.2 建立、健全信息服務體系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信息業已作為一種資源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保障。我省通過建立-門戶網站、呼叫中心、聲訊服務熱線、媒體自助服務終端、社區服務終端和手持終端等多種傳播媒介的方式,使從事養牛工作的人們更方便、快捷的了解養牛業的最新動態,使信息更好的服務于生產。
    向養牛者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 :各地牛奶銷售信息,牛奶銷售價格,牛只供求信息,飼料供求信息,飼料價格信息,資源信息,消費傾向信息,產品的供求信息,專業技術服務信息等。在發布這些信息的同時還要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對這些信息匯總并加以處理,最后對未來的市場變化做出正確的預測、提醒養牛者將要面臨的問題與危險。
    2.3建立、健全人力資源體系
    由于受到我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從事養牛工作的人員的科學文化素質不高。隨著養牛業的發展,傳統的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一定會被科學的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所代替。我們要認識到,養牛業并不是飼養場,要把它看成一個企業,要用科學的、開放的企業管理思想來指導養牛業的發展。我省養牛者的總體素質不高,特別缺乏企業管理人才,而我省養牛業又是以分戶飼養方式為主,提高我省養牛者綜合素質因而更加困難。建立、健全人力資源體系就是要逐步形成全社會為養牛業服務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行業協會、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等的作用;鼓勵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具有專業特長的人員投入到養牛工作中;還要定期組織養牛戶參加技術培訓,組織相關專家深入到基層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4建立、健全畜產品安全體系
    農業部從1998年起開始建設獸藥殘留檢測體系,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負責殘留檢測方法的制標、收集國內外相關信息、開展殘留檢測技術培訓、承擔殘留檢測的最終仲裁檢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獸藥監察所建立殘留檢測實驗室,承擔本轄區內藥物在動物組織中殘留的檢測。通過幾年的努力,建立、健全了檢測體系。1999年農業部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及動物源性食品中殘留物質監控計劃》。2002年農業部下達了對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種動物的12種組織,共 20 660樣品25種獸藥及其他物質的殘留檢測任務,重點抽檢氯霉素、吠喃哇酮、鹽酸克倫特羅等禁用藥物。我省殘留檢測實驗室
    3小結與展望
    目前,黑龍江省養牛業服務體系還不完善,制約了養牛業的發展。建立、健全養牛業服務體系的工作要在政府的支持、指導和監督下進行,由社會各界參與。養牛業服務體系就要進一步改善交通輸等基礎設施滯后的狀況,建立、建全產品運輸、銷售體系,積極開拓國外市場;使養牛者和企業建立穩固的經濟聯系,以市場為龍頭,以服務為紐帶,龍頭、基地、養牛戶有機銜接,給養牛者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養牛業合理、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麗杰 等.黑龍江省奶牛綜合服務體系的建設及思考.《黑龍江畜牧獸醫》2004,6期:21-22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6:1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河县| 于田县| 凌云县| 婺源县| 平塘县| 凭祥市| 鄂尔多斯市| 车致| 达州市| 达日县| 井冈山市| 永顺县| 昌平区| 山东省| 上蔡县| 秭归县| 赞皇县| 黎平县| 临汾市| 南丹县| 依安县| 济宁市| 攀枝花市| 黎平县| 武陟县| 永嘉县| 苏州市| 桐庐县| 拉孜县| 隆回县| 兴隆县| 兴城市| 沙河市| 调兵山市| 贵港市| 山西省| 玛多县| 水城县| 正安县| 嘉义县|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