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75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信息] 淺談提高奶牛產奶量的若干關鍵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07-4-10 16:17: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內因(乳房和瘤胃等)是奶牛高產的基礎
    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對一個真正的奶牛品種(或/和個體),產奶量的高低70%80%受外界環境條件(包括營養水平、飼養方法、管理條件和環境因素)的影響,而20%30%是受遺傳基礎(遺傳力)的制約。
    乳腺是奶牛加工乳汁的工廠。這個工廠中有開工能力的“機器”——“乳腺泡”的多少,加工(分泌)效率,加工制品(乳汁)的運轉狀況(從小乳導管→大乳導管→乳池→擠出),對于產奶量高低有著直接的影響。而整個過程的形成、啟動和完成,又受奶牛體內所分泌的生乳素、雌激素、助孕素、生長激素、腎皮質激素、甲狀腺素以及催產素等的制約和調節。而這諸多激素的形成,離不開奶牛正常的生長、性成熟和性周期的發育過程,也離不開奶牛的正常配種→懷孕→產犢這一生殖的循環過程。
    生成牛奶的原料是飼料中的營養物質,它們經過牛瘤-蜂胃內大量寄生的微生物區系降解、合成改造以后,變成了可為胃腸吸收、利用的揮發性脂肪酸、菌體蛋白質、水溶性維生素、以及被加氫飽和了的長、中鏈脂肪酸。這些產物可以被吸收進入牛的血液,最終進入牛體內的各種細胞,其中包括乳腺細胞。
    根據研究,牛體所需能量的70%80%、所需蛋白質的6065%以及部分脂溶性和全部的水溶性維生素可以依靠瘤胃的發酵產物來供給。
    由此可見,瘤胃機能的好壞是影響奶牛產奶量高低、牛體健康狀況的基本保證條件。
    內在因素中除了乳腺系統和瘤-蜂胃為主的消化系統以外,還應有功能正常的生殖系統,以及健康的血液循環和呼吸系統、運動系統,特別是肢蹄的健康也是不可忽視的條件。
    二、外因(飼養和環境)是奶牛高產的條件
    1、營養
    奶牛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十分多樣的,根據最新研究可以概括為兩個大類:
    ⑴營養素  這是供給奶牛生命活動、生長發育、配種產犢、分泌乳汁所必需的。屬于這種類型的營養素有:能量、蛋白質(包括瘤胃可降解蛋白質和過瘤胃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分常量礦物質和微量礦物質)和維生素(包括脂溶性維生素和一部分B族維生素)。
    ⑵助營養素  雖然這類物質不參與體內的營養代謝過程,但它們的添加可以幫助動物提高食欲,增加采食量,改善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一些益生素類物質,可以調節瘤-蜂胃中的細菌區系,促進瘤胃細菌區系向著需要的方向發展,抑制有害細菌,提高有利產物的產量,減少有害產物的形成。
    目前所使用的助營養素有:助味劑(包括甜味素和香味素)、酶制劑(如木糖酶、植酸酶,葡萄糖醛酸酶等)、益生素(包括啤酒酵母、乳酸桿菌、雙歧菌、腸球菌、曲霉菌等)、益生元(有低聚甘露糖、低聚果糖等)以及中草藥(如大蒜素、黃連素等)。
    為了使奶牛高產、穩產、健康、長壽,營養物質的供給必須適量、適當,要“量出而入”。既不能攝入不足,也不能攝入過量。前者可能導致牛體消瘦、贏弱、易病,產奶量低下,泌乳期縮短,產后不發情,久配不孕;而后者容易使牛體變肥、食欲減退,產后出現脂肪肝、酮病、酸中毒、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宮炎以及無乳癥等。
    在日糧配合上,既要注意各種營養物質的絕對需要量,還要注意各種營養物質之間的合適比例。經常用到的有:精/粗比、能/蛋比、結構性碳水化合物/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比,可降解蛋白質/過瘤胃蛋白質比,鈣/磷比,鉀/鈉比,氮/硫比,鈣/鎂比等等。
    2、環境條件
    牛的最適環境條件為:溫度1.1℃~23.3℃,相對濕度70%以下。若高于最適環境溫度和濕度,牛體就會出現熱應激。主要表現為呼吸加快、心跳加速、體溫升高、采食量降低、產乳量減少、不發情、不排卵、受胎率降低等等。在環境溫度過低的情況下,牛的基礎代謝提高,維持需要量增加,飼料報酬降低。在過低的氣溫下,容易出現乳頭凍傷、皸裂等病害。
    三、提高產奶量的幾項關鍵技術
    1、作好胚胎期、犢牛期和育成牛期的定向培育,促進乳腺分泌系統的良好生長。
    研究表明,乳腺細胞數量和泌乳量之間的相關系數r=0.50.85。但乳腺細胞的發育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時期,它開始于胚胎期而終止于干乳期。大約在母牛受胎后30天,當胚胎只有1.41.6厘米長的時候,乳腺原基就開始形成。在胚胎中線的每一邊,這些原基細胞繼續生長,并聚積而形成兩個乳線。最后進一步分化形成四個結構,稱為乳腺芽,這是乳腺分泌部分的原基。因此,乳腺芽的多少就決定了將要發育的乳腺泡和乳導管的多少。研究表明,母牛分娩后產奶量的高低受到胚胎期乳腺芽胞發育的影響。例如,一些頭胎母牛有些出現“瞎”乳頭就是由于胚胎期乳腺的正常發育受到一些不良因素影響的結果。
    犢母牛出生后至3月齡,整個乳腺的生長速度與軀體成比例,但腺體組織的生長速度要比身體快3.5倍,這是乳腺生長的第一個重要時期,一直要持續到9月齡(出現初情)。發情以后腺管的生長速度加快,但在雌激素和助孕素的交替作用下,管道的生長呈波浪式的特點。此時,乳腺組織很容易被快速生長的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代替。因此,此期切記不能營養過剩,防止增重過快、牛體過肥。
    1618月齡配種(輸精)懷孕以后,在黃體分泌的助孕素和垂體前葉所分泌的生乳素和生長素以及胎盤所分泌的生乳素等協同作用下,乳腺泡逐漸替代乳房上的脂肪組織,乳腺的生長進入第二個重要時期。此時,如果乳房上沉積的脂肪過多就會妨礙乳腺組織的生長。但是由于在懷孕早期乳腺的相對體積較小,所以直至懷孕后的34個月,乳房的體積變化依然不很明顯。
    從懷孕的最后兩個月到泌乳的12個月,是乳腺細胞的快速生長期(也稱第三個重要生長期),此時的分泌細胞達最大的數量(約占75%),細胞之間彼此相接,并被結締組織分隔為乳腺小葉和葉;并從小到大的形成腺泡管—葉內導管—葉間導管,最后到達乳腺管和乳池。
    乳腺的整個發育過程,離不開牛的營養和飼養。要按不同時期的特點,作好營養調控和定向培育。既不能使牛過瘦,影響乳腺的正常分化、生長和發育;也不能喂得過肥,特別在90300kg3月齡~12月齡)的臨界生長期,要控制增重速度(不超過750g/日),防止脂肪組織對乳腺組織的“侵潤”。
    2、合理搭配精、粗飼料,刺激奶牛“前胃”的正常發育,為采食、消化、吸收、合成和利用各種營養物質尊定基礎。
    -蜂胃是奶牛的活體“發酵罐”。在這個發酵罐中所生活的微生物區系和動物本身以及動物所食飼料之間有著復雜的“協同”(或稱共生)關系。奶牛每天所需能量的7080%是由飼料發酵中所產生的揮發性脂肪酸提供的;有60%65%的可消化蛋白質是由瘤胃的菌體蛋白質滿足的;幾乎所有水溶性維生素(大部分VBVC)和維生素K也是由瘤胃微生物區系和由奶牛自身的肝臟合成的。所以培養、維護好奶牛的瘤胃是實現奶牛高產的重要條件。
    ⑴瘤胃功能的形成一般要在犢牛生后的49天左右。因此,哺乳期要保證犢牛有一定數量的牛奶和優質精料,但同時要盡早的飼喂優質的粗飼料,一方面刺激瘤胃的生長發育,另一方面可為瘤胃接種微生物區系,以形成消化粗纖維素的能力。在犢牛乳腺形成和發育的第一個關鍵時期——生后三個月左右,也是前胃功能初步形成的時期,此時犢牛還面臨斷奶,所以在營養供給上要特別注意。
    ⑵維持成年奶牛瘤胃內環境的恒定,保持細菌和原蟲之間以及細菌內部各個菌種之間、原蟲內部多毛原蟲和寡毛原蟲之間的相對比例和平衡。達到以下幾點要求:
    ——瘤胃pH值達到6.46.8
    ——瘤胃溫度3940℃;
    ——結構性碳水化合物/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為2.42.64
    ——瘤胃中氮的濃度保持在630毫克/毫升;
    ——可消化能量/可消化蛋白質的比例為18
    ——在所進食的蛋白質中,過瘤胃蛋白質/總蛋白質的比例要達到0.250.44
    只有達到這些要求,瘤胃微生物區系的活動才能旺盛,供給必需的營養物質才可充足,一些對奶牛健康有嚴重危害的代謝性疾病才能減少,培養高產奶牛的目標才可以實現。
    3、根據泌乳高峰期奶牛食欲、體重、產奶、健康等等方面變化的特點,實施“預支”飼養和營養保護措施,既使奶牛的產奶水平達到較高的峰值,又不過多的失去活重。
    奶牛分娩后78周,在體內分泌較高濃度的“生乳素”和“催產素”的協同作用下,動物不惜失去體膘(和活重)而去增加產奶。據研究,此時每日奶牛體內的能量負平衡達到約10兆卡(或每天失去0.51kg體脂肪)。如果不設法予以補償,奶牛失去的體膘達到0.51分時,就會影響其健康和抗病能力,抑制產后發情,延遲配種;同時也會使本胎和下一胎的產奶量下降。
    為了解決一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實施精料“預支”,進行引導飼養。即根據當天奶量和維持需要,確定精料喂量,并預支0.250.5kg,以觀奶量上升狀況。預支到奶量不再上升為止;增加精料的能量和蛋白質濃度,每千克精料含2.22.3NND1820%的粗蛋白質,同時將過瘤胃蛋白質的比例提高到44%左右;飼喂保護蛋白質,保護脂肪(或脂肪酸鹽)加喂12kg的全棉籽、向日葵籽、油菜籽等。
    4、推廣全日糧混合(TMR)飼養法,延長母牛的進食時間
    全日糧(TMR)是指將奶牛按飼養標準計算和供給的各種精、粗飼料、礦物質和維生素添加劑以及各種助營養素用一種稱做全日糧混合機的機器進行充分混合后,再投放到牛槽中讓牛采食。使牛所采食的每一口飼糧都是“全價的”。可以防止奶牛挑食。不僅提高采食量、減少剩草、剩料,提高產奶量,而且還可以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質。
    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奶牛自由采食。每天有2122小時飼槽不能缺少草料。并確保在下次飼喂時牛槽中的剩草不少于喂草量的5%
    5、適時配種,保證牛群的平均泌乳天數處于150170天的范圍內,產犢間隔不超過420天。為此,經產牛分娩要在4050天內表現產后第一次發情,80天之內要有70%以上的母牛配孕。只有達到這些指標,才能使母牛始終保持旺盛的產奶性能。
    6、做好乳房護理,擠干、擠凈牛奶,預防和治療乳房炎。機器擠奶時,要特別注意:
    ⑴選擇合適的真空泵,并通過真空調節閥和真空罐的調節作用,保持擠奶器工作狀態正常,真空度的穩定。
    ⑵將脈動器的工作節拍調節到每分鐘5060次。
    ⑶清洗和擦干集乳器,保持小孔暢通。
    ⑷絕對保證橡皮奶襯(杯)不能現出細微裂縫。為了防止橡皮“疲勞”,最好準備兩套奶襯(杯)輪換使用。
    ⑸注意定期測定牛奶中的體細胞數,及時發現和治療隱性乳房炎。
    ⑹切實按擠奶操作規程擠奶。
    ⑺注意干乳期乳房炎的治療和乳房護理。
    7、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切實做好周圍環境、牛舍、牛床、牛體的衛生消毒工作,對一些傳染性疾病要定期進行預防接種。始終保持牛群健康是實現奶牛高產的重要條件。
    (完)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07-7-6 17:33:31 | 只看該作者
    奶牛驅蟲這一關不能輕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15:5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川县| 黎川县| 镇平县| 大安市| 满洲里市| 察隅县| 屏东市| 抚远县| 阳城县| 通山县| 甘孜县| 桃源县| 云林县| 江川县| 凤阳县| 武山县| 盐亭县| 平遥县| 福建省| 集安市| 东安县| 翁源县| 洪湖市| 丹巴县| 焉耆| 兴和县| 辽中县| 黄冈市| 吴江市| 二连浩特市| 龙川县| 浦城县| 专栏| 宝丰县| 阿尔山市| 禹州市| 贺兰县| 平遥县| 屏东县| 夏河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