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4]曾經聽過一個職業人的經典故事:經過一番拼搏,他從一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做到了一名上市公司的總裁,但好景不常,由于股東變更,新的老板入住,免去了他的總裁職務,但他卻沒有離開這家公司,而是擔任了一個不重要的部門主管。
六個月后,新的老板又請他擔任了總裁。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三五天”,在他第二次當總裁歷時一年之后,公司又被另外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個新的老板入住,同樣免去了他的總裁職務,像第一次一樣,他還是沒有離開那家公司,雖然這次只擔任了一個部門的副職。
四個月后,他竟然又被后來老板聘為總裁。
當他參加一個媒體互動節目,主持人曾經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你連續兩次被免職,你為何不選擇離開?
他的回答很簡單:我有自己做人的兩條底線:道德底線與時間底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則,正如雨果在《悲慘世界》中所說:“做一個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個正直的人,那卻是為人的常軌?!?br />
“圣人”有些高不可攀,但“盜亦有道”:“北宋時會有這樣的傳說,開封有一名震江湖的神偷,綽號“三只手”,他曾給門徒訂過“三不偷原則”:一不偷忠良;二不偷貧寒;三不偷良家婦女。如果誤偷,則要加倍奉還。門徒若犯此訓將逐出山門?!?br />
只要守住了做人的“道德底線”——誠實、正直,就為自己的良心保留了一份底氣。而時間底線則是對自己的信心,做人、做事都應該經得起時間的推敲,耐住寂寞,給別人一個了解自己的時間,給自己一個恬淡自然的心態![/size]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