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廣東省農科院彩田科技信息中心 1.孵化廠的總體布局與建筑設計要求
(1)孵化廠的總體布局
①孵化廠必須與外界保持可靠的隔離:孵化廠要遠離工廠、住宅區,也不要靠近其他的孵化廠或禽場。孵化廠為獨立的一隔離單元,有其專用的出入口。孵化廠如附屬于種鴨場,則其位置與鴨舍距離至少應保持150米,以免來自鴨舍病原微生物的橫向傳布。
②孵化廠應視具體情況確定適宜的規模:孵化廠通常依每周或每次入孵蛋數,每周或每次出雛數以及相應配套的入孵機與出雛機數量來決定其規模大小。孵化廠應包括孵化室、出雛室以及附屬的操作室和淋浴間,以及廢雜物污水處理、廠內道路、停車場和綠化等。
③孵化廠的生產用房設計原則:從種蛋進入孵化廠到雛鴨發送的生產流程,由一室至毗鄰的另一室循環運行,不能交叉往返。
④孵化廠必須確保用水量的排水順暢:孵化廠用水量和排水量很大,孵化廠還應注意供水量與下水道的修建。
⑤孵化廠必須保證電力供應:現代孵化設備的供溫大多使用電熱,并用風機調節機內的溫度和通風量。因此,孵化廠用電必須要有保證,不能停電,即使停電了也要有備用電源,或建立雙路電源。
2.孵化廠各類建筑物的要求
(1)種蛋接收與裝盤室:此室的面積宜寬大一些,以利于蛋盤的碼放和蛋架車的運轉。室溫保持在18~20℃為宜。
(2)熏蒸室:用以熏蒸或噴霧消毒入廠待孵的種蛋。此室不宜過大,應按一次熏蒸種蛋總數來計算。門、窗、墻、天花板結構要嚴密,并設置通風裝置。
(3)種蛋存放室:此室的墻壁和天花板應隔熱性能良好,通風緩慢而充分。設置空調機,使室溫保持13~15℃。
(4)孵化室、出雛室:此室的大小以選用的孵化機和出雛機的機型來決定。吊頂的高度應高于孵化機或出雛機頂板1.6米。無論雙列或單列排放均應留足工作通道,孵化機前約30厘米處應開設排水溝,上蓋鐵柵欄,柵孔1.5厘米,并與地面保持平齊。孵化室的水磨地面應平整光滑,地面的承載壓力應大于700千克/平方米。室溫保持22~24℃。孵化室的廢氣通過水浴槽排出,以免雛鴨絨毛被吹至戶外后,又被吸進進風系統而重新帶入孵化廠各房間中。專業孵化廠應設預熱間。
(5)洗滌室:孵化室和出雛室旁應單獨設置洗滌室。分別洗滌蛋盤和出雛盤。洗滌室內應設有浸泡池。地面設有漏縫板的排水陰溝和沉淀池。
(6)雛鴨性別鑒定和裝箱室:此室用于性別鑒定和裝箱,室溫應保持25~31℃。
(7)雛鴨存放室:裝箱后的暫存房間,室外設雨篷,便于雨天裝車。室溫要求25℃左右。
(8)照檢室:應安裝可調光線明暗的百葉塑料窗簾。
3.孵化廠各類房間的面積:孵化廠各類房間的面積與孵化總量和每周入孵、出雛次數有關。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