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日期: 2007-04-18 原作者: 崔京華 文章來源: 北京農業信息網 | ------------------------------------------------------------------------------------------------------- | | 近日,農業部會同有關單位的專家對豬“高熱病”進行了進一步研討。專家認為,我國在豬“高熱病”的研究及診斷試劑、疫苗研制等防控技術方面已取得了重要進展。
2006年夏秋之季,我國部分地區發生了豬“高熱病”疫情,對生豬養殖業造成很大損失。對此,農業部高度重視,及時部署防控工作,并積極組織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等單位及部分省份的專家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病原分離鑒定、動物試驗等科技攻關。
據農業部獸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證實豬“高熱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豬藍耳?。ㄗ儺惗局曦i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引起的。在此基礎上,防控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
一是確定了致病病原。2006年7月以來,通過大量流行病學調查和病原分離鑒定,已分離到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也稱豬藍耳病)病毒變異株。經動物試驗證實,該病毒為引起豬“高熱病”的主要病原。為區別一般藍耳病,專家確定該病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
二是診斷試劑研制取得成功。去年11月研制出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專用診斷試劑,目前已在各地大量使用。
三是疫苗研究取得突破。為預防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農業部組織有關單位研制出豬藍耳病滅活疫苗,并通過綠色通道加快審批進度,4月中旬投入使用。針對性更強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研制也取得突破,預計6月份也可投入使用。
到6月份,“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將進入高發季節。為提早做好防控工作,農業部已于近日發布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治技術規范》,同時發出《關于做好2007年豬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對防控工作做出了進一步部署。 | 來自http://www.caaa.cn/show/newsarticle.php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