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93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家禽改良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5-3 07:26: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國雞的優良品種九斤黃雞于19世紀中期傳入英國,育成“奧品頓”。1874年傳入美國育成“蘆花雞”和“洛島紅”。我國的“狼山雞”1872年傳入英國,育成“黑色奧品頓”,澳大利亞又育成“澳洲黑”,因而引起了國人的重視。 (一)引進雞種情況1922年秋,河北省通縣路河中學附設路河鄉村服務雞場曾從事白來航改良中國本地雞的試驗研究。 1924年陳宰均教授在青島李村農事試驗場興建種畜場,推廣來航雞。這是我國最早提倡用白來航雞改良我國土種雞的人。 1928年,養雞專家王兆在任定縣平民教育促進會主任期間,進行改良雞的種的工作。 1932年王兆泰在上海《申報》發表題為《增加20億改良全國雞種計劃》一文,引起了北平研究院長李石曾及各方面人士的重視。他以自己的切身體驗,深感引進白來航雞種改良中國土種雞的必要。 在我國一些院校中繁殖推廣白來航雞的也不少。例如:山西銘賢學校所作的工作也較早又多,應歸功于養雞專家唐翹 。1937年,山西太谷一帶群眾養白來航雞均來自銘賢學校。白來航在30年代是難得的品種。銘賢學校對白來航雞人工孵化、人工育雛、科學飼養、疫病防治、技術推廣咨詢起了不少的作用。 1943年,許振英、范寶珍以單冠白色來航雞與桂林、衡陽地方雞雜交。對開產時間作了統計,初步試驗結果見下表。
    類別 雞數(♀) 范圍(日) 平均(日)
    白色來航雞 4 174-252 214.0
    來航×桂林一代 7 174-277 211.9
    來航×桂林二代 9 137-222 165.3
    來航×衡陽一代 6 163-236 205.3
    來航×衡陽二代 6 151-190 167.0
    桂林雞產于廣西桂林,衡陽雞產生于湖南衡陽附近。三種所產之卵平均重量如下 ;白色來舫雞53.6,來航×桂林一代37.9克,來航×衡陽一代43.7克。三種雞年齡二百日之平均活量如下;
    類別 雞數 平均體重(公斤)
    白色來航雞 12 1.106
    來航×桂林一代 12 1.037
    來航×桂林二代 20 1.075
    來航×衡陽一代 8 1.341
    來航×衡陽二代 11 1.123
    同年,銘賢學院之級進育種研究結果,據唐翹報告如下(見下頁表): 1953年許振英教授對我國引進雞種情況作了報道:過去引進品種繁多,其中以白色來航雞為最普遍。私營雞場,幾乎都采用此種,取其冬季產卵,潔白勻大。其他如洛島紅、蘆花雞以及最近由澳洲輸入的黑雞種,都算卵肉兼用種,尚未普及。
    類別 雞數 初次產卵年齡(日) 平均卵重(兩) 全年平均產卵數
    來航雞 6 185 1.7 182
    雜種雞 6 227 1.35 118
    土種雞 6 302 1.15 62
    至于其他國外雞種的引入,主要是幾個兼用型品種,現分述如下: 1、蘆花雞 該雞有7個變種,僅是羽毛顏色不同,皆為單冠。在我國引入的多為斑紋寬狹一致。至于何時引入不詳。 2、洛島紅雞該雞何時傳入我國,無詳細記載。該雞種在北京農大雞場的飼養情況為:產卵量平均為179枚,最高231枚,最少為131枚。卵重60克,卵殼深褐色。成熟期平均184-257天。 3、新漢縣雞1945年引入我國,首先飼養在廣州嶺南大學,惜未見推廣介紹。北京農大也自香港購入,各地飼養者多由該校推廣。 4、澳洲黑雞該雞種在我國是1945年輸入的,首先運到南京。北京農大在1950年由南京農業科學研究所購入公、母各1只,1951年又從香港購入一些種卵。此種雞在我國現在分布的面積較廣,以華東區最多。 各品種輸入的年份、只數記載甚少,級進繁殖的成績,也不易查考。雞產卵能力的增進,肉質的改良,究有何種貢獻。據畜牧界同行的觀察,利用白色來航、洛島紅、蘆花、洛克進行級進育種,其后裔的產卵量較一般中國雞為高。 (二)雞種選育在雞種選育方面,據許振英教授指導:雞的消耗少,繁殖快,按說應當有很多育種記載。事實上恰巧相反,只有公主嶺試驗場的大骨雞純系選種和通州潞河中學的白來航雞改進育種歷年較久,記載較詳,所以特別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通州試驗結果,第一代提高不多,第一次回交效果最大,以后逐代相比,并未再顯著提高,足證級進雜交方式,是有限度的,詳見下表:
    種別 平均全年產卵量(枚)
    白來航一代 117.0
    白來航一回 179.2
    白來航二回 186.2
    白來航三回 187.5
    白來航四回 201.7
    公主嶺試驗場曾取安東大骨雞(據傳原產山東壽光)按產卵大小,分為75克以上,以下兩系,分別固定,繼續8年,結果如下:
    種別 卵型 羽數 產卵量 平均卵重(克)
    八年平均 最初一年 最后一年
    大骨雞 75克以上 293 103.4 86.6 116.8 82.0
    大骨雞 75克以下 652 172.0 144.7 186.3 62.0
    從這個試驗發現二個問題:①75克以上的卵,市場究竟需要不需要?不需要。②小型卵雞全年產卵量總重是否超過大型卵雞?超過。 根據這兩項事實,大骨雞沒有分卵型的必要。還有,就提高產卵效能來說,八年的成效并不大。可能選育不上,仍有商榷余地。 我國也有產卵比較多的地方雞,即在前述我國雞種資源中所說的小型或輕型的雞種,其體型輕小而長,如華北之柴雞,張北專區及內蒙古自治區平地泉雞據說產卵甚多,蛋個亦很大。 (張仲葛供稿)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1:5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市| 保定市| 遵化市| 江都市| 尉氏县| 安福县| 河间市| 旬邑县| 潍坊市| 墨竹工卡县| 中西区| 十堰市| 韶山市| 钟山县| 全州县| 封开县| 万年县| 丰镇市| 阿荣旗| 龙陵县| 亚东县| 河曲县| 平利县| 万州区| 鄂温| 资溪县| 宜良县| 五华县| 滦南县| 桐城市| 永和县| 定襄县| 文化| 斗六市| 正阳县| 福清市| 高邮市| 夏邑县| 军事| 三江|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