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6107|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水質調節] 魚池的藻類危害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5-5 16:27: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魚池的藻類危害



    1、小三毛金藻
    該藻金黃色,因生有三根鞭毛,故得名。當池中的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后,會分泌一種毒素,能使魚類中毒死亡。初時部分魚類如鰱、鳙等向池的四隅集中,驅之才散,這是魚類大量中毒的前兆。當池水毒性加重時,幾乎所有的魚都集中排列在池邊水面附近,頭向岸邊,靜止不動,魚類很快死亡。
    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應立即加入新水,將毒水排盡。若排水困難,應將魚立即轉入它池。可用硫酸銅全池潑灑。濃度0.7_--1.0ppm。一般24小時后魚池恢復正常,不過藥液減退時,還會發病。也可以施用硫酸銨,水溫20以上濃度為8—10ppm;15—20時為12ppm,15以下時14ppm,治療效果較好,施銨鹽、尿素等肥料時,水中氨氮不能超過0.1ppm,嚴防氨氮中毒。
    2、微囊藍藻
    藍藻又稱湖靛和銅銹水,由藍藻中銅綠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而成。在盛夏天氣炎熱時,由于大量繁殖可在池塘水面形成銅綠色水華。這種藻類中堿性水體(PH8—9.5),水溫28—32時繁殖最快。由于微囊藻外面包著一層膠質,一般魚類均不能消化,過度繁殖衰老死亡后,蛋白質易分解,并產生有毒羥胺和硫化氫氣體,這些毒物濃度大時,會影響魚類的生長,嚴重時使魚中毒死亡。
    藍藻大量繁殖時,在晚上產生過多的二氧化碳,消耗大量的氧氣,容易造成缺氧泛池,當藍藻進行強烈的光合作用時,會使水體的PH值急劇上升,致使魚的胺活性增強,使魚體內維生素B1減少,導致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系統失靈,興奮性增強,活性加劇、痙攣,魚體失去平衡。
    防治方法 池塘經常灌注新水,不使水中的有機質過高,可控制微囊藻的繁殖,當該藻大量繁殖時,可全池潑灑硫酸銅和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使水成0.5—0.7ppm,放藥后應開增氧機,或在第二天清晨酌情加注新水,以防浮頭。清晨藻體上浮聚集時,將生石灰打成粉,撒在藻體上,連續灑2—3天,可殺死大部分藻體。
    3、多甲藻
    甲藻是水中常見的單細胞浮游植物,在池塘中對魚類產生危害的有多甲藻的裸甲藻。 多甲藻為黃褐色,大量繁殖時,在陽光照射下呈棕色,也稱紅水和鐵銹水。魚吃了以后在消化道中出現許多氣泡,甲藻死亡后可產生致魚死亡的甲藻素。 多甲藻和裸甲藻喜歡生長在有機質多、硬度大、水呈微堿性的池塘中。它們對環境改變敏感,水溫、PH值突然變化均會引起藻類大量死亡,從而引起魚類死亡。
    防治方法 多甲藻大量繁殖,應及時換水,改變水溫和酸堿度,抑制其繁殖。或用0.7ppm的硫酸銅全池潑灑,也可以有效地殺滅此藻。
    此外,尚有卵甲藻、藍綠裸甲藻、絲狀綠藻等對水體養殖產生負面影響。 當塘水開始變壞或有害藻類大量繁殖時,應密切注意水質和魚類。特別是使用藥物時,更應該注意水質的變化及魚類的活動情況。魚用藥物的毒性致死濃度是在魚類活動正常時進行測定的,在池水變壞、有害藻類大量存在時,水體中的有害物質已經對魚類產生了一定的毒害作用,按正常劑量使用藥物,兩者毒性相加,極有可能產生養殖魚類的中毒死亡。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nihaozhanghu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5-22 15:03:19 | 只看該作者
    池塘中出現藍藻用生石灰使藍藻繁殖更快,固有藍藻的池塘不可以用生石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1-5-23 09:27:01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表于 2011-5-24 18:23: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dushuqiang 于 2011-5-24 18:26 編輯

    回復 zhaoyuyong 的帖子

    鄙人學《水生生物學》時泡妞去了,請問裸甲藻(裸藻)和多甲藻之間的分類關系是否如樓主所言呢?因為鄙人曾經有幸觀察到兩種水體起紅膜的情況,一種是多甲藻(幾乎靜態的),在原來西農校醫院門口的池塘;另一種是裸藻(運動的),在湖南常德益陽區域的魚塘很多。憑肉眼觀察魚塘,發現不了這兩種有啥區別,都是“祖國江山一片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1:5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和县| 扶沟县| 镇赉县| 成安县| 东方市| 金坛市| 驻马店市| 关岭| 喀喇| 赣榆县| 肥东县| 台中市| 湘潭市| 鄂托克旗| 航空| 博客| 九龙县| 梓潼县| 彩票| 容城县| 桐乡市| 濮阳县| 吉安县| 崇义县| 遵化市| 平阳县| 疏附县| 洛浦县| 宜都市| 柘城县| 吐鲁番市| 蒲江县| 黎城县| 澎湖县| 临沂市| 偏关县| 浦东新区| 虹口区| 会昌县| 南华县| 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