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動物營養研究的不斷深入,許多數據正不斷的加以模型擬合,在肉雞生產方面,brill公司有一套生產模型,但本人從來未見過,從其網站上,我看到其模擬效果接近實際生產效果,在蛋雞與豬生產方面,臺灣的中山大學有一套生產模型,但未能看到該學者論文。
這里有一個問題,請各位同行發表高見,豬的NRC既然可以通過其采食量與日增重及氣溫等指標來演算出動物的營養需要量,可不可以反推,即根據飼料的實際營養素含量來反推測動物的生產速度與生產性能。
動物營養發展的未來方向之一必將是以模型化來推測動物的生產性能與營養需要,在飼料營養價值評定方面,近紅外技術的應用就是模型化的最佳使用證明。但縱觀該方面的研究進展,多集中于動物的營養需要,而對動物的生長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如果能夠根據飼料的的營養素含量來推測動物的可能采食量與生長速度,對于指導豬雞鴨的生產及獲得最大收益的配方技術可能具有更重要的實際意義。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